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之囤货强手-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着把身体坐正,继续说:“我可都听说了,楚沁这本事县里都晓得了,还要给她写报纸呢。她当年是不是上过报纸,啧啧,她还不同意。不过县里还是给报上去了,今儿你三叔从县里回来,就说有面报纸上提起了这事,想必过不久‘养猪王’这三个字不但咱们公社咱们新明县,怕是整个市都晓得。”
  杨小舅惊讶:“还有这事?那完了,楚沁一直不想出名气的。”
  刘芝笑笑道:“这名气出了也没啥,又不会有人绑着她逼她去养猪。楚沁不想干的事儿还有人能逼得动她?”
  杨小舅想想又点头:“也是。就是这外号怕是要跟她一辈子。往后去县里,别人看到她不得都喊她养猪王!”
  说着,他不由得笑出声。
  笑着笑着,笑声戛然而止。
  等等,她养鸡可比养猪厉害多了,那蛋是一个接一个地下啊。
  怕是不能喊她养猪王,也不能喊养鸡王,这都太过片面。
  那喊啥?
  好养殖大王。
  —
  “噼里啪啦——”
  鞭炮声在晚饭前响起,这昭示着年夜饭即将开始。
  楚沁点了两盏煤油灯,还把手电筒用铁丝绕着挂在饭桌顶部。
  只见桌上摆着九道菜,鱼汤豆腐,萝卜焖羊肉,红烧鱼,红烧肉,糯米蒸排骨,蒸腊味以及辣炒猪蹄清炒荠菜与炖鹅。
  楚沁家的菜几乎没派上用场,她今天做晚饭时同样几乎是没派上用场。
  她这会儿看着满桌的菜口水直分泌,眼神灼灼地看着纪竟遥,问:“开动?”
  纪竟遥笑笑:“吃吧,你先吃。”
  楚沁也不跟他客气,夹起猪蹄开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喝着杨梅酒,吃着辣猪蹄。
  历史车轮滚滚,1963年来临。
  【??作者有话说】
  终于要时间大法了
  感谢在2023…10…08 00:46:55~2023…10…09 01:32: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二 28瓶;破鳄梨也 18瓶;巫韵朵朵 10瓶;乖羔羔、Karen星微 5瓶;26309691、霞光、…小雨儿。、风从海上来、舞明遥、迷你猪、司空伊落、audrey、小桥烟雨、3857412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7章 至三年后
  ◎房屋建成◎
  流光易逝; 急景流年。
  梅花绽放后凋零,冰得刺骨的积雪也在气温回暖之际渐渐融化。
  但万物反复,枯败的枝丫重新抽出绿芽; 零落成泥的桃花杏花各种花在春风中飘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冬日始终不是终点,每年的春日也并非是唯一的起点。
  起点年年有; 一转眼来到1966年。
  这是个特殊的年份,不亚于1959。
  此时的楚沁还不知道,但她却能感受到风雨欲来的气氛。
  这几年她过得特别舒坦。
  63年时村里建起一座砖窑,砖窑是九月份建好的; 九月底时烧出第一批的砖。
  不过头批砖的质量不好; 摔在地上容易摔碎; 不适合用来盖房子。
  村里负责烧砖的谷大爷又是调整湿度又是调整温度; 又烧两批砖后才烧出质量合适的砖块来。
  当然; 前三批的砖也没浪费; 你家拿些我家那些,全部被村民们瓜分完了。
  楚沁抢到五十来块,盖房子不行; 拿去盖鸡窝倒是很好使。
  烧出第一批质量达标的砖时已是入冬的季节; 天气渐渐变冷,在初雪到来之际又烧出一批; 随后立刻停工,直到64年春种过后才再次复工。
  都说好事多磨,砖窑也是如此。
  进入64年年中; 前两批砖又建成砖窑; 前后两砖窑同时发力; 出品量呈井喷式发展。
  乖乖; 不但在65年年中时存后够村里人盖的砖,更是在这之后卖给了隔壁几个生产队好些砖。
