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去捡鹅卵石,等回来我要考湘湘,看湘湘有没有忘记这些字。如果没忘,我就教湘湘更多的字。”
  严湘不乐意:“我还得挖沙坑呢。”
  妈妈怎么回事,耽误我的宏伟工程了。
  乔薇眼珠一转:“那,如果湘湘能把这些字都学会还不忘记,就给湘湘奖励一块糖?”
  家里是有糖的,纸包着的那种。
  但是怕小孩吃糖没节制,糖是收到高处的。每天吃的量乔薇管着他,一般一天两块或三块。不能更多了。
  果然,严湘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很好,乔薇穿进书里,接手了老公,接手了孩子,现在,孩子的教育大业也该提上日程了。
  但当她伸出手去揉严湘的小脑袋的时候,突然心脏一阵收缩。
  又酸又悔的感觉充斥了胸膛,随即如烟消散,全都释然。
  乔薇按了按心脏的位置。
  乔薇薇,这个孩子交给我,你放心吧。


第45章 
  严湘果然是头脑很好的孩子。
  就那么点时间教了他六个字; 也没让他动手写,就只让他认。他就能全记住。
  母子里去河边捡了半桶鹅卵石回来,乔薇考他一个都没认错。
  当妈妈的当然说话算数; 当场就奖励了小孩一颗糖。
  严湘把糖攥在手里,没有马上欢天喜地地就吃掉,而是想了想之说:“妈妈; 我还认识别的字呢,都认了能不能再奖励我一块?”
  乔薇听了当然高兴:“行呀。”
  乔薇心想小孩能认识几个字啊; 她说:“你都认识什么字; 跟我说说。”
  哪知道严湘高兴地转身跑走了。
  乔薇:“?”
  很快; 严湘就取来了那本《小布头奇遇记》。
  哦,原来是用书找字。
  这本书在原主的记忆里都给严湘读过好多遍了,乔薇穿来孩子后又接着读。能认识几个字也不稀奇。
  乔薇坐在书桌边托着腮,兴致勃勃地还想看看严湘能认识几个字。
  严湘先是指着封皮念:“小、布、头、奇、遇、记。”
  嫩嫩白白的小手指; 每一个字都指对了。
  乔薇夸张鼓掌:“好棒!”
  正准备再掏一块糖给严湘; 严湘却哗啦啦把书翻开了。
  乔薇:“?”
  翻到正文第一页,严湘用小手指指着正文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起来。
  虽然磕磕巴巴; 但……基本上是能连成句子的。
  乔薇:“??”
  很快,严湘就念完了第一段,开始念第二段。
  “等一下!”乔薇震惊地制止了严湘,问他,“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严湘说:“妈妈给我读书的时候; 慢慢就认识了。”
  乔薇:“???”
  乔薇心里生出了一个念头。
  她拿起了纸和笔; 跟严湘说:“你从头读; 妈妈记录一下; 看你认识多少字。”
  严湘眼含期待地问:“如果认识的多,能再多给一块糖吗?”
  乔薇抓了一把糖拍在桌子上:“要是真的认识很多; 这些都给你。”
  妈妈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严湘相信她。
  他立刻趴在桌子上,准备读。
  乔薇站起身把他抱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这样高一点。
  她自己去拖了个方木凳子过来坐在一旁,拿着纸和笔:“开始吧。”
  严湘又开始磕磕巴巴地读起来。
  他一边读着,乔薇就一边记录着,有时候写下来发现这个字前面已经记录过了,就随手划掉。
  一直到她手酸得不行,终于才喊停。
  严湘忍着口干舌燥,等着她评判。
  乔薇已经没有刚才那么震惊了,冷静了许多。她问:“你会写吗?”
  “不会。”
  “就是看到会认是吧?”
  “嗯!”
  “在外面看到标语和招牌,也都认识吗?”
  “嗯!”
