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哇”地一声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急诊科的护士长叹一口气,过来劝人:“大娘,我们都是一心一意想要给孩子治好病的,你要相信我们医生。”
老太太颤颤巍巍地问:“那开了刀病就能好了?”
护士长看向林辰歆。
“不能保证,只能说做手术就有希望,不做必死无疑。”
“大娘,孩子的情况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您得赶紧签字才行,不然孩子的爸妈回来了,您也没办法跟他们交待啊!”
老太太紧张地伸出手:“那我按、按手印。”
罗明浩的剖腹探查手术终于能做了。
肚子一打开,周围的人全都不忍直视地皱起了眉头。
果然是急性阑尾炎,阑尾化脓坏疽,并且已经穿孔了,整个腹腔都已经被脓液污染,这孩子是感染性休克。
清楚了病因就好了,把阑尾切除掉,清理干净腹腔,后续再进行一些抗感染的治疗就可以了。
孩子这命算是救回来了。
林辰歆把切下来血肉模糊,都已经烂得发黑的阑尾扔在托盘上,让人拿出去给病人家属看。
“啊?这不太好吧?把人老太太吓坏了怎么办?”
“就是得吓吓她,她才知道怕,看下次还敢不敢孩子病了不送医院,自己家里用什么土办法治。”
自从自己也有了孩子之后,林辰歆就特别见不得这种事。
“也对啊!”护士说,“阑尾炎急性发作,那得有多疼啊,这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真是想起来就叫人心疼。
跟阑尾坏疽穿孔的疼痛相比,什么手术刀口、烫伤的疼痛都算不得什么了。
前一天晚上,孩子在家肯定疼得四处打滚吧,就这样还能坚持不送孩子上医院,这老太太确实该吓一吓了。
手术室外,罗明浩奶奶惊魂未定地坐在那儿,正煎熬着呢,一会儿想着孙子要是活不下来,她也没脸见儿子,也是活不成了;一会儿又想着儿子会不会怪自己答应了让医生给孙子开刀,在乡下的时候,村里有好几个人都是去医院开刀开死了的。
要是她刚才不答应,孙子说不定还能活下来,这下可真没指望了。
她越想越是害怕,忍不住又要嚎啕大哭起来。
忽然手术室的门开了,一个护士端着一个托盘出来。
她连忙扑了过去:“医生,我孙子怎么样了?”
对于大多数很少进医院的人来说,他们是分不清楚医生和护士有什么区别的,看见穿白衣服的都喊医生。
护士把托盘送到她面前:“看看吧,这就是你孙子的盲肠,都快烂完了,里面的脓流了一肚子,要不是林医生及时给他做了手术,你想想还活得成吗?”
老太天一辈子哪见过这么可怕的东西啊,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好一阵子都缓不过来。
“那,那我孙子还活得成吗?”
最后还是护士长出来收拾残局:“您孙子没事,做完手术,再好好养养,就全好了。”
急诊科有个年轻的女医生是新分来的,以前没有见过林辰歆,只听了满肚子关于她的传说,一直以为,她就是个医术精湛、学识渊博,人美心善的好医生。
没想到今天第一次跟她近距离接触,却发现她跟自己想象中的温柔善良完全不一样,看看她对病人家属做的这些事,一把人还真的做不出来。
不过却真的好爽快啊,她更喜欢这样的林医生。
沈焰帮忙把小男孩送过来就离开了,幼儿园的老师一直等到了手术结束,确认孩子没事了之后,才敢离开。
林辰歆今天本来是不用上班的,刚刚纯属是加班,而且还是因为别人都不敢做这个毫无把握的手术,她才不得以亲自上阵。
这会儿做完手术,她也得赶紧回去幼儿园接孩子了。
路上幼儿园老师感叹说:“真想不到,怎么得个阑尾炎也这么凶险啊!”
阑尾炎这种病其实很常见,她一直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小毛病而已,做个小手术把阑尾切掉就好了,怎么知道还能差点要人命呢!
林辰歆说:“其实本来可能不严重的,就是没有及时送医,拖出来的危险。”
老师还是有点不明白:“可是这孩子的阑尾都已经坏成这样了,按说应该越来越严重才是,怎么昨天在家里歇了一天,今天却说好了,还能来上学了呢?”
