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妻似锦-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那两个小姑娘住在王府,跟何淑妃的关系也不算亲近,一般不会进宫。自己又一再嘱咐赵畅,他不会让小姑娘随意接触外人。
  还有那个什么凶器,值大钱,不知是什么东东。而且,谢三老爷貌似有贪污行为,想卖那样东东找损失。
  古代孝大于天,谢三老爷却因为做那些事而耽误了给母亲拜寿的好时辰,也够渣的了。
  这三房一家,除了谢明来小少年,还有那个不了解的小庶女,没一个省心……
  “姑奶奶,姑奶奶,辰时末了。”蜜蜡的声音及拍门声。
  韩莞一下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昨天晚上,她专门让蜜蜡辰时末“叫醒”她。今天是初九,两只虎晚上才回来,她今天要去街上玩一天。
  韩莞出了空间,装作才起床的样子,把门打开。
  蜜蜡笑道,“周西周南已经起来了,站在院子里眼巴巴望着姑奶奶的窗户。”
  韩莞笑起来。她昨天晚上答应小姐妹,今天要带她们去琴行买琴,还要去酒楼吃饭。
  “八成她们昨天夜里就没睡好。”
  蜜蜡服侍主子进净房洗漱,也笑道,“可不是。”
  韩莞在侧屋的炕几上吃早饭,两个小姑娘在地上的小几上吃。韩莞的阶级等级意识不强,只她一人吃饭时就想招呼两个小姑娘跟她一桌吃,热闹。
  春嬷嬷坚决不允。怕姑奶奶不听劝,不仅告诫过小姑娘,还嘱咐过几个丫头,不许不懂尊卑。
  饭后,把两个小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还在她们的眉心点了颗朱砂痣,两个小姑娘美得有些手足无措。
  带烦了儿子,就喜欢带姑娘,何况还是两个漂亮的小萝莉。看到她们,韩莞似乎看到了前世的小侄女。
  赵家小姐妹怎么养都养不胖,而这两个小姑娘养了两个月就白白胖胖,像两根水萝卜。她前世侄女就这样。
  韩莞自己也打扮了一番,穿着靓蓝色撒花云锦褙子,淡青色绣凤尾花纱裙,头上戴了几支嵌宝珠钗和步摇,化了个淡妆。
  周南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姑奶奶好漂亮,像我娘亲一样漂亮。”
  周西使劲点头头。
  韩莞笑道,“你们想起娘亲了?”
  小姑娘的眼睛又盛满了迷惑,都摇了摇头。
  周西嗫嚅道,“没想起来,就是有这种感觉。”
  韩莞摸了摸她们的小包包头,“慢慢想,想起来了告诉我。”
  来到外面,天高气爽,阳光明媚。
  她们坐车先去了南槐大街,她的丽影妆粉商行就在这条街上,这里还有一家琴行。
  韩莞这次装修丽影妆粉商行花了大手笔,原来的小窗都扩大,装上玻璃窗。窗棂也不是这个时代兴的各种雕花鸟,而是前世那种简洁的窗框,里面的光线非常好。
  这样的窗户,有些人喜欢,觉得简洁不挡光线。也有一些人不喜欢,觉得不好,相当于用赤金做门窗,一副暴发户嘴脸,馋人。
  一楼装修风格融合了前世和这个时代的风格,等到丽影妆粉生产出一部分产品了,就会在这里卖。
  二楼装修完全是前世风格,柜台用的都是玻璃柜和格,既漂亮另类,又让顾客看得清楚,还防盗。二楼是卖高档妆粉的,暂时不开放,要等到明年生产出新的唇膏棒和新的妆粉玻璃盒,再开放。
  柜台上摆着漂亮的玻璃镜,是由韩莞设计出来,吕氏铺子里做出来的。
  朱掌柜陪着他们逛了一圈。
  韩莞非常满意他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观完已经晌午,韩莞几人就去这条街的一家酒楼吃了饭。
