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事-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可听说过早年太医院里,曾有一位名唤乔必应的太医吗?”太子低声问道。

    乔必应?

    皇后想了想,微一摇头:“似乎没什么印象……”

    但又好像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名字……

    皇后来不及深想,便听太子接着说道:“据闻这位太医生前医术十分了得,十八年前过世的时候不过才三十岁,倒是十分可惜。”

    十八年前?

    皇后听到这四个字便觉得心中一紧。

    十八年前的一日,她的阿姐从这世间永远地消失了。

    “为何……突然说起此人?”皇后看着太子问道。

    “前几日父皇病下,儿臣曾去过养心殿看望,儿臣离去时,父皇正值头痛症加剧之际,昏昏沉沉间,交待李吉去请人前来切脉,那时儿臣隐约听着了一个乔姓的人名……”

    太子将经过说明:“儿臣当时想着,太医署中似乎没有姓乔的太医,因心中好奇,回头便悄悄打听了一二,结果便打听出了这位早已不在人世的乔太医……且听了这位乔太医的全名之后,儿臣越是回想越觉得当时父皇所言,应当就是这个名字。”

    皇后听得颇为意外。

    总不能是皇帝命不久矣,开始能看到鬼魂了?

    这个想象固然是十分美好的,但鉴于皇帝看起来还撑得住,目下也只能想上一想。

    可皇帝为何会提起一个不在人世的人?

    且若只是一两年前尚在,一时头脑昏沉说错了名字还说得通,但十八年前……

    隔了这么久的时间,皇帝还能记得区区一个太医的名字,甚至这本身便已经透着异样了。

    不对——

    皇后的眼神有着一瞬的变幻。

    照此说来,皇帝那日实则是开口让李吉请了人来诊看的?

    可小晨子分明说,之后未有任何太医前来!

    想到小晨子口中那口古怪的箱子,皇后不禁觉得这其中似乎有着什么关连在……

    “殿下为何要同本宫特意说起此事?”皇后暂且按下思绪,向太子问道。

    “儿臣就是觉得有些古怪……”太子并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儿臣愚钝,看待事情时往往是糊里糊涂的……相同之事,儿臣想不通的,到了如娘娘这样的聪明人耳中,或许就能想出些有用的东西来也说不定。”

    尤其是上次借了娘娘之手,向镇国公府传信之后,他愈发觉得这深宫之中娘娘是唯一可信之人了。

    更重要的是……

    他觉得自己活不长了。

    说不定哪日就要突然走了。

    因此,愈发不想让任何有可能有用的事情闷在心里,万一到时来不及说,岂不太拖后腿吗?

    隐隐察觉到男孩子的心思,对上那双澄澈的眼睛,皇后心中微揪。

    这么好的孩子,却偏偏……

    “儿臣虽然懂得不多,但也看得出来,父皇做错了许多事……”太子神色惭愧,低声说道:“若我能做些什么,可以阻止父皇继续错下去,还请娘娘一定开口,我……也想让父皇尽早回头。”

    尽早回头……

    皇后在心底叹了口气。

    这头回是回不了了,只能拧断或者割掉了。

    但这等残忍的话自是不宜同孩子说。

    至于他口中所说的“若能做些什么”,皇后轻声道:“现下殿下唯一要做的,便是养好自己的身体。”

    要她利用这样一个孩子来成事,她是做不到的。

    况且她自己都是菜鸡一个,再拉上一个病弱的孩子下水,对双方都不太好。

    为防宫人们起疑心,二人未再久谈。

    直到离开东宫之后,皇后才又思索起了那个名字。

    乔必应……

    乔必应……

    片刻后,她若有所思的眼底突然变了颜色。

 480 或许还活着

    十八年前,过世的太医,难道是……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凤辇上的皇后微微握紧了手指。

    待回到玉坤宫后,她以乏倦需要歇息为由,屏退了无干的宫人。

    往常这般时辰,也正是她歇午觉的时候,贴身宫娥替她除去繁琐宫装,卸下了头顶珠冠。

    姜嬷嬷正弯身将榻上薄被铺展开,忽然听得一句吩咐:“嬷嬷,将那只匣子帮本宫取出来——”

    匣子?

