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锦绣看了看,挺陡得呢,她对小石头说:“下次别自己一个人来,万一摔到可不是小事。”
几个人顺着山路慢慢往下走,幸好之前把背篼都让苏大背着,顾锦绣走了一会儿觉得自己的脚都酸了。
穿着布鞋到底是不得劲儿,要是在现在穿着旅游鞋,这点路早就下去了,等将来有了钱,她一定要设计出好穿的鞋子,顾锦绣坐在石头上歇着气,心里想着。
第18章 赶海
来到海边,海水往后退着,不少长满了贝类的礁石都从水里露了出来。
“海蛎子!”顾锦绣一眼就看到了礁石上海蛎子壳。
“苏大,把我的饼子拿住来,给你们弄点好吃的。”
顾锦绣手里拿着饼子,走到了一块礁石旁,她瞅准一个大个的海蛎子,拿起卵石在上边轻轻一砸。
海蛎子的壳被砸破了,有汁水流了出来,顾锦绣用指甲把碎壳挑走,拿出里边的海蛎子肉放到饼子上。
就着海蛎子肉,她吃了一口饼子。
“太鲜了!”顾锦绣享受地眯起了眼睛。
她把饼子分给小石头三人,对他们说:“你们也尝尝,可好吃了。”
这种吃法可真新鲜。
因为在村子里,从来没有人会去想吃海蛎子的肉。听到顾锦绣这么说,小石头和小丫将信将疑地也学着她的样子,用卵石砸碎了海蛎子,将肉抠出来放到饼子上。
小丫吃了一口饼子,在嘴里嚼一嚼,有些腥的海蛎子肉被饼子的味道中和,变成鲜甜的味道。
“好吃,娘,你怎么想到这么吃的?”
苏大也停下咀嚼的动作,这种吃法他也是头一次知道。
顾锦绣嘿嘿一笑:“家里穷,偶尔吃过一次发现挺好吃的就学会了这么吃。”
她看着礁石上长满了名叫下锅烂的海菜,对两个孩子说:“咱们捡点海菜回去吃,这个包包子、做嘎达汤都可鲜了,平时咱们都吃萝卜白菜,这回也可以缓缓口味。”
“娘,这些都是给猪吃的啊,我们都嫌弄这个麻烦,所以都是打猪草给猪吃。”小石头委婉表达出海菜连猪都不吃的意思,但是顾锦绣丝毫不为所动,指挥着两人往背篓里捡起了海菜。
“苏大,这些海蛎子你能连壳抠下来吗,回家给你们做好吃的。”
想一想蒜蓉海蛎子的味道,顾锦绣觉得自己的口水就要留下来了,而且有了海蛎子她还能做出另一种调料:蚝油。
看着苏大挥动着小耙子,顾锦绣好像看到了银子长着翅膀朝自己飞了过来。
一家子感到太阳升得老高,顾锦绣觉得自己的腰都快累断了,背篓里的海蛎子已经多得漫了出来,海菜也装了满满一袋子。
两个小的累得头上冒汗,顾锦绣怕他俩着凉,赶紧给他们擦了汗,对苏大说:“这些够了,咱回家吧。”
“好。”苏大把背篓背在身上,手里提着布袋,另一只手打算去抱没了力气的小丫,小丫看到苏大的冷脸,小嘴瘪了瘪,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苏大叹了口气,把小丫放到地上,抱起了小石头。
小石头身子都被吓得僵硬了,一动不动就那么让苏大夹着往回走。
顾锦绣赶忙把小丫抱起来,跟在苏大身后一起往回走。小丫趴在她的肩头,小小声地说:“爹太严厉了,小丫怕。”顾锦绣拍拍她的身子,安抚着小丫,她注意到苏大的脚步似乎僵硬了一下。
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已经是午后了,顾锦绣觉得自己累得爬不起来了,两个小家伙也直接被她抱到炕上睡觉去了。
“你也歇歇,告诉我怎么收拾,我来弄。”苏大把身上的背篓放下,对顾锦绣说。
顾锦绣摇摇头,“不了,这些还得收拾出来,要不赶不上吃晚饭了。”
她站起身来到院子中央,把水倒进大木盆里开始清洗海菜。下锅烂长在礁石上,小丫和小石头采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来一些石头渣渣,首先得把这些渣渣给清理干净,要不然吃的时候就容易硌牙。
苏大看她清洗海菜,便去井边打水方便顾锦绣换水清洗,两人默默配合着,约莫半个时辰才把海菜都清理干净。
接着顾锦绣开始和面,她打算包海菜包子,海菜包子不需要发面,这样就比包发面包子快上不少。
