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夫人信佛,或许不是信,只是给了一个念想,她的小佛堂的菩萨是从京都香火最鼎盛的丛林寺请回家的。
那几年,她的心生病了,着了魔一般的折磨自己,唯一的慰藉就是拜佛。
企图有一天,老天爷能将她的丈夫、儿子、女婿还回来。
但现在她虽然不再做梦,可儿子女儿能从战场上平安归来,还为老二、老三老四女婿报仇了,便是最大的喜事了,她就想着去还愿,顺便见一下在丛林寺同一条道的道观里的女儿。
萧夫人愿意出门,这自然是好事,谢清韵作为少夫人,第一时间安排下去。
除了萧怀启,整个萧府的主子都陪着出去。
包括冬冬、婉儿和萧平松三个孩子,燕秋姝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
贵族人家拜佛,也不用跟普通人家一样,自己从城内走到城外的寺庙里,只需要坐在马车上,一直到山底下,才需要下来自己走。
燕秋姝从马车上蹦下来,便发现这寺庙,真的是香火旺。
光是山脚下,人就很多,还有很多和尚和道士在那摆摊算命,男女老少走走停停,宛如一个集市,但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
有些虔诚的人,还会三跪九叩的上去。
紧接着第一次过来的冬冬也蹦下来,腰间一个大大的荷包鼓鼓的,还挺显眼,他赶紧一手捂着,眼睛看向外面,发出惊叹:“哇,好多人!”
燕秋姝他们一行人,自然是直接走上去。
有专门体力好的丫鬟扶着萧夫人,其他人能自己走,尽量自己走,三个孩子也都吭哧吭哧的努力,走累了,喝点水,继续走。
直到走了一半,一行人坐下休息一会儿,再起身时,婉儿和冬冬扛不住了。
燕秋姝环顾一圈,发现跟着上来的丫鬟也都累得够呛,看着手软腿软的,就有些着急。
这两孩子怎么解决?
疑问还没提出来,燕秋姝就见萧怀玉整了整衣服,将袖子挽起,整个人多了几分干练利落,然后她蹲下身抱住冬冬。
“三小姐,你这……”燕秋姝还挺担心的。
下一秒这看着身材窈窕的姑娘,一个用力,轻轻松松将那比婉儿还重的小胖子抱起,然后对萧平松道:“平松,你抱着婉儿吧。”
“嗯!”萧平松乖乖点头,同样过来轻松将婉儿抱起。
燕秋姝看得目瞪口呆。
她之前可试过抱婉儿的!
当然没成功,还被这小丫头嘲笑了。
谢清韵笑吟吟过来,狭促道:“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萧家的人,大多都习武了,等过阵子,婉儿也得习武的,当时候没准力气比你还大。”
燕秋姝默默合上惊掉的下巴:“带我一个吧。”
难怪萧家三小姐曾经也能一鞭子揍得前未婚夫哭爹喊娘,她之前听说还总觉得不可思议,萧怀玉看着多么温柔的女子啊,虽然没宋明黛那一身清冷,但也差不多了。
没想到是这个样子的!
谢清韵噗嗤一笑:“好,记下你的要求,等婉儿开始学武,我就跟师傅说,多带一个。”
燕秋姝轻咳一声,赶紧收回:“开玩笑的,我年纪大了,不适合。”
“还没成婚呢,是个小姑娘。”谢清韵笑眯眯拍拍她的脑袋,继续往上爬。
寺庙修建在半山腰,要走上去,就得花不少时间,等他们累死累活赶到寺庙,已经不算早了,萧夫人去还愿,谢清韵等人去祈祷,燕秋姝也跟风去求了个签,保证自己平安暴富!
还摇出来一个上上签,美她得嘴角都合不拢。
萧夫人出来就看见她那乐呵的样子,也笑道:“这是求了什么好签?莫不是求佛祖赐一段好姻缘?”
燕秋姝美滋滋一笑:“是求佛祖让我暴富,佛祖答应了!”
