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对于略阳民变之事,王泽已经为其失策付出了代价,王业并不想在此事上牵连过深,以破坏之后政治上的布局与谋求。但如果不帮助这些人发声,那么落在这些人眼里,汉中王氏便是遇事自己脱罪,让门生出命抵罪这一形象。这种形象一旦深入人心,王氏便再难改变。
  出面了,此事闹开,那么王泽难免会失去一个大封,王氏在这一轮的行台竞逐,不得不趋于末势。这种做法,如同选择饮一杯发效缓慢的毒药,但是不喝,很遗憾,死的只会更快。
  王业叹了一口气,上一次给他以这种压迫之感的还是远在长安的老狐狸吴太尉。“备上车马,上书太子,去一趟略阳吧。”
  陆昭回到略阳已是深夜,早在华亭县,便有元澈所派的五百名戍卫跟随保护,到底算是有情。陆昭匆匆交代了亲信几样事情,一是找一个和汉中王氏有关系的人家,去金城郡,把王泽的尸体领回来。二是找个机会怂恿那些益州世族,去漾水岸等着阴平侯,为其造势。
  陆昭回到后院却不忙进屋,院中月色正好,刚下了一场薄雨,连风也变得温润可亲了起来。路上就听闻三辅来的两名掌天文历法官员说起来,这几日陇地怕是都有雨,过几天可能还要下雪。
  院子里积水洼洼,合欢却开的正盛,万枝香袅,经风一吹,看着竟有半数堕入水洼中。合欢花儿落水而不沉,白色的底部花丝润入泥洼中顿染污色,唯有花冠上那几缕红丝,迎风挣扎着,死要与一片深潭剥离开来。疾风骤起,红丝也舞得刚劲,夜色下艳丽非常,一分一寸尽是不容驯服。
  陆昭轻轻蹲下身去,试图将红色的花丝剥离开来,然而仅是轻轻触碰,那红丝便不再刚劲,随着指尖的温度与湿气曲成一团,一片死气。
  权力与爱欲的抵死纠缠不过如此,尽管她尽力维持着横在自己与元澈之间那两条政治与情感的界限,但她注定无法将它们完全剥离。
  一抹白色的中衣倒映在水中,元澈不知何时推门而出。
  “昭昭。”元澈的声音原本低沉的令人踏实,但是这一刻却莫名地带了一丝不忍与惧怕,见陆昭抬起头来看她,他的心仿佛离胸口才稍稍近了一些。
  陆昭的身体被轻轻揽起,耳鬓探近那片声音的源头,薄薄的灯影笼了两个人一肩。
第172章 无求
  时至深宵, 窗外树影摇曳,形迹凄清。
  陆昭很累,换过衣服便在榻里侧躺下, 眼睛却仍怔怔地盯着那扇屏风。素色的衣带在深浓的檀木上搭落,如水的夜色中, 元澈的目光便随着屏风莹润的边缘滑向她。
  陆昭不自觉地向后瑟缩了一下, 被子里伸出了一只手,在束起的帷帐上胡乱抓了一把,那几层薄纱便次第坠散开来, 而她也在隐蔽中获得了一种安全感。
  月色下的一切都是那样分明,她看到了他在天水南境的用心布置, 也看到了他在崇信扼要的刻意忽略,他以君王思想平衡一切, 也在以爱侣的身份照看她独独一身。这种照看也包括尝试擦掉她身上太过浓重的世家印记,用手段, 也用身体。
  但这又有什么呢,沾了一点爱欲的政治动物而已。更何况她早早安排孔昱, 筹备着祭孔礼, 连带着把制约自己兄长的王谧也打法过去充排面,到底没怎么吃亏。她风风火火地带着筹码上桌,嚣张的气焰仿佛要压过元澈这个庄家。而这个庄家, 不过是将骨牌你一支他一支地分派开。而后在不为人知的暗处,偷偷蹭着她的腿——你的牌面大一点。
  情感上,她已无法要求他更多, 而理智上, 她也不会要求他更多。
  陆昭思绪游出神魂之外,连元澈走近她都没有发现。
  元澈只手掀开纱帷坐了进来, 见她肩头如雪,忍不住落了一吻,待感受到冰凉时,心里只笑,果然是雪。此时,陆昭也如同神魂归位一般,用指尖将他的鼻头轻轻点开。
  元澈识趣,也并不索要更多,只同陆昭一样静静地躺着,仿佛等待她能开口说话。最终,他怕她真的寂寂睡去,索性先问了:“需要我再帮你些什么吗?”