林辰歆告诉她,有时候感觉好了一些,可未必就是病好了,说不定还更严重了。
“阑尾是一段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管腔器官,如果有粪石或者是其他异物堵住了出入口,管腔里面的压力就会逐渐增大,导致阑尾发炎、肿胀,就会压迫、牵拉到神经,造成疼痛。”
林辰歆打着手势向老师解释:“肿胀得越厉害,疼痛也就越剧烈,但压力一旦加剧到某个临界点,砰,炸裂了,阑尾穿孔了,压力一下子全都释放出来,疼痛也就减轻了。”
所以阑尾炎疼痛到顶点的时候,突然不疼了,那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意味着阑尾穿孔了,里面的脓液像是火山爆发的岩浆一样,蔓延至整个腹腔,会造成病人的感染性休克,甚至是死亡。
“这阑尾炎也太可怕了,回去得跟孩子们好好说说,刚吃完饭一定不能跑跑跳跳,不然引起阑尾炎可就不好了。”
林辰歆无奈:“饭后剧烈运动确实不好,但这跟阑尾炎没有关系。”
“咦,不是吗?可是老人家都是这样说的啊!”
第306章
“老人家还说; 肚子疼用粗盐炒热了捂肚子能好呢!”林辰歆用了刚刚罗明浩奶奶的说法。
老师立刻脸红了:“是我的错,还没有学会不用老眼光老经验去看待事物。”
老一辈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刚吃饱饭千万不能跑跑跳跳; 不然会得盲肠炎,年轻人听得多了,便也深信不疑。
“其实老人家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热盐敷肚脐可以起到温通散寒的作用; 对于肠胃受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确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对于阑尾炎发作; 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所以; 对症下药最重要。”
“同样,剧烈的运动有可能会导致阑尾中的粪石堵塞入口,造成阑尾炎; 而刚吃饱饭就运动; 确实对胃不太好; 所以饭后不宜剧烈运动,也是有道理的。”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样预防阑尾炎啊?”
“预防阑尾炎,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肠道的蠕动顺畅; 不要便秘; 所以要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的运动就可以了。阑尾炎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咱们有病治病,没有必要太担心了。”
“谢谢你; 林医生,你说得真好。”可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愿意这么耐心细致地跟别人说这么多的。
说话间两人回到幼儿园; 发现沈焰正站在小班的窗户边上看得起劲呢!
林辰歆也过去看:“俩孩子一直在这儿玩吗?怎么样了?”
沈焰告诉她:“吃完饭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睡了个午觉,醒来后吃了点水果点心,现在在上课呢!“
果然,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双手背在身后,乖乖地围成一圈坐着,在听中间的老师讲故事。
沈焰还说,他们刚刚还唱歌跳舞了呢,俩孩子虽然还不会,可一点儿都不胆怯,很积极地跟着摇头晃脑的。
幼儿园园长一来是感谢他们夫妻俩刚才帮了大忙,二来也是俩孩子表现得确实好,答应了让俩孩子明天就可以来上学。
林辰歆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俩孩子的去处可算是有着落了。
高高兴兴地牵着孩子回家,正好遇上来找她的邓大姐。
林辰歆十分惊喜:“大姐怎么回来了?”
之所以有这么一问,是因为在林辰歆提议她可以到省城去开蛋糕店的分店之后,邓大姐犹豫了一段时间,终于大胆地决定辞掉了医院食堂的工作,全心全意到省城干事业去了。
一开始她也是十分忐忑,心里没底的,但想着总不能什么都靠林辰歆,所以还是咬着牙自己一个人把店给开了起来。
包括找铺子租下来,学着林辰歆的样子做装修,跑玻璃厂买玻璃,一样一样,还没做的时候觉得登天那么难,真做下来了,其实也觉得不过如此。
总之分店就这么开起来了。
到目前为止,在省城已经有了三家分店,加上陵川的这一家,总共就有四家店了。
邓大姐没听林辰歆的,什么她不要股份,这店就算开上一百家,也绝对有她的一份。
没有当初她帮忙开起来的第一家店,哪里能有她邓大姐的今天?