萧夫人一阵无语,摇头道:“还真是个孩子,没长大。”
*
还愿结束,一行人又在寺庙附近逛了逛,顺便吃了顿斋菜,才开始下山,下山的路走到五分之三时,有一个岔路口,他们没有直接下去,而是往岔路口走去。
这条路比起寺庙幽静很多,但一路走过去,只碰上了两个香客。
这便是萧家五小姐萧怀雅暂居的道观,玉霞观。
才到门口,就有一个扫地的女冠认出他们,听闻是来看萧怀雅的,直接就带着他们往里走。
他们这一行人也没成年男子,因此可以直接过去,还没走到道观后面,常年喝药的萧夫人便敏锐的闻到一股药味,顿时有些着急,脚步加快。
等到了萧怀雅居住的院子,确认药味来源就是这里,萧夫人更是着急,也顾不得礼仪,直接推开门进去。
燕秋姝慢了一步,进去之前注意到这院子还有一颗刺槐树,正好是应季,开着白色的小花,一串一串的,十分漂亮,刚好今天有些风,这刺槐花落了一地,光是看着风景,还挺浪漫的。
等她进去了,便看见一女子躺在床上,手上拿着一本书在看,腿上绑着几片木板,用白布绑得结实,床头桌上还有一碗热腾腾的散发着苦味的药水。
这应该是她的房间,但即使这样,女子脸上都带着一个面纱,将下半张脸挡得严实,只露出一双看着红扑扑像是哭过的杏眼,楚楚可怜。
此时这双眼睛,正因为母亲的突然驾到而震惊又心虚的瞪大,书都直接丢了,第一反应拉过被子盖在自己腿上。
而这本书因此掉落在地上,露出它的名字——萍娘传。
燕秋姝:“……?”
第 68 章(烤馍片)
那本书的名字有些怪异。
颇像燕秋姝穿越前看的各种小说; 只是时代不同,取名方式也不同。
所以这姑娘眼睛跟哭过一样,可能不是因为腿; 而是因为……书中的剧情?
短暂的沉默后。
无声对峙的双方终于有一个率先回神,萧怀雅眼眸眨巴两下,又挤出两颗泪珠; 仅仅露出的眉眼透露着几分柔弱,同时又分外惊喜又诧异的说:“娘,大嫂、二嫂你们怎么来了?”
那声音柔柔软软; 倒是对燕秋姝刚刚脑补的性格,不太一样。
萧夫人阴沉沉露出一抹冷笑:“怎么?我不该来?”
萧怀雅飞快摇头; 可怜巴巴的看着母亲:“自然不是。”
“你心里怕是这样想的,”萧夫人指着她的腿,气得手指发抖; “我让你在这是想着你能过个清静日子; 过年就初一回去一趟我也不怪你; 你看你把自己都弄成这样子了!这就是你过的清静日子?”
萧怀雅眼眶一热; 眼泪更是哗啦啦的流,小声道:“娘; 我没乱来; 是前些天,一个香客的孩子跑出去玩; 爬到树上; 我救他下来时,他太害怕; 脚滑了,连累我一起摔下来; 您知道这道观里,就我一人会武的。”
萧夫人上前两步,继续咄咄逼人的问道:“那你怎么不跟我说?平日里写信连自己读了多少经书都恨不得写出来,整天哭哭啼啼,怎么真发生事了,就不吭声了?”
萧怀雅擦擦眼泪,肩膀一抽一抽的,委屈道:“我怕您担心嘛~”
萧夫人看见她这样子就头疼,想要骂两句,又舍不得,只好黑着脸捡起地上的书,没好气道:“你在道观看这个?!就不怕观主发现了,将你赶出去。”
“我没有……”她想辩解,但发现这是事实,又弱弱道:“实在是这经书我都倒背如流,无聊了,刚好师妹给我书里夹了这本,恰好这萍娘传跟我的经历太像了,我就有些感同身受,才多看了两眼。”
萧夫人刷刷的翻阅了两下,眉头越拧越紧,嘀咕道:“以貌丑之身嫁给逍遥王?你还没长大?跟你经历太像了?人家可不像你,整日哭哭啼啼的!少一颗牙齿都哭得要死要活!几个月不出门!”
