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妻似锦-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氏听说韩泊深不能马上回来,也是一阵长虚短叹。
  韩宗录给老太太的信上没敢写自己和韩家男人现在的境遇,韩莞也没告诉她们,否则她们会更担心。
  老太太自昨天起就没好好吃饭,知道了韩宗录的消息,又看见谢明承还派人给韩莞送了信,心里稍安,才在江氏的劝说下多吃了半碗饭。
  晚饭后,李侍郎和包侯爷先后派人来韩家送信。说皇上和阁老们已经定下对谢明承的处罚,杖五十,从三品参将撸到七品把总,以期他戴罪立功。若一年之内毫无建树,革去军职。
  韩莞和老太太、江氏都松了一口气。谢明承能被称为“玉面鬼煞”,不可能在一年内没有建树。再说,和王爷在那里,肯定会找机会让他立功。对于五十杖,她们都爱莫能助,只要打不死就是好。
  老太太喜的直念佛。只要谢明承的事情不大,对韩莞和韩宗录的影响就不大。
  老太太又拉着韩莞陪她歇息,好多说说话。
  韩苒好久没看到大姐了,特别想跟韩莞一起睡觉,香亲香亲。见大姐被祖母留下,失望极了。
  韩莞摸着她的包包头笑道,“等到下个月我跟祖母求情,接你去乡下住几天。”
  小妮子这才破涕为笑。
  次日雨停了,韩莞借口家里忙,打发郝雷回乡下。
  郝雷不想走,“奴才走了,姑奶奶回家怎么办?”
  韩莞道,“让包大伯送我们回去即可。”
  郝雷只得赶着骡车走了。
  三个孩子也去上学了。
  如今,韩苒和韩芝去包府跟包府姑娘们一起学习,不仅学文化课,还会学抚琴,每旬上三个半天的课。
  韩宗亮上个月底满了五岁,在前两条街的一家私塾读书。包府注重练武,子弟对文化课都不上心,所以没让他去包府族学读书。李府没有族学,请的西席非常好,正在教授已经中举的李大公子,也分不出心思教导一个稚童。韩宗亮就读的这家私塾非常不错,先生教出过两个举人。想进这家私塾还要考试,小小年纪的韩宗亮考过了,还颇得先生喜爱。
  下晌,韩莞和大老太太去李侍郎家打听更确且的消息。
  韩云正和两个儿媳、两个庶女、一个孙女在屋里说话。
  长子李令瑜已经中举,准备在今天三月底的恩科中下场。二子李令杰功课不太好,恩荫了钦天监的一个八品小官,二月中就上衙了。
  两个儿子都是韩云所生。李大奶奶生了个闺女,刚刚满两岁,李玉清,清姐儿。李二奶奶还大着肚子,快生了。
  两个庶女,李大姑娘李兰十三岁,李二姑娘李惠九岁。
  自从韩莞知道李侍郎有两个庶女三房小妾,对古代男人的某方面更加鄙视。李侍郎寒门出身,是凭着韩云娘家越走越高的,韩云还属于长袖善舞的女人,依然管不了丈夫的左拥右抱。
  韩云看到韩莞和大老太太,又把韩泊厚一顿臭骂。还劝韩莞道,“莞丫头莫担心。听我家老爷说,虽然谢国公非常生气,但也没有把气发在你身上。只是说韩泊厚阴损,以后要帮谁的忙,先要把家里的情况摸透……”
  韩莞也认可这种说法,又承认了错误。
  李侍郎没有按时下衙,韩云留韩莞和大老太太吃了晚饭。
  她们等到戌时初,天色已经暗下来,正准备走时,李侍郎急急回来了。
  他说道,“你们在正好,我还准备差人去给你们报信……”
  见他神色凝重,韩云问道,“谢世子的事又生变了?”