  饭后,又去了琴行。
  两个小姑娘一点都不困,看得兴味盎然。
  韩莞买了两张琴,四支笛子。这里的东西比在县城买的好得多,琴送周大娘一张,韩莞屋里留一张。笛子两只虎各一支,周西和周南各一支。


第三百八十六章 貌似拍花子
  周西和周南跟着周大娘长大的关系,不止弹琴好,吹笛子同样好。她们既跟着赵家小姐妹学琴,也跟着两只虎学笛子。
  小姑娘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爱好,韩莞也乐得成全。
  为了宽慰周大娘,韩莞把这两个孩子买下来,她实际上是当闺女待的。若找不到她们的父母,周大娘又能活到她们长大,就归还奴契把她们还给周大娘,再在周大娘家出嫁。若周大娘先死,等她们长大后,还她们奴契,找个好人家嫁了。
  周大娘和两个孩子都知道她的安排,自是感激不尽。
  她们从琴行出来,又去绣坊里买了一些料子饰品。
  申时初,他们往聚满楼赶去。
  韩莞已经让人跟黄琛一家说好,晚上在那里一起吃个饭,聚一聚。
  路过一家妓院的时候,周西周南听到动静,掀开车帘看过去。熟悉的装修和从里面传出的笑声让她们害怕,赶紧放下帘子往韩莞身边靠了靠。
  韩莞把她们搂紧了几分,以示安慰。
  半个多时辰后来到聚满楼,已是斜阳西下,彩霞满天,聚满楼外挑起了几挂玻璃宫灯。
  韩莞下车,丫头又把周西周南抱下车。
  前面停着几辆马车,有十几个护卫及一群丫头子。看阵仗,是哪个高官家的女眷。
  等前面的几个妇人进去后,韩莞等人才走进去。
  掌柜亲自来迎接大东家韩莞,说黄老爷一家人已经来了,在玉兰厅。
  不仅黄家四人来了,连出嫁闺女黄丽和外孙女巧姐儿也来了。黄丽大着肚子,已经怀孕五个月。
  众人说话之际,周家小姐妹跑去走廊玩,小丫头蜜香在一旁看着。那三个新买的小丫头已经调教好,韩莞起了新名字,分别叫蜜香、蜜橘、蜜枣,以后会带去庄子。蜜香留在自己身边用,蜜橘和蜜枣分别给两只虎当丫头。
  周西和周南长得一模一样,穿着一样的衣裳,漂亮讨喜,路过的人都会看几眼,笑一笑。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妇人,还会问她们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周西要腼腆些,基本都是笑而不答。
  周南要开朗些,会回答,“我们姓周,七岁了,是我家大姑奶奶的丫头……”
  韩莞等人吃完饭,在走廊里碰到一个二十几岁的少妇跟韩莞笑。韩莞不认识她,也没记忆,说明原主也不认识她。
  韩莞还是礼貌性地回以一笑。
  那个少妇上前两步笑道,“韩妹妹,我夫家姓杨,我跟你的姑母李夫人很熟呢,我家二爷是李大人的学生。”
  旁边的一个丫头笑道,“我家老太爷是曾经的帝师杨老大人。”
  韩莞从来不认识什么帝师,听少妇的意思,他们夫妇跟韩云夫妇认识。
  韩莞感觉她是想跟自己结交,笑着寒喧几句。
  几人错身而过。
  下楼同黄家人告别后,蜜香才悄声道,“姑奶奶,刚刚那个杨家老太太好生奇怪,盯着周西周南瞧,还问她们叫什么,多少岁,说了好一会子话。若她不是大官家的老太太,我都误以为她是拍花子。”
  “哦?”
  韩莞想到了小姑娘的身世。不会这么巧吧?她曾经让谢明承的二叔帮着打听,若京城有人家丢孩子,还是丢的双胞胎,瞒谁也瞒不过京兆府的少尹。若是那些人家在外地的亲戚,也应该传过来一些风声……
  韩莞看看被丫头抱上马车的小姐妹。但愿真能找到她们的家人。
  回到家,谢禄站在外院,给韩莞抱拳躬身道,“两位少爷回来了。”
  韩莞问道,“你知道京城姓杨,曾经当过帝师的是谁吗?”
