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妻似锦-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娘子有所不知,多少名门闺秀想拜我家夫人为师,我家夫人都没答应。她是看韩娘子有弹琴天赋,才动了爱才之心,收你为徒,想把一身绝技教给你……你一定要好好练习,莫伤了我家夫人的心。还有,这张好琴是我家夫人借韩娘子弹的,好马要配金鞍。等以后韩莞子买到更好的琴了,就把这张琴还给我家夫人。”
  她什么时候收自己当徒弟了?
  韩莞又搞懂了。白苏教她弹琴,不止是想融合两个人的血那么简单。白苏喜欢弹琴的爱好是几生几世都改变不了的,她是在为将来重生成为韩莞铺路。韩莞是谢三夫人生前的徒弟,当然弹琴好了。
  那个老妖孽!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韩莞还是答应会好好练琴。


第四百一十五章 珍儿、宝儿
  蔡婆子走后,韩莞在那张古琴里找到了乾坤,里面藏了一支刻有“琼”字的洞箫。
  不用说,这支箫肯定是琼音的了。连这样宝贝都转移到这里了,那老妖婆是有多大的信心。
  韩莞每天都会弹半个时辰。弹古琴跟吹笛子不同,更能修身养性,抚平心里的烦躁。最开始几天她是不得不练,后面却是自己想弹了。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会去请教小姑娘的老师于先生。那位更好的师傅,她目前不敢去请教。
  于先生偶尔听到周家院子传出来的胡琴声,非常想请韩莞引见,结识周大娘,都被韩莞婉拒了。
  腊月十五,赵畅和和王府的长史官、太后娘娘的娘家侄子秦二老爷来了星月山庄,庆通玻璃工厂和玻璃商行的几个高级管理者也来了。
  今天商议分红等事宜。
  作为王爷的赵畅也可以派王府的长史官来,但他想闺女,亲自来了。
  除去各种费用和税收,韩莞、勤王府、和王府各分了二十三万两白银之巨。
  韩莞已经算到大概能分这么多钱。但这么多银票拿在手里,还是高兴不已。怪不得连皇上都眼红,不到期限就把方子硬抢过去。
  她知道,即使她面前站着两位王爷,若背后没有齐国公府支撑,应付各方势力的强取豪夺,她能保下一半就不错了。
  她拿了三万两银子出来,让春大叔分别送了简县令和工部、户部的几位官员。至于齐国公府,过年时,由两只虎孝敬五千两银子。
  不只他们这几个大股东,就是卖玻璃的商行股东,每家也挣了万两银子之多。
  特别是玻璃工厂先期买来的那些奴才,最开始被圈在工厂里做工,不能说话,拚命干活,见不到外人。他们以为进了盐场之类见不到光的地方,病死累死才能解脱。却没想到,现在不仅能自由出行,每人挣了几十两至百两银子不等,还能在外面娶媳妇盖房子,许多良民家的姑娘都想嫁给他们。
  这就是单位福利好。
  韩莞私下又给了春大叔和春嬷嬷一千两银子。黄强在玻璃工厂干了一年多,就挣了不下千两银子。她不愿意尽心服侍他们这么久的春家,还比不上没来多久的黄家。
  春大叔夫妇磕头谢了赏。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商量着在哪里买地。
  晚上,两只虎和韩莞都去了空间,看到一匣子满满的银票,几人乐得眉眼弯弯。
  韩莞颇有成就感。目前她的身家有三十多亿人民币,在前世是当之无的玻璃女王。董小姐牛掰吧,也没她有钱。
  来到这里不到三年的时间,除了感情生活不尽人意,其他都远远超出了预期。
  之后的两天,药场、药堂、酒楼、点心斋分红。因为水灾和旱灾的原因,红利比上年少,加起来只有三千多两银子。
