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四爷的萌妻驾到-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玲珑阁的假发是分年龄层的,根据顾客的需要,能供大家来选择。

    清宴交代好了,转身往包间走去。

    此时,包间内很是热闹,佟太后、佟贵妃和尹根觉罗氏正在挑选精致的头面,每一套都是工匠们的精品。

    “小乖,你快些过来,这边的头面到时很有趣。”佟贵妃冲着门口招手。

    清宴笑眯眯的走进来,看着三个女人很满意,她的心里也开心不少,这些头面基本是从扬州那边调派过来的,他们出来的匆忙,很多东西都没有带,因此,清宴才会让人准备好了。

    “额娘,这些都是要给你们的,先挑选一下,喜欢的都打包带走。”佟贵妃已经两日都呆着同一套头面了。

    在宫内,这明显是奴才们的失职,不过,出门在外,殊荣也是没办法的。

    “小乖,这些会让你破费不少吧”佟太后到了解这些价格,因此,她真的有些担心清宴的财政问题。

    “额娘,那丫头就是小富婆,不用担忧。”佟贵妃到不担忧,她是了解一些财政的问题。

    佟太后一愣,佟贵妃不会说大话,因此,决定了挑选一套头面就好。

    “玛嬷,弟妹是我们妯娌里面最富的呢。”尹根觉罗氏也是知情者之一,因此,她绝对会放心的挑选的。

    佟太后瞧着二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才彻底的放心下来。

    “罢了,小乖这次进这些头面,玛嬷也要赏赐一些东西的。”佟太后乐呵呵的接受了孝敬,不过,她夜不会让小丫头亏钱。

    清宴双眸一亮,佟太后给的赏赐一定要比太后更符合心意。

    “好了,小丫头,等回京后,玛嬷让人送到四贝勒府邸去。”佟太后决定跟着康熙等人回京了。

    话音落下,康熙不禁愣了,他和佟贵妃一直劝说太后,跟着他们回京,希望能就近照顾他们。

    谁承想,小乖的一句话,事情就直接成了。

    “小乖就是朕的福星。”康熙瞧着佟太后乐呵呵的样子,心情也慢慢的好了。

    从清宴出生开始,每次到了关键的时候,清宴都会给康熙带来好运的。

    “嗯,小丫头确实不错的。”上皇也感叹道。

第七百九十七章 用赏物换赏银

    

一行人挑选好了头面,李德全和小顺子都伪装好了,众人才慢悠悠的离开了玲珑阁。

    街道上,他们没有感受到之前过了的视线,清宴逐渐的放松下来。

    两个孩子更是看着周围,宜肯额的视线一直盯着李德全,感觉哪里不太对。

    康熙余光瞄到宜肯额的眼神,直接装作不知道。

    往日,宜肯额要露出这般可怜的眼神,李德全早上前把他抱在怀里了,今日,他可不敢擅自行动,他的胡子刚刚贴上,还不能牢靠的伪装,宜肯额的小手绝对有劲儿,把胡子给拽下来,绝对会是一场灾难呢。

    “李德全,把宜肯额抱着吧。”康熙受不了宜肯额委屈的小模样,直接把李德全给卖了。

    话毕,李德全瞬间苦笑起来,他的胡子要是被掉了,外面的人指不定怎么说呢。

    “主子奴才这胡子可使不得”李德全在康熙身边多年了,从没有像今日这样反抗过。

    佟贵妃直接笑了起来,康熙一直致力于看李德全的笑话。

    “算了,他也不容易,你要是想抱着,自己过去抱。”佟太后看不下去了,李德全兢兢业业多年,到头来,被康熙当个玩具一样折腾。

    康熙看了佟太后一眼,直接沉默了,自家额娘很少会说他。

    自从上皇与佟太后跟随他们一起出来后,康熙真的是改变了很多,时常会闹腾出来一些小事儿来。

    康熙仿佛是承欢父母西夏的孩子一样,这样的感觉,让康熙多年没有体会到了。

    清宴跟在后面,抱着怀中的宜肯额,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以后,我陪着阿玛多出来走动。”康熙发现上皇警告的眼神,赶紧说道。

    康熙已经是一家之主了,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像曾经那样的玩闹了,因此,康熙很珍惜在父母面前的机会。

