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是好的。”
  赵柯揉好脚,穿上鞋,跟傅杭一起离开卫生所。
  今天,干完农活归家的人们各自坐在一起,话题的中心几乎都是赵柯、赵芸芸和落水事件。
  对外村儿的青年们来说,赵柯是一战成名。
  对本村儿的人来说,赵柯的操作习以为常。
  赵村儿各家随便谈论几句赵柯徒脚抓老鼠,全都在教训家里的娃,有的干脆借机也打自家娃一顿,紧紧他们的皮子。
  挨揍挨骂的孩子们晚上睡觉,梦里都是对杨毅他们的怨念。
  赵柯以为她会睡不好,却一觉安稳睡到到天亮。
  而赵芸芸和赵小草都顶着两个黑眼圈。
  赵芸芸是因为梦里都是乱窜的老鼠,赵小草是因为屡次被睡梦中的赵芸芸踹醒。
  俩人睁开眼就开始拌嘴,赵柯神清气爽地看热闹,去大队部上班。
  九点多,赵村儿口来了两个人——六河子大队的杨大队长和刘副队长。
  两人直接找到大队部。
  忽然来客,赵柯有些意外。
  杨大队长热情地跟赵柯说话:“小赵主任,又见面了。”
  赵柯面带笑容地招呼他们坐,给他们倒水。
  杨大队长笑呵呵地让她别忙,对她说:“我回去之后,老想着你说的话,这几天也让我们大队的人开明年的白菜地呢。”
  赵柯坐在两人对面,“你们大队比我们人多,效率肯定很高吧?”
  “白菜地要求不高,浅翻翻就行。”杨大队长得意地竖起一根手指,“这几天差不多一百亩了。”
  “那可真不错。”
  杨大队长很骄傲地说:“我打算先开个三百亩白菜地……”
  “那比我们大队少,我们李村儿打算开五百亩。”
  一句话,突然插进来。
  杨大队长看向走进来的李大队长,脸色一变,阴阳怪气地说:“可真不巧,在这儿碰见了。”
  李大队长独自一人走进来,不搭理他,转向赵柯,浮起笑,“小赵主任,我来串门儿,不耽误你事儿吧?”
  话里明显地表明,他们和赵村儿更近。
  杨队长眼神略嫌弃。
  “不耽误。”赵柯起身招呼他,随口问,“李队长一个人来的?”
  “我和李宝强爹妈,就是你们大队老孙家的亲家夫妻一起来的,他们去孙家走亲了。”
  老孙家的亲家,就是春妮儿的公婆。
  “春妮儿姐也一起回娘家来了吗?”
  “没有。”
  老孙家,匆匆从地里赶回来的孙大娘夫妻只见着李宝强爹妈,失望地问:“亲家,春妮儿咋没一起过来?”
  李宝强妈趾高气扬地说:“她得老实在家养肚子,好给我们家生个大孙子,来不了。”
  一提到大女儿生孩子的事儿,孙大娘夫妻就矮好几头,言语间总是带着讨好。
  他们怕李家因为春妮儿生不出孩子,就不要春妮儿。
  李宝强妈也借着春妮儿不下蛋,拿捏着他们,颐指气使地说:“亲家,我这次使了不少东西才给春妮儿弄来药,家里紧,没粮了,春妮儿也吃不饱,借我家一袋儿粮吧。”
  孙大爷立即答应:“行行行,咋能饿着,走时背一袋儿走,再拿点儿干菜。”
  李宝强妈来者不拒,还骄横地说:“这是我们家给春妮儿的最后一次机会,要是还生不出孩子,我们宝强可不会留她。”
  孙大娘孙大爷依然忍气吞声,赔着笑脸,“肯定能生……”


第80章 
  大队办公室——
  两个村的大队长来; 赵村儿的大队长赵新山收到赵柯的通知,立即从地里回来接待。
  这期间,赵柯招待三个人,随便闲聊几句。
  等赵新山回来; 杨队长和李队长跟他寒暄完; 才说明来意——他们都不想落后; 想发展又一时理不清头绪; 无法确定优先项,就来跟赵村儿大队学习请教。
  以前大家各有各的穷; 这几年; 六河子大队稍微好点儿; 他们大队的人对上附近几个大队; 都有点儿傲气。
  其他村儿私底下没少酸言酸语,也会说他们拿鼻孔看人,得意什么。
  但真要见着面,态度都好; 家里孩子找对象; 首选也都是六河子大队。
  今天两个大队凑巧地撞在一起,都是同一个目的。
  不凑巧的是,两个大队一直互相看不上,关系相当一般。
  所以,双方看彼此的目光,便流露出几分不友善; 一开口就互相挤兑; 火药味儿十足。
  杨大队长埋汰李村儿; “李村儿大队那些懒货; 还想开出五百亩地?”
