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着小姑娘的这条线,杨大老爷时时会在赵畅和谢国公面前刷刷存在感,杨家跟勤王府、齐国公府的关系比以前近多了。
韩莞不太喜欢杨家人,特别是韩梅,她都烦死了。杨家其他人韩莞还能应付,但不愿意再忍耐韩梅。
她这次做的更明显,只跟杨大奶奶和谢明珍说话,韩梅的话她都当鸟语。杨大奶奶看出来了,带韩梅来,不仅不能拉近跟韩莞的关系,还讨了她的嫌。
韩梅心里把韩莞骂了几百遍,又压下不愤拍起了马屁,“我记得五妹妹吹笛子最好。哎哟哟,当姑娘时,我最羡慕五妹妹了。”
韩莞似笑非笑道,“原来二姐姐是在羡慕我啊,我还以为你恨我呢。在西平侯爷的那半年,二姐姐骂我骂得最多。我还记得,在一次什么花宴的才艺比赛上,我准备吹笛子,可临上场时我的笛子被二姐姐的丫头换成了破笛子。我硬着头皮上场,一首曲子吹得不在调上,好被人笑话。我回去哭了好久,许多年都没再吹过笛子。”
谢明珍马上说道,“那个吹走音的姐姐是你啊。我也记得,好些前年有一个姐姐吹笛子吹得特别不好,还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吹……啧啧,原来是被设计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能被埋没
杨大奶奶道,“哦,我也想起来了。哎哟……呵呵。”
她苦笑两声,不知该怎么说。又瞪了韩梅一眼,曾经这么得罪过人家,怎么好意思一次又一次的上门。回去得跟祖母和婆婆说说,不能再让她跟着出来现眼。
韩梅涨红了脸,解释道,“老天,是这么回事啊,五妹妹应该早跟我说,看我不打死那个坏丫头。哎呀,对不起啊,是我约束下人不力,害了五妹妹……”
她的眼里含着泪,真诚地道着歉。
韩莞转过头,没再搭理她。
小姑娘之间有些小矛盾、小嫉妒,甚至耍些不伤大雅的小手段是常态。但韩梅心思恶毒,又嫉妒心强,欺负原主没有底线,原主因为她哭过好多回。
谢明珍和杨大奶奶也不再搭理韩梅,只跟韩莞说笑。
韩梅涨红了脸,拧着手里的帕子,别人不搭理她她也会硬贴上去找两句话说。
韩莞不得不佩服她的承受能力。娘家倒了还能被婆封建大家庭继续接受,也的确有她的长处。
下晌申时,客人们陆续告辞,两只虎跟着谢明珍一起去了谢府。
他们会在谢府住一旬,七月十一再回庄子。现在两只虎经常住去谢府,将来会一直住,谢府已经把之前谢家男孩读书的院子收拾出来给他们专用。
张老先生这些天都在那里授课。
谢府七月初十要举办荷花宴,这是和昌郡主每年都要举办的一次盛会,两只虎会在这次盛会上被隆重推出。
韩莞接到了贴子,她明确表示不去。
韩家老太太也接到了贴子,她会带江氏、韩宗录和韩苒一起去。不仅韩宗录是大龄单身男,十二岁的韩苒也该相看婆家了。男人的婚事可以耽误几年,姑娘家却不能耽搁,拖大了只能给老男人当续弦。谢明珍的运气好,家庭背景强大,又有谢明承搞死了章老头,才有幸给年轻王爷当了续弦。
老太太不想小妮子嫁高门庶子或者寒门子弟,而是想找高门的族亲。希望找个好后生,又能给韩宗录当助力。
韩莞也会在京城多住一旬,同两只虎一起回庄子。她有一个任务,就是调教韩苒。
赵佳儿和赵好儿爬在韩莞怀里哼哼叽吭不想走。娇言软语,软软的小身子,让韩莞的心软得像柔柔的云团。
韩莞摸着她们的包包头笑道,“这次表现好了,下次才好来啊。以后只要姨姨回京城,就请你们来玩。”
“还请韩二姨和韩小姨。”
她们跟韩苒和韩芝玩得特别好。
“好。”
送走小姑娘,韩莞想起老和尚的批语,说她这辈子会多子多福。她真希望自己能生个闺女,这也是两只虎的愿望……
晚上十点,韩莞又坐空间去了谢明承那里。
听到熟悉的口哨声,韩莞闪身出来,带着谢明承一起进了空间。
“一日未,见如隔三秋。”
谢明承轻轻吮吸着韩莞的嘤唇。
韩莞推了推他,“昨天才见了。”
“晚上未见,三个白天两个晚上未见。”
意乱情迷中,韩莞想起生闺女的愿望,跟谢明承说了。
谢明承闷笑,“我也想生个闺女,跟你一样漂亮,一样娇小……”
“若跟你一样高大怎么办?”前世女孩子长高可以当超模、运动员,羡慕死矮个子女生了。可这个时代女孩子太高,就有些愁人了。
“咱们闺女不会。”
“万一呢?”