活好了面,在醒面的时候,她把之前?猪大油剩下的油滋啦都拿了出来,海菜包子多油多肉才够香。
她把油滋啦拌到海菜里,又从瓦罐里舀出一大勺猪大油,加上盐,开始调制包子馅。
等她把包子馅调好,两个孩子也醒了过来。
“娘,你做什么好吃的呐,我怎么闻着这么鲜?”小丫洗了手跑到顾锦绣身边打算帮忙。
小丫看到一盆绿油油的包子馅,在冬天,草木枯黄,只有大白菜带一点翠绿的叶子,这些是从哪来的?小丫咬着手指猜测起来。
“这些是今天采的海菜?”小石头吸吸鼻子,有些不确定地问顾锦绣。也难怪他不敢相信,这年月还没有人吃海菜,更没有人会认为海菜能有这么鲜美的味道。
顾锦绣点点头:“小石头真聪明,将来读书肯定读得好。这些就是你们刚才采的下锅烂,一会儿娘给你们包包子。”
听到顾锦绣说起读书,小石头眼睛里亮了一下,接着黯淡下来,白头村里就里正家的孩子才识几个字,听村里人说念书可是要花费大价钱的,香草姐为了供个读书人,自己的手上全是冻疮,天天做绣活做到大半夜。
家里四口人,就靠爹打猎,恐怕供不起他的。
顾锦绣不知道小石头在想什么,如果她知道恐怕会笑起来,在她的认知中,每个孩子都必须读书接受教育的,别说是小石头就连小丫,她也要让她读书。
面已经醒好了,顾锦绣把面揉成一个一个剂子,然后让小丫和小石头帮忙擀皮。小丫和小石头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挨过来的,从来没吃过包子更不会擀皮,顾锦绣拿着擀面杖,把着小丫的小手,耐心地教着她怎么把一个个剂子擀成圆圆的包子皮。
娘三个忙了一会儿,小石头觉得自己鼻子有点痒,忍不住伸手去抓一抓。
“咯咯咯!”小丫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她赶紧用手去擦眼泪。
小石头不解妹妹为什么笑,等他看到小丫擦完眼睛,也笑得抱着肚子直打跌。
“你,哈哈!你眼睛那块全是面粉,哈哈哈哈!”小石头用手指着小丫的眼睛,小丫看到小石头的鼻子猜到了哥哥为什么笑,肯定自己也把面粉弄到了脸上。
她大眼睛一转,笑嘻嘻地用手在小石头脸上一抹:“哥哥,你鼻子上有面粉,我帮你擦擦。”
第19章 新鲜吃食
给小石头抹了一脸面粉,小丫捂着嘴偷笑,转身就跑。
小石头反应过来,扎煞着手去追小丫,嘴里喊着:“坏妹妹,看我不抓到你!”
两个人才院子里笑着闹着,顾锦绣听到孩子的欢笑声,嘴角勾了起来。
一只大手默默接过了擀面杖,帮着顾锦绣擀起包子皮,顾锦绣一看,不知道苏大什么时候打完水回来了,她看了一眼苏大擀的包子皮,接过来包了起来。
大人做活的速度比孩子快多了,有了苏大擀皮,一炷香的时间,两人就包出了两大盖子的海菜包子。
小丫和小石头在院子里疯够了,又跑回了厨房。顾锦绣看着两人大花猫一样的脸,抓着两人就来到院子里洗脸。洗干净后,她让小石头生火烧水,自己跑去王大娘家借了蒸屉,把包子小心地放到了蒸屉里。
顾锦绣坐在灶前看着火,诱人的香味让她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包子好喽!”
听到顾锦绣的声音,连在院子里拨海蛎子的苏大都大步走进来。
掀开锅盖,里边是一只只圆圆的包子,顾锦绣用凉水蘸蘸手指把包子往外捡。
“呼!”她被烫得直吸气,顾锦绣赶紧把手指放到了耳垂上,妈妈告诉她这样可以降低温度,手指就不会那么疼了。
“妈妈。”不知道今生今世还能不能见到妈妈了,顾锦绣想着眼泪落了下来。
小丫看到顾锦绣哭了,以为是娘被烫到了,她抱着顾锦绣的手,用小嘴朝着手指轻轻吹着,嘴里还念着:“娘不哭,小丫吹吹就不能了。”
小石头看着妹妹,想过来又有些腼腆,苏大则摸摸伸手把包子一个个捡了出来,他的手好像没有丝毫感觉,动作比顾锦绣不知道快了多少。
看着一家三口的样子,顾锦绣想起妈妈的话,不管在什么时候,她都要想野草那么坚韧。顾锦绣擦去了泪,向着远方露出微笑:妈妈,我一定会幸福的,你在那边也要加油哦!