  腊月二十,两只虎和两个小姐妹开始放长假,张老先生和于先生昨天下晌就回了京城。
  辰时末,星月山庄里走出十几辆骡、牛、马车。两只虎也在车里,他们去京城送年礼,还会在齐国公府住三天。
  星月山庄已经陆续收到亲戚朋友的贺礼,除了送双宜山庄和封家、方家、简成相家等附近关系好的人家,京城里的亲戚朋友要两只虎亲自去送。
  两只虎走了没多久,几匹马又来了双宜山庄。他们是勤王府的护卫,来接赵家小姐妹去京城王府过年。
  赵佳儿和赵好儿夜里突然发热,来接人的便不敢把她们接回京城,回京向勤王爷和何淑妃禀报。
  这天,韩莞和周家小姐妹一直在双宜山庄陪她们。她们生病是赵畅请求韩莞给她们服了一种药,没有别的毛病,就是有些发低烧。
  下晌,赵畅带着两个御医来了双宜山庄,御医给小郡主诊病,说她们得了风寒。御医都知道这两位郡主的身体不好,不敢说她们的病不严重,都往重里说,还建议在这里静养为宜。
  赵畅又同韩莞秘谈了小姐妹的病情。他希望闺女病两个月,等到明年三月初再康复。
  赵畅不知道小姑娘有什么危险,青山元君会那样嘱咐。他心里七上八下,害怕得要命,人都瘦了。
  韩莞宽慰道,“赵爷莫担心,既然老神仙指了明路,想办把她们留在这里至三月初就是了。”
  赵畅又给韩莞抱了抱拳,“我心里清楚,你不仅是我闺女的福星,也是我……哦,我的许多事也因为你而改变。可是我却没帮到你什么,我母妃还……”
  韩莞笑道,“赵爷谦虚了。我的生意若没有赵爷罩着,可没这么顺畅。”
  两人孤男寡女不好多说,韩莞把周家小姐妹留在这里陪赵家小姐妹,自己回了星月山庄。
  腊月二十九,星月山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今天老天也给力,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三对一对双在院子里玩闹着,极其兴奋。特别是赵家小姐妹,不用回京城,还能跟姨姨和虎哥哥一起过年,真好。她们尽管发着低热,也闹着要在院子里看虎哥哥放烟花爆竹。
  屋里,韩莞抱着小榔头同春嬷嬷说着明天的年夜饭。
  突然有人来报,“姑奶奶,谢三夫人来了,正在前院后堂。”
  韩莞知道她肯定会来,正等着呢。
  韩莞把孩子交给春嬷嬷,带着蜜蜡和蜜珠去了后堂。
  谢三夫人坐在椅子上,身边倚着两个小姑娘。小姑娘胖乎乎的,皮肤白皙,五官圆润,三、四岁的样子,很是讨喜。
  她慈爱地一手一个搂着小姑娘说话,三个人极是亲厚。
  韩莞屈膝笑道,“谢三夫人来了,真是贵客临门。”
  谢三夫人笑道,“我们回国公府,路过这里来看看你。”又推了推怀里的小姑娘,“她们是我前些日子认的干闺女,这个叫珍儿,这个叫宝儿。”
  小姑娘事先得了吩咐,都给韩莞施礼万福,“见过姨姨。”
  韩莞一阵恶寒。这白苏得有多变态,让她们当祭童,却还给她们起了这样如珍似宝的名子。


第四百一十六章 水璃球
  韩莞还觉得,谢三夫人起这个名字是故意的,是在影射赵佳儿和赵好儿。那对姐妹上好上佳,这对姐妹就如珍似宝。
  她们叫韩莞“姨姨”,也应该是谢三夫人教的,她就是要让她们跟赵家小姐妹一样。
  韩莞心里更冷。
  她压下厌恶,向小姐妹招手笑道,“好可人的孩子,让我仔细瞧瞧。”
  小姐妹走上前,韩莞把她们拉进怀里,仔细看了看她们。长得没有赵家姐妹和周家姐妹精致清秀,但自带喜气,什么都是圆圆的。圆圆的小身子,圆圆的脸,圆圆的小嘴,圆圆的小鼻头,脑袋两旁梳着圆圆的小包包头,极是讨喜可爱。
  韩莞很喜欢。若不是面前坐着老妖婆,她都想抱起两个孩子啃几口。
  她问道,“你们谁是珍儿,谁是宝儿,几岁了?”
