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妻似锦-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宗录今年年初升了官,为从四品的副军参领。本人文武双全,长相俊俏,前程似锦,又有齐国公府谢家、勤进侯包家、侍郎府李家这样的姻亲,说亲的人家很多,包括几家家世不错的嫡出姑娘。
  韩宗录今年也想说亲了,还真看上了一家姑娘。就是太子妃文氏的堂妹文八姑娘,还是文家主动请人说合的。据说姑娘长相一般,但知书达礼,富有才名。
  太子妃的娘家,尽管韩宗录心仪也不敢马上答应。他知道,文家不是想跟韩家联姻,而是想把韩莞跟太子妃绑得更紧密。主要还是吴氏得了太子欢心,让文家有了危机感。
  韩莞都替太子妃累。太子没当太子时,天天巴望着他能当太子,一家人一致对外。当上太子了,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又开始内部争斗。
  这就是女人多了的麻烦。
  毕竟谢家是太子的外家,韩莞本人又颇得太子赞誉。这事谢国公跟太子透了底。若太子无所谓,或是心里向着文氏,便不会干涉。可几天过去了,太子都没有回话。
  给韩苒说亲的人家一直没断,也没遇到各方面都合适的。
  说完悄悄话,韩苒又给韩莞做了汇报演出,吹了两首这个时代的名曲。每次韩苒来,都会给韩莞吹箫,请姐姐听听有没有进步。
  她刚吹完,窗外就传来咳嗽声。随后,谢明来进了屋。
  赞道,“姑娘吹的非常好。”
  韩苒猜到是谢明来,还是看向韩莞。
  韩莞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二妹,这是我六叔。”
  “韩二姑娘。”
  “谢六公子。”
  两人一个作揖,一个屈膝万福。
  终于见到了偶像,韩苒笑道,“谢谢六公子当初的指教,我每天都在练习‘打点’和‘唤音’。这两个不足提高了,连我师傅都说我吹箫有了大进益。”
  谢明来笑得双眼弯弯,“较之上年,姑娘的确进益良多。”
  韩苒想听谢明来吹箫,谢明来非常痛快地让丫头去他院子取洞箫来。
  丫头取来箫,谢明来吹了刚才韩苒吹的那两支曲子。他听韩莞的劝,没有吹“西山寒月”。
  不要说韩苒,连韩莞都觉得差距不小。
  韩苒又开始讨教,一直到下人开始摆席面。
  家里有个半大姑娘,韩莞不好留谢明来吃晌饭。谢明来也知道自己继续呆下去不合适,告辞走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流产
  下晌,春阳正好,韩莞坐在树下晒太阳,看着孩子们说笑。驴叔和雪团母子也懒洋洋地半趴在地上,眼睛要眯不眯。
  突然,谢明承脸色阴沉地走进大门。
  孩子们都过来给他行礼。
  韩莞问,“出什么事了?”
  谢明承示意孩子们继续玩。他走至韩莞面前,把她扶起来说道,“屋里说话。”
  两人进了屋,谢明承才小声说,“太子妃小产了,据说血流不止,怕是不行了。你不是说双红丹能止血吗,给太子妃几丸救命。”
  韩莞唬了一跳。
  韩莞不仅与和太子妃交好,也极欣喜她的为人。说道,“双红丹必须适量,吃少不管用,吃多会催命,死得更快,我必须看了病再下药。”
  双红丹是封家祖先发明的秘药,不仅能救命,也能害人,所以封家代代密不外传,只传嫡支中品行最好的一人。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怕有不肖子孙用这种药害人,给家族招祸。
  封和的祖父因为对所有嫡支子孙失望,悄悄传给了品行最信得过的庶孙封和。