  陆昭轻轻地眨了眨眼:“没有,不用了。”
  帷帐内皆是白檀清醒理智的香气,元澈忽想起他的母亲似乎也曾以同样的方式拒绝了父皇的关切,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的父皇对母亲不能算是有心,且他们的对话更加冠冕堂皇一些,符合帝王与妃妾的范本事体。后来他明白了,只有对爱的人,他们才会诸般挑剔,对于余者,哪能要求更多?
  他忽然侧过头,而对方却在同一时刻作了熨帖的补充;“殿下已经做得很好了。”
  陆昭闭着眼,连同声音都带着昏昏欲睡的恍惚。身上依旧是那件荔枝色的主腰,只是夏季之末已有凉意,一条薄被柔柔搭在臂弯里。脖颈却敞开着,两条细细的锁骨埋在肌肤下,如剑脊直戳心口处。元澈光是看一眼,便如自己被刺到一般,心疼了。
  清晨,陆昭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简单梳洗后,换过衣服,便往前院去了。一名亲信忙赶了过来,陆昭问:“先前让你找的去领尸体的人家打点好了?”
  “打点好了,天水付家,和汉中王氏有些故旧。”
  “派往汉中迎接老侯爷的都安排妥当了?”
  那亲信道:“小主公放心,汉中那边声势浩大着呢。”
  陆昭笑了笑,人的行为,果然是最容易受利益驱动的。想到这里,她又对自己与元澈那些说不清的东西退让了一分。
  阴平侯王业子夜时分拔营出发。虽然已上书太子陈明缘由,乃是为迎回儿子尸骨,但因太子未有批示,且自己急于北上,所以在郡州内部报备的是以巡防武都以北的山贼为由。索性那些山贼本是王泽豢养的一众部曲,如今他借机发声,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为儿子洗脱一部分罪名。
  清晨时分,王业已到达漾水,然而并未涉水过境,仅吩咐一众人暂且驻扎,自己则登临崮山。
  崮山不算高,王业行伍出身,很快便登了顶。蜀地的山峰天生吐纳不出君临天下的气概,多回形,多崎岖,围着那些平原与河流,窝成了一个安宁的囚笼。唯一一个冲破这个困龙之地的是高祖刘邦,而那条支援他暗度陈仓的水脉,早在他称帝的那一年因一场地震,断了。
  王业深吸一口气,他年事已高,人一旦过了知天命之年,欲望便呈断崖式下跌。爵位上没有进望,回头瞧一眼,又是一屁股的儿孙债。蜀地的风湿润地吹拂着,连带着老人的眼角,也有些朦胧了。原本横眉冷目的无情卦相,也穆然悲凉。王泽长得最像他,行事也像,长子王济其实更像王峤,至于自己那个嫡长孙,鬼知道为何成了这般妖孽。
  “听说尸体迎回来了?”王业问旁边常年跟随自己的吕伯。
  吕伯点头道:“迎回来了,听说天水付家的人去金城境内伐木的时候看见了。”
  王业喟叹道:“礼货准备好,总要谢谢人家。”
  王业心里五味杂陈,于政治上考量,最好是尸体谁都不去动,逼着太子给奉回来。如今尸体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付家人手里,自己这一方,便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但坦白讲,无论付家图的是什么,于情,他的心里只有感激。
  王业低头看了看山脚下沿着漾水蚁行般忙碌的部下和各家浩浩荡荡前来送行的车马,紧张的事态不允许他悲伤太久,终于,王业长叹一口气:“回去罢。”
  吕伯应着,准备抱槊陪主人下山。然而王业走了几步,忽然将长槊拔起,力道之狠戾,连同四周那些模糊的湿气都轰然退开。
  旋即,一声长啸回荡在山谷之间。
  王业下山了,几个亲卫懵懵懂懂地跟着,只觉得老将军仿佛忽然老了许多。王业没有在意旁人的目光,依旧虎步行入帐中。没有了崮山的氤氲霞蔚,他又变回了那个理智又老道的阴平侯,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将面对一场更大的麻烦。
  送行的人家络绎不绝,众人陆续请入营帐,王业的长子王济已应承了好一会。益州罗氏、常氏等两大豪族皆派嫡支子弟前来拜会,更有蜀国谯夫人的弟弟谯显宗前来致哀。除却这些人,以往有交情的,没有交情的,还有许多他不认识的人家都来了。
  席间的茶水喝的有零零半半,这些人已经在此处坐了好一会,见王业入营帐,立刻呼啦啦跪倒一片,含泪陈情,怒诉陆氏中书祸乱行台,谋害宗族子弟。
