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沿途还能看到不少官员对他投来羡慕恭喜的隐晦目光。
邵青远,“……”
他走到殿前,恭恭敬敬的跪下请安,“臣邵青远,叩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起来回话。”皇帝的声音还是硬邦邦的。
邵青远站起身,就低眉顺眼的站着。
偏偏皇帝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氛围,再一次的尴尬起来。
在场的大臣们心里越发的惴惴了,怎么回事?皇上招了邵大人过来又不说话,难不成他今日心情不好,是因为邵大人?
不会吧,邵大人做了什么事情惹得雷霆震怒了?
许久,屏气凝神的大臣们才听到皇帝开口,“邵青远,你辞官的折子朕看过了,这几日过去,你可是想清楚了,还是初衷不改?”
在场大臣们猛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抬眸看向邵青远。
辞官??
卧槽,这人疯了吧?
易子岚又暗暗的轻哼了一声,站在他身侧的一位大臣不由的瞥了他一眼。
所以郡王爷是早就知道了邵大人的打算,这才没好脸色的?
邵青远声音坚定,“还请皇上成全。”
皇帝冷哼,“真是不知好歹,好好的官不做,非要去当平民百姓,没出息,朕对你太失望了。”
“皇上息怒。”
息怒个屁。
尽管早就气过了,可看到邵青远这副死样子,皇帝还是克制不住怒意。
“人人都说你聪明,朕看你分明愚蠢至极。”也就这么一次了,他得骂个痛快,“朕告诉你,你早晚有一天会后悔的,到时候可别到朕面前来求朕,你求了朕也不会理你。真是蠢货,傻子,你没救了。”
邵青远,“……”皇上你这都气得口不择言了。
大臣们低垂着头,没敢出声。
虽然皇上在骂邵青远,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都是在维护他舍不得他。
邵青远到底怎么想的,确实是个傻子,平白无故的把功劳就这么给推了出去。
皇帝又恶狠狠的瞪了邵青远两眼,眼看着骂痛快了,这才冷哼一声,“算了。既然你心意已决,你的辞官折子,朕就准了。”
“多谢皇上。”
皇帝看都不看他,对着一旁的大太监说道,“宣旨吧。”
第3522章 皇帝给邵青远撑腰
大太监恭敬应下,展开手里早就写好了的圣旨。
大臣们愣了一下,既然准了辞官,怎么还要宣旨?
大伙儿疑惑之际,那边大太监已经开始宣读圣旨了,“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靖平县县令邵青远廉洁奉公,殚精竭虑,在职期间……为百姓谋福祉……研制化肥提高粮食产量……特封永安侯,钦此。”
永安侯??
众人错愕,这,这居然直接封侯了??
邵青远还算淡定,这事方才在宫外的时候,秦文铮就已经告诉过他了。
所以他早早的就有了心理准备,辞官已经惹得皇上震怒,若再推辞爵位,皇帝生吃了他的心都要有了。
因此他没拒绝,当即就要领旨谢恩。
没想到还没动作,朝臣中就有人不满的走出来。
“皇上,臣有异议。”
皇帝懒懒的看向说话的御史,“你有何异议?”
“大晋自建朝以来,除非世袭,一般封爵都要立过大功才可。邵大人年纪轻轻,从未参与过科举考试便升为三品大臣,已经是皇上格外开恩,如今若是封爵,怕是会惹人非议。”
反正邵青远都辞官了,往后不能共事,这人倒是也不怕得罪了他。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邵青远无所谓,他却是直接得罪了皇帝。
皇帝猛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直接站起身来,“大功??什么样的才算是大功?平鲁王,抓逆贼,冒着生命危险过瘴气林进入黎国境内抓捕前三皇子遗孤,促进两国邦交,平息战争,这些够不够?”
“提升靖平县经济,让整个边境百姓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够不够?”
“研制化肥,提高全大晋的粮食产量,你们吃的那些粮食还有他的一份功劳,够不够?”
“提出牛痘接种法,避免天花肆虐,减少疫病死亡,够不够?”
“拿出望远镜,放大镜,活字印刷,让军营将士,天下读书人都受到了切实的恩惠,够不够?”