  一个孩子说,“我叫珍儿,是姐姐。”
  另一个孩子又道,“我叫宝儿,是妹妹。”
  声音软软糯糯,蜀中口音已经没有了。或许她们也不知道自己几岁,没回答这个问道。
  韩莞又怜惜道,“这么可爱的孩子,你们父母弄丢了,该多难过。”
  谢三夫人沉了脸,说道,“她们可不是父母丢了的,是卖了的。我看她们可怜,才认了当干闺女。”
  韩莞笑道,“阿弥陀佛,谢三夫人好心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是两条命,你也是在为来生积福呢。”
  谢三夫人的眼皮跳了跳,说道,“我专程过来检查你的琴艺如何。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徒弟,你可得让我长脸。”
  脸上带着笑,声音却有些冷。
  珍儿、宝儿吓得小身子抖了抖,赶紧离开韩莞,站去谢三夫人的两旁。
  韩莞让蜜珠去把琴拿来,再把她刚给赵家小姐妹做好的两个小挂饰拿来。
  谢三夫人笑看着韩莞,意思是你得给我磕头认师。
  韩莞装作没看出她的意思。你他娘的认我当徒弟是为了整死我取而代之,我还要磕头感谢你?若不是怕影响大局,韩莞恨不得掏出电棍戳死丫的。
  蜜珠把琴取来,又把两个玩偶小挂件呈给韩莞。
  小挂件是两只嫩黄黄毛茸茸的小鸭子,有孩子拳头般大小,可爱极了。
  韩莞笑道,“这是我亲手给佳儿和好儿做的,给珍儿和宝儿当见面礼。”
  小姐妹太喜欢了,眼里放着光,却没敢上前接,而是看着谢三夫人。
  谢三夫人道,“星月郡君送你们的,你们就接着吧。”
  两个小姑娘方欢喜地走上前,韩莞亲手给她们系在腰带上。
  韩莞弹了两支曲,一首是“采红菱”,一首是这个时代的曲子。
  谢三夫人听得直皱眉。还好这个人活不了多久,自己的弟子怎么会弹成这样。
  韩莞弹完,谢三夫人却夸张地笑道,“哎哟,弹得可真好。怪不得世人都夸韩娘子聪慧,果真呢。”
  又送了韩莞两张琴做奖励。这种琴是用峨眉松做的,声音清爽坚润,每张都要百两银子以上。
  韩莞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就是能弹顺溜,远谈不上好。谢三夫人要奖励她,她就受着啰。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谢三夫人才带着两个孩子走了。
  为了表示感谢,韩莞还送了她一个玻璃摆件。红木支架,上面一个碗口大的仿水晶球,紫色,透明,里面有两朵红梅。
  这个摆件虽然比不上前世的玻璃制品,却代表着这个时代玻璃技术的最高水平。起名,水璃球。
  这是限量版,一共制造出十个,玻璃球里面的造型各异,有花有鱼。
  和王、勤王、秦家各一个,他们又孝敬皇上、太后、皇后各一个。韩莞留下四个,年后让两只虎孝敬老太太和和昌、老昌王妃各一个,剩下的一个就送给了谢三夫人。
  谢三夫人的眼里一下冒出精光。历经两世她自认为见过世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漂亮别致的玻璃摆件。
  她的眼神让韩莞非常满意。不出意外,这东东可以非常帮些忙了。
  送走他们一行人,韩莞沉脸回了内院。她盼望那个黑暗的时刻快些到来,打完怪后,才能轻松地生活。
  不知何时天空又飘起雪花,孩子们不愿意回屋,在廊下玩着,翠翠和豹子雪团也兴奋地跳上跳下。
  韩莞同意了赵家姐妹的要求,她们这几天都住在星月山庄。她们还邀请周家小姐妹一起住这里,周家小姐妹说晚上要回去陪奶奶,拒绝了。
  晚上,把孩子们打发走后,韩莞寻着玻璃摆件去了谢府。
  两刻多钟后,谢三夫人才从长辈那里回到自己院子。她让下人把箱子里的东西收拾出来,她自己拿出那个水璃球,仔细看看,又仔细闻闻。不只大玻璃球好看,架子也精致,上而还嵌了一颗指腹那么小的玻璃珠。
  贾嬷嬷眼睛都瞪圆了,笑道,“什么东西,这么俊?哎哟哟,老奴跟着三夫人也算有些见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俊,这么大,里面还钻进花儿的水晶球。”
  谢三夫人道,“这哪里是水晶球,是水璃球。”
  贾嬷嬷了然,“这就是水璃球啊。”
  “你也知道水璃球?”
  贾嬷嬷笑道,“老奴是听大夫人跟前的崔嬷嬷说的。说是和王爷和勤王爷孝敬了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各一个水璃球,比夜明球还漂亮……”
  谢三夫人一听只有那几人有,又把水璃球放进匣子里。
  “既然这么好,就找机会送给那位吧。”
  与其留给谢理那个蠢货,还不如送给章贤妃。等自己成了韩莞,她的人成为和王的女人,章贤妃成为太后娘娘,自己母子的好日子就来了……
  韩莞猜到那个人可能是指章贤妃,也有可能是章家人。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大年三十上午,韩莞拿着为青山元君做的棉袄棉裙棉背心棉拖鞋,带着两只虎和赵家小姐妹去了仙姑殿。
  棉背心比较小,缎面,前面扣扣子,扣子是梅花状小木扣,还缝了菱形小格子,十分别致好看。
  青山元君非常喜欢棉背心,拿着摆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