    姜嬷嬷略略一怔,却也很快反应过来,低声应下后,从一旁的箱柜中取出了一只雕莲枝纹木匣。

    这只匣子混在那一只只拿来盛放首饰的大小匣子锦盒之中并不起眼。

    然打开之后,除却一对黄鱼双燕玉佩之外,其下却另有隔层,隔层之中,是一本册子。

    皇后半披着发坐在梳妆桌前,翻看起那本微微泛黄的册子,其上是一个个人名,这些人或是宫中之人,或是昔日燕王府的旧仆,身份各不相同,唯独有着唯一一个共同之处……

    那便是,这皆是她阿姐出事前或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人,换而言之——是有可能与她阿姐之死有关的人。

    这是她当年出阁前,从父亲那里偷来的。

    哪怕知道父亲必然已着人一一查证罢,但她在进京之后还是逐个查实了一番。

    有些人经反复排查之后并无真正的嫌疑,有些查到一半没了线索,还有些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乔必应便是最后一种……

    皇后的眼神锁定在手下的那个人名之上——果然有这个名字!

    乔必应……

    此人当年曾负责过她阿姐的养胎事宜!

    虽然并不曾查出对方做过什么手脚,但十分巧合的是,此人在她阿姐出事不久之后,突然在太医署内自缢了……

    且还留下过一封遗书,她大约记得,似乎是因未能医好先皇而愧责难当,故而才选择了自尽谢罪。

    她当然也怀疑过此人,但人已经死去多年,许多事情根本无迹可寻。

    可没想到的是,时隔十八年,这个本该早已被遗忘的名字,却被皇帝再次提及了……

    皇后眼神几闪,一时间脑海中冒出诸多猜测相互交错着。

    不管是不是她多心,这件事情,还是查一查为好。

    宫里宫外,都要暗查一番……

    暗庭那边,不是可轻易踏足之处,且为防打草惊蛇,她必须要想出一个尽量妥当的办法之后,才可叫人去探查。

    至于宫外——

    她要写一封信,让人送回王府交给兄长。

    皇后让姜嬷嬷备了纸笔,然而提笔之时,却又突然改了心思。

    或许,这件事情她该交给阿渊来办。

    倒不是信不过兄长的办事能力,兄长虽说在家中的确显得颇为平庸,没多少存在感,真真正正是比父亲比不过,比儿子也落败,甚至如今还矮了天椒一头……但真论起办正事,兄长还是很靠谱的。

    但有时就是太靠谱了。

    说白了就是死脑筋。

    譬如在听父亲的话这件事情上头。

    父亲一直坚持认为,阿渊身份特殊,在大局未定之前,许多事情不可让他过多知晓并插手——在父亲眼里这是为稳妥起见,也是为了保证阿渊的安危。

    但有些事情,当真是“插手”吗?

    在她看来,大事固然要办,但人活在世,有许多看起来似乎同大事成败无关的事情却也同样重要。

    她想,阿渊也必然是这样认为的。

    这孩子不久前才私下问过她许多有关阿姐生前之事,知晓她至今仍在暗查阿姐当年的死因之后,同她商议过——若是有进展,还请一定要告知于他。

    当时她是答应了的。

    既是答应了,那为人姨母又做了姑母的她,揣着这两重身份,自然是要说话算话才行。

    皇后拿定了主意,遂落了笔。

    ……

    吴恙是在收到这封密信三日之后,找到了许明意。

    雪声茶楼内,吴恙已将事情的大致经过说了一遍。

    许明意听得颇入神,且一直在随着他的话而思索着,待听到这个乔必应兴许与他生母的死有关时,遂点头道:“的确有这个可能。”