  “陆氏妖佞,以南人之身恬居台臣,践踏我益州世族,视阴平侯于无物,恳请阴平侯出行略阳,为我乡人发声,莫使那貉子得势张狂。”
  王业当然明白,这些人如此踊跃,如此愤慨,一切皆与王泽无关。除了期望他救出那些子弟之外,便是要他出头,驱逐行台的陆昭,给予陆家当头一棒,而后好由得他们将这些空白的势力与权位一一瓜分而食。
  王业赶忙扶起众人,面上虽然感泣,但内心却苦叫连连。太子的处理方式已摆明了告诉各方,不要酿成什么变动,谁也不要借题发挥索要无度,简言之,就是要维护陇右以及行台的稳定,从而迅速拿下凉王,为反攻长安做准备。这是大势,任何想扭着太子的意愿做事的,最终都会被清理掉。早先,那个吴中貉子陆中书在王叡拿下长安的时候,不也是干认了一回,转而运作孔昱来打王谧的主意么。
  如今两方都算有默契,后续自己这一方则是看王泽之死能够发挥到多大的程度,而陆昭那一方则是要极力把这边的价码按到最低。至于王泽是怎么死的,在漫如洪水的时局中,不过一片树叶那般微不足道。如果各方能由此契机,将原有的乱局拨回正道,从而再得以利惠,那王泽之死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重于泰山。
  可是如今,这些乡人受利益驱动一窝蜂地赶过来,无疑把乡怨和物议拔到了最高点。一旦他坐下来和陆家谈点什么,亦或是仅仅摆出一副想坐下对话的姿态,只怕落在这些人眼里,反倒成了后继乏力,软弱无能。他现在最希望的便是陆昭自己找上门来,他也好关紧大门好好谈。
  于是在送走这些宾客后,王业叫来王济,嘱咐道:“尸体既然已由付家人送回,倒也不必让他们紧往汉中赶。索性我要在略阳呆上几天,让他们在略阳武兴督护府门口设一个路祭棚吧。”
  说完,王业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中。如今他是否能成功进入略阳,还要看太子的意思,剩余的部分变要看他的孙子王叡能在陇右和三辅打开什么样的局面了。
  吴玥自崇信县出来,带着那兜子不少的黄金,眼见着王子卿勒令将崇信城封了个干净,扭扭头,带了随后的几个弟兄快马下陇。崇信县令之后的晋升之路他一眼便能够望到头,太近了,官撑死了也就能坐到现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见过王子卿,外表光鲜的世家公子,手段狠戾得那叫不是个东西。
  果然走了不到半里,城内便有几人慌忙逃出来,像是旧县令的亲戚。“死了,刚开门就杀了。”说者仍心有余悸,“可惜了大舅,当县令还没个两年。”
  听者邈邈:“这有什么,只怪他投错了胎,要么姓王,要么姓陆,这年头你就算姓个吴,那都差点意思。”
  吴玥牵着马闷在一边,见周围的兄弟几个大有不满地看着那些人等,兀自冷笑了一声,悄悄对众人道:“这么好的机会,不一起升个官发财?”
  几人闻声了然,于是带了几分不怀好意的笑容,渐渐向刚刚逃出来的一行人围了过去。
第173章 虽死
  “崇信县令死了?”陆昭收到情报, 眉头紧锁,心情可谓恶劣到了极点。崇信县令虽然在陇右没有什么呼声,但是这个中立小官的最终结局却潜含着巨大的价值。
  王子卿既然敢顶着太子假节钺, 去行使使持节的特权,怎么可能还会容忍一个朝三暮四的小小县令执掌崇信县这样一个枢纽。崇信县令畏惧使持节的权威, 她可以理解, 但是那个时候最稳妥的做法应该是稳住守城士兵的军心,快马加鞭请示身在行台的太子。
  陆昭相信太子得到这个请示后,必会以假节钺之名下令崇信县令关门固守, 甚至可以说,太子一直在等这个崇信县令的请示。因为在不知道崇信县令是否已经被陆家收买的时候, 太子是不可能用假节钺的权威来保住他的。这个请示则意味着崇信县在最关键的时刻,向太子表明了忠诚的态度。即便他崇信县令来不及请示太子, 请示近在华亭的太子嫡系邓钧总是可以的吧。
  陆昭不在乎崇信县令最后是跟她还是跟太子,只要不投了王叡, 怎样都好。毕竟王叡占领崇信县,她的兄长则会和行台彻底失联, 但若是太子占领, 安定的日常公文和君臣通信至少不会被截流。她给了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