  李侍郎说,今天上午边关来了八百里加急,说敌军突然集结大批兵马大举进攻,多个城池告急。本来敌军已被大梁军队打得倒退百里外安营扎寨,还派使节过来议和,却突然大兵压镜……
  皇上招集重臣商议对策。
  下晌快散朝时又来了一个加急,说雷元帅和和王商议,敌军大举进攻,肯定后方空虚。他们决定用我军主力牵扯敌军主力,再派一队人马偷袭敌军后方,来个釜底抽薪……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棋子
  这项任务极其凶险艰巨,可以说九死一生。主将必须武功高强,胆大心细,还要有韬略和应变能力。和王和雷元帅认为,有“玉面鬼煞”之称的谢明承最适合去完成这项任务。情况紧急,谢明承已带队出发。
  和王和雷元帅为私自派遣有罪之人带兵打仗向皇上请罪。
  皇上立即下诏,赦和王和雷元帅无罪。只要谢明承偷袭敌军成功,官复原职。
  没说失败,完成那种任务,只要失败就回不来。
  皇上也舍不得谢明承这个堂外甥和不可多得的大将,让谢国公回家好好安抚堂妹和昌郡主……
  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能让谢明承绝处逢生,又有可能让他丢命。
  老太太一听,又吓哭了。“哪里有那么好偷袭的,谢世子领了这个差,肯定是个死啊。怎么办,他若死了,谢家又该整我们韩家了。”
  韩莞也想明白了,这的确是和王和谢明承演出的一出苦肉计。当然,诱使敌人孤注一掷全部主力压镜,不光这一条计谋,还会有其他。但谢明承绝对是一颗大棋子,敌人一全部出动,他就带着敢死队去敌军后方端老巢。
  既然是棋子,肯定就做足了准备,危险有,胜算更大。
  韩泊厚那个又蠢又坏的蠢货,和王、谢明承等人正好在找突破口,他就送上门了,还是自杀式找上门。或许,西关城传出的消息是,谢明承欺君犯上已被押解回京……
  韩莞也不希望谢明承死,谢明承死了,谢家会毫不犹豫把两只虎弄回去。她得赶紧去边关,助谢明承一臂之力。
  谢家明寿堂里一片悲戚。
  老太太和和昌郡主拿着帕子抹着眼泪,其他人都愁容满面,不时有叹气声响起。
  老太太哭道,“咱们家的孩子多娇贵啊,若不是韩氏作妖,明承根本不会去打仗。这次更好,直接被他们逼去搞偷袭了,这不是送死吗?那老韩家就没个好人,恩将仇报,帮了他儿子还错了。”
  和昌又哭道,“韩氏就是害个人精,只要跟她挨边儿就倒霉。那个傻孩子,官没了就没了呗,他还有爵位,回京太太平平享福有什么不好。”
  谢国公沉脸说道,“明承是军人,服从命令、浴血奋战是他的天职,即使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我们谢家先人是这么过来的,岳父是这么过来的,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梁军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他怎么就不行?”
  谢老国公又说道,“你们这些妇人就知道哭,哭,哭……我们是勋贵之家,老祖宗军功起家,男人们不去挣军功,护得住家人吗?明承做得对,置之死地而后生,哪怕死了也光荣。”
  老太太和和昌的哭声更大了。
  和昌说道,“我就那么一个亲儿子。他死了,我怎么办?”
  谢老国公鼓着眼睛吼道,“明承若战死,他还有儿子,还有两只虎。他们一文一武,更能把我们谢家发扬光大。再说,不是还有明继、初哥儿吗。”
  和昌又气又伤心,捂着嘴哭得更厉害。隔了一层肚皮,能跟亲的一样吗。
  谢二老爷忙劝道,“二嫂莫忧心。和王也是真心心疼明承,既然让他去完成那个任务,说明对明承还是有一定信心,他们会有应对之策。再说,明承还有……大本事,偷袭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大本事,言外之意就是千里眼望远镜。
  二老爷的话除了国公爷、老太太、和昌郡主、谢明珍明白,所有人都不明白,包括嘴没把门的老国公。
  那样东西太好,怕被人像惦记彩云丝巾那样惦记过去,仅限这几人知道,是谢家的绝密。谢明珍还发了毒誓,哪怕嫁去婆家也不许透露出去。
  之前和昌一直不知道千里眼的事,还是谢明承出事才听说。原来,儿子立功无数,韩氏送的那个千里眼帮了大忙。当然,儿子文武双全、有军事韬略也是重要原因。
  二老爷一说这话,和昌和老太太的哭声就小了些。
  几个晚辈又温言相劝,谢明珍还去拉着老太太的袖子撒了撒娇。
  谢明继小声对儿子谢英初说,“去,劝劝祖母。”
  谢英初害怕,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怯怯走去和昌郡的身边,拉了拉她的袖子,糯糯说道,“祖母,初哥儿孝顺。”
  声音都有些发抖。
  和昌看看眼里的稚童,这个庶子的庶子,快满四岁了,身体不好,胆子小的像个兔子。若明承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余生就靠他?
