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妻似锦-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回到东顺街的韩家。
  几人洗漱完吃了点东西,两只虎带着小厮去街口玩。
  贺叔见几个孩子岁数小不放心,站在门口看他们。若他们跑远,又会招呼回来。
  韩莞则带着贺婶和蜜露收拾家里。在乡下打好的一些家具都拉了过来,再加上在京城买的家当,如今这个家算是完全布置了。
  庭前庭后也栽满了花草,有韩莞喜欢的三角梅、栀子花、牡丹、月季、海棠、菊花、梅花,一年四季都有花开。
  不求奢华,但求精致。
  韩莞喜欢的就是这个味道。
  还在偏厦搭了个小驴棚和狗窝,这是专门给驴叔和豹子搭的。翠翠不需要专门给它搭窝,韩莞睡哪儿它睡哪儿。
  唯一不满意的是窗纱,虽然好看,但没有玻璃透光,冬天又不保暖。等玻璃生产出来,先满足自己家。


第二百一十四章 凯旋
  吃完晚饭,几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城里比乡下热,韩莞扇着小团扇,听两只虎畅想着明天军队进京的盛况。
  谢斯突然找来这里。
  谢斯给韩莞躬身施了礼,就对两只虎说,“我家四爷、五爷、六爷在军队路过的茶坊定了位置,若大少爷、二少爷想早一些看到世子爷和韩小将军,后天早上奴才来接你们过去。”
  两只虎再想去看热闹,也知道不能跟着谢家人去看,直觉谢家又来套近乎了。
  大虎拒绝道,“不了,我们去我太姥姥家听消息即可。”
  谢斯又循循善诱道,“哥儿不知道那个场面有多热闹。听说,太子和五皇子会代表皇上出城迎接和王爷和雷元帅,我家世子爷会带着年轻小将走在最前面,韩小将军也会在里面。我家大姑娘也去,她准备了好些花,说要往我家世子爷身上投。”
  回京的军队,不会全体将士都进京亮相。除了中高级将,就是立了大功的几个编制,比如袭击营。韩宗录属于袭击营成员,又立了大功,肯定会进京了。
  两只虎的眼睛一亮,但想了想还是克制住欲望没答应。
  谢斯只得失望地走了。
  韩莞很满意他们的态度,一人亲了一下。说道,“你们要时刻记着我们和谢家是两个个体,有些事一旦参与进去就不好抽身。抽不了身,你们就没有娘亲了。”
  没有什么都成,就是不能没有娘亲。两只虎很为自己的坚持得意。
  不过,谢斯的那几句话还是激起了两只虎心海的涟漪,他们的心思都活泛起来。
  二虎建议道,“娘亲,我们可以去街道两边站着看啊。我们多拿几支花去,看到舅舅就往他身上投。”
  他没敢说往爹爹身上投。
  大虎纠正道,“女人投花,我们是男子汉,不能投花,要唱歌。”他想了想该唱什么歌,说道,“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还要唱,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嘿哟嘿哟,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啊……”说着他就唱了起来。
  又开始发傻了。
  韩莞赶紧叫停,她都不知道大虎什么时候把“好汉歌”学了去。赶紧说道,“不许当着外人唱‘好汉歌’。不对,当着谁都不许唱。”
  若是被谢明承和韩宗录听到,就不好解释了。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翠翠,但碧狐不止一只,他们不可能把这里的碧狐和千里之外的仙狐想成同一只。若再加上这首歌,他们就该怀疑了。
  大虎表示不理解,“娘亲,军队凯旋唱这首歌最合时宜了,为什么不能唱?”
  韩莞忽悠道,“这首歌是‘反歌’,皇上不喜欢‘你有我有全都有’的话,会认为你想抢他的地盘。”
  这个理由大虎不能反驳,又道,“那就唱‘岂曰无衣’那首歌。”
  韩莞道,“要唱在家唱,不能去看热闹。那时候万人空巷,所有人都挤去那里,也包括拍花子,把你们抢了咋办?”
