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欢百味-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沅享受了一通女儿的撒娇,最后还是笑眯眯地铁面无私地道:“不行,一块也不行。”
  颜姐儿重重“哼”了一声,嘟嘟囔囔地靠在她胸口玩着衣服上的珠子装饰。
  姜沅也不管,就这么抱着她,维持着一个极度别扭的姿势回了一下午帖子。好不容易等到颜姐儿玩困了睡过去了,问茶她们帮着把她抱下来带到隔壁屋去睡了,姜沅才能站起来散散。
  一站起来就感觉两条腿的血好像这会儿才开始流动,一阵一阵的麻感跟着传了过来,酸爽得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散了好半天才感觉麻劲散去了。
  颜姐儿真的吃得有点胖了,她如今都受不住她的重量了。
  还是得管得更厉害些才行。
  姜沅有些发愁地想。
  晚上顾辞舟回来,一听她说那个薛鄢氏办的小宴就了然地“哦”了一声:“那个啊。盛之和我提起过。你要是想去的话也可以去玩玩,盛之总说他家夫人就爱折腾这些个,想来也是个办宴会的熟手,她的宴会不会无聊到哪里去。”
  姜沅听到这个,倒是起了些兴致。正巧她原本就对京中宴会了解得不是很多,便是当年在顾三夫人的带领下参加了些,不少小细节小风俗到了如今也都记得不大清楚了,也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重温重温,顺便结识一下京中的诸位夫人。
  十天以后姜沅便赴了宴。诚如顾辞舟所言,薛鄢氏确实是个办宴会的好手熟手,宴会的确办得热热闹闹,各家夫人都来了不少。薛鄢氏本人也一看就是个风风火火的掌家娘子性子,生得一副浓眉大眼,一眼看过去便叫人觉着很是大气。
  姜沅和她的性子倒是意外地相投,当然其中固然有两人因为顾辞舟和薛盛之的关系而着意交好的缘故。两人都在江州长大,如今膝下又都有自己亲生的儿女,对现下的京中局势也很是关怀挂念,聊起来简直是一拍即合,话题就像水流一样无穷无尽。
  临别前,薛鄢氏还亲亲热热地同她说,定国公家里有一片极漂亮的梅林,定国公夫人每年冬天都喜欢办个赏梅宴,按照往年的时候推,也差不多就在下下个月了,到时候可以一道过去。
  姜沅笑着谢过她。


第128章 恩山腊梅   冬月十三,姜涔归家。……
  冬月初二的时候; 姜沅果然接到了定国公家的帖子,邀请她十六的时候过来赏梅。
  姜沅回了帖子,把这事儿吩咐给侍棋; 让她记下备一份妥帖的礼物。虽然按说赏梅宴自然不必送礼,但她这同时又是初次上门拜访; 姜沅便想着,还是把礼数做全了的好。
  定下了这件事; 摆在姜沅眼前的还有一件大事。
  姜家来信催姜涔回去了。
  当然,不是开门见山地直接说让姜涔快些回家,姜许氏的来信中只是很委婉地问了一下姜涔的车马预计什么时候到江州府; 这样她们也好准备起来去接。
  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催姜涔回去了。不过也是; 眼看着都冬月了; 总不能让姜涔在顾家过年吧?那传出去难保不会有些风言风语的。同样的话姜许氏在给姜涔的信里也提了一遍; 于是姜涔就来找姜沅商量她回去的事。
  姜涔这几个月三不五时地往外头跑; 看起来倒是比当初刚来京城的时候活泼得更多了。姜沅和她简单商量了下,给她挑了个适宜出远门的日子便是了。
  商量完,姜沅捧着茶盏; 不由得生出几分愧疚来了:“你来京城一趟; 我都没有好好陪你玩一玩。”又是要打理府里的事情,又是要照顾膝下儿女的,还偶尔要出门赴个宴; 加上天气越来越冷她越来越懒得动弹,若说姜涔出了三十次门; 那她陪着的大概还不到十次。
  姜涔满不在乎地摇摇头:“哎呀,知道六姐姐你事忙人又懒——”说到这被姜沅瞪了眼,话硬生生地截住了尾音,姜涔拐了个弯儿换了个话题; 扬起大大的笑容:“那这样,不如趁着我走之前,六姐姐再陪我出去玩一次?”
  姜沅想了想,最近倒的确没什么大事了。先前那段时候因为宅子有皇上赐的,手里闲钱多了些,她便思忖着在京城附近买些田地庄子,着实费神挑选了一番。买完了又忙着选人买人换管事什么的,直到上个月月底才终于忙完了。
  这个月倒是可以好好歇歇。
  于是她点点头:“好啊。那我们后天去爬山吧。”
  姜涔一时卡了壳:“——啊?”
