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城又叫雪城,入冬以来便几乎每日下雪。每到雪停住,在临街的百姓都自发出来扫雪,此时他们一家家拿着铲子和扫帚来在街上,将雪堆到角落里,把路面清理出来。
马车里的人掀起车帘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幕,没看几息就赶紧放下车帘,手上握着手炉。
“干爹,这里天气寒冷,您可仔细风吹了身子,皇上每日可就指着您伺候,您可不能生病啊。”一个小太监殷勤地给刘公公披上了披风。
“我走这趟差可把那个牛总管乐坏了吧,现在皇上身边都是他的人,咱们这趟差办完可得赶紧回去,要不然都得被他挤去扫御花园。”刘公公愤愤不平地道。
他在皇上面前也算是一个红人,但是总是比不过牛总管。这趟苦差事,皇上就非要让他来做。刘公公一想到这儿,就觉得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小太监忙伶俐地安慰着:“干爹,这是皇帝对咱的信任。这趟差事,虽然是苦了点,但是您可是去给顾家、白家平反去的,他们现在虽然还没有恢复官身,但是咱都知道用不了多久的。以后啊,说不定都能成为干爹的靠山呢。”
“噤声。”刘公公瞪了他一眼:“咱家教了你这么久,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还不知道吗?”
小太监说:“嘿嘿,干爹我错啦,打嘴打嘴。”说着他装模作样地伸出手在自己的嘴上轻轻拍了两下,然后又小声对刘公公说:“这不周围都是咱的人嘛。”
“出门在外就要记得隔墙有耳。好了,不多说了,等到了顾家你再喊醒我。”说完话,刘公公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他闭着眼睛心里想着当年发生的事。顾家、白家被贬到这里已经有十几年了。当年,这两家在京城里是何等的威风,十几年过去物是人非,不知道他们现在在这里是什么样子。
他现在都能记得自己刚刚进宫时,第一次遇到顾家小祭酒的样子。
顾家小祭酒是顾首辅的大儿子,年仅十六便做了太子老师,当年刘公公有幸见了他一面,他身穿了件白色祥云纹长袍,腰间系着冰湖蓝玉带,留着鬓发如云的发丝,当面如冠玉、眉目如画,整个人看上去清隽潇洒如画中仙人。
“干爹咱们到了。”
小太监的声音打断了刘公公的思绪,他张开眼睛看向车门外。
“天使到——”带队将军身下随从前去叫门。
紧接着,顾府中门大开,顾老太君领着曾经的少年祭酒顾鸿达还有次子顾鸿宇来到大门口迎接。
“罪妇拜见天使大人!”老妇人说着就要跪地行礼。
“哎呦,老太君这可使不得。”刘公公快走两步,拦住了顾老太君下拜的身子。
虽说刘公公免了几人的跪拜,但是礼不可废,他们依然向刘公公屈膝行礼。
刘公公在这期间仔细地打量着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孔。
顾老太君曾经黑亮的头发已经变得雪白,脸上也都是皱纹,只有那一双眼睛依然闪闪发亮,依稀可见当年的样子。再看曾经的少年祭酒,少年的青涩感已经完全褪去,脸上蓄起了短须,满脸风霜。
刘公公看了,心里不免有些唏嘘不已。
见几人起了身,刘公公对顾老太君说:“老太君,院子里香案等物品可曾准备好了?”
顾老太君对刘公公点头说:“请跟老身进来吧,一应物品,我们早在几日前就已经准备妥当,就等天使大驾光临了。”
走进院子,刘公公打量着院子里的景象。果然香案、香烛等物品早就摆好了,但是院子里的布置与以前顾府的繁华景象一对比,让人倍感心酸。
但是现在不是怀旧的时候,刘公公脸色一正,在上首站定,随身的小太监站在他身旁伺候,顾老太君则领着两个儿子在他下首跪好。
刘公公拿出圣旨,先朝着香案拜了两拜,然后将圣旨打开,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有罪臣顾家,朕感念其家眷年老体弱,特取消流放之刑,准其家眷返回京城,取消其罪臣身份,钦此!”
