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就恭喜你了,等明儿个就来你家看看闺女啥样啊,你跟嫂子都长得俊,这生的闺女肯定也孬不到哪里去。”
程金华听到马师傅夸自己闺女的话,当然是很高兴了,在他心里,他闺女那是比所有小孩都好看的,只是这话不能说出来,所以程金华只是谦虚道:“都是小孩子,还没张开,现在哪里看得出俊不俊的。”
虽然谦虚,但是程金华是舍不得说自家闺女一点不好的,连贬低都舍不得。
两人一个要进屋,一个要准备出发走亲戚,也就没有再多聊。
程金华动作很快,把东西在屋里规整一番后,就又锁上门走了,这回是去接闺女回家了。
隔壁,马师傅进屋之后,他媳妇随口问道:“在外面说什么的?是隔壁的回来了吗?”
“是的,这会儿应该是回来放东西的,一会儿好像是要去医院接他闺女。”马师傅答道。
马师傅媳妇道:“我看这个程金华好像很宝贝他那闺女,这段时间听说一直往医院跑呢。”
“那当然了,第一个孩子嘛,肯定要稀罕一点的。”马师傅随口道。
马师傅媳妇撇撇嘴:“有什么好稀罕的,不过是个丫头片子,又不是小子,而且一出生就身体不好,以后还不知道养不养得活呢。”
“你说这些干什么?程金华对这个闺女这么宝贝,要是给他听到了,他不得翻脸?”马师傅提醒道。
“我就在家里跟你说两句,怎么可能啥的出去在程金华面前说?你觉得你媳妇有那么傻啊?”
“行,你不傻,不过记着啊,可别在外面说。”马师傅叮嘱道。
“嗯,记着了,肯定不会说的。不是我说,你娶着我这样的媳妇就偷着乐吧,给你一生就是三个大胖小子。
你看看隔壁,结婚八年了,才终于有了一个孩子,还是个病恹恹的闺女,要是我结婚八年就给你生了一个闺女,你妈不得把我生吞了啊?”
马师傅听着这话也笑了,他对自己有三个儿子是非常自豪的。
虽然在工作上他比不上隔壁,人家是车间主任,他只是一个手里连点实权都没的小组长,但是他有三个儿子啊。而隔壁程金华结婚八年了,也才生了这么一个闺女,这么一比,肯定是他胜了。
没有儿子怎么能行呢?以后养老怎么办?孙子怎么办?这香火不就断了吗?想到这,马师傅还有些同情程金华呢。
当然,马师傅这点隐秘的小心思以前是没有在程金华面前说过的,毕竟在一个还没孩子的人面前说这些,那不就是明摆摆的炫耀吗?这不是找打吗?他不可能这么没眼色,但是不妨碍他心里一直这么自豪着。
“行了,咱们快走吧,也不知道你娘家那边席上能不能有白馒头,你看我这脸上都有浮肿了。”马师傅一边开门一边对媳妇说道。
“肯定没有,爸妈给小弟娶媳妇就花了不少钱,哪里还有余钱去弄白面啊!到时候能有点玉米贴饼窝窝头就不错了,好歹能填填肚子。”马师傅媳妇道。
马家有三个儿子骄傲不假,但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这么多,口粮又少,自然得勒紧裤腰带过了,大人不得不饿点肚子,多留点给孩子吃了。
另一边,程金华是不知道隔壁那点隐秘的小心思的,他现在是有闺女万事足,啥事也没有他闺女重要。
“这么抱着出医院成吗?不会着凉吗?”程金华看着闺女的襁褓问道。
黄姥姥这会儿也来了,闺女带着外孙女出院她能不来吗?她看着襁褓里外孙女道:“不会,这会儿是夏天,热得很,要是襁褓跟冬天一样裹的太厚,孩子保管得热出痱子来,这样正好,肯定不会着凉,你就放心吧。”
襁褓里的程荔月此时还昏昏沉沉的,不过要是她清醒着,保管会不住点头,她可不想成为首个被热死的穿越者。
“你们俩先抱着孩子回家,记得走阴凉的地啊,别晒着孩子。我回去给云子熬鱼汤了,那个既能补营养又能下奶。”万丽君道。
“行,妈您就放心回去吧,我都晓得的。”黄从云抱着闺女道。
等妈走了之后,黄从云对着丈夫程金华道:“咱们家这个月的肉票应该还有吧?一会儿回家之后你去买点肉回来,到时候让我妈送完鱼汤回家的时候带上。