  她发觉姜沅的性子真是越来越爽快了,还着急。
  姜沅打算带姜涔去爬的山就是京郊的恩山,远倒是不远,因此也不用怎么收拾,后天一大早一行人便出发了。
  恩山得名于山上的恩觉寺,乃是皇家主持修建的,难得的是它平日里也接待往来香客。据说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恩觉寺有真龙之气护身,格外灵验,往来香客络绎不绝。
  恩山不高,山上遍植花草林木,芳香扑鼻。所幸如今已是入了冬,倒是没有什么蛇鼠虫蚁一类的了。姜沅和姜涔慢慢悠悠往上爬,一路上指点指点周遭景致,或是远眺京城,也很是悠哉悠哉。大约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垂及鞋面的裙子爬山委实不大方便。她们不得不提着裙子走路,看起来有几分好笑。
  她们是上午开始爬的山,一路慢慢走慢慢逛,途中还绕了两次小路去摘花采草——姜沅打算去,姜涔笑话她:“多少年了,孩子都有了三个了,六姐姐倒是还喜欢调弄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
  嘴上这么说着,姜涔倒还是提起裙摆乖乖跟在了姜沅后头,踩着旁人走出来的小路,一路小心地绕过路上可能会有的荆棘与野蛮生长的花枝,走到了那几株腊梅跟前,看姜沅从侍女手中接过剪子,对比挑选着剪下几枝。
  听到身后的动静,姜沅偏头笑睨她一眼,递了枝梅花给她:“我就是喜欢这些个。”
  两人走到山上的时候已经快到了中午。恩觉寺是皇家寺庙,不说它自个儿占有的大片私田,光是皇家给的银钱就不少了,因此在各方面都很舍得下功夫。寺中古木参天,楼阁古寺掩映其间,微风吹来,檐下的铁马便叮咚叮咚作响。来往僧人无不宽袍大袖,手缠佛珠,神态安然。行走在这样的寺庙里,姜沅感觉自己的步子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心中安宁了不少。
  她和姜涔一道围着寺庙转了一圈,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转去她们暂时歇息的房间里用素斋。
  恩觉寺的素斋也是一绝,在京中的名气向来很大。今日一试,便知道它不是浪得虚名。素版佛跳墙拿小金瓜做了汤底,光是姜沅吃出来的便有松茸、羊肚菌、猴头菇和虫草花,味道十分醇厚,一盅下肚,刚才在冬日的山间行走的寒冷感一下子被驱散了许多。旁的菜色也是滋味丰富,还有不少是拿蔬菜做成肉食的模样的,刚端上来乍眼一看能把人吓一跳。姜涔开玩笑:“这倒真是‘拿萝卜做御膳’了。”
  饭后饮了一杯大红袍,看着又上了豌豆黄和杏仁豆腐,虽然姜沅已经吃得七八分饱了也还是忍不住又拿起了勺子——她很是好奇,恩觉寺的杏仁豆腐比起当初和顾辞舟一道在裕州吃的那个杏仁豆腐来,哪个更好吃?
