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胜男信心满满,还叫她,“早点儿来啊。”
  宋满冬吃完早饭,先去猪圈上工。
  天蒙蒙亮,带着雾气,看得清人形,但不大分得清面容,但她远远瞧着就觉得眼熟,走进来才发现确实是熟人。
  “宋知青!”王喜娟正捏着狗尾巴草逗猪,听见脚步声回头,惊喜的看她,“你来了啊!”
  “我已经喂过它们一顿了,等咱们割了草回来喂第二顿。”
  宋满冬瞧着石槽,里面放的是剁好的草料。
  她难得失误,歉意的看向王喜娟,“今天是我来晚了。平时喂猪要几点过来?”
  王喜娟想了想,“家里鸡叫我就过来了,差不多都是这时候吧,喂完再回去吃饭,然后上工的铃响再去割草。”
  “草是昨天准备好的,只用剁一下,不费什么功夫。早上咱俩轮流来,明天你来就行了。”
  “行。”宋满冬放松不少,“那咱们现在去割草吧。”
  早起的事情不必担心,知青点是没养鸡,但左右邻居都是养了的。
  鸡鸣嘹亮,一声起,数声合,此起彼伏,不管你是谁家的,都逃不过这伴随太阳升起的声音。
  田在东面,猪圈也在东面,割猪草则是要往西面的山林里去。
  宋满冬背着背篓,同王喜娟穿过大队,渐渐走到了草木茂盛的地方。
  蜿蜒的路爬到了山里,宋满冬走在上面,半山腰时回头,瞧见了下面聚集的村落,忽的想起了陈敬之。
  陈敬之是不是也站在这儿看向他们知青点?
  说不定这条路就是陈敬之常走的,宋满冬心底有种奇妙的感觉。
  “就这儿吧。”王喜娟已经找好了地方,询问的看她,“宋知青?”
  宋满冬点点头,卸下背篓,同她一起割草。
  猪能吃的草有很多,蒲公英、马齿苋、苜蓿之类都可以,这些随手就能割一片,只是得小心不能混进毒草苦草。
  最好挑嫩尖,可猪的饭量大,同时喂几头猪来不及一株一株的掐,只能尽量拣嫩的来。
  王喜娟割了会儿草,突然想起来,今天陪她一起来的不是好友,而是知青,连忙回头。
  见宋满冬身边的背篓已经快满了,惊讶感叹,“宋知青,你镰刀使的这么好。”
  “之前用过。”提起这个难免会被追问起从前的事,但她要跟王喜娟一起上工,叫王喜娟猜来猜去也麻烦。
  宋满冬避重就轻,主动解释,“我在大队上生活过几年,农活都会一点儿。”
  “你这可不是会一点儿,比我做的好多了。”王喜娟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
  “比春玲也好,她要是干活有你这么利落,也不至于被挑挑拣拣拖到今年才嫁人了。”
  见宋满冬皱眉看过来,王喜娟解释,“春玲就是之前跟我一起喂猪的搭档,她是我朋友,现在在备婚了,日子定在月底。”
  “张大队长人好,要结婚的姑娘都提前一年安排到轻省活上,好好养养准备结婚。”
  “我大概年底也会结婚,我娘说,到时候回大队的青年多,容易找到好对象。”
  王喜娟絮絮叨叨的说着,忽的问起来,“宋知青,你们下乡了,结婚的事情怎么办啊?”
  宋满冬原本不想插手,到了年纪结婚,本就是大队上约定俗成的事,连县里市里,不少也是这样。
  可王喜娟问她,她沉默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结婚对我们来说不是必要的事。”
  “最主要的是手上有选择权,有能力决定自己做什么,由我们自己决定要不要结婚,而不是随波逐流的结婚。”
  “像赵胜男,她是主动下乡,根本没考虑结婚的事情,她想做的事是帮河东大队过上好日子。
  比起什么时候结婚、和谁结婚,她更在意麦子能不能增产,大家能不能吃饱饭。”
  王喜娟似懂非懂,“我有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不用结婚了?”
