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话说得漂亮,还得读书人来。
  赵柯看向一众大队长,“那各位前辈觉得我的提议如何?”
  各大队长互相对视。
  虽然她这一套套的磕儿听得人发懵,但段书记和吴主任都说好,那应该就是好事儿……
  各大队长便都点头,算是认同了。
  赵新山三人高兴,一个大步上前,伸出手主动握住兄弟大队的大队长们的手,挨个握一遍,边握边拍几下手。
  好!好啊!
  赵柯趁机鼓动修路:“段书记,吴主任,如果公社为了各大队之间、大队和公社之间联通能够更便捷,合作更紧密,组织公益修路,我们大队愿意起个带头作用,积极响应。”
  她实在是有激情。
  段书记和吴书记难得见到这么积极的基层干部,皆忍不住失笑。
  而赵柯见两位领导不抵触,转头就对离得近的两个村子大队长说:“修好路,像咱们几村儿离得近,以后就跟串门儿一样,加强联络,增进沟通,互通有无,有个啥事儿,招呼一声,说到就到,多方便。”
  六河子大队的杨队长倒还好,李村儿李队长却是下意识想到:可不是,打上门来也方便。
  公社已经开会商量过修路的事儿,段书记和吴主任两个人都不反对,因此趁着所有大队的大队长都在,直接就发布了义务修路的通知——
  回去之后,就组织各大队的社员,将联通各大队和公社的两条主干道进行修整拓宽。
  时间是今年秋收之前和明年开化到农忙之前的两段时间。
  同时,段书记又公布了一件喜事儿:“省里已经批下来,允许咱们公社建一个小型酸菜厂,明年各大队保持耕种量的同时,可以开辟新的地种白菜,大概的收菜标准,明年会通知下去。”
  这可是对各大队全都有益的大好事儿,各大队长喜不自胜。
  赵柯是个合格的气氛组,带头啪啪鼓掌为领导捧场。
  赵新山以及其他大队长个个激动得面色红润,大力鼓掌。
  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念头:今天的喜事儿,真多!


第76章 
  有村外的铺垫; 村子里的干净整洁就显得不那么稀奇了。
  当然,主要是没有对比,段书记等人不知道之前的赵村儿啥样儿。
  但程干事见过几个月前的赵村儿啊,一进村子就眼睛不够看似的左右瞧。
  村子里的路平坦了; 路两边杂草、垃圾没了; 木围栏整齐了; 家家户户院子里也都利索极了……
  程干事吃惊地合不拢嘴; 一直憋到返程,才回身对驾驶室后排的两位领导说:“段书记; 吴主任; 我上次来赵村儿大队; 村子里还不是这样儿……”
  他细数村子里的种种变化; 末了,总结一句:“我猜,这些变化,是赵主任带来的。”
  段书记和吴主任对视; 眼里皆有满意之色。
  驾驶室和车箱中间有一个窗子; 为了透气敞开着,所以驾驶室的声音,车箱里听得清清楚楚。
  一众大队长听着程干事的话,面面相觑。
  吴主任侧身,冲着窗口道:“受暴雨影响,全公社消极情绪都很严重啊; 正需要小赵同志这样有激情也能做实事的人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
  段书记微微颔首; “年轻人; 容易纸上谈兵; 赵柯这个小同志; 就很务实,我和吴主任都很看好她,现在赵村儿大队走在前头,其他大队完全可以借鉴经验,少走弯路。”
  公社领导的话,一众大队长很听得进去,纷纷点头。
  六河子大队、李村儿大队、潘村儿大队、周家屯子大队都离赵村儿比较近,几家大队长若有所思。
  段书记和吴主任言尽于此,公社做公社能做的,但各大队具体发展成什么样儿,更多的还得靠他们自己。
  ·
  赵村儿大队提前安排好,为客人们准备了一顿午饭,才送走段书记、吴主任等人。
  九十五个青年,就像是离巢的鸟,家长们走之前交代他们要听话,多学习,不要惹事……
  现在,他们很无措地聚在一块儿,等着赵村儿大队的安排。
  “今天你们先安顿下来,明天早上到这儿集合,会安排你们上工。”
  赵柯站在方凳上,接下来就安排他们住宿。
  非常合理,非常随意——抽签决定。
  要接收外村青年的各家都在旁边儿等着,谁家住几个人,他们都已经提前确定好。
  尽量一个大队的安排在一起住,如果需要分开,也尽量保证有一个同伴。
  除了六河子大队的五个人,不需要抽签,直接住进六叔赵建发家,其他的大队,赵柯抽签,选出来一家人,那家人就直接领回去安置。
  住在她姥姥家的十几个人,由余大舅和余三舅两家负责。
  赵柯效率很高,当着众人的面迅速搞定所有,解散。
  大队长赵新山说要锻炼许诚,赵柯就出声留下他,回办公室后,她把提前写好的劳动计划推到许诚面前。
  “许哥,这是从明天开始,一个月的外援劳动计划,你看一下,大队长推荐你来做带队的人,
  如果没有问题,就由你负责,可以吗?”