  两只虎还要争取,韩莞悄声道,“为了庆贺你们舅舅凯旋而归,今天奖励你们看两集‘西游记’。”
  两只虎天天都想看孙悟空打妖精,也不想去看热闹了,忙拉着娘亲进屋。
  二虎边走还边说,“女妖精就该打,天天露着肚脐眼到处跑,丢人。”
  大虎深有同感,比划了一下胸前,“那里也要露,伤风败俗,也好意思。”
  韩莞之前没有想这么多,但听到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小小子如此说,觉得电视里的妖精的确穿着暴露了一些,衣裳太过暴露的那几集不能给他们放。
  次日上午,韩莞带着两只虎去了韩家。
  韩家也从包侯爷那里得到消息,韩宗录很可能会在进京队伍中,都喜疯了。再得到两只虎的证实,更是喜极
  韩莞三姐妹和江氏在家里陪着老太太等消息,韩泊深领着韩宗亮和两只虎在外面打探消息。几个孩子太小,不敢去大街上,就在附近转转。
  午时初,韩宗亮的大嗓门在外面响起,“祖母,娘亲,大军已经到了。”
  又传来二虎的声音,“大军巳时到达京城西郊五里外驻扎,明天辰时进京。”
  晌饭后,包府一个小厮来到韩家。
  他笑道,“我家几位爷在大军要路过的地方定了茶坐,问两位哥儿想不想去看热闹。若想去,就去我们府住一宿,明天早一起去茶楼。”
  两只虎大喜,忙道,“当然要去。”
  韩宗亮的眼泪涌了上来。连晚辈都被邀请了,却没邀请他这个长辈。
  老太太把他拉进怀里笑道,“你岁数比两只虎小,又没有他们打得粗,那几个表哥当然不敢带你去了。”
  二虎又说道,“小舅舅莫难过,我们睁大眼睛瞧,把舅舅瞧仔细些,回来说给你听。”
  他们走后,老太太又带着韩莞和江氏去看了韩宗录的小院,里面东西都收拾好了,还新给他买了一个小厮和一个丫头。
  在韩家吃完晚饭,韩莞带着韩苒韩芝、韩宗亮回自己家住一宿。
  次日一早,韩家四姐弟又回了韩家。韩家也是一团喜气,树上廊下挂着红绫彩灯,迎接韩宗录的回归。
  不多时,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在孙令杰的陪伴下也来了。他们二房有三个男人在军里,想提早知道他们的消息,要向韩宗录打听。
  接着,四房和五房也来了人,他们两房都有男人在军里。
  初时末,两只虎回来了。
  他们一脸兴奋,说着大军走过时如何波澜壮阔、气势如牛,看热闹的人如何多,大姑娘小媳妇向他们扔着荷包、帕子,还有花。
  “我看到舅舅了。哎呀,舅舅跟原来不一样了,长高好多,他骑着大马走在第二排。我和哥哥、表叔喊破喉咙,他都没转过来看我们一眼。”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将军是我爹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表叔说他是我爹爹,我才知道。我爹爹最威风,最俊俏,舅舅只比我爹爹差一点点,比别人都强。”


第二百一十五章 英雄出少年
  两只虎是第一次看见爹爹,爹爹又真的极威武,兴奋得不行。
  “谢世子会比宗录俊俏?我不信。”
  这是大老太太的心里话。她觉得,谢世子或许比自己孙子威风,毕竟官大,但怎么可能比孙子俊俏。韩家的众多子弟中,最俊俏的后生就是韩宗录。
  二虎道,“我们没撒谎,真的。花和荷包、帕子扔我爹爹的第一多,扔雷小将军的第二多,扔舅舅的第三多。”
  大虎又道,“我们没叫爹爹,叫他他也不认识我们。我们只叫了舅舅,可惜舅舅也没听见。走过几排年轻小将后,就是太子和五皇子陪着和王爷和雷元帅,后面跟了两千将士。”
  韩苒不解地问,“和王爷和雷元帅更威风,扔他们的人多吗?”