    胤与胤二人心有同感,在康熙与佟贵妃的面前,也放松了不少。

    街道上,极少会有人全家出动,不少摊主瞧着众人慢悠悠的逛街,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临近午时,众人走进了悦来客栈,大堂里人满为患,在门口还有拿号等待桌子的食客。

    清宴特意提前一日定了三个包间,掌柜瞧见自家主子带人浩浩荡荡的过来了,赶紧上前迎接,更亲自领着人往二楼的包间走去。

    康熙上楼时,发现大堂内的食客有很多区别,连招待的桌子都有一些分别,他有些奇怪,怎么一个地方用膳,却又这些差别。

    进了包间,康熙不得不感叹,悦来客栈的包间从来都是一间难求,今日,清宴大手笔的开设了三间包间,也算是给他的颜面了。

    众人落座后,康熙才问了清宴,为何桌子会有哪些区别。

    “回阿玛,大堂内的食客的价格不同,像最外面的桌子,基本都是平常得百姓,他们很多都是办了会员卡,每个月悦来客栈都会推行新菜,这些人便是品尝的人选了,他们通过免费的品尝也会提供一些意见。”清宴说道。

    第二等却是富裕一些的商人,这些人并不是很在意消费,有了那些免费的菜肴,这些人也会有贪小便宜的心里,直接占据一份的。

    第三等则是没有订到包间的贵客,因此,他们的桌子直接用屏风给隔开,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包间。

    三等桌子,菜肴的价格和失误的价格都有明显的区别的。

    清宴解释完了,胤和胤都佩服清宴的小脑筋,这么快就已经转变了。

    “小乖这办法到时不错,能分开用膳,再加上,话费不同,菜肴的精致程度也有了很大的差别。”上皇也点头了,清宴在分等级消费上,有一些前瞻的想法。

    臣子们这边,康熙也能用这样的经验,赏赐上面也能分开等级,不必全部按照规矩来做。

    康熙沉吟了一下,体会到上皇的意思,琢磨着这些从南边的官员开始。

    每次南巡,户部都要上次大量的金银出去,让户部亏空很大,再加上,南边得的臣子哪个不是富得流油,康熙的这些赏赐对他们而言,是锦上添花。

    如若,这些赏赐能用到百姓的身上,这些绝对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老四,户部这次带的东西多吗”康熙决定了,先赏赐死物就好了。

    “是,皇阿玛按照往年的分例带的。”胤在户部呆的时间长了,也明白户部的金银是很紧缺的,每次赏赐,都需要挪动大量的金银。

    上皇了解康熙户部的情况,也只能想着,那些掠夺来的东西,就算是放在内务府里面,也不能换成银子,作为赏赐,把这些死物全部丢给大臣们,情况则不一样了。

    “嗯,把那些死物先赏赐出去。”上皇也赞同康熙的意见。

    “阿玛,今年突然改变,南边的臣子们会不会”康熙有些犹豫,南巡后,他还要秋弥,这样一来,蒙古诸部的赏银都要变成死物了。

    “给蒙古的金银太多了,用死物去替代也是好的,再说,他们拿了金银,还不是从沙俄那边购买武器。”上皇不屑蒙古诸部的人,首领们都没有太大的本事,被下面的幕僚一吆喝,全部去沙俄那边买了了火器。

    大清这边刚刚装备了精良的装备,比沙俄那边更胜一筹,但是,蒙古那边的人却不甘心,在康熙的后宫,蒙古的贵女地位越发的低了,康熙的女儿们也很少往蒙古那边嫁,这些都与顺治朝有了明显的区别,太后的地位也不稳固。

    秋弥时,所有的赏赐都换成了赏物,也算是给了蒙古诸部一个警告,让这喜人明白,谁再不听话,敢于沙俄的人掺和到了一起,就直接动用武力了。

    “皇阿玛,这样一来,户部能节省不少的金银。”南巡和秋弥是户部最头疼的,蒙古诸部首领,时常会因赏银的多少闹腾出来矛盾,户部派遣过去送银子的,时常会被首领们责罚,因此,这个差事被户部侍郎们都当做一个苦差事,基本都没有人会过去的。

    康熙并不清楚此事儿,众臣子也都在隐瞒。

第七百九十八章 收揽人才

    