  赵新山和牛会计都带人回家安顿,现在办公室里,只有赵柯和许副队长、许诚父子。
  许副队长乐见其成,直接替许诚答应道:“他肯定没问题。”
  然而许诚被赵柯一个年轻姑娘安排工作,心里并不舒坦,没有立即应承,拿起那张纸,挑剔地看。
  每一天的劳作都很满,前期开荒的同时,还要跟大队一起做土坯,中期开荒和伐木、采石、挖沙子,后期就是秋收、伐木、盖房子。
  许诚提出疑问:“这么多人做土坯?大队要盖个很大的房子吗?”
  许副队长解释:“大队打算建个作坊……”
  冬天低温达到零下二三十度,很难室外作业,几个月的时间闲着完全是浪费,正好建一个较大型的用于制造加工的场所。
  目前的规划,主要是傅杭带人造水车。
  而且村里有一些集体活动,也可以在这儿进行。
  许诚眉头微微皱起,以为大队考虑的口吻,提出不同意见:“这么密集的劳作,那些外村的青年会不会不满?闹事或者回去跟他们大队抱怨,不是影响咱们和各大队的关系?”
  “别的大队受灾严重,根本吃不饱饭。”赵柯保持耐心,说道:“他们来这儿,各自大队仍会照常计算工分,还能解决吃饭问题;咱们大队供他们每天吃饱,获得劳动力。这对双方都有利。”
  许诚却是露出些不赞同来,缓缓开口:“这不趁人之危吗?”
  趁人之危?
  呵。
  他还挺善良。
  赵柯靠在椅背上,看向许副队长,给他一个面子。
  许副队长尴尬,训斥儿子:“你以为大队没仔细考虑吗?这是队委会商量出来的结果。马上就要入冬,时间紧迫,超额上工当然会给他们计算工分,你好好执行就行!”
  许诚温和的神情一瞬间扭曲。
  赵柯手指夹着钢笔,轻轻敲击桌面。
  她之前不太熟悉许副队长的儿子,只听说名声挺好,但今天的直面交流,显然不太和谐。
  许诚的表现,赵柯无法信任他能够好好的完成任务,那就需要一点竞争和监督。
  赵柯嘴角微微上扬,转向许副队长:“大队还是考虑得不太够,九十五个人,确实比较多,许哥一个人负责,有些为难他,不如这样,分成三组,许哥负责三十五人那组,赵成负责一个三十人的组,王三哥负责另一个三十人的组。”
  一下子从负责九十五人,变成和另外两个人平起平坐……
  许诚眼里一瞬间闪过羞辱,直想甩手不干,但他说不出口。
  许副队长也有些难受,可他了解赵柯的性子,肯定是刚才许诚的表现,她不满意。
  赵柯抽回许诚手中的纸,含笑道:“劳动计划书我晚上再调整一下细节,明天分成三分,发给三个组。”
  不容置疑。
  许诚脸色变来变去,难堪不已。
  片刻后,父子俩出了办公室。
  许诚愤愤不平,“大队又不是她的一言堂!”
  许副队长火气上升,“我还没说你,交代你做事,是为你明年接我班打基础,你老老实实接着,好好干就是,唱什么反调?”
  许诚腮帮子咬紧,他不能跟父亲说他是不满赵柯安排他。
  许副队长耳提面命:“分组就分组吧,你干好你的工作,不影响你明年接我班。”
  许诚无言,良久才应声:“知道了。”
  许副队长满意地拍拍儿子的肩。
  过了会儿,赵新山回来,赵柯跟他说了安排变动。
  赵新山只看一眼许副队长,便道:“分三组也行,同时做不同的工。”
  赵柯笑着点头,“轮换着做,也公平。”
  大队这边没有问题,赵柯就去赵四爷家和老王家通知。
  赵成和王老三王向全一万个乐意,但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也都有不同的忐忑。
  “爷,你不是说大队要培养许诚吗?咋突然安排我和王老三?”
