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事?”
顾云冬,“我想在村子里修一条道。”
陈良一愣,豁然抬眸看向她,“你刚才说啥?”
连刚走进门的周氏都瞪大了眼睛。
在村子里修路?
这,这,这,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他们永福村的村子之前就穷,否则流民也不会被安排到这里来。后来是靠着顾家,不少人家才能过上好日子,眼看着这日子越来越红火了,没想到云冬居然想着要修路了。
顾云冬笑道,“不过我想修的路,倒不是村子中心的路。”
陈良一愣,稍微冷静下来,“你慢慢说,到底怎么个修法,你要修哪里?”
“我也不怕跟陈伯说实话,我要修路,除了想让永福村的路好走一点之外,也是为了我那作坊。您也知道,我们作坊如今越来越大,运送的水果也越来越多,村道实在狭小,马车通行并不方便。所以我想从作坊那边到村口另外修一条路,专供车子行走的大道。”
上回聂双过来的时候,就说起永福村挺好,就是路太难走了一点。
顾云冬很早以前倒是想过,后来事情多,她便给忘记了。
如今倒是不好再耽搁了,不是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吗??
这路修好,可是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第931章 陈良激动
现如今永福村村口进来倒是有两条道,但都不宽敞。尤其有一段路特别不好走,有个小上坡,还窄,最多只能让一辆马车或者牛车通过。
作坊里面现在需要的水果量多,每次他们运送水果的时候,都要走的小心翼翼的。她去了解过,板车能通过那段路,但要是在板车两边各绑上一个箩筐,那就进不来了。
而且车上的东西容易掉,一掉就被村子里的孩子抢回去一哄而散。
每次水果运回村子的时候,都是小孩最高兴的时候,大家都跟在后面,眼巴巴的盯着,就盼着那水果掉到地上来。
还有村子里的村民,对顾家马车板车经常路过他们家门口很不满,说地上都是他们家马尿马屎,臭味熏天。
这些人当然不敢当着她的面说,但背地里却没少嘀咕,惹得经常驾着马车的童老爹气愤不已。他们家马根本就没在别人家门口拉屎拉尿,这是污蔑。
但这话没人相信。
所以这条路,就算顾云冬想修,那也没办法,总不能把人家的房子拆掉再扩宽道路吧?
陈良听了也觉得有道理,点点头开口,“确实不适合。”
“若是从顾家作坊直接往村子修道,你打算怎么走?”陈良问。
这点顾云冬也考虑过了,而且还和童平等人商量过。
“顾家作坊也在山脚下,我是想笔直修过去的。只是这样的话,要么需要经过两道田埂,要么就得通过贺家后院。我想着,能不能跟贺家打个商量。”
周氏奇怪,“为什么不选择那两道田埂?”
顾云冬没说话,陈良瞥了她一眼,说道,“你想想那两块田是谁家的。”
“……李家的。”是了,相比较跟邵青远有仇的李家,自然是贺家那边是更合适的选择了。
最重要的是,贺家穷,他们家那个房子就挺破败的,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也不是很多。
若是给出适当的补偿,对方说不准就会同意了。
就周氏了解,贺家还算是比较好说话的,这路都修到他家门口了,对他们家也方便极了。
陈良喝了一口茶,沉默了片刻后点头,“行,贺家那边我去说,你虽然说修路是为了顾家作坊方便,但对村子也是一大善事,是对永福村有益的,村子也得拿出点章程来。”
虽然这条道修好了,现在是方便了顾家。
但是如今永福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将来有马车有牛车的人家肯定会越来越多。就他们自己家,前段时间都在想着买辆骡车来着。
回头买了,肯定都得走大道来得方便的。
陈良想着,心里很是兴奋。
修路啊,永福村马上也要有自己的大道了,在他当村长的阶段,能为村子促成这样一桩大事,他真的是太激动了。
“这样,下午的时候,我就找六太爷他们商量商量,看看这事怎么弄。你也来,大伙儿一起出出主意。还有修路是件大事,等咱们商量好了,我还得去镇上,跟镇长说。”
顾云冬点头,“应该的,修路也不是说修就修的。”。
陈良顿了顿,陡然想起她昨日买了好几块地基的事。
第932章 你这狡猾的丫头
陈良看着顾云冬的眼神顿时变了,手指点了点她,“好啊,你这狡猾的丫头。”
顾云冬一脸无辜,“我怎么了?我啥也没做啊。”
她笑着站了起来,“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陈伯了,我先回去。等陈伯的好消息?”
