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人“一”字形走在前面,后面跟了一串狐驴马狗。
晚上下起了绵绵细雨,一连下了好几天。
春大叔愁得要命,跟韩莞念叨了多次,快要收水稻和花生了,不知这鬼天气什么时候能晴。
韩莞也没辙。这些年老天已经非常照拂大梁百姓了,除了刚刚停战的西部边境,没有大的天灾人祸。
转眼到了八月初九,雨依然下着。
早饭后,小姐妹眼泪巴巴被带回了京城。快过中秋了,她们要回宫过中秋节。
韩莞知道今天晚上韩宗录会回来,住一天明天同他们一起去京城。一个是封景的事,封家已经找好官媒,要去韩家二房提亲,封家夫妇会住在韩莞家。一个是老太太让人送信过来,让他们回家过节。
她让两只虎跟方先生请了几天假,要过完中秋再回来。
她一直惦记的同谢明承谈合离的事,又要再推后几天。
尽管天空飘着雨,韩莞还是去大法寺看望明弘大师,顺便带了一篮子他喜欢吃的西红柿。
听说大法寺也开始种西红柿了,只是还没有成熟。
小和尚玄谱依然没让韩莞进禅房,笑道,“贫僧师傅正在诵经,韩施主把菜蔬交给穷僧即可。”
这是明弘大师第三次把韩莞拒之门外。
韩莞有一种认知,这个老半仙不愿意见自己。
或许她与他真如他所言,曾经有过一点缘分。当然,这个缘分不是指男女之间的缘分,而是有过交集或是牵扯。
她也觉得明弘大师有一点点熟悉之感,可总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原主,或者自己前世,似乎都没见过他。韩莞不仅想跟他搞好关系,还想再仔细看看,确认一下。或许老半仙算出了她的心思,不愿意再见她吧。
晌午,韩莞刚吃完饭,李大山就匆匆来报,说来了一位颇有气势的嬷嬷,自称是齐国公府的人,姓崔,在和昌郡主跟前当差,有事求见韩莞。
和昌身边的嬷嬷,这是给谢明承的老娘当排头兵来了?
不管来做什么,韩莞都要会会她。
“请她进来。”
半刻多钟后,进来一个穿金戴银的婆子,年近五十,还有两分威严。若是没自报家门,别人会以为她是哪家的太夫人。
不过,韩莞觉得原主应该见过她。
韩莞起身笑道,“崔嬷嬷,请坐。”
她指了指右边第一个座位。
崔嬷嬷露出几丝笑意,给韩莞屈了屈膝,笑道,“见过二奶奶。”
这个称呼让韩莞非常不爽。这个熟悉的声音和刻板的笑容,也让韩莞记起这个人来,她是和昌郡主的心腹之一。当初,就是她带人把原主“押”来这个庄子,还用三从四德的歪理把原主好好敲打了一番。
哪怕过了那么多年,还换了个灵魂,想到那天的无助和撕心裂肺的哭泣,韩莞都心如刀铰。
韩莞的笑容冷了下来,纠正道,“崔嬷嬷客气了,叫我韩娘子便是。”
崔嬷嬷笑笑没言语,坐去座位上。余光打量了韩莞一眼,依然貌美如初,细皮嫩肉,只是少了七年前的稚气。不像在乡下受了七年苦,也不像六岁孩子的母亲。
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乔
蜜露来上了茶,站去韩莞的身后,同蜜蜡一排。
韩莞问道,“崔嬷嬷屈尊来到乡下,有何贵干?”
崔嬷嬷笑道,“二奶奶折煞老婆子了。郡主遣我来跟二奶奶说一声,快到中秋节了,请二奶奶和两位少爷回府一聚。老太君年纪大了,想小少爷想的紧。”
韩莞血往上涌。这是想认回两只虎,还自认为给了她一个“回家”的台阶,她应该乖乖地带着孩子赶紧跑回去?