萧怀雅小脸涨红,即使只露出半张脸,但露出的地方,每一处都是红彤彤的,她有些无措的撒娇道:“娘~~~”
这一声娘喊得格外动听,充满哀求,仿佛在恳求她别继续公开处刑自己了。
燕秋姝都有些哭笑不得,心软了。
但萧夫人似乎见惯了风浪,半点不为所动,甚至还能冷笑一声:“难怪我觉得前几日有些心神不宁,原来是你这祖宗又作妖了!骨头受伤不是小事,待会儿跟我回去好好养着。”
说到这,萧怀雅却抗拒的低头:“我不要,我不想回去。”
“容不得你不要!”萧夫人而色严肃,看着十分□□:“待会儿我让黄嬷嬷去请人将你抬回去。”
“娘!”一直声音柔柔的萧怀雅终于提高了音量,柳眉紧皱,充满抗拒。
但萧夫人已经决定的事情,就难以改变,她也不多说,下定决心后,转身就往外走,一边吩咐黄嬷嬷:“去找个轿子,请人将这小祖宗抬下去。”
黄嬷嬷还有些迟疑:“夫人,五小姐怕是不会愿意。”
萧夫人垂眸看着手里的话本,沉声道:“之前是本夫人也沉浸在过去,一心求死,所以懒得管她,想着她在道观也好,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她作为萧家人,也不该如此沉浸过去,不敢而对,整天看这些话本有何用?还不如她小时候,敢将嘲笑她的人打一顿呢!”
“与其让她留在这里伤春悲秋,不如压回去,一天不习惯,就两天,时间久了,总会习惯的,萧家人,没那么脆弱。”
黄嬷嬷听到这话,就知道萧夫人下的决定再没有转圜的机会,立马点头:“奴婢这就去找人。”
*
黄嬷嬷带着两个丫鬟离开,萧夫人则冷着脸坐在刺槐树下方的石凳那。
谢清韵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最终决定进房间安慰一下被母亲安排得明白的小姑子。
萧怀玉也进去了。
冬冬和婉儿他们对这个五姑姑不太熟悉,但到底是亲人,短暂的迟疑后,也跟着进去安慰她。
不一会儿,燕秋姝就听见那边呜咽的哭泣,听着格外委屈,但又莫名让她有些想笑,原本以为是个会偷看话本的古灵精怪小姑娘,等开口了才发现是个伤春悲秋、自怨自艾的小可怜。
可她会武,联想到萧三小姐抱起冬冬这个小胖墩都而不改色的样子。
燕秋姝又觉得这姑娘怕也不是一个真柔弱的孩子。
偏偏还哭得这么……让人心疼。
萧夫人缓过那阵气,抬手招呼着燕秋姝过来坐下,无奈道:“让你看笑话了,老五有些孩子气,家里除了老六她是最小的,又是女孩,难免娇惯了一些,也不经事,爱美又爱哭。”
燕秋姝散开落在石凳上的花瓣,挨着她坐下,安慰道:“这样很好呀,若是太懂事,反而是受了很多委屈的。”
“那倒是,她之前到还好,被人欺负了,哭归哭,但自己会打回去,自打……”萧夫人听着这话,心头也感觉到安慰,不过一想到自家女儿现在的性子,还是有些头疼,道:
“她就再不愿意见人,萧家也没之前那么强盛,那些人笑她,她也不敢再还回去,加之那会儿我情绪不好,怕萧家可能真的杀戮太多,满身罪孽,克了这些孩子,所以她跑到这道观躲清静,我也没管,只要她高兴就行。”
燕秋姝轻声道:“您想多了,若是杀戮真的有罪孽,那萧家这么多年来,平定的战乱,让大周无数百姓安居乐业,造就的功德也远远大过罪孽,怎会克着别人?”
萧夫人眼角露出几分舒心的笑意,将手里的书放下,拍拍她的脑袋,叹息道:“若是世人都如你这般想就好了。”
萧家确实满门忠烈,护了无数百姓,可那又如何?
不是谁都看得到。
十一年前的那场战事,让她丈夫没了,大儿子成了废人,萧家罪孽深重的传言便在坊间传起,后来她老三老四守孝期还没过,原本定下的亲家便一个接一个的过来退婚了,不愿意跟他们有牵扯。
好在两孩子争气,老三在城墙下打了一顿前未婚夫,反而换来了沈家的郎君一见倾心。
老四的未婚夫,死活不愿意退婚,江家拿了好处,也让两人终成眷属。
明明挺好的日子,可孩子才出生,他们又一个接一个的没了,噩耗传来时,伴随着那个传言,那阵子,京都人人对萧家都绕道而行。
就连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这个传言是真的。
因此老二媳妇带着平松往娘家去,她不管;老三整日关在院子里,不愿意出门,她不管;冬冬被江|家哄走,她不管;老五因容貌躲到道观,她更不管,就连儿子的婚事,她都懒得操心。
反正嫁进来,可能也是守寡的,何必害了别人。
即使后来,知道部分真相,她也提不起报仇的劲儿,人都没了,报什么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