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眼看罪名已定死罪难逃……便要企图弑君造反不成!”
“你说……他们提到了夏廷贞?”庆明帝的面色已倏然间寒到了极致,他的视线依旧定在玉风郡主脸上,仿佛仍在权衡此话真假。
在这道目光的注视下,玉风郡主手心里已沁出冷汗,却仍旧毫无犹豫地点头:“玉风绝不可能听错!”
“就是谢姣姣说得那样!我也听见了的!”敬容长公主因抹眼泪而一张脸脏兮兮地,几步跑上前来,扑到皇帝身前,抓着他的衣袍道:“大哥,你快快叫人救夫人回来!”
说着嘴巴又瘪了下来,眼泪成串地掉,哭着道:“我不想夫人出事!我要夫人回来!”
这模样摆明了就是个孩童做派,可却叫玉风郡主微微一怔。
这些刺客究竟是什么来历,‘掳走’太后和皇后又究竟是何缘故,她再清楚不过。
为免今日太庙行动时误伤了她,为了更好地配合,昭昭早几日便将计划说给了她听——
但这个计划只她一个人知道,她不曾告知任何人,包括谢定宁在内。
方才那句“要拿我们去换夏廷贞的命”,那些刺客们的确是说了的,是刻意说给那些宫人们听的——
而她因担心谢定宁这只皮猴子会在关键时刻蹦出来,再影响了昭昭他们的计划,故而刚入斋殿就以困倦为由带着人去了内室歇息,刺客们杀到斋殿时,她叫施施在内室看紧了谢定宁,谢定宁从始至终都不曾出来过,何谈“也听见了的”?
是随口附和她吗?
还是说……察觉到了她的用意,察觉到了皇帝的将信将疑,想要帮她?
但一个小傻子,哪能有这般心思?
这古怪的异样感在心头一闪而过,玉风郡主的注意力很快放回到了皇帝身上。
面对长公主的哭求,庆明帝因震怒而一时并未做出理会。
夏廷贞……
他本就觉得这场刺杀透着蹊跷,这些刺客若无内应,怎么可能这般轻易闯入太庙!
还有荣氏那贱人,竟胆敢毒害他……莫非亦是夏廷贞在背后指使吗?!
若是如此,那他的老师……还真是个手段通天的人物!
先是乔必应之事,今日又掳走太后和皇后这两颗最重要的棋子……招招精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生事,所挑皆是他的要害!
“陛下。”
这时,纪修自殿外走了进来。
“如何!可寻到璋儿了!”庆明帝立即问。
“回陛下,臣带人将四处都仔细搜找过,并未能找到小皇子。”说到此处,纪修语气微顿:“但……有一名被吓疯了的宫娥称,她看到一名黑衣刺客抓走了小皇子。”
“你说什么!”
庆明帝猛地自椅中起身。
那些刺客……竟然还掳走了他的璋儿!
“若果真是夏廷贞所为……他这么做,显然是要以太后皇后及小皇子做筹码来威胁陛下,威胁朝廷!”有老臣愤慨激动:“臣早就同陛下说过了,此人野心甚重,根本留不得!”
这就差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一句养虎为患了。
纪修听得此事竟与夏廷贞有关,立即道:“皇上,眼下当务之急,除了寻回太后和小皇子之外,还需使人前往大理寺,以免再生变故!”
夏廷贞如今就被关押在大理寺内,他绝不能叫对方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庆明帝的唇铁青着,定声道:“纪卿,朕命你速速前去追捕刺客下落,传令城中各处,务必要将小皇子及太后皇后三人平安救回!大理寺附近一带命人严加排查看守,并将夏廷贞移送至北镇抚司,期间若有可疑者出现,格杀勿论!”
“是,臣遵旨!”
纪修无片刻耽搁,领命而去。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句商讨推测着,个个皆焦灼不已。
祭个孟秋不当紧,皇上险些丢了命不说,到头来竟还将太后皇后和小皇子给祭没了,试问这谁顶得住?
经今日之后,传扬出去,大庆朝廷的颜面便算是彻底丢尽了!
个人颜面不当紧,朝廷的颜面何其紧要?如今局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此等消息一旦传开,朝廷威望全无,便更难压制乱象了!