  谢禄虽然来京时间不长,又是下人,但他当过谢明承的亲兵,熟悉朝中各位高官及家眷也是他们的基本业务之一。
  谢禄想了想说道,“是有一位帝师姓杨,叫杨晋,三十年前给当今当过老师。后来曾任礼侍郎,十几年前患病致仕。他有几个儿子……”
  说来说去也没说杨晋有双胞胎的后代。或许是自己想多了,老太太就是单纯觉得双胞胎女孩可爱而已。
  韩莞把这事丢在了脑后,若杨家真有亲戚丢了孩子,自会找上家门。
  内院里传来二虎的大嗓门,“娘亲,跟我们分开那么久,也不快些进来看我们。”
  韩莞失笑,走进垂花门。
  两个小子跑过来,大虎照顾瘸腿的弟弟,跟他并排跑着。这次大虎也没跟弟弟争前面后面,二虎抱着娘亲前面,大虎抱着后面。
  瞬间,韩莞沦陷在四只小魔爪里。翠翠、豹子、雪团儿急的团团转,就是挤不过小主子。
  周西和周南站在一旁捂着嘴笑。
  韩莞摆脱两只虎,又跟几个动物亲热了一下,几人才进屋。
  大虎指着桌上的一个大包裹和一个小包裹说,“这是太奶、奶奶、大姑姑送的,这是三祖母送的。”
  这个时代,太祖母和祖母也可以称为太奶、奶奶,前者比较正式,后者比较随意,孩子小或是很亲密时都喜欢叫后者。而二祖母、三祖母就不好叫二奶奶、三奶奶了。
  韩莞打开大包裹,都是些学习用的或是吃的东西,她交给包嬷嬷和冯嬷嬷。又把谢三夫人送的包裹打开,是一包洪州特产,一长两短三支竹笛。
  笛子外面还套了金环和玉环,十分精致漂亮。
  二虎拿起笛子摆弄着,“三祖母说娘亲美貌聪慧,她十分喜欢,以后来还要来咱家玩。”
  谢三夫人送的,不管有没有问题,韩莞都不会用。今天她逛了琴行,就这三支竹笛,不下两百两银子。无功不受禄,何况是谢三夫人的东西。
  韩莞把二虎手里的笛子拿过来,皱眉道,“娘亲不是说了吗,离谢三夫人远着些。她的东西更不能要,以后娘亲还给她。”
  两只虎又讲了谢老太君的寿宴如何热闹,去了哪些人。韩莞专门问小姐妹去没去,听说没去,她才放下心来。
  突然,她的脑海一下跳出谢三夫人要去见何淑妃的事。她尽量让小姑娘避开谢三夫人,谢三夫人见何淑妃是不是专门去见两个小姑娘?


第三百八十七章 滚刀肉
  韩莞心慌起来。她一直怀疑谢三夫人不妥,也只是怀疑。让小姑娘避开谢三夫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缘于青山元君和周大娘的忠告。但真正联系起来了,她百思不得其解。
  两个小姑娘到底有什么特别?去探探周大娘的口风。
  她还是不希望谢三夫人真的有什么不妥,毕竟她是两只虎的三祖母。是亲戚,怕防不胜防。
  韩莞有些隐隐不安,之前那点疑云又串上来。她想去听壁角,直接拒绝了两只虎想睡在她房里的要求。
  “娘亲,你不想弟弟的腿快些好吗?”大虎挤了挤眼睛,暗示道。
  二虎也道,“娘亲,我想快些好。”
  他们的意思是,晚上要去空间治腿,有下人在不好明说。
  韩莞怎么可能带他们去听少儿不宜。摇头道,“娘这几天有些累,你们早些回去歇息,有些事回庄子后再说。”
  韩莞先去了赵佳儿和赵好儿那里。
  她们已经洗漱完,正准备歇息。听她们两个的对话,她们住在勤王府里,父王出去应酬了,她们想姨姨……
  听到那两个糯糯的声音,韩莞心里柔柔的。她们不是血亲,但她们之间就是有母女般的情感。
  做为从现代过来的韩莞也有了这个时代女人的想法,她们跟两只虎定个娃娃亲也不错。
  听到她们上了床,韩莞才去谢三夫人那里。
  谢三老爷夫妇刚从宁寿堂回来。谢明来又跟了过来,谢三老爷连门都没让他进,而是让他去谢明楚那里帮助那个不成器的哥哥。
  整晚上谢三夫人都在弹琴,琴声哀怨悱恻,似有无尽的相思和愁绪。连韩莞也哀伤起来,不禁想起前世今生的各种不如意。
  即使这样,韩莞依然坚持之前对周大娘和谢三夫人琴艺的评价,谢三夫人比不上周大娘。
  之后又是水中大战。
  韩莞不愿意听大戏,走了。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正院。
  和昌不屑的声音,“那边消停了?”
  夏嬷嬷笑道,“是,半刻钟前没有再弹了。”
  和昌气的一撂茶碗,“没皮没脸,无论婆婆和我们怎么说,她就是不听,三叔也纵着她。”
  夏嬷嬷道,“女人,若没有男人撑腰,啥啥都难。若有男人撑腰,男人得长辈偏爱,她的脸皮再厚些,还真拿她没辙。”
  和昌道,“老爷虽然没明说,也烦她的要死,干嘛要弄他们回来。”
  想到华氏在宁寿堂看丈夫的那几眼,和昌眼里又阴沉了几分,却不好说出来。别人都没看出不妥,是不是自己多心了?不管是不是多心,她就是讨厌华氏。
  夏嬷嬷看看屋里没外人,低声说道,“老太太让国公爷把他们弄回来,国公爷能不办吗?还好没弄进京,她也不会常住府里。偶尔几天,郡主不搭理她就是了。老太太比你还气,还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