“万一跟我一样高,我一样稀罕她,多给她攒嫁妆,给她找个好夫婿。”
“嘻嘻……”
“哈哈……”
温存完,谢明承捋着她的头发说,“昨天,爹和、二叔、我,我们三人在书房里议事。皇上现在开始说皇后的不是了,愚钝,喜奢侈,犯口舌之忌,这可能是在为废后作准备……只有章贤妃当了皇后,五皇子当太子才名正言顺。”
“你们有办法阻止吗?”
“之前皇后娘娘和任家一直保持中间,现在任家已经暗中投向和王了……这也不全然是坏事。”
韩莞道,“若到关键时刻,我也能帮点忙……”她附在谢明承耳边小声低语几句。
“能行?”
韩莞点点头。
谢明承大喜,亲了一下她的嘴角,“谢狐仙娘娘。”
十二点半,谢明承才被韩莞送出空间。
次日辰时末,韩苒来到韩莞家。这九天她都不会去上学,而是接受姐姐的调教。
小妮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少女,明眸皓齿,白皙清丽。唯一的缺点就是个子偏小,这不仅有母亲的遗传,还因为小时候被苛待影响了发育。
在包府学习的两年,她不仅学了文化课,琴艺,茶艺,还跟嬷嬷学了礼仪、内宅生存技巧。在家里,跟老太太和江氏学习管家、针线。
她和韩芝虽然是包府亲戚,借光去学习,因为韩莞的关系,包侯爷和包大夫人的一再嘱咐,包家姑娘和族亲家的姑娘都不敢小看她们。在包府不仅没受委屈,该学的都学到了。
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再加上性格讨喜,喜欢笑,会为他人着想,谁娶到这样的姑娘是谁的福气。
一看到她,韩莞就会生出一种吾家有妹初长成的自豪感。
韩苒拿出两套男孩子的夏衫,“这是我给两只虎做的,昨天晚上才做完。”
韩莞嗔道,“他们的衣裳穿都穿不完,你何苦费这个劲。”
“他们有是他们的,这是小姨送的。”
姐妹俩说了几句话,韩苒就把洞箫拿出来。
之前韩苒学习的是琴,上年起就改成了洞箫。小妮子挺有心眼,觉得绝大多数姑娘都是学琴,琴艺高的人非常多,她别说拔尖,连中游都争不上。她选择了吹箫,毕竟吹的人少。为此,韩宗录专门给她请了一位先生。
小妮子像原主,吹笛子吹箫都有些天分。
前段时间,只要周大娘在家,韩苒就会去讨教只箫的技巧。
笛箫有共通性,韩莞会吹笛子,很容易学会了吹箫,只是没有吹笛子吹的好。她请周大娘教她吹了“西山月下”,还要了乐谱,想让韩苒首个在公开场合吹出去。这么好的曲子,不能被埋没。
周大娘同意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荷花宴
韩莞又问,“若有人问曲子的出处,我们说是‘西关居士’所写可好?”