这个婆子不听她的劝告,一口一个“二奶奶”。连一个奴才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和昌郡主的态度可想而知。而且,让这个给了原主羞辱的婆子来传口信,或许还有另一层用意,我能让你回府,也能让你再一次出府。
韩莞嘴角滑过一丝冷笑,说道,“麻烦嬷嬷回去转告郡主,谢世子已经答应给我合离书,也答应两个孩子跟我过,我们不好拂了他的意。”
崔嬷嬷一愣,她万没想到韩氏会拒绝这种好事,还用了这种借口。世子爷哪里想合离了,他一直在说服郡主重新接纳韩氏……哦,应该是韩氏故意拿乔,等着自己多说几句好话,就坡下驴。
崔嬷嬷笑了笑,拿起茶碗喝茶,拿茶碗盖子的手挡住一半的眼睛,又仔细看了韩莞一眼。
虽然容貌未变,但眼神沉静淡然,不仅没有了之前的懦弱愁苦,还让人琢磨不透。似乎,整个人的气韵也不一样了……变厉害了,架子也端的足,只可惜穿戴太寒酸。
郡主和老太太都不喜欢她,可老太爷、侯爷、世子爷却认定她有大福,两位少爷早慧,想把他们重新接进府里……哪怕如了郡主的愿,只承认她的身份,不让她进府,她到底是两位少爷的生母……
崔嬷嬷心里千回百转,还是决定不能再得罪这位,万一她真狗屎运地回府了,自己也少树个敌。
她放下茶碗笑得真诚,说道,“二奶奶……”
韩莞又提醒道,“叫我韩娘子。”
声音平静无波,让崔嬷嬷感觉到了压迫感。
她忙改口道,“韩娘子,老婆子就托个大,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过几天就是中秋节,正是一家老小团聚的日子。为了两位少爷好,这时候也该让他们在长辈面前露个脸……”
韩莞截了她的话,“谢崔嬷嬷的提醒。不过,谢世子还认为,为了两个孩子好,不回谢府为宜。”
这话不是谢明承说的,是她说的。但谢明承听了没反对,她就当他默认。
崔嬷嬷闭了嘴。韩氏是拿乔拿过了,还是世子爷真有这种想法?
不管什么情况,这个韩莞都没把自己的好心看进眼,或许说没把她看进眼。
她压住怒气,强笑道,“既然这样,我就回去禀报郡主了。”
韩莞没起身,给蜜蜡使了个眼色,端茶送客,“嬷嬷慢走。”
蜜蜡把崔嬷嬷送了出去,又递上一个荷包。荷包里不仅装了四颗银锞子,夹层里还有一小块汽车空间的小布条。
韩莞气的把茶碗撂在桌上,那件事必须得赶紧办了。
可惜谢明承也知道自家明天要回京,否则自己就在家等他来了。实在不行,让韩宗录和两只虎带封家人进京,若他还在军营,她就去军营找他。
下晌,韩莞亲自下厨,做了韩宗录和两只虎喜欢吃的几个菜。
酉时末,韩宗录就带着亲兵韩志来到星月山庄。
他们没戴蓑衣斗笠,就这么帽雨骑着马跑来。
韩莞皱眉道,“快去洗个热水澡,也不怕着凉得风寒。”
韩宗录笑道,“这个小雨算什么,想当初我们打仗的时候……”
见他又要忆苦思甜,韩莞打断他的话道,“打仗是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有条件了,干嘛自找苦吃。”
晚饭后,两只虎赶着做课业。虽然方先生给了他们几天假,却留了许多课业。还说,若不好好完成,以后别想要那么多天的假。他们商量好,为了在京城玩的更好,今天要做到亥时末。
两个孩子不在,韩莞跟韩宗录说了今天崔婆子来的事。又道,“谢明承回京了吗,若没回去,我去军营里找他。”
韩宗录说道,“好像齐国公府有什么急事,下晌给谢将军送了信,谢将军比我还走得早。姐,谢将军虽然没明说,但我听得出来,他不想跟你合离。还暗示我,好好劝劝你,为了两只虎好,不要那么硬气。”
韩莞冷哼道,“我硬气?我就是硬气,也是被他和他家逼的。你不知道那个崔婆子当初说的话有多难听,今天居然让她来恶心我。这事你不要参和进来,该怎么办我知道。”
韩宗录道,“若谢将军就是不合离,把你放在庄子上,家里再给他找女人怎么办?”
他最怕这种结果。
韩莞也怕谢明承这边继续拖着自己,那边不耽误找女人。两只虎依然让自己养着,若那边女人生的儿子好,就无视两只虎。若那边生不出儿子或是儿子不成材,再来打两只虎的主意。
一个“拖”字拖死人,之前就被他们拖了好几年,她可不想一直这么耗下去。
她说道,“既然好好说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来硬的。我知道该怎么办。”
这些天她没闲着,一直在研究大梁朝的律法。
韩宗录问,“什么办法?”