  姜涔:“六姐姐你怎么吃个杏仁豆腐也能笑得这么……”话音未落就被姜沅塞了一嘴豌豆黄:“得了吧,有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
  姜涔:“……”
  用过午饭又去后山折了几枝腊梅,二人便打道回府了。原本她们还商量着想在山上看个日落,不过早上爬山那会儿两人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山上的寒冷,因此都很有自知之明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程的路上,大约是因为微风吹得人有点懒了倦了,脑子不大清楚,又大约是因为许久不见家中姐妹,如今即将分别,难免生出伤怀之情,姜沅忽然拉了拉姜涔的手。
  和离后的女子的生活大多都很枯燥无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随时等着被转手给下一个男人。明明生活在从小长大的自个儿家里,却像是寄人篱下一般难堪。虽然姜沅心知爹娘和哥哥不至于让姜涔沦落至此,但她往后的日子,想来也是绝没有当年还在闺中时那般快乐的。
  姜沅注视着姜涔带着几分诧异情绪的眼睛,慢慢说:“……如果你往后还愿意的话,可以时不时来京城看看我。”
  姜涔安静了一会儿,安静得姜沅险些以为她没听见自己说话。
  然后姜涔反握住她的手,轻轻点头,应了一声。
  冬月十三,姜涔归家。
  带着姜沅给她做的腊梅香囊。


第129章 心性未定   还说小孩子?谁信呢?……
  “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
  萧紫胭倚在大迎枕上; 抱着个小巧玲珑的铜手炉,转头看着窗外的雪景,懒懒地感叹了一句。屋里烧着地龙; 温暖如春,连火盆都不必点; 免得生出烟火气来,熏香便也因此可以照旧用淡香。
  不过看着一走到外头去就忍不住缩脖子拢袖子的小宫女小太监; 就可以看出这天到底冷得有多厉害了。旁边侍弄熏香的宫女笑着附和了一句,道:“今年冬天确实冷得快了些。听说,三皇子因为这个又病了呢。”
  小宋美人所出的三皇子赵钦是个不折不扣的病秧子已经是全宫上下人尽皆知的事了; 就连宫外也有所耳闻。对此文昌侯倒是很得意——毕竟宋家是依附于定国公的; 可至于定国公却也没什么慌张的。宋家两个女儿被送进宫的目的只是为了帮萧贵妃固宠; 有没有子嗣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反正已经有了赵钧这么一个机敏而健康的“珠玉”在前了。
  甚至……
  宫女猛地咬了下下唇; 阻止自己继续想下去,抬头看贵妃娘娘,她依旧是那副懒懒散散的模样; 连眼睛都闭上了; 看起来倦得很。不过说出来的话倒还是条理分明:“又病了?唉,也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记得送些药材过去,再让何太医过去瞧瞧。”
  宫女笑着应了一声:“娘娘心善。小宋美人那里的药材想来定是比不上咱们昭和宫的。”
  萧紫胭似乎是终于困不住了; 站起来往卧房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我歇一会儿。对了; 再让人给钧儿和三皇子都送些炭火过去。”
  宫女赶紧一边应着,一边跟上去服侍她更衣。
  小宋美人就住在思月阁,和昭和宫隔了一片花草林木,周围遍植湘妃竹; 看起来风雅又清净,夏天甚至很少需要用冰。
  不过到了冬日里,这幅景致看起来就有些冷了。
  来替贵妃娘娘送东西的半夏一进了堂屋就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思月阁没有地龙,堂屋大概是因为平日里没主子在的关系,也没点火盆,加上屋子高大深阔,就更显得寒冷了。
  把她迎进来的宫女进了里间去喊小宋美人,半夏看看四下无人,赶紧哈了口热气搓了搓手。
  这也太冷了。
  幸好没过多久小宋美人就出来了。半夏一样一样把东西捧给她看,小宋美人见了就笑,看起来很是感动:“多谢,多谢贵妃娘娘挂怀。”又亲自塞了个荷包到她手里:“辛苦姑娘这么大冷天的还跑一趟了,拿去买花儿戴吧。”
  半夏也没推辞,直接揣进了袖子里,又说贵妃娘娘已经差人去请何太医了,待会儿就能过来。
  小宋美人千恩万谢地把她送走了,然后才回到东暖阁。
  东暖阁里点着两个火盆,其实倒也不是特别冷了。不过小宋美人摸了摸炕上赵钦还有些冰凉的小手,想了想,还是道:“再点一个火盆过来吧。”
  因为膝下有个三皇子,所以小宋美人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不过也只是过得去而已,毕竟她早就不受宠了。
  偏生赵钦是个天生的病秧子药罐子,三不五时地就要病一场,夏天怕热冬天畏寒,拨下来的冰炭又总共就只有这么多,再添的话,她一个小门小户出来的不受宠的宫妃,每个月就拿那么点固定的月钱,上哪儿去搞这么些银子?
  只能平日里做点刺绣,趁着有认识的宫女太监出宫办事的时候央他们出去卖了。固然会被扣下一些银钱,不过好歹也算有点收入了。
  小宋美人越想心里越苦,握着赵钦冰凉的小手,眼泪啪嗒就掉了下来。这一下便如同开闸放水,泪珠儿不要钱似的直往下滚。偏生这时候宫女在外头喊何太医来了,她赶紧站起身胡乱拿袖子抹了泪痕,慌慌忙忙地上了点粉掩盖住,打了帘子出去:“快快请进来!”
  同样的天里,定国公府也是一样的寒冷。风夹带着雪花吹过来,把脸吹得冷得像冰,甚至还隐隐作痛。
  姜沅跟着一众夫人在梅园里穿梭,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出门前在面上上了一层羊油。
  不然照这么吹脸非得吹皲了不可。
  回去还得再上一层。
  胡思乱想了一通的功夫,她们已经又走到了一株开得正好的红梅前。听着大家热热闹闹地品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