  当初韩莞送了封和小半截佛手灵芝食指,封和投桃报李,传授了这种药的制法。当时还让韩莞发誓,绝不许外传,包括她的子孙。封和传给韩莞,不仅因为佛手灵芝,还因为他信的过韩莞的为人。
  说双红丹害人,是因为孕妇吃过它会造成大出血而流产,甚至死亡。说它能救命,是因为流产的人吃了它和白药粉、藏黄麻能够迅速止血。
  谢明承看看韩莞的大肚子,想到太子妃危险,只得让她去。
  两人换了衣裳,韩莞又去空间拿了几丸双红丹,一点白药和藏黄麻出来。让春嬷嬷照顾好孩子,他们坐骡车去了外院,又换马车去皇宫。
  皇宫离谢府不算远,马车不敢跑得太快,还是三刻钟就到了。
  都是亲戚,又听说谢二奶奶有救太子妃的办法,东宫属官直接把他们夫妇带去了正殿。
  几个御医在寝殿救治太子妃,太子焦急地在大殿来回走着,文夫人和两个儿媳妇也在,用帕子在抹眼泪。
  谢明承不好意思进屋,留在了殿外,韩莞自己进去。
  太子听说韩莞的来意,也知道韩莞会一些不同寻常的救人法子。说道,“你进去看看她吧,她是个好女人,一定要尽力救治。”
  文夫人听了太子对自家闺女的评语,眼泪流得更汹涌了,闺女还是最得太子看重的。她虽然不知道韩莞在医术上有什么建术,但如今御医都没有好法子了,她希望韩莞真的能带来奇迹。
  她用帕子捂着嘴哭道,“谢二奶奶,我先谢谢你了。太子妃还年轻,孩子又那么小,她不能死啊……”
  韩莞叹了一口气,没有接话,由莫嬷嬷领她进了寝殿。
  莫嬷嬷还说,太子妃是因为吃了两片佛手灵芝才挺到现在,否则已经没命了。
  寝殿里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一个御医正在施针,两个御医和两个医女站在床头。
  太子妃睡在床上,眼睛紧闭,脸和嘴唇苍白,一副快要死的模样。
  莫嬷嬷上前哭道,“太子妃,谢二奶奶来了。您一直说谢二奶奶聪慧,她说有法子救您,您一定能熬过去的。”
  太子妃的眼皮动了动,没有睁开。
  韩莞摸了脉,脸色凝重起来。她又掰开太子妃的眼皮看了看,脸色更加凝重。其他人以为韩莞如此表情是因为太子妃病重,而只有韩莞心里惊滔骇浪。因为太子妃流产恰恰是服了双红丹造成的,其它任何药都起不了作用。能治她的,只有双红丹。
  韩莞抬眼看了三个御医一眼,其中一个长得跟封和有一两分相像,他应该就是封和的嫡支兄长封院判。
  若不出意外,这位封院判不知怎么得到了双红丹的秘方,被人收买害了太子妃。
  封家祖先就是怕不肖子孙用此药惹祸,没想到他的担心真的发生了。
  韩莞不动声色地问了太子妃的情况,诸如什么时候落红,什么时候流产,出流量,等等。
  一位医女和莫嬷嬷大概说了一下。
  封院判心里不耐烦,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他知道韩氏跟封和一伙,如今把益惠堂挤兑得的一日不如一日。他倒不害怕韩氏能看出太子妃的蹊跷,因为那种药封和不可能知道。
  韩莞没有言语,起身去了正殿。
  文夫人迎了上来,问道,“谢二奶奶,你有救人的法子吗?”
  韩莞回答的似是而非,“或许有法子,我要跟太子殿下商议一番。”
  她的目光转向太子,意思是不能在这里说。
  太子心里一突,这是还有隐情?
  太子请韩莞去了东侧殿,谢明承在这里等候。
  “怎么回事?”太子遣退下人,问道。
  韩莞道,“太子妃流产,是因为她中了一种名为双红丹的毒。”
  韩莞不能把这件事瞒下。封院判敢把这种药带进东宫害太子妃,说不定为了一己私欲还害过其他人,以后还会害更多的人。
  太子的眼睛一下鼓圆了,“中了毒?”