  严湘眼睛瞟了一眼那堆糖块。
  “好。”乔薇把糖块推过去,“都是你的了。”
  严湘欢呼一声,丢了书,两只小手忙不迭地把糖块往裤兜里装。
  等装完了,捂着鼓鼓的裤兜跑了。
  书都不要了。
  听声音是先跑回自己的房间去了,过了片刻乔薇从窗户里看到严湘走出了房子,先到檐下小桌那里捧起一个搪瓷缸子,一仰脖,吨吨吨吨猛灌凉开水。
  喝完了抹抹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小朋友为了几块糖,也是很拼的,口干舌燥了都。
  解了渴,才终于剥开了一块糖填进嘴巴里,鼓起一块小腮帮,含混不清地哼着像是儿歌的调子,拿起自己的小铲子小铁桶,走到院子中快乐地挖起坑来。
  而屋里,乔薇握着下巴看着手里的纸陷入沉思。
  她刚才还想数字数来着,数到八百左右的时候,看了看后面的量,直接放弃了。
  具体是多少不重要了。因为本来就是她手腕酸得受不了了才让严湘停下来的。也就是说严湘真正的识字量还远大于此。
  没有人教他。连乔薇薇都没有教他。
  只不过乔薇薇和乔薇在给严湘反覆讲同一个故事的时候,总是将严湘抱在怀里,母子里一起看著书页。乔薇薇是这样,乔薇则是延续了她这做法。
  于是在反覆的阅读中,严湘把妈妈的阅读发音和具体的字对上了,记住了。
  他就认识了这些字。
  纯自学。
  而且这只是个幼儿园小班年纪的小孩。
  乔薇想明白这些,已经基本可以认定事情就是刚才她猜想的那样了——
  严湘,可能不是普通的孩子。
  他可能,他极可能……是天才萌宝。
  7岁就成为了全球顶尖黑客,在金融市场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攻坚国家科技难题等等等等。
  但天才萌宝一般都在都市言情文里。一般不出现在年代文里,尤其不在后妈文里。
  严湘,这个原文里沉默寡言的少年,这个被后妈林夕夕用来展示自己贤惠善良的工具人,他后来考上了首都的大学。
  但这个是在正文HE结尾的时候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嘴的东西。没有细说。
  他到底是哪年考上的?很模糊。结尾提到这点的时候,男女主都儿孙满堂了。
  只说他是严家第一个大学生,给后面的弟弟妹妹做了好表率。
  继子能考上大学,也再一次证明了原女主是个好后妈。
  狗屎。
  狗屎。
  天才萌宝这种buff在身,有没有后妈人家都一定能上大学的。
  说不定后妈还妨碍了人家的求学之路呢!
  因为严湘是天才萌宝这件事,在正文里根本没有体现出来。顶多他就体现了个“优秀”,但这种程度的优秀,根本匹配不了“天才萌宝”的设定。
  乔薇想到这里,火蹭蹭地就起来了。
  但又一想,也不一定。
  年代文为什么少有天才萌宝,因为时代特殊性,不好写。
  这个年代天才萌宝能干嘛呀,造电视机还是造原子弹啊。
  造电视机,写出来没什么苏感,造原子弹,涉政题材网文哪敢写。
  天才萌宝的属性不能体现可能还真不能怪林夕夕。
  林夕夕自己也才不过是小学文化,家庭主妇背景的中年阿姨。她的特长是家务和厨艺,严磊的乡下穷亲戚来了,她能独自烧七八个菜,能把这些人招待得满口子都是夸她的话,回乡传的都是她贤惠的名声。
  她可能根本都没有发现严湘的天才萌宝属性。九十年代人根本没有天才萌宝的概念。
  对严湘她也就是管衣食,从来不打不骂。


正文里随着严湘年纪长大,念了两年小学,后面学校太乱了,严磊直接不让他去了。托了人买了书给他在家看。
  严湘就每天在房间里看书。
  林夕夕还嗔怪严磊逼孩子读书,累着孩子了。
  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其实就是中学校里的学生。严湘的年纪倒是赶不上上山下乡的,等到恢复高考他可能也才十五六的年纪。
  但在他的儿童期和少年期,最重要的求学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无法系统地接受教育。
  这么一想,也真的不能怪林夕夕。
  天才萌宝生在这个年代确实支愣不起来。
  乔薇现在有点怀疑,会不会是原文作者一开始想添加天才萌宝元素,然而一写起来才发现这个元素在年代文里不好发挥,就搁置了。
  感觉这是最接近真相的了。
  那现在,这个天才萌宝被她接到手里了,该怎么办呢?