    方才吴恙说,他生母尚在时,燕王府中一直也有着专伴在前燕王妃身边的医女,那医女是吴氏族中派去的可信之人,在前燕王妃有孕时,可谓极尽小心。

    若是寻常手段,的确不可能逃得过燕王府中人的眼睛。

    可须知这世上,尚有不寻常的手段在——

    “若是如裘神医这般擅医理毒理之人,在饮食或药方上动些隐晦手脚的话,想要瞒天过海,也不是不可能。”许明意道:“有些手段,一日两日或许显不出危害来,但时日一久,便存下了隐患——”

    听说当年前燕王妃因先皇之死与京中紧张突变的局势,已经动了胎气。

    再到后来,听闻了燕王出事的谣言,便致使了后来的悲剧——

    可从前燕王妃那些为数不多的事迹来看,许明意却又能感受得到,那必是一位心志坚韧,做事极有分寸的女子。

    单单只是受了刺激,或许的确不至于有如此变故……

    她想,吴家人必然也是这般想的,故而才会从一开始便疑心前燕王妃出事必然另有蹊跷。

    若当真被人暗中使了什么损害胎元的阴损手段,再加之突然受了重大打击的话,那前燕王妃出事无疑便成了必然……

    吴恙说道:“乔必应此人生前的确颇有几分名声,自缢之年不过三十岁而已,于太医署中却已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许明意眼神微动:“这必然还只是在医术上的造诣……”

    于皇宫之内,所能显露的亦是有限。

    而现下最关键之处在于,皇帝为何会在犯头痛症时,提及此人的名字,指名要让此人切脉?

    在她看来,即便当时是神志不清,但更多的可能却是类同于“酒后吐真言”,而非是胡言乱语。

    还有皇后娘娘信中所提及的那颇有些古怪的箱子……

    虽说信上皇后娘娘已经明言,那口箱子并盛不下一个成年男子,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此时可以结合现有的其它线索,而尽可能大胆地做出一个猜测——

    四目相接间,吴恙缓声道:“此人或许还活着。”

 481 十分要紧之事

    这正也是许明意想说的话。

    这世上,有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人,其身上的特质之所以被称之为天赋,便是因为他们能常人所不能。

    相同的东西,在资质不同的人手下,往往会呈现截然不同的作用。

    若乔必应当真与当年前燕王妃之事有关,被灭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若这个人是个不可多得的高人,就此除掉,未免可惜。

    尤其是用称手了之后……

    这种时候,让其假死,消失在人前,而在暗中继续为自己所用,显然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想到这种可能,许明意脑海里再次闪过在养心殿中看到过的那张方子。

    若这个乔必应如今当真还活着的话,那这件事情,说不定就不止是同前燕王妃之事有关了——

    她近些时日一直在思索着的,皇帝身边有可能隐藏着的、对她祖父有着威胁的所谓“高人”,即便不是此人,或许也与此人有所关联……

    而吴恙之所以特意同她提及此事,显然也是想到了这种可能,但此际并未多言,只道:“此事我会尽快查明。”

    许明意点头,向他问道:“这个乔必应,可有后人没有?”

    “有一妻一子。”吴恙道:“但这对母子于十年前便举家搬出了京,其子已满三十却至今尚未娶妻,且早年已考中了举人,但之后接连两次于会试中都落了榜。如今在京外凤鸣县内的一所私塾中任教书先生。”

    了解的这般细致,可见已是着手在查了。

    许明意听得认真之余,只隐隐觉得吴恙话中提及的这位乔必应之子的境遇,似乎莫名有些熟悉……

    “这几日命人大致查探了些乔家的底细情况,但并无值得一提的收获,我打算两日后亲自去走一趟。”

    “我同你一起去吧。”许明意立即道:“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

    她也想早日查清此事。

    对上那双眼睛,本不欲让她费心参与此事的吴恙几乎是下意识地点了头。

    待回过神来之时,许明意已经在问:“为何是两日之后?现下你手上在忙其它要紧之事?”

    她是个急性子,而吴恙历来也是一旦想到要做什么事情便不会拖延耽搁之人。

    近来吴恙的确在忙些其它事,但倒也并称不上如何要紧,叫他无法抽身。

    而之所以选在两日之后,是另有缘故在——

    “两日后,是乔必应的忌日。”吴恙说道:“按往年习惯,乔家母子必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