  其中静水庄买了最多,因为他们生产队同样有钱,每年从机械厂得到的收益虽略逊于高树村,但还是盖得起房子的。
  楚沁原先就觉得自己不能当出头鸟,必须“隐于市”。她不能成为第一个盖砖瓦房的人,她可以是第三个第四个。
  如果还可以的话,她甚至希望全村人都能盖起砖瓦房。
  楚沁却忽略了,农民们对于盖新房的追求有多么猛烈,在高树村准备盖房时,隔壁几个和机械厂合作的村子也在着手盖房。
  高树村第一座砖瓦房在1964年年底落成,而村里第一个盖成砖瓦房的人家是村支书家。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村支书家人口众多,且几乎都是壮劳力,如果以家庭为单位的话,他家每年年底拿到的分红是最多的。
  在64年春季时村支书家便已着手盖房。还是那句话,因为家里人多,亲戚也多,人多力量大,房子盖得飞快。
  楚沁当时也去帮忙了,顺带给自己攒点经验。
  村支书家砖瓦房盖得不算大,也才五间房屋,而且面积颇小。
  他家厨房甚至没推了重盖,五间房除一间堂屋外别的都是卧室。
  楚沁摇摇头,觉得村支书的家忒杂了。
  帮瓦房和黄泥房混搭,院前院后的木头房也没拆,看着有些别扭。
  不过村支书的家人都很高兴,而一波一波去参观的村里人眼里也源源不断透露着羡慕。
  第二家建成砖瓦房的人家是徐家,也就是徐老屠家。
  他家家庭成员组成的结构和村支书家是很像的,同样算人口大户人家。
  不过也不单单如此,他家最关键是女人特能干活。
  徐家女人赚的工分能追得上壮年男人,楚沁还没崛起时她们才是高树村女村民的翘楚。
  或许有村支书家比对着,徐家的房子明显盖得好看许多,不再是混搭了。
  他家地势相对来说较高,同样用围墙把自家前后院都给围起来,或许正因如此,他们盖时会稍稍大胆些,除厕所外,全部都是砖瓦结构的房屋。
  楚沁依旧去徐家帮了忙。
  在村支书家时她是木工,到徐家了她就是水泥工。
  徐家房子盖成正房加两厢的模样,规规整整的,她这稍稍有点强迫症的人特喜欢,一时之间也想把自己家的图纸推倒重新规划,但仔细考虑过后还是算了。
  她家也挺美挺对称的,不需要学人家。
  关键是她家方便,下雨天时除去厕所外非必要都不需要出门呢。再有就是她家就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厢房盖了能给谁住啊。
  她觉得自己对盖房流程熟悉得差不多了,便开始着手盖,于是楚沁家成为村里第三个开始动工的人家。
  然而她的房子在65年10月底才盖成。
  为啥呢?依旧是那个原因:人。
  或者说是人力。她家人少,平常也就纪竟遥和楚婶儿夫妻俩会来帮她盖盖。
  杨小舅和杨大姨家不在本村,一周最多来一回。
  再就是今年忙,多养了两百多只鸡和五十来头猪,甚至还多开荒了20来亩的菜地,村里人即使想帮助楚沁也有心无力,只有韩队长小唐等人偶尔来几回帮帮忙。
  于是这一盖,就盖到十月底。
  楚沁家是村里第三个动工的,然而却是第七个建成的。
  她也不和别人比,她对自己的这个速度还挺满意。
  毕竟纪竟遥自打65年以后经常从县城中带报纸回来给她看,像楚沁般在政治上缺根少弦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不寻常之处。
  不过她没当回事儿,毕竟他们这里是山疙瘩吗,偏远得厉害,不管如何都不会影响到他们这里的,对吧?
  嗯!楚沁是这么想的。
  在慢工出细活中,房屋落成,引来许多村民的注意。
  “了不得,楚沁你家可算是磨出来了,滴水穿石也就是你这功夫了。”春雨婶子连连感叹。
  楚沁家里藏着秘密,自然不希望有过多的人来她家,所以并没有敞开大门放大家进入。
  其实她家建房时没有让过多的村民们前来帮助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万一有人偷偷跑到后山丘发现她的鸡咋办?