再有燕王和吴家……
若二者借太后与皇后被掳走之事趁机发作,那才是真的大麻烦临头了!
听着耳边众声,庆明帝心口处一阵剧烈绞痛,再难支撑般跌坐回椅中,竟是蓦地吐出了一大口猩红的血。
“陛下!”
“大哥!大哥!”
“这……皇上这是怎么了!”
“太医呢!快!”
大臣们既慌乱又无奈——就说是个不中用的吧,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添乱!做皇帝的,这个时候他得支棱起来主持大局啊!
随着皇帝吐血,局面愈发混乱了。
很快,一名侍卫领着不知从哪里找回的郑太医走了进来替皇帝诊看。
郑太医搭脉的手此时都是抖的。
甭说要他给皇上诊看了,他这会子又何尝不需要有人帮着诊一诊,开两幅压惊药?
但皇上这脉象……
郑太医冒出了一身冷汗。
隐约记得十来日前他才给皇上诊看过,怎区区十日间,竟是又往下走了这么些?
而他每每都在叮嘱皇上需平心静气,平心静气……
若再这么折腾下去……大庆江山没完,皇上怕是就要先一步完了!
……
长庆街,街尾处,一行缉事卫并两辆马车极快地驶过。
看清那马车上的标记后,守在暗处的小五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此处。
看样子公子已和许姑娘会合,要去接应许将军他们了——
时辰刚刚好,可以按原计划动手了。
纪修将追捕刺客之事交待下去之后,亲自带人赶往了大理寺。
什么刺客,什么小皇子,他根本不关心,他如今只看重一件事,那便是夏廷贞必须得死,休想再有翻身的可能!
然而尚未能近得大理寺,遥遥便听得前方喧嚣嘈杂不止,不少百姓皆往正南方围去,而那正是大理寺的方向。
纪修心中顿生不妙预感,当即拍马带人愈快赶去。
“大人,是大理寺走水了!”
见得那阵浓烟,纪修脸色一紧。
太庙中才经历一场刺杀,这把火便又烧到了大理寺,用脚想一想也可知必不会是巧合!
“纪尚书……”
大理寺卿被护着走了出来,边走边以袖掩在面前咳嗽着,见得翻身下马的纪修,连忙上前行礼。
“夏廷贞可还在牢中?!”纪修立时问道。
“夏廷贞……”大理寺卿下意识地道:“自是在的。”
不过这位尚书大人这般匆忙焦急是为何?且他这里刚走水,对方刚巧便到了——
莫不是……
大理寺卿脸色突变。
莫不是有人欲趁乱劫狱不成!
这个念头刚在脑中成形,仿佛是为了帮他印证一般,身后院中很快跑出来了一名差役:“大人,不好了!有一群持刀黑衣人突然自后院闯入,尚不知具体有何图谋!”
坏了!
纪修蓦地拔出腰间长刀:“一半人随我来,另一半将此处围起来,决不可叫人逃脱!”
他今日便是拼死,也要留下夏廷贞的命!
至于同许家姑娘之间的交易,他已将当年真相拟成书信交给了可信的心腹,纵他今日出事,事后那书信也会交到婉儿手中,婉儿一贯聪慧,知道该怎么做!
……
大理寺这边的变故很快传到了庆明帝耳中。
刚吐过一场血,稍稍缓过来些许的皇帝闻言闭了闭眼睛,浑身都在发颤。
下毒——
刺杀……
掳走太后,皇后,璋儿!
现下又是劫狱!
好一番连环计!
他甚至不敢相信这些竟是单凭他的好老师一人之力便能办到的!
人在牢中,却仍可操控大局不提,单说一点,这些年他待夏廷贞并非全无防备,对方的爪牙是何时滋生到了这般全然不可控的地步?
不对……
不对!
这些皆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真相却未必就是这么简单!
不知想到了什么,庆明帝一片混沌的脑中仿佛突然砸出一声巨响,震得他猛地张开眼睛,问:“镇国公何在!”