“走走走。”陈良现在有些糟心,不想看到她。
顾云冬嘴角微勾,跟周氏告辞,便转身离开了村长家。
她一走,一头雾水的周氏便不由问道,“你刚才说的话啥意思?好端端的咋就骂人了?”
“我啥时候骂人了?”陈良豁然抬起头,有些错愕的问,他骂谁了?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周氏指了指门口,“你刚才不还说云冬很狡猾吗?”
“她还不狡猾?”陈良说,“今天说要给村子修路,结果昨儿个就买了好几块的地基。”
周氏一脸茫然,陈良觉得更加糟心了,只能解释道,“你想想,她说的那条路是从山脚修到村口的,距离他们那块最近最方便。你等着吧,那路修好了,将来再有人想买地基修房子,大多都选那一片,这选的人多了,地基的价格可不往上涨吗?”
如今的永福村,人人日子都过得好了,就他知道的,便有好几户因为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又没办法在原来的位置扩建,便想再买块地盖房子的。
周氏这下明白了,当下一合掌,“哎呦,可不是吗?当家的,那咱们也赶紧的,趁着这消息大伙儿都不知道,也在那边买块地。”
“咱们家买什么地?这屋子还不够你住的?”他们家的青砖大瓦房才修葺了不到十年,又大又宽敞,家里完全住得下,没必要买。
“咱们是够住,可将来老大老二多生几个孩子,那不就挤了吗?你买了到时候给孙子住。”
陈良瞥了她一眼,没出声。
周氏打了他一下,“跟你说话呢,你赶紧的啊。”
“赶紧什么赶紧?这地基谁都能买,就我们家不行。”
“为啥?”
“因为我是这永福村的村长,这个节骨眼上我买了地基,回头马上就说了修路的事儿,你让村里人怎么想我?以权谋私?”
周氏噎住,顿时就不说话了。
所以,这当村长的,有好处,坏处也不少。
陈良叹了一口气,多解释了一句,“再说了,咱们两个儿子将来都会有出息,肯定越走越远的,到时候去县城去府城买房不是更好。在村里,有个老房子安身立命落叶归根就足够了,没必要花那银子。”
周氏反应过来,自己刚才是有些魔障了。
一时之间听到那山脚下的地基可能会涨价,她就有些急了,也没仔细想想自家需不需要。
陈良见她明白了,便站起身来,“行了,你先做饭吧,我出去一趟。”
说完,他就出了门,去了六太爷家里了。
周氏眼看着他出了门,想到方才顾云冬说的那些话,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同样是女人,她咋就没有顾云冬那样聪明又好使的脑子呢?
第933章 贺家的要求
村子里要修路是大事,陈良是村长,但也要跟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着来的。
除了六太爷之外,还有几户大姓人家老太爷。
大伙儿都坐下来好好的谈了谈这个事儿。
听说要给村子里修路,这些年长的老人一个个都激动起来,根本就没有啥不同意的。
就算有困难,那也没事,克服困难就行了嘛。
顾家都给了这么大的便利了,其他小问题,他们都可以解决的。
众人就没有任何异议的达成了一致,陈良从六太爷家里出来的时候,脸色都微微的泛着红。
他也不耽搁,马不停蹄的又去了贺家。
贺家在永福村的存在感不强,因为他们家的位置也偏。
虽然不是在山脚下,但也属于边缘位置,房子后面就是一大片的田埂,出门都不方便。
贺家一家共四口,贺山川夫妻两个带着几岁大的儿子,再加一个贺老娘。
贺老娘身体不好,一年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只能卧床,尤其是天气乍暖乍寒的时候。常年吃药,因此贺家存不住钱。
贺妻便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和婆婆,再在家里收拾活计,种点菜做些绣活儿。
地里的活儿便只有贺山川一个人忙了。
一家子勤勤恳恳,日子勉强过得下去,但也真的穷。
陈良来跟贺家说明情况的时候,贺家一家子都懵掉了。
要拆他们家的院子?