“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顾府众人齐声说道,三拜九叩大礼行完之后,刘公公赶紧收了圣旨,将身子闪到一旁。
顾鸿达搀扶着老太君站起身来,刘公公将圣旨交给了顾老太君,他对顾老太君拱手说:“恭喜啊,老太君,不日我们就可以在京城相见了。”
顾老太君将圣旨收好之后,对着刘公公福了福身说:“刘公公此行辛苦了,从京城来到宁城路可不好走,您这一路上累坏了吧,就在府上休息几天。我让儿子带您去看看边城的景象。”
“不了不了,咱家还得去另一家宣旨呢。”刘公公也不多留,抬脚就准备走。
顾老太君将他一拦,把一个袋子塞到了刘公公的手中。
“老身知道公公有任务在身,那便不多留公公了,这点心意请公公一定收下,晚上到酒楼里喝点小酒,好好歇息才是。”
刘公公掂了掂袋子的分量,然后将袋子交给小太监收好,脸上露出了笑对顾老太君说:“老太君还是这么客气,等将来回了京城,咱家一定给您接风。”
第67章 刘公子的信
当年被贬落到宁城的不只是顾家一家,还有白将军一家。
这位刘公公下一站就要到白府去宣旨,所以他拿了袋子之后也不久留,直接就上了马车往白府驶去。
白将军一家早早地守在了府邸门口,见到马车到来,赶紧把门打开,将刘公公热情地迎了进去。
刘公公一样照本宣科读了圣旨,然后不出意外的也拿到了一个颇有些分量的袋子。
“刘公公,那顾家也是如此吗?”白老将军关切地问。
刘公公点了点头,白老将军感叹道:“这回总算是拨云见日了。”
他又对儿子吩咐:“去把我的好酒拿来,晚上我要和公公好好喝上几杯。”
刘公公对白老将军说:“老将军,今晚我要回驿站,明天一早就要回京,等到回京之后再和老将军痛饮吧。”
“也好,也好。那我们以后京城见面,老夫一定要和刘公公好好喝上一场,这一趟还多亏了刘公公呢。”
白老将军也要准备回京的事,所以见刘公公不留下来吃酒,便也没有留他,一家人热情地将刘公公送出了府邸。
等到他们又回到马车上,小太监把两个钱袋子给了刘公公,刘公公从里面摸出了几锭金元宝给了小太监,“这些是公公赏你的。”
小太监机灵地接过元宝装进了口袋里,然后他又问:“干爹,这两家都留咱们喝酒,我看一驿站的条件还没有他们这里好,为什么咱们不留下来呢?
刘公公笑到:“这你就不懂了,他们现在就算回京也只是平民身份。形势还未明朗,咱们得远着些,免得有什么差错牵连上咱们。”
原来如此,小太监受教地点点头,自己要跟干爹学的东西太多了。
刘公公带着小太监去了驿站不提,顾老太君这边全府忙碌起来,准备着进京的一应事物。
到了晚上,他们已经把府中的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在饭桌上,顾鸿达他们激动地对母亲说:“娘,咱们终于可以回到京城了,这回可要好好查一查当年到底是谁来诬陷我们!不能让爹白白死了!”
接着他又一脸沉痛地对老太君说:“还有小妹也不知道这些年怎么样了。”
说到顾家小妹,老太君的眼圈红了起来,她掏出帕子擦着眼泪对两个儿子说:“咱们在宁城日子虽然苦了些,可是一家人到底是在一起,可怜了你们的小妹,当年不知道逃到了哪里去。自己一个人还怀着身孕,现在算来那个孩子估计也有十四岁了。不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等咱们回了京城,站稳脚之后,一定要把你小妹给找到,娘要好好补偿她。”
顾鸿达和顾鸿宇一起点头,当年祸乱来得突然,他爹直接被人捉进了大牢,还是朝中的好友偷偷让人传递来消息。
顾老太君赶紧让人给小妹传信,那时候小妹刚刚嫁人,为了怕顾家的事牵连到她,顾老太君让小妹出去躲躲风头。
小妹这一走就不见了踪影,后来,他们一家就被皇上流放到了宁城,顾首辅在去宁城的路上得了疾病,一命呜呼。
过了几年之后他们才从别人嘴里辗转得知,当年小妹走的时候已经怀了身孕,她怕祸事影响到腹中的胎儿,一直都未曾回过京城。
这件事成了顾老太君的心病,时不时就念叨几声,想得狠了就抹起眼泪。这次终于能够回京,顾老太君说什么也要找到女儿聊聊这桩心事。
苏堇年吃了晚饭后有些坐立不安,顾锦绣见了问他:“你今天是怎么了,到底有什么心事?”