皇帝指着那个冷汗直冒的御史,“这些你做得到吗?你拿的出来吗?就会空口说白话,逮着一个喷一个。怎么,是不是只有经历过战争,在前线建功立业浴血杀出来的功劳才算功劳?大晋不打仗了你不舒坦是不是?!”
御史被说得脸色惨白,噗通一下跪了下来,“皇上恕罪。”
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在地上请皇帝息怒。
皇帝冷笑,冷眼看着底下的大臣,“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那些小心思,邵青远年纪轻轻建功立业,给朕帮了多少忙?你们这些只会拖后腿的还好意思出声阻拦?怎么的,人家辞官不跟你们作对,只当个闲散侯爷,你们也有那么大的意见?”
“臣等不敢。”
皇帝,“最好不敢,朕把话放在这了,邵青远就算不在朝堂当官了,他也是侯爷,他夫人也是堂堂郡主,他身后有朕撑着,看你们谁敢轻视。”
众人心头一颤,没想到皇帝这般看重他。
这邵青远,何德何能啊。
皇帝终于看向邵青远,“还不谢恩?”
第3523章 不排斥当侯爷
邵青远从善如流,当即跪下叩谢圣上恩典,接了圣旨。
皇帝这才坐回了龙椅上,但脸色依然很臭。
邵青远默默的退了回去,接下来的时间,大臣们再开口说话时,又谨慎了几分。
怪不得皇帝今日心情不佳,果真是邵青远干的好事。
等到退朝时,大臣们看向邵青远的眼神都像是看傻子似的,只有几个交好的过来跟他说话。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现实,知道他辞官只当个闲散侯爷了,一个个的最多打个招呼,便很快走掉了。
易子岚不知道什么时候晃荡到他身边,嗤笑道,“看到没有,这就是你辞官后受到的待遇。”
邵青远不以为意,“我本来也不喜欢应付这种事情。”
易子岚噎了一下,他闹了两日脾气还是自动认输了,这会儿倒是心平气和了些,“不过侯爷也不错,别人见着你也是客客气气的,你回宣和府还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什么叫做为所欲为?他又不干坏事。
“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宣和府?”
“总要将京城这边的事情安顿好了再走。”也不长,最多一两个月吧。
易子岚就有些沉默了,“记得常回来。”
“一定的。”
一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外走,直至出了宫门。
邵青远刚上马车,秦文铮也跟了上来。
其他人见状,知道他们应该有话要说,便自觉的散开离去了。
等到马车启动,秦文铮才说道,“我还以为你对侯爷的身份也会排斥。”
邵青远笑笑,“为什么要排斥?我只是不喜欢做官的束缚,我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想为之努力。做侯爷又不耽误,我为何要排斥?甚至因着这个身份能带给我诸多便利,我还挺乐意的。”
秦文铮忍不住笑了,“也对。”
“其实我和云冬也聊过,知道这官就算辞了,应该也会有其他奖励的。”
一来,他们到底为大晋做出了许多贡献,尤其是在抓捕鲁王和白之言,促进两国邦交的事情上,谁也抹不掉的功劳。
若是轻易辞官,什么都没有,那皇上也会被人非议,觉得他飞鸟尽良弓藏,是个过河拆桥的郡王。
二来,是邵青远夫妻和黎国皇子宋岩的关系,他们是宋岩的义父义母,虽然是大晋人,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因着这层关系跑到黎国去?