包子被放到了盖子上,顾锦绣对小石头说:“娘捡几个包子你去给王大娘和里正娘子送去。”
“好哩!”一听能帮上娘的忙,小石头骄傲地挺起了胸脯。
等他从里正娘子那回来,包子已经端上了桌,大家都在等他回来一起吃饭。
小石头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一直流进了他的嗓子里。
“这,这是他们采的海菜?这是他告诉他娘用来喂猪的?”小石头又大口咬了一口,再看其他人也都在大口大口吃着包子,他爹已经吃到第三个了,连小丫第一个包子也快要吃完了。他赶紧三口两口吃完手里的包子,又抓了第二个包子开始吃起来。
苏大吃了七八个包子才放慢了动作,他看着顾锦绣眼神里都是疑问,这个女人真的是他前世认识的顾锦绣吗?之前没听说她会用野菜包包子,更不敢去抱他的胳膊,如果她不是顾锦绣,她又是谁?
顾锦绣不知道自己被苏大怀疑了,此时吃饱了饭的她,正盘算着明天去城里卖蒜蓉海蛎子。
蒜蓉海蛎子也叫蒜蓉生蚝,是现代烧烤店必备的妙物,烤好的生蚝肥美多汁,再搭配上灵魂蒜蓉酱,让她想起了苏轼老先生写的《食蚝》,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晚上,小丫和小石头听顾锦绣说准备进城,也央求着带上他们,顾锦绣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做买卖带上孩子们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
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等着牛车一起出发,顾锦绣又去找了里正娘子,里正娘子一见她来,拉着她的手请她进屋:“三娘,你的包子太好吃啦,怎么做的啊,几个孩子都抢开了。”
这个倒也没什么好瞒的,顾锦绣简单地跟里正娘子说了做法,里正娘子听说是用礁石上长得海菜做的,嘴里啧啧道:“真有你的,咱们祖祖辈辈住在白头村还从来没有人想到用海菜来包包子。明天大潮我也让俺家的小子去弄点回来,冬天天天吃大白菜,我都吃够了,正好用海菜换换口味。”
顾锦绣笑着说:“我能想到这个法子还不是因为家里穷,明年我打算让当家的把后边荒地种起来,等冬天也能有菜吃。”
接着她说起了正事,顾锦绣告诉里正娘子自己打算去黑水县城摆摊卖点小食,想问她借个推车。
“里正娘子,我也不白借,一天给你十文钱行不?”
里正娘子笑了:“咱们乡里乡亲还提什么钱不钱的,你要是用就拿去。”
“那哪成,要是生意能做得,我总得来麻烦您呢。”说着,顾锦绣把铜钱给了里正娘子,里正娘子推辞了几下也就收下了,喊了她大儿子帮着顾锦绣把推车推去了苏家,还借给了顾锦绣碳炉和碗筷。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明天开张了!
启明星还挂在天上,顾锦绣已经起了床,她把孩子们叫了起来,给他们穿上了新衣服,又用布庄大娘送的头绳给两个孩子头上扎了两个鼓鼓的抓髻,看上去想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年画娃娃。
昨晚熬好的粥被热开了,顾锦绣给大家盛好了粥,就着包子吃起了早饭。吃完饭,苏大把东西放到了推车上,然后一家四口朝着黑水县城走去。
天还是黑的,几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没走多一会儿,小丫就差点摔倒,苏大让顾锦绣把两个孩子抱到了推车上。
又过一会儿,苏大说:“你也上去吧。”
顾锦绣走得脚也有些酸,但是她不好意思也坐到车上,就算粗大腿有力气也不能这么用啊,这么用就算是生产队的驴也得累坏的。
“你走的太慢了。”苏大的一句话,让顾锦绣动作麻利地上了,姑奶奶累死你头驴,敢嫌弃我走的慢。
等她上了推车,苏大双臂用力,推着车子往前走。顾锦绣发现,苏大的速度比牛车快多了,自己刚才影响了人家的前进速度。
她回头看了一眼一脸淡定的苏大,心里想着:你这么能干就别怪我不客气啦!
第20章 不够吃啊
苏大推着车箭步如飞,差不多卯时,四人进到了黑水镇。
那些来得早的摊贩们早早占据了好位置,顾锦绣选了选,相中了卖馒头旁边的位置。
摊主是一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