他摇了摇头,心里想:这个时候天使该到宁城了吧,再有几日。顾家、白家就该回京。等开了春,他也要为两个孩子做好打算。
想到这,他看了一眼顾锦绣,现在她和两个孩子简直亲如母子,到时候真要把她一个女人家自己留在这里吗?
顾锦绣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对着两个孩子说:“咱们把今天的数学题给做了。”
经过她几天的努力,两个孩子终于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这让顾锦绣老母亲的心得到了安慰,今天她准备再次突破,教两个孩子学习50以内加减法。
顾锦绣拿着毛笔在宣纸上写着,“你们看,21…9等于几呢,1…9肯定是减不开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要学会借位......”
没过多久,一页宣纸就被她给写满了,她对两个孩子说:@娘今天讲的,你们有没有听懂?”
小丫和小石头对视一眼,一起点头:“听懂了。”
“很好。”顾锦绣满意地点点头,“既然你们听懂了,那我们再做几道题巩固一下。”
听了她的话,小石头苦着脸,硬着头皮对顾锦秀说:“娘,时候不早了,你看村里人都已经睡下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睡觉了?您不是说过小孩子睡觉晚了影响长个吗?”
本来他和妹妹是想敷衍一下他娘,把这些任务留到明天再做,没想到他娘直接让他们今天晚上就要做题,小丫和小石头都一脸的不情愿。
顾锦绣看着两个孩子小脸苦巴巴的样子,笑着对他们说:“那好吧,今天娘就放过你们,不过在睡前我们要不要来背一首诗?”
“不了不了。”小丫赶紧摆起小手,她对顾锦绣说:“小丫不想背诗了,小丫想听娘讲故事。”
顾锦绣莞尔一笑,想想今天她们的学习还算认真,也该奖励他们一下了,于是笑着说:“好吧,今天娘就满足你,给你们讲故事,不知道你们俩想听哪个故事呢?”
小石头说:“我要听孙悟空的故事,我想看那个猴子怎么去打妖怪。”
小丫说:“我不,我想听白雪公主。娘,上次你说白雪公主的故事可好听了。”
两个孩子为了听什么故事争论了起来,小丫撅嘴说:“哥哥你该让着我,你不说我是你最疼爱的妹妹吗?”
看到小丫撒娇的样子,小石头顿时没了招,他对顾锦绣说:“娘,那就给妹妹讲故事好了。”
顾锦绣摸摸他,对小石头说:“你真懂事。今天呀,娘就给你们讲一个既适合你听也适合妹妹听的故事,叫做七个葫芦娃救爷爷。”
一听到又有新的故事,听几个孩子笑着叫了起来,他们的娘怎么这么厉害?肚子里到底装了多少故事?
到了晚上,两个孩子都睡着了。在油灯下,顾锦绣披着棉衣,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了白天她收到的信,是刘公子写来的。
第68章 赵书桓的新婚生活
刘公子在信上写道顾锦绣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办完了。等到赵书生乡试的时候,有一场好戏。
在信中,刘公子再次邀请顾锦绣进省城看戏,顾锦绣看到这儿嘴角勾了起来:这位刘公子对自己进省城还不死心,这是变着法儿邀请自己去省城呢。
她看着信上写的字,心里十分好奇,这位刘公子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还搞得神神秘秘的,之前自己怎么问他都不说。
“赵兄,有好事儿来了。”一大清早街上还没有几个行人,就见吴德华鞋子都穿反了,跌跌撞撞地跑到了朱家。
自从赵书桓入赘了朱家之后,他们可是有日子没见了,偶尔在私塾遇到那么一两次,他跟他打听在朱家的日子,赵书桓也总是避而不谈。
今天天还没亮,徐坤廷把刘公子写的信给了吴德华。吴德华拿着信,第一时间就跑到了朱府报信。
“赵兄呢,赵兄没在家吗?”吴德华见赵书桓没有出来问管事的。
“在呢,他在家里读书。”管事的表情有些怪异。
吴德华此时心情十分兴奋,他没有注意到管事的表情,对管事说:“那快带我去,我可有大事要和赵兄说呢。”
管事说:“姑爷说了要专心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