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他每一天待在这里,被动地向前,到底想要什么?
  傅杭路过大队大院儿。
  牛会计跟他打招呼:“傅知青,身体好了?”
  傅杭缓缓点头。
  “脸色还有些苍白,再休息两天再上工也没事儿。”
  傅杭点头,顿了顿,问:“牛会计有什么目标吗?”
  牛会计疑惑,但也笑呵呵地回答:“要说目标嘛,希望我儿子成材,希望家里越来越好,希望大队更富裕……是不是有点儿贪心?”
  傅杭摇头,“没有。”
  有目标,挺好的。
  傅杭又走到学校。
  操场上,牛小强他们看到傅杭,纷纷热烈地招手:“傅知青!你好久没来了,来给我们讲故事吗?”
  傅杭脚步一停,转进操场,应付牛小强他们几句。
  他没问他们想要什么。
  小孩子的目标更纯粹,可能是一颗糖,一个木剑……
  哦,他们还想炸飞公社,想上天。
  傅杭面无表情。
  他小时候就不会这样。
  他小时候……
  他小时候想什么呢?
  傅杭绞尽脑汁地想,走到知青点也没想起来。
  “傅知青。”
  傅杭驻足,抬眼的一瞬间发现,知青点变了。
  院外的杂草没了,院子里变得规矩整洁,柴火码得整整齐齐。
  刘兴学和邓海信,一个在和泥,一个在笨拙地抹墙。
  两人看见了傅杭,对视一眼,就当没看见,继续干活儿。
  而刚才喊傅杭的是苏丽梅,她和庄兰正沿着木围栏里边儿挖土。
  傅杭看着她们,主动问:“这是要做什么?”
  庄兰没说话,苏丽梅兴冲冲地回答:“我们在林子里采到些野花种,还挖了些野花的根,想埋下去,看看明年能不能发芽开花。赵主任说,如果能培育起来,要在整个村子里都种上花。”
  傅杭默了默,问:“为什么这么做?”
  为什么?
  苏丽梅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理所当然地回答:“好看啊~”
  傅杭默然。
  庄兰瞧他有些奇怪,“傅知青,你到底想问什么?”
  傅杭又看向刘兴学和邓海信,问:“你们做这些,意义是什么?”
  庄兰用手背抹掉额头上的汗,“就是感觉浑浑噩噩的,好像有点儿对不起自己,所以我们在认真生活。”
  认真生活……
  傅杭心怦怦跳,越来越快,催着他迈开步子,飞快离开。
  庄兰和苏丽梅对视,全都莫名其妙。
  而傅杭快步走回到家,耳边听着隔壁当当当地切菜声,忽地醍醐灌顶。
  他想起来了!
  他想起来他小时候都在想什么了。
  他比牛小强他们知道的更多,理想也更宏大。
  他想炸飞东西南北,他想科技改变世界,他想……做和赵柯一样的人。


第71章 
  赵柯剁碎胡萝卜缨儿; 余秀兰从学校回家,放调料拌馅儿,母女俩用玉米面掺面粉,包了一锅胡萝卜缨馅儿的粗粮包子。
  余秀兰同志不爱放油; 包子肯定不香。
  赵柯趁她不注意; 挖了一勺荤油放进去; 飞快地搅动。
  等余秀兰发现; 荤油已经拌进馅儿,根本救不回来。
  余秀兰看着荤油坛里凹下去的一大块儿; 心痛地无法呼吸; “赵柯!”
  赵柯迅速逃走; 过了十来分钟; 估摸着亲妈同志该消气了,才回到厨房。
  然而余秀兰一个人,火气不降反升,赵柯刚坐在灶坑前; 沉默的火山忽然爆发; 她就眼疾手快地捏住赵柯的耳朵。
  ……
  被收拾一通,赵柯乖巧地烧火。
  没事儿,反正油水有了。
  包子蒸好,余秀兰捡了九个,让赵柯送到隔壁,作为傅知青帮忙收胡萝卜的谢礼。
  赵柯一点儿不自在没有; 抱着包子盆不紧不慢地走进隔壁院儿。
  三个人正好也在吃饭。
  傅杭看见她的一瞬间; 思绪停滞; 几秒之后; 竟然意外的很平静。
  赵柯面带笑容; 放下盆,“赶上了,我家包的包子,给你们尝尝。”
  “那怎么好意思呢?”林海洋一边儿说不好意思,一边儿伸出手。
  “尝尝味道怎么样。”
  傅杭和陈三儿也都一人拿了一个。
  林海洋吃得快,咬了两大口,竖起大拇指,“好吃。”
  陈三儿也点头附和。
  傅杭细嚼慢咽,吃得毫无起伏,听到他的话,一顿,闭口不言。
  赵柯发现,微微挑眉,“傅知青,不好吃吗?”