  和昌心如刀铰,更加痛过。但当着众人的面,又不能跟个孩子过不去,只得说道,“好孩子,去玩吧。”
  把女眷劝好,谢国公和谢二老爷起身去外书房。一出门,他们的脸色都和缓了一些,那件事连老太太都没告诉,就是要把戏做足,让太子一党尽情蹦跶。
  亥时初,韩莞和大老太太才坐马车回到韩家。
  孩子们都睡了,只有江氏等着。听说老太太回来了,赶紧过来服侍。
  老太太着急上火,有些不好。
  韩莞让人去煮了一碗参茶给她喝了,才和江氏服侍她睡下。
  韩莞回到屋里,没有一点睡意。
  她急得要命,却不能马上去边关。算时间,从边关到京城最快的八百里加急也要十二天,那么,十二天前谢明承已经带兵去敌后搞偷袭了。
  或许他们已经动手,或许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或许谢明承倒霉悲摧的已经死了……还有一种可能,立功心切和觉得对不起谢明承的韩宗录也跟去了。
  可是,她现在却无计可施。粗略估计,汽车空间到西关城单程大概要五个半至七个小时,空间行至六个小时必须要休息两个小时,再加办事和回来的时间,若现在出发明天下午都回不来。
  她久久伫立窗前。
  窗外,一轮圆月高挂中天,月华如水般倾泄下来,撒下一地清辉。
  这里如此安祥静谧,都是无数边关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边关
  站累了,韩莞先进空间给翠翠喂了饭,把它的粑粑拿出来埋了,才去床上歇息。
  次日,天不亮韩莞就起来了。她们要在城门一开就出城,赶去烧早香。
  孩子们都还在睡,她和老太太、江氏吃完早饭,包大伯就赶着马车送韩莞和蜜蜡去香山上的宝香寺。包嬷嬷也跟着去了,大老太太要她亲眼看到韩莞住下。
  此香山非彼香山,离京城西德门很近,马车出城两刻多钟就到了山脚。包大伯在山下看车,包嬷嬷陪韩莞和蜜蜡上山。
  宝香寺离山脚不远,一刻多钟就能上去。已经有人上山,都是去寺里烧早香的。
  韩莞想自己走,可包嬷嬷就是让她坐轿子,说若老太太知道姑奶奶自己爬山,会心疼哭的。
  包嬷嬷和蜜蜡跟着轿子走。
  此时正值春季,草长莺飞,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是香山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晨雾中的香山就更美了,如云雾中的仙境。
  蜜蜡很是兴奋,时不时发出一声轻笑。小时候她经常走这段路,自从爹爹死后自己被卖去星月山庄,就再没来过这里。
  她已经请了假,会回家一趟,把攒的一贯多钱拿回去。她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病死,家里债台高筑,又要扶养两个几岁的弟妹,母亲不得以才把她卖了。还卖去了好人家,主子好,下人的吃喝比村里的地主还要强上一些。
  韩莞没有心思欣赏风景,闭目想着心事。
  小轿直接去了寺后。
  这里有几排小院,是居士或来烧香的人住的。来到倒数第二排停下,这里的院子很小,只有三间房,条件比前两排差些,又比后两排好些。
  包嬷嬷看到她们住进去,才放心离开。并说好,她烧三日,还想在香山游玩一天,让包嬷嬷夫妇二十六早上来接来她们回三羊村。她觉得三天的时间太短,又多争取了一天。
  之前韩莞说自己雇驴车回去,大老太太不放心,一定让包大伯夫妇来送。
  放下东西,韩莞和蜜蜡就急急去寺里烧香。
  宝香寺比西山报国寺小了许多,甚至还比不上平顶山的大法寺。
  现在刚刚辰时初,烧香的人并不多。
  韩莞每个大殿和每个佛爷菩萨都要拜,还会捐三百两银子香油钱。她是真心诚意叩拜,祈求佛爷菩萨保佑谢明承平安,也保佑她此去旗开得胜。
  刚拜了两个殿,蜜蜡就嚷着肚子痛,到处找茅房,韩莞让她先回小院。
  韩莞拜完菩萨,还去吃了斋饭。不是她想吃,而是必须吃,要多吃些菜蔬。
  她还带了四个包菜豆腐馅包子回去,两个给蜜蜡,两个带进空间。
  回小院,看到蜜蜡小脸苍白,她已经拉了五次了。
  韩莞非常严肃地说道,“这个病兴许会亵渎神灵,谢世子和我弟弟又正是关键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