  大虎道,“他们的官太大,大姑娘小媳妇胆子小,不敢扔。”
  说的众人大乐。
  二老太爷笑道,“宗录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谢世子是齐国公世子,还是和王爷的表弟,雷小将军是雷元帅的公子,他们上战场七年,立功无数。而宗录只去了短短一年,之前还是戴罪之身,混到这个地步多不容易。”
  老太太听了笑眯了眼。
  未时初,包侯爷的一个长随来了家里,他给老太太磕了一个头,夸张地笑道,“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我家侯爷让我来跟你老人家说一声,韩小将军作为有大功人员,与和王给爷、雷元帅一起进殿接受皇上表彰,还要留下吃御宴。哈哈,进金殿的那些人里,韩小将军是最年轻的小将。”
  包侯爷今天也在朝上。
  老太太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另几房人也是一片欢喜,韩家终于又出了一个上金殿的人。江氏忙让下人赏了那个长随二两银子。
  长随又说道,“我家侯爷还说,韩小将军吃完御宴就能回来,韩家另几位军爷都随着大军住去营地了,这两天回不不了家。”
  韩泊深问道,“宗录的封赏今天能下来吗?”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小厮。
  长随摇摇头,“侯爷没说。”
  所有人都没走,继续等韩宗录。
  韩宗录是在申时末回到家的。
  他戴着银盔,穿着银甲,长身玉立,气宇轩昂。不像十六岁的少年,而是像十八九岁的青年,与之前那个温润少年天差地别。
  他先跪下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说道,“孙儿见过祖母。”
  大老太太抱着他的头大哭起来,“我的宗录,我还能活着见到你,你还能活着回到这个家,多不容易啊……”
  众人一阵劝,祖孙两个手拉手进了厅屋。
  韩宗录给长辈行了礼,又给韩莞作了个长揖。
  “姐,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弟弟不要说立功,命都没了。”
  韩莞笑道,“有机会,还要你能干才行。”
  老太太得意地笑道,“宗寻像泊深,看着是白面书生,可武功好,打起仗来不要命,能文能武。”
  这话说的,别人都不好往下接。
  回京这段时日是韩泊深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老娘天天表扬他,让他微驼的脊背都不自觉地挺直了些。但听到老太太当众如此说,还是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二老太爷哈哈笑道,“要我说啊,宗录最像我们韩家的先祖,我的太祖父。他老人家能文能武,长相俊俏,不到二十跟着太祖打江山,不到三十就封了侯。唉,可惜后人不争气,韩家渐渐落败,最后被韩泊述全部败掉……”他不好说长辈的不是,又问,“皇上封赏了吗?”
  韩宗录说道,“没有,皇上今天要听和王爷和雷元帅禀奏前线事宜,后天有功人员再进殿听封。”又笑了笑,说道,“皇上还专门夸赞了我,说我有祖先遗风,英雄出少年。”
  二老太爷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皇上还能记得我韩家祖先,太好了。”又眼冒精光地看着韩宗录,“好小子,我韩家子弟,就要靠你带领着奔前程了。这是你做为长房嫡长孙的责任,要一直记着。”
  韩宗录表情严肃下来,说道,“晚辈谨记二祖父教诲。同韩家子弟一起走出低谷,也是宗录一直以来的心愿……咱们韩家男人,八叔、五哥升了官,又得上峰赏识,留在关城戍边。八个人回来了,十叔和四位兄长会继续当兵。五叔、七叔、九叔年纪大了,身体又有伤,他们三个已经卸甲归田,走得要慢些,稍后几天才能到京……”
  几个卸甲归田的人岁数大,又有伤,留在军里没有前途。继续留下的几人年轻,有韩宗录的照拂,将来好升迁。留在边关的两个人,虽然边关坚苦,但升官快,这是他们的选择。
  韩宗录嘴里的“五哥”是二老太爷的大孙子,“五叔”是二老太爷的大儿子,他们二人还是父子。二老太爷听说大孙子已经当了官,哪怕留在边关他也高兴。
  二老太爷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咱们韩家祖先本就是军功起家,年轻后生本该在军营里奔前程。”
  好不容易等到长辈把该问的问完,大虎急不可待地问,“舅舅,你们是怎么杀了阿木尔儿子的?”
  这事大虎听好几个人说过,还是想亲耳听到当事人韩宗录说。
  这事韩宗录说的再多也不觉得多,又笑着说了一遍。
  众人已经听说有狐仙帮助他们,今天听他说得更加祥细,他居然还跟狐仙说了话,狐仙说的还是大梁话,极是不可思议。
  二老太爷道,“狐仙帮助我们大梁,说明大梁得上天眷顾。得天助者,必有大德。”
  韩莞笑道,“还有朝臣把狐仙跟祥云丝巾联系在一起,说祥云丝巾降落在大梁镜内,就是大吉。圣上更是开怀,又表扬了齐国公府献祥云丝巾的功绩。谢将军专门说了要建一个庙宇供奉仙姑,圣上大力支持,说从国库里拨银……”
  韩莞暗道,把狐仙和祥云丝巾联系在一起的人还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