妈那边日子过得也不比我们这边富裕多少,这会儿啥都供应紧张,一月就半斤的鱼票,也不知道妈排了多久的队才买到鱼的。”
“嗯,你放心吧,一会儿送你到了家之后,我就去看看肉还有没有。对了,要不让妈留下吃顿饭吧,正好咱们家白面还有两斤,我给蒸点馒头吧。”
岳母的好,程金华当然也是记在心里的,他也是真真实实把岳母当成亲妈看的,这会儿也丁点不心疼白面了。
“行,要是没有肉就蒸点馒头让妈带回去,蒸的宣软一点,我爸牙口有些不大好了。”
两人抱着孩子慢慢往家走,程金华还拿着把伞打着,没别的原因,就是怕太阳晒着他闺女。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6章 新鲜鱼汤
“这是咱爸给咱闺女打的摇篮小床,到时候闺女困了就把她放里面睡觉,别提多稳当了。”黄从云指着大床边放着的小床笑着说道。
“爸的手艺肯定是没得说的,不过我看着是不是得在上面用布缝个罩顶上去,咱们这屋子窗户正好是向阳的,中午太阳最盛的时候,那么刺眼,闺女咋睡得着。”程金华指着窗户道。
这屋子就一扇窗户,也不好拉窗帘,不然屋里就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
黄从云看着外面有些刺眼的太阳,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得缝个罩子上去给咱闺女挡挡阳光。”
程金华动作很快,也没有说让黄从云缝,自己就直接上手了,他是当过兵的,啥都会一点,缝个东西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因为是给闺女缝的,程金华一个大老爷们捏着针都觉得高兴。
他现在的心情可不比那些得了儿子的男人差,他闺女在他心里多宝贝啊,给他闺女缝东西,他别提多乐意了。
缝一个罩子也不费劲,程金华很快就缝好了,就是丑了点,不过实用就成。
因为这会儿黄从云还在坐月子,家里做饭这事就归程金华了,当然以前程金华也没少做饭,俩人都是轮流着的,看谁先下班,所以讲真的,程金华做饭的手艺还不错。
而且这段时间黄从云住医院换下来的衣服也都是程金华洗的,她坐月子不能碰凉水。
其它女人坐月子期间一般都是婆婆搭把手照顾的,但是程金华跟家里那边就是面子情,他妈肯定不会来照顾黄从云的。
而程金华又不好意思让岳母来做洗衣服做饭这些杂活,就很自觉地把这些事揽到自己身上了。
因为这边筒子楼原本就是职工宿舍,只是单单一个房间,厨房自然是不可能有的。
楼里的人做饭都是在门口的走廊做的,家家门口都有一个简单的灶台,一到饭点,一个楼层的饭菜香味就都串在一起了,闻着味就大概知道隔壁做的是什么了。
因为程家是在这层楼的最里面,他们家靠着的走廊尽头就是一个大概一平方米多一点点小阳台,还有一个门。
平常做饭的时候,程金华和黄从云就会把阳台那边的小门开了,这样油烟还有饭菜香味就可以顺着阳台飘出去,不会堵在门口,黄从云是不大喜欢屋里进油烟味的。
程金华以前当兵糙惯了,油烟不油烟的,当然不在意,不过黄从云这么说了,他也就照做,每次做饭都会把走廊尽头的那扇阳台木门开了通风。
“一会儿蒸完馒头,我再给你煮个菜汤吧,你想喝青菜汤还是萝卜汤?”程金华对着屋里喊道。
虽然这会儿物资困难,但是媳妇正是坐月子的时候,程金华是不会省的,有面粉就不会让媳妇吃粗面馍馍或窝窝头的,青菜也是可着媳妇吃,他每次都是随便两口对付了。
“弄个青菜汤吧,青菜不好放,放久了容易坏,还在早点吃了吧。”黄从云在里面回到。
说完,程金华就在外面开始做饭了,黄从云在屋里抱着孩子。
黄从云有些叹气,闺女从出生的时候就怏怏的,几乎是没有哭闹过,饿了或者不舒服也只是哼唧两声。
按理来说闺女这么好带黄从云该高兴才对,可是对于黄从云来说,她宁愿闺女吵闹一点,有力气吵闹身体能差吗?