现在邓香妹也去省城上了高中,学习成绩也很好,将来准备考理工大学的食品加工专业,打算毕业出来以后,跟大姐一起,把这个事业做强做大呢!
邓大姐这次是听到陈冬妹的男人受伤,她赶去照顾的消息,担心林辰歆家里的两个孩子没人照看,所以特地回来一趟,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在她看来,林医生什么都好,业务水平更是好得不得了,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了一些,时时让人担心,要是沈团长不在,她自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的那种。
更不要提自己一个人照顾好两个孩子了。
现在听说她要把两个孩子送去幼儿园,又心疼起来:“孩子才多大,就要被送去幼儿园被规矩管着,而且幼儿园孩子多,老师也管不了那么细致,孩子多可怜啊!”
小瑾说:“大姨,才不是呢,上幼儿园一点儿都不可怜的,幼儿园好好玩,还有好吃的饭饭吃。”
林辰歆也觉得没问题:“没事,过集体生活也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不过有个事还真需要大姐您帮忙。”
她想给俩孩子弄点营养米粉。
早上出门太早来不及了,一冲就能吃,晚上睡觉前肚子饿了,也能随时冲了给他们充饥。
这玩意儿当初贺敏瑛试着调配了很久才搭配出了几个最好吃的配方,方子都写给她带过来了。
林辰歆自己试着弄过一次,俩破孩子非说不好吃,说什么都不肯吃,把她的一番心血都给浪费了。
林辰歆没办法,只好再次求助于邓大姐。
好在邓大姐这次回来,本来就打算多住几天帮忙带孩子,等她找到新的保姆再离开的,所以省城那边店里的工作事先都已经安排好了。
现在店铺多了,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亲力亲为了,每家店都招了可靠的店长,把具体的工作都交给她们,她自己只负责管理方面的工作。
之前她什么都自己干,把自己累得要死要活的,主要是担心别人学会了来抢她的生意。
可是林辰歆告诉她,要是老担心这个,那一辈子都不要想做大了,再说了,这又不是什么天大的秘方,她们做得出来,别人迟早也能做出来的。
有竞争对手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自家的品质和口味都有保证,并且不断推陈出新,生意就不愁做不下去。
邓大姐一开始还有点放不开。
但不管她怎么小心,省城里还是一下子冒出了好几家相同类型的蛋糕店,有些卖得比她家还便宜。
那段时间生意确实也一下子差了许多,客人们都跑到别家店去尝鲜了。
那些日子邓大姐那叫一个着急上火啊,嘴上都长燎泡了。
可是没过多久,客人慢慢又都回来了,她好奇地打听了一下,客人们都说,别家店的东西没有她家的好吃,要不就是太甜太腻了,要不就是不够松软,硬邦邦的口感粗糙。
还有一家价钱特别便宜的,被人发现用劣质的原材料,鸡蛋都变质了还加进去,有孩子吃了他们家的东西拉肚子都上医院了,谁还敢再去买他家的东西吃啊!
邓大姐这才终于相信,林辰歆说的果然没错,只要保证了口味和品质,就不愁客人不来。
所以她慢慢地也就放开了,把主要的生产工作都交给了别人,自己主要抓产品品质,还有研究新品种,保证每个月都有新口味推出。
人轻松了,生意反而越来越好,蒸蒸日上,钱挣得多了,花钱也舍得起来,吃、穿,甚至打扮都舍得给自己花钱了。
现在的邓大姐,哪里还有当初乡下土大姐的模样,走到哪里别人不夸一句有气质啊!
“这米粉好啊!”邓大姐听完林辰歆说的做法,拍着手掌说,“简单,方便,又有营养,孩子还爱吃。”
“回头我们要是弄点出来,包装好了在店里卖,准能卖得出去。”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只能生一个孩子,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宝贝似的养着,给孩子买东西特别舍得花钱。
挣孩子的钱可是最好挣的。
邓大姐成长了,如今说起生意经来,也头头是道了。
不再需要林辰歆去鼓励她做什么,她迈的步子比林辰歆还要大。
林辰歆提醒她:“给孩子吃的东西,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如果真要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