有了大晋侯爷的身份在,总归是有利于大晋的。
所以会被封侯,邵青远并不觉得奇怪。
秦文铮见他想得明白,便也没多说了,马车行到秦府门口时,他就下了车来。
邵青远这才径自回了合泰巷。
关于他被封永安侯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邵府,顾云冬一看到他回来,就迎了上来。
随即笑盈盈的福了福身,“见过侯爷。”
邵青远一愣,拱手,“见过郡主。”
两人忍不住笑了起来,然而府内的下人却是集中起来,正正经经的给邵青远磕了头,换了称呼。
没多久,与他们关系不错的府邸都送了贺礼过来。
当然,即使关系一般般的,也有不少人家送了礼。
第3524章 收迟迟为弟子
邵青远和顾云冬便琢磨着办场宴席,邀请大伙儿聚一聚,也当是个告别宴。
时间就定在半个月后,顾云冬给不少人家都下了帖子。
这帖子一下,来邵府的人倒是少了许多,大伙儿也知道他们夫妻两个不喜应酬,除非几个关系好的,会过来找她说说话之外,其他人都等着半个月后再过来赴宴了。
因此,忙碌了几年的邵青远和顾云冬,竟是有了难得的空闲时间。
反倒是迟迟,居然成了他们当中最为忙碌的一个。
他从记事以来就一直在靖平县,对京城那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十分的陌生。
尽管如今的靖平县也很繁华,可跟京城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因此小家伙见天的往外跑,扬言要将整个京城都逛一遍,为此还定下一个小目标——半个月成为京城小霸王。
他的志愿,总是这么朴实又伟大,让人说不出话来。
不过,就几天时间,他还真的将合泰巷附近的几条街全部给摸熟了,就连顾云冬都不知道的小巷子他都一清二楚。
手里有钱,身手又好,又小小年纪‘博览群书’,迟迟很快就成为这附近八岁以下的孩子王了。
有了小玩伴后,他就更加乐不思蜀,一整天都呆在外面了。
以至于沈源上门找他的时候,小家伙连影子都没有。
顾云冬给他倒了杯茶,有些奇怪的问,“沈先生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沈源却兴致勃勃的,眼睛都透着光彩,“我来找你家小公子的,他人呢?快叫他出来,我见见。”
顾云冬诧异了,“你找我家迟迟?有什么事?他出去玩去了。”两人都不认识,有什么好找的?
要找也是找他们夫妻两个啊。
沈源蹙眉,“这大热的天往外跑,也不怕他中暑了。你快让人把他找回来。”
顾云冬虽然不解,却还是让童水桃出去找人了。
随即疑惑的视线落在了沈源身边的扁元智身上。
沈源是由扁元智陪着过来的,作为沈源唯二的弟子,顾云书去游历了,扁元智却留在了国子监学习。
他没有云书的结实的基础和天赋,但他很是刻苦踏实又通透,所以沈源就算在教导他的时候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和心思,他也同样很喜欢他。
扁元智前几天就听说表姐回京了,有心想要过来看看。可惜正好遇到了国子监一年一度的大考,整个书院都关了,禁止任何人出入。
他不好出门,便先将大考考完,到了休沐日在出来。
谁知道老师听说了表姐一家子都到了,也跟着他一块来了。
对上表姐好奇的眼神,扁元智抿了抿唇,低低的笑了一声,才小声说道,“老师说要教考迟迟的学问,他说大舅舅有天赋,云书读书好,表姐和姐夫脑子也灵活,有这样优秀的长辈,迟迟定然也不差。老师说,迟迟如今也五岁了,若是可以的话,他也想收迟迟为弟子。”
顾云冬愕然,收,收迟迟为弟子??
他确定?
第3525章 想把她家给包圆了
顾云冬一时竟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沈源如今就两位弟子,还都是她家弟弟。
现在要收第三名了,还是看中了她家的孩子?
他不知道他有多抢手吗?以前沈源是不收弟子的,所有大伙儿也不会往他面前凑。
后来他收了云书,许多人都觉得有了希望,那段时间沈家的门槛差点被踏破了。可沈源全部拒之门外,完全没有广收弟子的行为。
众人想着,或许是九岁小三元的秀才很难得,沈先生这样的人,确实也只有这样的资质才能入了他的眼。看看自家不成器的孩子,大多数人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结果资质平常的扁元智也被他收为弟子了,这大伙儿就不干了。
沈源家的大门再度引来高峰期,据说门板子差点被卸掉了。
还有不少人找到扁元智这边,那时候正巧顾云冬夫妻不在京城,顾大江也去了洛州府,众人都觉得扁元智没了靠山,就盯上了他要找他麻烦。
谁知道扁元智看着温温和和好欺负,修理起人来一点都不手软。尤其那个时候已经混成国子监头头的云书也和他沆瀣一气,差点没让这些人给气死。
但因着有扁元智在,至今两年过去了,还是有不少人尝试让沈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