  截止到砖瓦房建成落地的那一刻,她家整整有58只的鸡。
  其中56只是母鸡,2只是公鸡。
  这事楚婶儿楚小叔晓得,杨小舅也晓得,杨大姨更是晓得。
  他们从一开始的惊惧变成反对,紧接着又变成无视,慢慢变为赞同。
  楚婶儿道:“不同意能咋办,你还能把那些鸡都给杀了啊。”
  她是万万没想到这死丫头一养能养50来只的鸡啊,她是晓得楚沁在偷偷养鸡的,本以为最多20只呢!50只鸡……这一天收的蛋都有50来个。
  自己虽然胆小,但面对50个鸡蛋也没那个魄力让楚沁撒手啊。
  楚婶儿接受了,杨大姨胆子颇大,同样接受。
  而杨小舅对此是最清楚的。
  他现在每个月能运走1500个鸡蛋,1500个鸡蛋牢牢让他绑住好多回头客。
  当然,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不晓得是哪一步出现问题,63年年底那会儿纪竟遥发现些蛛丝马迹,从而识破舅甥两人交易,一番隐晦的劝导让杨小舅收了心没再肆意扩张顾客,否则现在他绑住的回头客更多。
  杨小舅对于纪竟遥的话还是很信服的,于是他慢慢剔除些不让他满意的顾客,逐渐断了和这些人的合作。
  同时,选出优质回头客。
  往后他就跟这些优质客户合作了,等楚沁把鸡稳定在60头左右后便不再继续养,而杨小舅也和这些顾客把关系维持得很好,使得楚沁每个月都有一大笔的收入。
  话说回来,这回建房子,她并没有花费多少钱。
  毕竟砖是村里产的,水泥有一大半都是系统盲盒抽出来的,瓦片更是全部来自于系统。
  楚沁带着春雨婶子往里走,前院面积没有变化,只是原本的黄泥房变成了规整的青砖大瓦房。
  进屋后依旧是堂屋。
  堂屋里面墙壁上用的还是木板,但这次的木板特别光滑,放眼看去都是原木色,和原先用来挡灰的木板不同,这看着更像是装饰品。
  而堂屋里有张桌子,桌子两边只有两张椅子。
  正对着门的地方还有一张大屏风。
  当然了,也算不上屏风。
  其实就木头做成的墙,而两侧都有小门,通过小门能进入吃饭的地方。
  前堂屋和后堂屋都有开窗,整个屋子亮堂极了。
  春雨婶子还注意到她在后堂屋里也开了扇门,推开门就是后院。
  后院屋檐长长,一般的雨能遮住。
  而通过左手边屋檐,往房子边缘走有条五米多长的茅草游廊直通厕所。
  前院呢?
  从堂屋门出去,往右边沿着屋檐走,走到房子边缘也有一条两米的同款茅草游廊,直通洗澡间。
  春雨婶子真觉得楚沁是村里最会过日子的人,她家里啥都有,难怪能把这房子盖得这么好。
  她粗粗看一遍就离开了,但是厨房和卧室这两个地方楚沁都是关着门的,春雨婶子也没说要看,将心比心,自家厨房和卧室也不爱让别人看。
  春雨婶子走后,楚沁把厨房门打开。
  厨房的门在进入堂屋后的右手边,推开门,能看到厨房小了不少。
  不少是多少?是四分之一。
  但也够用。楚沁在厨房里放置了两个大型的橱柜,沿着墙根还摆放了些坛子罐子与一张长桌子。
  厨房四面中两面都有窗,光线特足。
  不过灶台她没有推倒重建,毕竟灶台才建完没几年。
  灶台边上就是窗户,窗户外摆放着一个大水缸,楚沁必须每天挑些水到这水缸里,如此一来她在厨房做饭要用水时很是方便。
  离开厨房,来到卧室。
  卧室的壁炉改了,改到卧室侧面。
  这样一来楚沁冬日睡觉时反而温暖许多,因为壁炉离她床更近。
  卧室的面积倒是没有变,不过卧室这里开了扇门,能到卧室旁边的小房间。
  这小房间是真的很阴凉,盛夏大中午在里头睡觉都需要在肚子上盖层布。
  楚沁没啥东西需要放到这个房间里的,于是便在这个房间里支起一张竹床,想着等盛夏午睡时就睡在这里。
  这个房间同样有两面开了窗,有足够的光线却不会被阳光直射。
  还有一扇门,打开这扇门就是后院,相当于她的卧室和后院连通了,往后上厕所都方便了。
  而厨房后方,这个小卧室的对称位置也有间房间,但这个房间已经被楚沁找到用途,那就是当做杂物房。
  她在里边安置了两木架,上头放着各种豆子和一些菜干,也算是第二个仓库了。
  房屋建成,最开心的除了楚沁外,还有纪竟遥。
  这两三年来说两人是好朋友关系吧,也不准确。
  他的温水煮青蛙特别奏效,在温饱得到满足后楚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但因为还有房子问题没解决,楚沁有点畏首畏尾。
  她是个很需要安全感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