  宋满冬摇摇头,“不是你想,而是你能。你能养活自己,结不结婚当然由你做主。”
  王喜娟苦恼着,“可我娘说到了年纪就要嫁人啊!然后生孩子,养孩子,将来老了就可以享福。我们大队、隔壁大队都是这样。”
  “都是这样未必就是对的。”宋满冬心里想着不应该对她说太多的,嘴上却控制不住,“都是这样只是因为你见到的如此,走出这里会发现选择其实有很多。”
  她没太敢说,有些女学生还在闹自由,鼓舞大家不嫁人,不成为男人的附庸。
  “那远着呢。”王喜娟声音朗朗,没多少愁意,还回头问送满腹,“那你要结婚么?宋知青。”
  “或许会,或许不会。”宋满冬说。
  王喜娟感叹,“你们想的可真复杂。”
  宋满冬望着她无忧无虑的模样,有几分羡慕,也有些感慨。
  如果她有能力,就不用像现在这样空谈了,而是把她带出去看看。
  她下山时朝着对面望了眼,或许有一天王喜娟能自己走出去,那样更好。
  猪草有些能直接剁了喂,有些则是要煮一下,还会拌点儿谷糠。
  这些东西都放在猪圈旁的破落院子里。
  宋满冬喂完猪,便可以回家了,等下午再割一轮新鲜的草来喂。
  她先和了面放着醒面,又炒好肉臊子,才出门朝赵胜男说的那块地走去。
  到了山脚下,宋满冬都不用踩着地界数,一眼就找到了人。
  别的田里忙活的只两三个,唯独他们那一块儿,六个人都在。
  宋满冬走近了,瞧着地头只有几个小娃娃,有些惊讶。
  她走到赵胜男身边,才低声问,“大队上的人都没来凑热闹?”
  “怎么没来?”赵胜男抹了把汗,精神劲儿尚存,“大队长都来了呢,还叫我们重新换了下搭档。”
  她一说,宋满冬才注意到,现在是赵胜男和姚娉婷一起,速度最快的也是她们,已经种了数十行。
  方宛和徐清慢吞吞的,但瞧着徐清的锄头落地,距离跟上一次的几乎不差,十分均匀。
  陆许山是最慢的,江志农边撒麦种,还要边把他拉回来,以免陆许山的锄头挥到下一行去。
  “干活还得是我。”赵胜男看的直摇头。
  姚娉婷得意的甩甩头发,“没我你能这么快?”
  她兴奋的跟宋满冬分享,“要是一直有撒麦种的活就好了,这可难不倒我。”
  说着随手一抓,便是七八粒,手上一抛出去,稳稳当当的落在赵胜男挖的坑里。
  “怎么样?”姚娉婷冲宋满冬抬抬下巴。
  宋满冬由衷道,“很厉害。”
  这个准头已经超过许多人了。
  宋满冬接过赵胜男的锄头,“我帮你锄两行吧。”
  “行。”赵胜男也不坚持,锄头递给宋满冬,自己立着喘了口气。
  姚娉婷丢的快,她锄头也得挥的快。
  这一上午都没怎么歇,只觉得比挑玉米运红薯还累。
  再去瞧宋满冬,赵胜男愣住了,“满冬,你怎么这么轻松?”
  她拿脚踩踩地。
  虽说翻过一遍,可前几天日头毒,翻好的地转眼就被晒的干巴。
  种麦还不能挖浅浅的一层,刚开始的挖的坑,张大队长就笑他们是“刮地皮”。
  得用劲儿挥舞锄头,挖出一个锄头大小的坑才行。
  宋满冬头都没抬,回赵胜男,“只是瞧起来轻松,种地哪儿有轻松的。”
  赵胜男背着手走在她们身边,直感叹,“要是有那种能直接播种的机器就好了。”
  “有也买不起啊。”宋满冬叹气,“有拖拉机再犁一遍地,就好种了。”
  拖拉机哪里是河东大队敢想的。
  赵胜男琢磨着,“咱们要是明年小麦丰收,后年玉米小麦产量都起来,应该也能买拖拉机吧?”
  宋满冬不想打击她,可这前提是一切都顺利照着赵胜男想的路走,她将担忧藏在心里,“或许吧。”
  赵胜男没瞧出来,只觉得这事儿大有可为,等宋满冬锄了两行,便接过了锄头,顺便说道,“满冬,午饭叫陆许山跟你一块儿回去取吧。”
  “我们今天在地边吃,就不回去休息了。”
  宋满冬奇怪,“怎么这么赶?”