  乔薇瞧着窗户外头蹲在院子里挖呀挖呀挖的天才小萌宝,咬着指节想了半天。
  特殊年代,唉,特殊年代。
  这时候很明白原作者为什么把天才萌宝元素搁置成闲笔了。真的是有种无能为力之感。
  真可笑,她原本还打算每天四五个字地教孩子认字呢。
  乔薇把那几张纸全揉了,站起来扭了扭腰。
  人一旦经历过生老病死,能看透,倒是有一个好处,就是遇到什么事都不焦虑。
  或者可以说,就是很佛系。
  天才萌宝就天才萌宝呗,尽力教就行了。
  在国家的教育体系恢复正常之前,她能教的尽力去教。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尤其是这种特殊年代,谁都别去当出格的人。出格就意味着危险。
  天才萌宝也是宝宝。
  宝宝就应该有快乐的童年。
  乔薇走到大门口叉腰问:“要不要我帮忙呀。”
  “不用,我自己来。”傲娇的小声音,“我是男子汉了。”
  “噢,好吧。”
  今天是星期二,吃完午饭严湘照例去睡午觉去了。
  今天乔薇没睡,她等人呢。果然到了差不多的时间,有人来敲门了。
  打开门一看,外边站着两个男人:“是严团长家不?”
  他们身后还有一辆平板手推车,上面放着几根木头。
  
  “是是,就等你们呢。”乔薇热情地打开大门。
  先只进来了一个男人,大概看了看院子里的情况:“装哪?”
  再一看:“噢。”
  地上画了个圈,乔薇吃完中午饭就把地方圈好了。
  男人又出去,很快两个男人把木头扛进来,在乔薇指定的地方把乔薇盼了好几天的“人力洗衣机”给安装好了。
  跟她那个图画得一模一样。
  装完,一个男的还从裤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你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乔薇接过来打开一看,正是她画的那张图。
  乔薇乐了:“一模一样。师傅你们手艺可真棒。”
  她准备了凉凉的绿豆汤和烟给木工师傅。
  他们一边喝绿豆汤,一边问:“听严团长说这是洗衣服用的?”
  乔薇欢快地说:“对!”
  她说:“我试试。”
  木工们也好奇,等着她试。
  乔薇早泡了一盆衣服。
  这时代洗衣服的大盆可不是后世那种小脸盆。装了衣服装了水,乔薇得用拖的才拖到洗衣架底下。
  幸好试了一下,那根垂下来的木头悬得有点高,入水太浅。
  木工又解开绳子给调整了一下。
  再试,就顺手了。
  乔薇抓着小手柄,用木棍在盆里划起了圈圈。
  水哗哗地,跟着旋转。
  就像洗衣机一样,而且并不费力,还顺便活动了肩关节呢。
  做这个只是为了洗衣服省力而已,乔薇也没想到真用起来这么解压。
  天清气朗,阳光热烈,水流哗哗旋转。
  左三圈右三圈。
  可惜有人在,不能扭扭屁股扭扭腰。
  但也很快乐了,太快乐了。
  俩木工吨吨干掉几碗甜甜的绿豆汤,凑过来,有点抓耳挠腮:
  “那个……我试试?”
  “我也试试!”


第46章 
  “别说; 这个还真省力。”玩得不亦乐乎的木工师傅说。
  另一个则背着手俯身去看:“这能洗得干净吗?”
  “差不多。”乔薇说,“我预先泡过了。我用矬子矬了肥皂屑,热水化开泡的。”
  但小镇上的原住民很多和乡下村里是一样的; 不舍得用肥皂。
  乔薇看到俩木工师傅的脸上的神情,改口说:“改天我再试试皂荚,我想了; 先把皂荚用蒜臼子捣碎了,再热水化开泡衣服; 应该和肥皂是差不多的效果。这样我可以把肥皂省下来。”
  这时候最难得的其实还不是粮食; 是工业品。
  肥皂这种东西很多人家舍不得用。但乔薇一换成皂荚; 立刻木工师傅们就觉得这玩意没有距离了。
  他们甚至还建议她:“灶灰泡衣服也可以。“
  灶台烧的一般都是木柴、干草,所以灶灰是草木灰,也具有去污的能力。本来就是老祖宗流传了千年的法子。
  “对!”乔薇说,“这个其实就是把捶衣服改成转衣服了。捶衣服不也是为了让皂荚跟衣服混均匀吗?原理上是一样的; 就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她用词遣句听着就像是个文化人。
  谈吐气质也很不一样; 特别大方自然,一看就像是大地方来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