陈良怕他们误会,忙说道,“当然,不是白拆的,村子里肯定会补偿你们的。你们可以好好想想,看看需要什么?能办到的,村里肯定满足。若是不能,咱再想想别的办法。”
陈良和几位长辈商量过了,贺家需要的补偿,由村子里出,这都是应该的。
贺山川一家都沉默了下来。
陈良看向一家之主,说道,“咱也知道你们舍不得,这院子修的好好的拆了可惜。但毕竟是村子里的大事,叔也是希望这路能修好的,到时候你们家出门也方便。当然,叔也不会逼着你们,若是实在不乐意,咱往旁边那田埂扩修也可以。”
“我同意。”
陈良话音一落,贺山川便抬起头。
贺家其他人都诧异的看向他。
陈良脸上顿时欣喜起来,“你当真愿意?那,你想要什么补偿?”
贺山川说,“我想要山脚下的一块地基。”
陈良,“……”有些眼神怪异的看了他一眼,看不出来他竟然会提这样的要求。
“我也不需要太大,大概是这院子的两个大就够了。”
既然是补偿,这要求也不过分。
不过陈良有些好奇,“你要那地基做什么?你家现在有银子盖房。”
“没有,不过我可以先圈出来种些菜,等有银子了就盖。”
陈良想了想,这个他倒是能做主,便应下了。
“行,晚点咱就把地契给你送过来。”
贺家这边搞定了,陈良便离开了。
他又去了顾家,和顾云冬说了贺山川的要求。。
顾云冬也有些诧异,对贺家也好,贺山川也罢,她都没啥印象。若不是这次修路正好遇到这事,她特地问童安打听了一番,恐怕她还不知道永福村有这样一家子。
第934章 顾家仁义
不过,贺山川这要求也不过分。
唯一一个难办的事情陈良也搞定了,接下来便可以开始修路了。
第二天,陈良就‘砰砰砰’的敲着锣鼓,将村子里的人都集中到了晒谷场。
他站在台阶上,迎着村民好奇又困惑的视线,轻咳了一声说道,“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有件事情要宣布。”
“啥事啊,这么一大早的,冻死了都。”
陈良瞪了那人一眼,说道,“自然是好事,你要是不乐意,那就回去烤你的火去。”
“我刚说笑的,叔您别介意哈。”那人赶紧换了个笑模样,听到是好事,顿时兴奋起来,也不觉得冷了,催促他道,“啥大好事啊,叔你赶紧说说。”
众人也赶紧让他说,而且他们还发现了,晒谷场上不止陈良这个村长在,就连六太爷他们几个老人也在。
这可就稀奇了,啥好事连一向不爱出门的他们也来了?
陈良扫视一圈,这才大声的说道,“咱们村子,要修路了。”
“啥,修路?”
底下瞬间嗡嗡嗡的吵成一片,一个个都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
有人忍不住问道,“村长,这修路是咋回事?是衙门给咱们村修吗?谁出钱啊?”
“是啊,咱们是不是每家都要出一个人干活?有没有工钱?”
“没工钱我可不去的,我们家活计多着呢。”
下面想法各异,这年头说起修桥修路修大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服劳役。
先皇昏庸无道,受苦的就是底下的老百姓。
这一任的县令大人倒是不错,但上一任的县令可不是个好人,他们村当年好些人都累死在这服劳役上。
因此众人对修路什么的十分抵触。
陈良见村民们的想法都歪了,赶紧说道,“都先静一静,静一静,这修路不是衙门下的令,是顾家仁义,出钱给咱们村修一条大道。”
晒谷场果然就是一静,众人不敢置信的看向站在村长不远处的顾云冬。
顾家……出钱?
大伙儿的眼睛顿时便亮了起来,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