现在每天连个哭闹声都没有,黄从云才揪心,生怕好不容易得来的闺女悄无声息地就走了。
可黄从云也没有办法,只能细心再细心地照顾着,连眼都不敢眨地守着闺女,只盼着老天爷看着他们夫妻俩这么认真,能让闺女的身体早点好起来。
“里面是炖的鱼汤,快点喝吧,不然一会儿就凉了,这鱼刺也都要被我炖化了。”
黄姥姥住的地方离筒子楼这边有点远,在家里做的热腾腾还有些烫的鱼汤,送到这边就已经不烫了,要是再耽搁下午,保管会凉,所以黄姥姥一到就催着闺女赶紧喝汤。
“妈,这鱼哪里来的?怎么这么新鲜?这会儿菜场的鱼好像没有这么新鲜的,而且那边已经很久没有鱼卖了。”黄从云边喝边问道。
“你大姐婆家那边村里人一起去水库抓的鱼,家家都分了一点,我跟他们村里愿意卖的人买的。”
“多少钱啊?人家舍得卖啊?”
“咋不舍得?八毛钱一斤我还给了他一两玉米面,当然愿意卖了。”
母女俩说话的时候,程金华端着蒸好的馒头和菜汤进来了。
“妈,孩子我抱吧,您和从云坐下一起吃饭吧。”程金华拿布擦了擦手说道。
黄从云怕她妈不愿意,也跟着劝道:“妈,您就坐下跟我一起吃吧,您要是不吃,这鱼汤我也就不喝了。”
黄姥姥见两口子一起劝,最后也就终于坐下吃了。这会儿程金华坐到一边去抱孩子了。
黄姥姥陪着闺女吃饭,心里对着程金华这个女婿满意极了。
她当年果然是没有看错人。那个时候程金华一穷二白的,也没人知道他后面还能进厂当工人,正常情况下,哪里有人愿意把闺女嫁给他?
但是闺女喜欢,黄姥姥也觉得这个年轻人是个好性子,人品不错,连彩礼都没有要,就把闺女嫁了过去,老两口还给了闺女不少压箱底的陪嫁,当时真的就是看重程金华这个人了,其它的都不太在意。
而当时这个女婿也让他们惊讶,他直接把户口迁到黄家了,虽然后面小两口住的是筒子楼这边的职工宿舍,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但是这也相当是上门女婿了,平常也没少上门。
那个时候的黄姥姥和丈夫,对这个女婿别提多满意了。
而现在一看,就更满意了。你看啊,这天底下愿意伺候媳妇月子的男人有几个?又是洗衣又是做饭的,人家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大老爷们就撒手不愿意干的。
这叫什么?这就叫可靠。当年黄姥姥跟丈夫愿意把闺女嫁给程金华这么一个啥都没有的年轻人,看重的不就是这个吗?
黄姥姥吃了个七八分饱就不吃了,她对女婿道:“好,我吃完了,孩子给我吧,你快去吃吧,对了,孩子的药在哪里?我正好喂孩子把药吃了。”
哪有小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吃药的?但是没办法,这个孩子身体弱啊,到现在还没满月,就已经进过好几次急救室了。
这药是进口药,贵的很,就拿了两盒药,就花了三十多块钱。也幸亏黄从云和程金华两人结婚八年,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花销,攒下了不少钱,这才买得起这个药,不然这药是真的贵的令人却步。
除了这两盒药,在医院抢救的时候,还打过好几次死贵的救命针,也是国外进口来的,总之也是一个贵字。
手术费,药品费,住院费等各项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算下都有一百多块了,这年代工人平均工资也才三四十块,一百多块都够大半年的工资了。
其实上面那两盒很贵的药也不是一定要买的,也有便宜一点但是没有那么好效果的替代品药,但是程家夫妻哪里舍得给闺女用效果不好的药?直接咬牙根据医生建议拿了最贵的。
小孩子还不能吞咽,黄姥姥还得把药片磨成粉兑到水里给孩子喂下去。
只是这个药有个缺点,就是巨苦,程荔月她本来因为身体不舒服,一直昏昏沉沉的,这会儿直接被苦的一激灵,差点清醒了。
这会儿程荔月的状态其实很微妙,她是可以感受到外界的。
但是因为之前精神力感知空间透支,身体承受不了,差点病危了,让她暂时不能再动用精神力,只能靠着睡觉恢复,平时行为都是依靠婴儿本能,很难自己浪费精力主动作出反应。
所以程荔月她现在还真的得暂时经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