  李大队长反驳:“我们怎么开不出来?”
  “开出来; 你们种的出来吗?”杨大队长还故意转头问赵新山,“他们大队的青年在这儿干活,没偷懒吧?”
  李大队长脸一拉,跟赵新山说:“咱们两个大队是邻居,我选得都是老实勤快的小伙儿,也叮嘱过他们踏实干活、听从安排,我这个大队长保证他们听话。不像有的大队,有个仨瓜俩枣就不知道姓啥了,没在你们村儿跟任闹矛盾吧?”
  杨大队长专戳李大队长肺管子,接话,“我们村儿都是好青年,可从来不干丢人的事儿,倒是你们大队,还好意思来赵村儿?”
  李大队长瞬间恼怒地腮帮绷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先是李大胜纠缠、污蔑赵棉一个年轻姑娘,还动手伤人,被关进去了,成了附近几个村儿名声最大的恶劣男青年。
  本村儿人都远远避着李大胜父母,李大胜爹的会计明年肯定选不上,基本算是废了。
  另一件事儿,是村里的祸头子跑到赵村儿偷东西,被抓了个正着。
  时下闭塞,人们习惯村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都由大队长裁决,赵新山带人把那祸头子送回李村儿。
  村里社员也都厌恶那祸头子,一直抓不到把柄,这次丢人丢到外面去,纷纷要求赶走他,李大队长也不想有这么个人祸害村子安宁,就报警抓走了人。
  这时候的案子,都从重从快,尤其抓现行,证据确凿,祸头子直接判了刑。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人往往会忘记事件的主角,提起来的时候只会用“李村儿的人”来指代。
  李村儿大队背上了巨大的污点。
  偏偏这两个污点,还都跟赵村儿有密切的关联。
  李村儿大队的人对赵村儿的心情相当复杂,明知道这事儿怨不了他们,但心里就是膈膈楞楞。
  上次过来,赵村儿的人,尤其赵新山和赵柯,没有对李村儿区别对待,李大队长做了好几天心理建设,才找到赵村儿大队。
  要是被六河子大队的人搅合了正事儿,得不偿失。
  李大队长深吸一口气,“一家人还有上牙碰下牙的时候呢,我自认处事儿挺公正,不影响咱们两村儿之间的感情吧?”
  赵新山余光瞥向赵柯,和气道:“不影响,你们两个大队的青年在这儿表现都很好。”
  事实上,赵新山不管那些外村青年干活的事儿,了解不多,只知道六河子大队的五个青年在许诚那组,李村儿的青年在赵成那组,应该没有闹出啥事儿。
  赵柯笑着补充:“昨天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掉河里,李村儿有个青年帮了一把手。”
  说明落实到细节,便真实且有说服力。
  李大队长面上浮起笑容,还刻意斜一眼杨大队长,“我就说,我们村儿过来的青年都是好的。”
  杨大队长嗤笑。
  赵柯看向杨队大队长,道:“六河子大队的青年做的土坯结实又方正,我之前看见就想着下回见着您,问问他们是不是干过这些活儿。”
  “干过啥啊,村里盖房子哪用的上他们这些小年轻。”杨大队长故作不在意地摆摆手,“他们就是瞎干。”
  六河子大队的刘副队长也笑呵呵地说:“家里头都惯着,好在在外面,没给俺们大队丢脸。”
  过分谦虚,就是高调的炫耀。
  李大队长嘴角下撇,不屑。
  赵柯拉回正题:“不到一个月就立冬,这期间既要开荒,又要修路,应该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别的……”
  杨大队长和李大队长对视,谁都不先开口。
  赵柯和赵新山看着俩人,也不主动戳破。
  “立冬之前的活儿,确实都安排好了。”李大队长憋不住,率先跟赵新山和赵柯套交情,“我听说你们大队要盖大库,是要搞什么吗?咱们离得近,我们最方便帮忙,要是忙不过来,尽管找我们。”
  六河子大队的刘副队长则是笑眯眯地说:“我们大队是想和赵村儿大队合作,大家共同进步,携手发展,只是我们都是大老粗,不知道从哪儿能合作,就来请教请教。”
  帮忙和合作,性质不同。
  从属关系和平等关系。
  李大队长琢磨过味儿来,暗骂一声:老狐狸!