  赵四爷含着烟嘴,吧嗒吧嗒抽,烟雾缭绕后,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思考。
  赵老四赵新伟道:“管他为啥,又不是坏事儿,你好好干就行。”
  “你爹说的没错。”赵四爷握着烟杆儿,道,“村里青年不少,这事儿既然落在你头上,就得把握住,以后大队有啥事儿,才会优先想起你。”
  赵成认真地点下头。
  老王家,王老三没有人指点,心里头又兴奋又焦躁,在不大的小屋地上来回踱步,“三十个人呢,都归我管,我这……我这能行不?”
  潘翠莲坐在炕沿儿,肚子微微隆起,鼓励他:“赵主任都选你了,你肯定行。”
  王老三烦恼,“赵主任还说有计划书,我也不认几个字儿啊。”
  “不认识就学嘛,咱们一起学。”潘翠莲握住他的手,“三哥,你肯定不是怂蛋,是吧?”
  王老三大手胡撸一把脑袋上的硬茬头发,鼓足干劲儿,“我能当怂蛋?学!”
  老王家其他人,也都在讨论着老三新得的活儿。
  他们普遍觉得“老三要出息了”,到各个屋里,态度又有差别。
  王老大屋里,赵成是大儿媳赵花花的亲弟弟,弟弟出头有本事,她后脊梁骨就挺得直,与有荣焉,对王老三这事儿反应比较平淡。
  王老二屋里,二儿媳周秀丽泛酸,嘟囔着王老二:“你也多表现表现,别让老三总出风头,以后咱们在家还有啥地位?”
  王老二无论她咋戳咋说,都没啥反应。
  周秀丽气骂:“咋这么木!”
  而王老四屋里,夫妻俩都很羡慕。
  冬妮儿摸摸肚子,嘴角露出个期待的笑,“我娘说,她悄悄去问过黄婆婆,咱们头一个孩子肯定是儿子,还能给咱们带福,以后咱们家也会越来越好的。”
  黄婆婆是李村儿的大仙儿,旧时给人破晦气,后来不让封建迷信,她一害怕,身体就不咋好了,眼睛也半瞎,不敢跟儿子住,一个人住在李村儿边上的破房里,从来不出来晃悠。
  孙大娘去看大女儿的时候,假装离开李村儿,天黑了又偷偷摸摸地找过去,硬是花了点儿钱,为两个女儿全都算了。
  冬妮儿知道的时候,高兴坏了,也一直很期待,但这么长时间,还没怀上,她又忍不住犯愁:“咋还没个动静儿?”
  王老四王向平摸摸她平坦的肚子,“咱们努力,很快的。”
  冬妮儿咬咬唇,“我听我娘说,我姐婆婆给她找了药,能生孩子,要不……我也试试?”
  王老四迟疑,“妥当吗?咱们才结婚没多长时间,之前那么忙,也没工夫,还是再等等看吧……”
  冬妮儿叹气,“那就再等几个月。”


第77章 
  外援们都是干惯活儿的青壮年; 供饱饭,一把子力气使不完似的。
  他们都还年轻,没有扛起家庭的重担,身上也没有太多被生活压弯腰的疲惫感。
  最重要的是; 将近一百个身高腿长、宽肩窄臀的年轻小伙子们一起劳作; 那种青翠欲滴的力量美; 那种扑面而来的朝气蓬勃; 极引人注目。
  赵芸芸跟赵柯一个屋住着,每天都撺掇赵柯去视察工作; 这样她就能明目张胆地跟着赵柯一起去。
  赵柯:“……”
  赵芸芸真是个特别的姑娘; 特别难以捉摸; 又特别直白。
  她都不是矛盾体; 她是纯俗,俗的简单粗暴。
  赵芸芸还很大方,大方地向村里的姑娘们分享见闻,然后帮她们排班; 每次安排不同的人跟着赵柯去“视察工作”。
  赵柯当然是纵容。
  但纵容的结果是; 赵芸芸变本加厉。
  她竟然鼓动她亲嫂子曲茜茜一起去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干活!
  曲茜茜也慌张了,不断摆手:“我还要上工,没工夫。”
  “咋会没工夫,嫂子你别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