午膳后,四位老人带着三个孩子们回到院落午休,放任胤和胤两对小夫妻自由解散。

    胤与胤在悦来客栈门口分开,他带着清宴继续逛游,昨日带着孩子们有些地方并没去。胤提前让奴才打探了一遍,距离悦来客栈不远处有一个茶社,里面的说书先生讲得极好。

    “小乖,这边的说书先生讲的不错。”胤悄声对清宴说道。

    每次出门,清宴都会用观察的眼神看待当地的特色,有一些能学会去的,清宴也会直接派人,努力的学习一些技能。

    她做事情很有原则,不会像一些人,直接把人给挖走,使得对方的店铺经营不下去。

    悦来客栈的人品是不错的,不少的店铺都乐意与其合作。

    “说书的无非是故事好听。”清宴乐意看话本,却不喜欢听说书的说戏。

    在现代,她宁可看电视剧,也不会选择听评书。

    “你不是说,要在悦来客栈新增添说书的吗”胤到不在意,他时常让府邸的戏班子,写话本给她,里面有她喜欢的,才会让戏班子排演出来,也是为了给她解闷。

    皇家嫡福晋的生活非常枯燥,除了管理府邸的事物外,还要亲自照顾妾室的孩子们,心里有再多的憋屈,也要独自忍耐。

    三福晋对侧室充满了恨意,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走吧,咱们去看看,你难得说有一个好的说书人。”胤极少夸奖人,每当除了话本,胤都会提前先看,精挑细选后,那些选中的话本才会出现在她的面前。

    胤所说的茶社,是当地最大的意见,说书先生更是这边负有盛名的,每到他说书的日子,茶馆基本上是场场爆满。

    因此,茶馆的掌柜对他出手很大方,时常会给与一些赏金,希望能留住说书先生。

    不过,大家都清楚,说书先生会如此的拼命,是与年幼的女儿有关,女儿生了重病,需要很多精贵的药材来调养。

    “四四,这说书先生的家里,会有这般的事儿,或许,此人咱们能带走”京城的裕来客栈需要人才,除了京剧、杂耍和各种戏剧外,也应该增添说书的了。

    稍晚,二人来到了茶馆的包间,清宴端着茶水喝了一口,听这说书先生所讲,生动有趣,与京城说辞平凡的评书有了一些对比。

    “小乖,你觉得怎么样”胤很满意此人,说书之人为了女儿做到这步,真的算是不容易了,此人应该是可造之材。

    一个时辰后,说书先生走下了舞台,胤给了额鲁一个眼神,让他去试探一下说书先生。

    如若,说书先生会跟着去京城,大家是两得的局面。

    “额鲁去市场谈,这茶馆是五叔的。”皇子们都会悄悄的开设自己的店铺,康熙是知道的,没说一句话。

    在太皇太后在世,皇子们只有规矩的俸禄,除了逢年过节时,太皇太后亲自赏赐下的东西,皇子们的收入很低,看似很是富有,实际上,根本不能与家底儿丰厚的权臣相比。

    啊

    清宴愣神了,常宁居然会在着偏僻的县城开设茶馆,这里能赚的一找你并不多啊。

    “这里的消息很灵通,应该是皇阿玛秘密告诉五叔的。”胤笑声说道。

    常宁在皇家并不很出色,为帮康熙,伪装成了纨绔,以便模糊太皇太后和蒙古诸部的视野,连隆喜都不在朝堂上帮忙,兄弟二人都帮着康熙暗地里做事儿。

    除了裕亲王福全外,其余的两个兄弟都已不再掺和朝政了。

    此次南巡,康熙特意把三个兄弟都带上了,他特意让两兄弟留在御船队伍里,一方面是迷惑权臣们,更多的是希望两个弟弟随时给他消息。

    “主子,奴才有事儿回禀。”额鲁直接过来回话,“说书人要求带家人进京,而且,需要负担女儿的医药费。”

    胤听额鲁说了一下女孩需要的东西,不过是一般的字不要,对平常人家算是一种负担,对于清宴和胤而言,算是举手之劳。

    “嗯,答应下来,还有别的要求吗”说书人一直为女儿能康复,而拼命工作,他也是能体会的。

    额鲁直接摇头,对方还是很有骨气的,只有这一个条件。

    据说,说书人从家乡出来,全家出来是为了女儿能康复,他在村里是书房的先生,为了糊口不得不来这地方说书,本来,书生都有的清高已被磨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