大臣们闻言下意识地看向身边四周。
并不见镇国公。
但此时不在此处的官员并不止镇国公一个,不少官员都在逃往前殿的路上惊散开了。
“先前国公在中殿御敌时受了伤,或是一时还未能寻过来。”有大臣推测着道。
“当时见国公似乎伤得不轻……”
众人议论起来,有人便提议叫内监去寻人。
不多时,有一名内监被韩岩带回,因受惊过度而匍匐在地上,身形微颤地道:“……奴当时见国公追着那些刺客去了!”
追刺客去了?
官员们颇为意外。
好家伙,伤成那样,却还要去追刺客?
这股子劲头,只能叫人说一句,镇国公不愧是镇国公。
礼部尚书则猜测道:“国公有伤在身,按说定不会无端跟上去,说不定是见到了那些刺客劫持了太后皇后娘娘或是小皇子,情急之下这才追了上去——”
几名大臣闻言附和点头。
抛开君臣纠葛不提,国公人品厚重重大局乃是有目共睹,这个解释的确贴合对方的行事作风。
庆明帝的眼神却一点点沉了下来。
当真是如此么……
他的目光一寸寸扫过殿中诸人。
若他没看错的话,除了镇国公之外,其子许缙亦不见踪影!
不,还不止……
580 最重要的一步
再三确认了不曾看到定南王世子吴景明的身影,庆明帝试图紧攥的手指再次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定南王世子为何也不在?!
定南王世子……
皇后……
太后……
想到一种可能,庆明帝仿佛能察觉到自心底最深处涌现出寒意,四肢百骸皆被浸在了深不见底的寒潭中,那冰冷的潭水一点点没过他的头顶,灌入四肢百骸,冷得他浑身血液都凝固住。
若果真如此,便不仅仅是人不见了,不仅仅是他手中最紧要的人质悉数逃脱,而是意味着……许家,燕王府,吴家……这是要一同公然造反了!
许家与燕王府公然勾结,他尚且无太多意外……
可吴家怎么也会?!
是,吴家偏向燕王,是他心中从未曾拔出的巨刺,可他防得乃是吴家表面中立、实则暗中相助燕王……
但现下此事……
皇后和吴景明若当真逃脱,那吴家便等同是将造反之心摆在了明面上,又哪里还仅止于暗中相助!
按说这并非是吴家能做得出来的事情,也非是吴竣一贯的行事作风……
局势尚未明朗,便公然助燕王造反,等同自认乱臣贼子之名,堂堂宁阳吴氏难道连世家颜面都不顾了吗!
世家虚伪清高,愿意叫人看的,皆是所谓光鲜体面世家风骨,用以维持在世人心中的威望与高高在上,如此怎会舍下脸面将送入宫中为后的嫡女掳出,怎会让受恩赏入京为官的世子以此等使人耻笑的方式逃出京?!
是了……
出京!
眼下变故频出,未必不是借夏廷贞之名来混淆他的视线!
这一切若当真是许吴两家的安排,张罗出这样一出大戏,为的定就是逃出京城!
“韩岩!”庆明帝蓦地抬眼,煞白的脸色里透出阴冷的铁青,每一根青筋血管都几乎要清晰可见。
“臣在。”韩岩上前一步。
“传朕口谕,立即封锁各处城门出口!务必使人严加防守,绝不可放走一人!若有丝毫差池,尔等便皆提头来见朕!”
韩岩心中一凛:“是!”
“除了那些刺客之外,另需尽快镇国公寻回,国公身负重伤,朕——不愿见他有丝毫闪失!”
皇帝语气森冷,近乎失态,大臣们听到此处,心口处皆是往下重重一坠。
皇上竟是在怀疑今日这一切与镇国公有关?!
镇国公岂会做出此等事!
要谈忠义正直,上至朝廷上下,下到黎明百姓,谁头一个想到的不是这位许将军?
年轻时随先帝打下大庆江山,这些年来又助陛下平定无数隐患,相较于那位摆弄权术,不择手段排除异己者,在皇上身边搬弄是非的夏首辅,镇国公才是大庆真正的脊骨!
夏廷贞倒且倒了,反且反了——
可镇国公不同!
这等关头镇国公若反,宛若支撑社稷的最后的一座大山倒塌,民心势必分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