  “忘了跟你说,”赵胜男一拍脑袋,“早上不是大家都来瞧我们种地么?看了好一会儿,原本还有人打算来帮忙的。”
  “结果天阴了一下,大队长赶紧叫人去给其他地种麦子了。说是这两天可能会下雨,要赶在下雨之前种好。”
  宋满冬仰头看了下,只见云彩,不见太阳。
  云低低的,仿佛随时要落下来。
  要是赶在这一场雨落下来种完,也就不必忧心浇地的事情了。
  种地本就是追赶时令节气,由不得拖延。
  宋满冬知晓这事的重要,拒绝了叫人帮忙的事,“我待会儿送过来就行,你们还是赶紧种吧。”
  她原想着今天不忙,就做陆许山提过的扯面片,一人一碗汤面,吸溜吸溜的吃了。
  没想到今天换成了陆许山她们忙。
  宋满冬想着,回家就改了面团,重新和进去一些杂面,揉成偏硬的面团,做了捞面。
  一人一大碗,底下卧个荷包蛋,再浇上肉臊子,另提一壶面汤,赶紧给他们送了过去。
  陆许山虽然对着饭不是很满意,还是埋头吃完了。
  宋满冬回家把院子里的东西收拾了,也早早的去给猪割草,落了雨就不方便去了。
  忙活完刚要往地里去,半路被人拽了下。
  宋满冬一心想着地里的事,没注意到,反应过来警惕的看去,“陈家明?”
  “我找你一下午了。”陈家明模样比她急。
  “你这是准备去干什么?算了,你还是别去了,赶紧回家做月饼吧,我接了好几预定的单子。这会儿月饼卖的正好,他们还想加价买。
  不过我想着头一年,别提价这么快,显得吃相难看,还是维持了原价,但这也够咱们大赚一笔了。”
  “我算过了,月饼一盒能赚四毛,十盒就是四块,做个几十盒,赶在中秋之前赚完这一笔,咱们能歇几个月。”
  宋满冬想了想,“东西你放屋檐下,我晚上回去做。”
  陈家明拦了她一下,“能有什么比赚钱还重要的事?”
  “胜男他们今天在种麦子,我怕他们种不完,过去帮会儿忙。”
  宋满冬瞧了眼天色,匆匆道,“我晚上做好明天给你。”
  陈家明一时不防,被她给甩开了,原地思索片刻,还是快步追上去,“种地才能赚多少钱?干一天活三毛二。”
  他飞快的说着,“有这时间你多做一笼月饼,咱们能赚十几块呢!”
  宋满冬见他不罢休,只好停住脚,认真道,“陈家明,这小麦是给你们大队种的。它们好好种下、长成,明年或许是全大队农田的麦种。”
  “钱是很重要,可有些东西比钱还重要。要是为了钱,赵胜男她们都不会下乡。”
  这一亩地的麦种不止是赵胜男的心血,还有她和无数人的希望,宋满冬无法漠视旁观。
  宋满冬说完,并不强求陈家明做点儿什么,反而说道,“你放心,我今晚会把月饼做完再睡的,不会耽搁赚钱的事。”
  “我只希望你现在别耽搁时间。”
  她急急的朝地里赶,路上尽是匆忙的身影。
  陈家明原地沉默片刻,冷静了下来。
  这些日子过手的钱、追捧的客人,都叫他忘乎所以。
  宋满冬的话给他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只知道知青下乡,赵胜男他们忙前忙后,还窃笑他们傻,竟是不知赵胜男他们就是为了这里才放弃城里的优渥生活。
  陈家明依旧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当下,他扭头回家里也拿了锄头去田里帮忙。
  阴云低沉,雷声轰隆,赶在豆大的雨滴落地前,宋满冬他们成功在中间汇合。
  将这一亩地的小麦都种下了。
  赵胜男看了眼手表,才下午四点,黑沉的已经像是六点的天色了,“真的要下雨了。”
  她话音刚落,脸上便砸了一滴雨水。
  “下雨了!”
  不知是哪里的呼喊声传来,几人恍然惊醒,踩着田垄朝低头跑去,一路朝家赶。
  从山脚一路往家跑,还能瞧见靠近大队的田地里,早有准备的人披着蓑衣,再紧赶着种完最后一点儿。
  这些人都是种地好手,倒不必她们担心。
  宋满冬跑到前廊下才停住,一回头,大雨倾泄,跟天漏了一样。
  几人都站在屋檐下喘气,片刻后才相视一笑,露出如释负重的神情。
  “这雨是好兆头啊!”赵胜男喜气洋洋,“我可是听张大队长说了,他们往年种地还要等呢,就等这雨,等不到就只能挑水浇,最惨的一次是旱了,从河上游担水,一亩一亩的浇过来,人都累瘫了。”
  “没想到,咱们头一次就赶上了。这说明老天爷也想帮咱们呢。”
  “还得是咱们自己争气,不然老天爷相帮也帮不上。”姚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