“现在先不告诉你,到时你就知道了。”
韩宗录还是不放心,“姐,你不要莽撞。你是女人,咱家又斗不过他家,鱼死网破,吃亏的终究是你。你要做什么,先跟弟弟通个气,最好由弟弟出面。”
韩莞说道,“你姐我不傻,吃了这么多亏,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戌时初,把韩宗录打发走,韩莞进了空间。算时间,此刻崔婆子应该快回齐国公府了。
她想知道谢家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要做到知己知彼。
找到崔婆子的时候,正听到一个妇人的声音,“哟,崔嬷嬷回来了,郡主吩咐把二门给你留着,我就一直等在这里。”
声音极是献媚。
崔婆子“哦”了一声,快步向前走去
第二百四十九章 和昌郡主
半刻钟后,听到敲门声,接着是小丫头的声音,“嬷嬷回来了,郡主还问过你呢。”
声音很轻。
崔嬷嬷小声问道,“侯爷在吗?”
小丫头轻声道,“侯爷还没回府,世子爷刚刚回来了。”
韩莞暗道,那谢明承倒是跑得快。
丫头通报后,一个轻柔的女声,“让她进来。”
崔婆子进了厅屋,又左转去侧屋,揭开珠帘走进去,屈膝说道,“老奴见过郡主,见过世子爷。”
谢明承沉脸坐在和昌旁边。他被母亲派人叫回来,居然听说母亲让人去接韩莞母子了。他直觉,韩莞不会回来。
他不只一次劝母亲不要插手这件事,由他自己处理。可母亲不仅插手了,还让婆子去接人,把事情搞得更复杂……
和昌问道,“我让你接的人,接回来了吗?”
崔婆子道,“老奴无能,没接回来。”
和昌又问,“怎么回事?”
崔婆子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谢明承,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二奶奶说,世子爷已经答应给她合离书,也答应两位少爷跟她过。还说,世子爷认为,为了两位少爷好,不能回谢府。”
和昌冷笑道,“那个韩氏倒真拿大,她是以退为进,想让我儿亲自接她回府啰?哼,她也配。”
声音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
谢明承先愣了愣,给合离书他说过,可不让两只虎回谢府他从来没说过。还是说道,“合离的事,我去边关之前就说过。孩子跟母亲生活的话,我好像上年回京时说过。这是之前的想法,现在……”
他顿了顿,又说道,“祖父、父亲、二叔都说韩氏不错,聪慧,有福,那个东西又对我帮助颇多,孩子也教育的非常好。就韩氏吧,我也不想娶别人。娘,那时候她岁数小,被坏人蛊惑了进去,她已经知错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和昌说道,“若是别的错,我也不会多计较。可她犯的那是什么错?是妇德有亏,是给男人和自己下那种药。韩氏靠那种手段上位,她当我的儿媳妇,不说爷们,就是我的脸都没处放。”
谢明承反问道,“既然这样,娘为何遣人去接他们?”
和昌道,“婆婆和我想看看那两个孩子。既然公爹和侯爷喜欢他们,就把孩子留下。至于韩氏嘛,还是回庄子好……你别不高兴,我这么做也是为韩氏考虑。你媳妇是宗妇,不仅要管中馈,还要代表国公府跟人结交。她做的丢脸事全京城都知道,派她出去见人,别人会给她好脸子吗?我们还有脸出去见人吗?特别是二夫人,生怕韩氏回来耽误珍丫头的婚事。
“婆婆和我、二夫人还是那个意思,给予韩氏一定的体面,她依然是齐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不过,她身体不好,要在庄子里静养。这样,既没有忤逆公爹和侯爷,也给了韩氏和孩子一份好生活,她身上的福气依然留在我们家。唉,我也是不心狠的人,除了不让她在府里生活,所有待遇都给她。再给你抬房贵妾,帮我处理一些府里的事宜,姑娘我都看好了。等到我岁数大了,那两个孩子也该娶媳妇了,再由他们的媳妇……”
“娘,我不同意,我不想要别的女人……”
谢明承的声音粗了不少。看到崔婆子还戳在那里,有些脑羞成怒,咬牙喝道,“下去,滚。”
崔婆子吓得赶紧跑了出去。
空间里的韩莞则气得直接爆出口。
星星又叉叉,叉叉又星星。
谢家人比她之前想的还心厚,要把她这个弃妇身上的福气留在他家,要给谢明承找女人,还要把两只虎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