  谢明承听韩莞说过双红丹的作用,也吓得睁大了眼睛。
  韩莞大概讲了一下这种秘药的出处和作用。最后又道,“太子妃再吃双红丹,她即使活过来,身体也受了重创,不会再怀孕了。我还有一个请求,这是我师傅悄悄传给我的,我答应他只用此药救命,不害人,不外传,不把出处说出来。我今天之所以违背誓言说了,是因为有人拿这种药害人,还害的是太子妃,我不想更多人被害。求太子殿下处理相关人即可,万不要把这种药说出去……”
  说完,又屈了屈膝。
  太子对韩莞有一种绝对的信任,没有任何怀疑。他气的一拍桌子,咬牙骂道,“好大的胆子,居然把阴毒手段弄到本宫身边……”
  既然是封家的秘药,他已经想到了封院判封原。封原为什么要对太子妃下手,肯定是有人指使啰。有可能是外面的仇家,也有可能是女人间的争斗……


第四百九十六章 生产
  太子对韩莞说道,“本宫不会让你为难。定要把这件事查清楚,给文氏一个交待,不放过任何一个恶人……”
  韩莞和蜜珠把药准备好,太子让人把寝殿里的御医和医女都叫出来。借口是,韩莞要检查太子妃的私处。
  太子又让人把正殿隔离起来,分开提审封原和紧密接触太子妃的几个人。
  韩莞给太子妃喂了药,第一次喂两丸双红丹,一刻钟后流血量就开始慢慢减少。两个时辰后再喂两丸,终于停止流血了。
  以后每天一丸,连服两天。这种药副作用大,吃的越多对身体越不好。
  太子妃也清醒过来。韩莞和太子不敢跟她说实话,只说一达药厂生产的特效药求了她。
  此时已是戌时末,韩莞和谢明承才坐马车回谢府。
  韩莞附在谢明承耳边悄声说,“我怀疑是太子良娣干的。冲太子现在对她的疼爱,只要太子妃一死,她就能当太子妃,将来就是皇后。太子良娣有身孕,不知太子舍不舍得她和肚子里的孩子。”
  谢明承低声道,“只要查实是太子良娣干的,太子不会轻饶他。太子手段强硬,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下毒,害的还是太子妃,他怎么会放过。不光是太子良娣,晋城封家也得不了好。”
  韩莞暗哼。封和属于老好人,恨毒了封家嫡支,却不忍心把他们逼到绝境。这次是封家嫡支自己找死,他们搞出这件事或许是为了讨好吴氏,想借吴氏的手整治封和。因为封和有韩莞做倚仗,封家嫡支动不了他,他们就要找更有权势的人,不知怎么同吴氏一拍即合……
  这下好了,太子妃和封和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各自的敌人击跨了。太子妃还是付出了代价,不能再生孩子了。
  韩莞把头斜在谢明承的肩膀上,说道,“女人要多了有什么好。许多宫闱之事,大宅门里的阴私,都是女人多了闹出来的。太子和你爹都睿智,身边还要出这种事,更别提那些糊涂男人了。”
  谢明承握了握她的手没言语,心里也赞成韩莞说的话。太子妃这是运气好,正好韩莞知道那种药。若是不知道,太子妃活不成,赵勋就可怜了。当初谢贵妃死的蹊跷,太子在宫里活下来实属不易,他更恨耍这种阴私手段的人。
  回家后,韩莞直接回安院,谢明承去外书房,把谢国公和谢二老爷请过来议事。
  两天后,太子良娣吴氏暴毙身亡。
  韩莞身怀有孕没去,和昌、谢明珍代表谢家女眷去东宫祭奠。
  和昌回来后跟韩莞说,“我去看望了太子妃,她身体好多了,还感谢你救了她。”声音放低下来,笑道,“太子妃的身体恢复得这样快,还应该是没人碍她的眼了。我早看透了,小妇都那样,得陇望蜀,有了好的还想要更好的。好在老天长眼,先收了她。”
  太子不愿意让人知道他的女人互掐,也不愿意吴氏生的一双儿女被人诟病,隐瞒下吴氏下毒的事。除了谢家的三个男人和老太太,其他人都不知道。
  谢明承回来跟韩莞说,“太子赞誉了宗录,说他文武双全,赤胆忠心,同文八姑娘是天作之合……呵呵,明天我就跟宗录说,让韩家请人去文家说媒”
  韩莞也高兴,韩宗录能娶文八姑娘是韩家之福。
  三天后,吴氏死亡的原因公布出来,是太医院院判封源误诊开错了药。封源因为害怕,上吊自杀。太子震怒,派人查抄晋城封家及药堂,十岁以上男丁发配流放,封家嫡支自此一蹶不振。扛起封家医药大旗的,就成了孟县封和一支。
  转眼到了六月初。
  韩莞的预产期快到了。初七这天早晨,她如往常一样去正院给和昌请安,又同和昌、两只虎一起去明寿堂请安。
  刚坐下,二夫人就带着谢三奶奶严氏、谢四奶奶任氏来了。谢三奶奶和谢四奶奶前几天同时查出来怀孕,让谢二夫人极是开怀。一下两个,总有一个是男娃。
  几人说笑一阵,勤王府就有人来报喜,说勤王妃怀孕了。
  众人大喜。老太太和谢二夫人双手合什念起了佛,和昌和韩莞也替谢明珍高兴。
  谢二夫人起身要去看望闺女,老太太一叠声地吩咐,“多送些补药和适合孩子用的料子……”不仅从公中出,还要从她的私房里出。
  和昌、韩莞跟谢明珍的关系一直亲厚,也各自送了礼物。
  韩莞刚回安院,就觉肚子一阵剧痛。喊道,“嬷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