  傅杭在哄人和礼貌之间摇摆了几秒,选择如实回答:“一般,不难吃。”
  他对面,林海洋一脸“没救了”的表情,他这样儿咋能找到对象?
  不是喜欢我吗?
  喜欢不是应该爱屋及乌,什么事儿都顺着吗?
  一个正常被表白的人,或许应该是这种心态。
  赵柯不是。
  以后大家肯定要经常一起工作,不因为私事让彼此难堪或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是成年人的体面。
  越随意越舒服。
  赵柯嘴角上扬,“傅知青真诚实。”
  “我觉得应该尊重事实。”这样才是尊重你。
  赵柯点点头,丝毫不介意地说:“我和我妈的做饭水平确实只够吃饱,”
  随即又玩笑道:“夸赞我也不客气地收下了,再多说几句也没事儿,我不害臊。”
  气氛融洽。
  赵柯等他们倒出盆,提醒:“傅知青,林知青,你们今年刚来我们大队,不了解,我们这儿冬天冷,你们记得多备些柴禾,御寒的衣物也别忘了。”
  傅杭和林海洋应下。
  赵柯离开,傅杭起身送她。
  两人走到院子里,傅杭轻声道谢:“赵主任,谢谢你对我说得那一番话,我觉得我或许明白些了……”
  赵柯耸耸肩,很随意地说:“想要做什么就去做,管它是大是小,管它有什么意义,管它结果是什么……反正我们才十八岁,反正到三十六岁,就又迎来下一个十八岁。”
  十八,是一个数字,只要“想要”,这个数字,可以是二十八,可以是三十八……甚至是七老八十。
  “想要”,是一场对生活体验,没有高低贵贱,也可以不用有功利目的。
  微冷的清晨,只要张开手臂,大口呼吸,沁凉的空气就会疯狂地拥抱你。
  宁静祥和的午后,风吹麦浪,仰面闭眼,想要,就能闻到阳光的香气。
  又或者在每一个沉寂的夜晚,观星望月,似乎遥不可及,但稍稍抬起手,宇宙星河就都尽在指间里。
  所以,哪怕特立独行,想要将钢筋铁骨涂成粉红色,又有什么不行呢?
  每一个瞬间的感受,都是独属于个人的珍宝。
  是冥冥之中,“十八岁”的热烈在治愈成长中遗忘的自己。
  值得恭喜。
  赵柯也确实对傅杭道了一声“恭喜”。
  “谢谢。”
  已经打算要认真生活的傅杭向赵柯借自行车,“我听说你家想要卖掉一辆自行车,我以后可能常用,或者,你们可以考虑卖给我吗?”
  赵柯告知他会回去跟母亲商量,便与他道别。
  傍晚,傅杭坐在书桌前,第一次拿起信纸,写下——
  【父亲、母亲:
  展信佳。
  时隔许久,第一次回信。
  过去的几年,如同身在迷雾,无所事事却时常倦怠,前路如何似乎于我毫无意义。
  成长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万幸,我走过来了……
  就在今日,如同枯木逢春,久旱逢甘霖,我突然重新燃起了理想之火,重拾了对生活和未来的无限期待。
  我很庆幸主动响应号召,下乡到赵村儿大队。
  这不是一个自我流放的选择。
  在这里,我找到了良师益友,获得了新生。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环境依旧艰难,但我已拨开迷雾,请给我一些帮助和指导,让我能够在农村继续学习……】
  ·
  最近各家的自留地陆陆续续开始收获萝卜、土豆等作物,社员们全都在储备冬天的吃食,开荒的进度减慢。
  赵柯有时候溜达过去,看着全村费劲忙碌许久才粗粗开出的百亩地,心里就有点儿犯嘀咕。
  一个是效率太低,照这个速度,到上冻之前,根本不可能开出河边的地;
  一个是人力紧缺,地开出来,明年春耕,能不能及时完成播种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赵柯不后悔送走一些人,那几个人就是在村子里,依旧杯水车薪。
  缺人,但赵村儿大队目前的实力又无法吸纳太多的人。
  归根到底,又是缺钱。
  家里也要收土豆,余秀兰看着赵柯慢慢腾腾地走过来,没好气地说她:“你是街溜子吗?成天晃晃悠悠?”