西关居士是周大娘为自己取的道号。
周大娘思索片刻,又点了点头。
因为这一曲“西山月下”,小小少年谢二虎同学被感动了,立誓弃笛学箫。
韩莞当然同意了。等他们长大了,就把琼声的玉笛和玉箫传给他们。想着这一对如玉公子来一曲笛箫合奏,不知要迷杀多少小娘子……
上个月,韩莞就把“西山月下”的谱交给韩苒,让她偷偷练习。韩莞来京城后,又指点她。韩莞吹箫没有韩苒吹的熟练,但她经过了大师指点,可以指点关键地方,让韩苒受益匪浅。
韩苒也知道这是个一鸣惊人的机会,非常用功。
初九这天下晌,韩莞和韩苒一起回了韩家。今天晚上韩莞会住在这里,明天亲自给小妮子化妆打扮。
老太太给韩苒准备了衣裳首饰,韩莞都表示不用,她自己准备了一套。
韩莞没管两只虎。明天也是他们在谢家重大活动上的正式亮相,和昌肯定会下大力气拾掇他们。而且,他们才八岁,又不急着找媳妇。
至于韩宗录,他不展示才艺,只要穿戴好就成。
晚上,韩莞和韩苒一个床睡觉。小妮子太激动,睡不着。
韩莞让她数羊,不知她数了几千只,韩莞先睡着了。
次日,韩家人都起了个大早。
今天是个好天气,艳阳高照,天空悠远,还有习习微风。
早饭后,要参加花宴的四个人都回自己院子拾掇自己。
小妮子属于婉约型气质,压不住大红,衣裳是芳绿色妆花罗上襦,淡绿纯色长纱裙。
丫头给她梳了垂挂髻,插上四朵红色小珠花,一支碧玉簪。
韩莞亲自给她化妆。小妮子还小,本身就肤若凝脂,天真烂漫,不能把这个特质遮掩。化的淡妆,脂粉不厚,眉毛不浓,唇膏抹的比较厚,粉色,如桃瓣一般。
腰间挂着淡粉色小香囊,香气清幽甘甜,里面装着丽影妆粉准备推出的适合小娘子用的香饼。
打扮出来的小妮子美丽,清新,淡雅,巧笑嫣然,如俏立枝头的花骨朵。
韩莞生出许多感慨。三年前第一次见到她,又瘦又矮,随时会被一阵风吹倒。那时都不知道能不能把她养大,一转眼成了如此漂亮的小姑娘。这几年她大概长了三十厘米,一米四几的样子,已经开始发育了,小胸部像贴着两个荷包蛋。还能再长一截,不会比韩莞高。
这么小的孩子就去让别人相看,韩莞都有一种犯罪感。
韩芝在一旁不错眼的看着,不时说着“二姐姐真漂亮。”
韩莞笑道,“等三妹妹长大,大姐也会这么打扮你。”
穿戴好的韩宗录来了。看到如此的韩苒,笑得眉目舒展,说道,“韩家有女初长成,转眼二妹妹成大姑娘了。”
他穿着靓蓝色长袍,腰系玉带,头戴束发珠冠。
真是个俊俏公子。
他今天大半时间会跟随谢明承左右。
韩苒去了老太太屋里,一家人都在,又是不吝言辞地夸赞了一番。
老太太领着他们几人走后,韩莞去了丽影妆粉工厂。
两只虎今天做为齐国公府的小主人,跟随谢明承在正门迎接客人。两个孩子穿着红色刻丝绣金线团花的小长衫,腰系玉带,梳着总角,面若秋华,目若点墨,极漂亮俊秀的小少年。
每个客人到来,都会由衷地夸一夸他们。
今天不仅豪门大户来了,和王、雍王、勤王、昌王、几位郡王等皇室宗亲也带着家眷来了。让谢家没想到的是,五皇子带着六皇子也来了。五皇子一个人,六皇子还没娶媳妇,只他们两人来的。
赵佳儿和赵好儿没有母妃,是跟着父王来的。她们一看到两只虎,就乐不可吱地喊着“虎哥哥”。
赵畅让人把她们领去内院交给谢明珍。
女眷走的是角门,韩老太太几人过角门去了二门,又被领去和昌所在的正院。正院门前迎客的是谢三奶奶严氏和谢四奶奶任氏。
韩家人如今的门户虽然不高,却是和昌唯一的亲家。谢三奶奶和谢四奶奶非常热情,谢四奶奶亲自扶着韩老太太进了垂花门。
和昌起身迎接老太太,把她扶在一旁坐下,又拉着韩苒一阵猛夸。
几个屋里的众人都送上一波又一波的赞美。
“真是俊俏小姑娘。我恍忽记得,她姐姐就长得俏。”
“哎哟,星月郡君不仅长得俊,还有本事。”
“不止有本事,还有福。”
……
妇人们先夸韩苒,后夸韩莞,夸得和昌和韩老太太笑眯了眼。
论身份,韩老太太在这个屋里不会有专座,但她是和昌的老亲家,该不该享受的都享受到了。
和昌今天格外看护老太太,不仅因为她是老亲家,还因为儿子和孙子的特别请求。不买儿子媳妇的面子,也要买乖孙的面子。
随着客人的增多,不仅有一品夫人、二品夫人,还有王妃、公主,韩老太太带着江氏悄悄去了厢房。心里再不舒坦,她已经不是之前的老封君了,还用眼神制止了要随她而来的韩云。没多久,又被谢老太太的丫头请去了明寿堂。
谢明珍带着赵佳儿、赵好儿、韩苒及一些小姑娘去坐船兼赏荷花。
吃了晌饭,众人去了听风楼。
听风楼一半在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