  然后马上模仿刘副队长的话,说:“能合作当然最好不过,不过凭李、赵两个大队的关系,太公私分明不是伤感情吗?我们大队不计较些小事儿。”
  谁计较?明摆着说六河子大队。
  杨大队长阴阳怪气,“怪不得你们村儿里破事儿多,原来是感情用事,做不到公事公办。”
  “你!”
  俩人又要吵起来,赵柯忙哭笑不得地阻止:“两位队长,消消火儿,咱们三个大队,总共才千来个人,想要发展,肯定得齐心协力,有矛盾不利于团结。”
  杨大队长和李大队长四目相对,几秒后厌烦地别开。
  赵柯说:“我明白两位的意思了,我们大队随时欢迎兄弟大队的加入,不过咱们条件有限,具体如何操作,得从长计议,这样,我有个提议,先各自统计一下各自大队有没有什么特殊人才,咱们先整合资源,再商量下一步,怎么样?”
  两个大队长都没有意见。
  刘副队长问:“啥算特殊人才?”
  “会种菜、会养鸡鸭、会打铁、会做衣服、会采药、会打猎……不管大小,全都算。”
  她说的很详细,三个人明白了,点头。
  “不过有一点,我想提前声明……”
  赵新山听到赵柯说,忍不住摸向兜里的烟叶盒,卷烟。
  赵柯继续道:“既然我们大队带头发展,理应由我们大队主导,当然,我们始终是合作关系,只是为了保证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有人做决定,争执的时候有人具备出面协调的效力,并不是一言堂。”
  杨大队长和刘副队长交换眼神,李大队长也若有所思。
  赵新山手指拨匀烟纸上的碎烟叶,道:“马上就要秋收,我们大队忙,你们可以先好好考虑,农闲再说,不着急。”
  赵柯点头,面带微笑,极具风范地说:“是,我们大队随时欢迎大家。”
  赵村儿大队今年春天选举,才189个人投票。
  人又不是机器,不能可着这点儿人使劲儿使,况且机器还会损坏,还需要保养维修呢。
  早晚要走到合作的一步。
  不过现在,赵村儿人够用,步子不能跨太大。
  而且一定得是他们需要赵村儿,他们来求赵村儿,他们越迫切,赵村儿大队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所以赵柯和赵新山态度都极其随意,一副“带不带你们玩儿都行”的样子。
  快到中午,赵新山留他们吃饭。
  粮食紧缺,留下吃饭太没眼色,三人婉拒后,向赵柯和赵新山道别。
  赵柯和赵新山便起身送三人。
  李宝强爹妈跟李大队长一起来,还要一起回去,在孙家待着的一段时间,着实划拉了不少东西。
  而孙大娘夫妻俩,面对气焰嚣张、摆明占便宜的亲家,仿佛是软骨头,人家看上啥,嘴上说“借”,明知道不会还,仍然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赵柯五人到老孙家路口,李大队长站在外头喊了一声,李宝强爹妈很快就出来。
  男人背着一大袋粮食,压得弯腰,女人身上挂着大包小袋,手上也没空着,左手拎着一辫儿大蒜和一串儿干辣椒,右手提着一串儿鱼干。
  全都收获颇丰。
  他们不像是来走亲,好像进货来了。
  赵柯和赵新山瞧着他们夫妻,眼神皆有几分异样。
  丢人丢到外头,李大队长脸颊的肌肉微微抽动,瞪向夫妻俩。
  李宝强妈振振有词,“亲家太热情,再说,这也是为了他们闺女!”
  家家受灾,日子都不好过,就算亲家接济,这么不客气地收下,也相当少见。
  杨大队长和刘副队长面露讥笑。
  而孙大娘夫妻俩都扯起笑脸,不反驳。
  两人都是一样儿的心理:能有啥办法,谁让他们闺女不能生呢?
  李大队长也不好说啥,不然更丢人现眼,催着两人赶紧走。
  六河子大队赶着牛车来的,慢悠悠地从他们三人身边儿过去,也没说送他们一段儿。
  李宝强妈扬声,“诶,拉我们……”
  “闭嘴!”
  李大队长呵斥俩人,脸色难看。
  李宝强妈嘟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