  赵柯放下锹,手搭在锹把上,“余秀兰同志,更正一下,这叫实地走访,深入调研。”
  家里没有别人,无人替赵柯分担余秀兰同志的炮火,她偏又总干些亲妈看不顺眼的事儿,每每惹得余秀兰暴躁。
  此时,余秀兰听到她这一句话,就翻了个白眼:“少跟我打官腔,你就是上天,我也是你亲妈,赶紧干活!”
  赵柯……不敢反驳,埋头干活。
  有亲妈在这儿,赵柯不能偷偷摸鱼,否则又要挨训。
  动作一刻也不停歇,效率比她一个人干的时候高出一大截。
  眼瞅着土豆起得差不多,余秀兰总算不再紧盯着她,对赵柯小心翼翼的偷懒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有心情跟她闲聊了。
  “你五奶说,最近好几家托她做媒,找找别村有没有合适的青年,也怪了,咱村儿的小年轻互相咋看不中呢。”
  赵柯:花还是墙外的香,墙内……太了解了,荡漾不起来。
  “萍萍对象家也没少托人往你五奶家跑。”
  “什么事儿啊?”
  “想让俩人早点儿结婚,又谈不拢。”
  赵柯蹲在原地,疑惑:“眼瞅着就农忙了,谁家这时候谈婚事啊?”
  余秀兰随口说:“外村地都泡了,秋收指不上,没啥活儿,又怕俩人黄,可不是来得勤吗。栓柱儿不在家,她对象还来帮你六叔家收自留地呢。”
  “!”
  “!!!”
  赵柯拍了下脑门儿。
  余秀兰莫名其妙,“你干啥?”
  赵柯嘴角越扯越大,笑得牙都露出来了。
  她怎么就忘了呢?
  别的大队受灾,闲散人员多啊。
  只要多留心,总会发现各种好事。
  赵柯站起来,小跑向亲妈,抱着她的脸,吧唧一口:“余秀兰同志,给你记一大功。”
  余秀兰两边儿脸侧沾着土,颧骨位置似乎还留有亲过的触感,发懵的同时又有点儿难为情,口是心非地嫌弃:“多大人了,一点儿不稳重……等等,你要干啥去?”
  “我是妇女主任,去关心关心萍姐的婚事儿。”
  赵柯快速捡满两筐土豆,挑起来送回家。
  余秀兰:“……”
  跑这么快,肯定不是偷懒……吧?
  赵柯回家后倒出土豆,晒在院子里,洗干净脸和手,稍微整理了自己,就往六叔赵建发家去。
  他们一家也都在忙活着把需要保存过冬的菜下窖。
  赵柯一出现,一家四口都笑着和她说话,赵萍萍冲着地窖嗔怪:“家里来人了,还不出来打招呼?”
  片刻后,地窖钻出个年轻汉子,眼神透着一股憨厚。
  赵柯想到了打地鼠,还是一只圆头圆脑的地鼠。
  “他叫马盛,我对象儿。”赵萍萍先向赵柯介绍她对象,然后又对马盛说,“这是赵柯,我三叔家的堂妹,也是我们大队的妇女主任。”
  马盛爬出了地窖,拘谨地问好。
  “咱们回堂屋,别管他。”
  马盛听话地钻回地窖,没有一丝不满情绪。
  确实老实巴交,符合当下人选女婿的标准。
  赵柯好奇地问:“我听我妈说起来,才知道你对象家想结婚,为什么谈不拢?”
  “我想留在咱们大队,他们家不想他搬出来,说是倒插门儿要教人笑话。”
  赵萍萍有一种感觉,留在大队比嫁去别的大队有前途,但马家固执地认为马盛要是住进岳家很丢人。
  “如果实在谈不拢……”赵萍萍微微咬唇,“我和马盛可能就是没有缘分。”
  赵柯毛遂自荐:“约着两家人坐在一块儿,我给你们说和说和呗?”
  赵萍萍面上浮起喜色,“可以吗?”
  赵柯拍胸口,“交给我。”
  晚上,余秀兰知道赵柯又揽了个中间人的事儿,无语:“你一个没结婚的大姑娘,快成老妈子了,咋连人商量结婚都掺和?”
  赵柯一本正经,“余秀兰同志,咱们要严肃起来,记住,这不是一门普通的婚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余秀兰:“……”
  毛病。
  作者有话说:
  我写感情线确实是短板,写男主也不如写女主顺手,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这本感情戏确实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