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锦这才恍然大悟,当即把那个老者的鸡蛋全都买了下来,还多给了五文钱当做答谢。
反正鸡蛋天天要吃,买下来又不会糟蹋。
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收拾了东西就走。
在刺骨的寒风里卖东西是很冷的。
夫妻两个一起离开集市。
似锦惋惜道:“如果我们自己会剥皮,会加工皮毛,就又能卖肉,又能卖皮毛了,能挣的更多。”
剥皮、皮毛加工是个技术活,如果没跟人学是不会这两项技能的。
良笙却并不在意:“做人不要太贪心,靠打猎每天能赚四五两银子我已经很知足了。”
“也是。”
似锦拉着他的手去裁缝店拿他们定做的衣裳。
老板已经把衣裳全都做好了,夫妻两个大致试了试,还蛮合身的,付了钱就走了。
似锦想到大柱媳妇她们说她的衣服上没绣花,还说有空会教她女红,于是买了针头线脑、丝线以及绣花绷,等着她们来教,或者自己上门请教。
最后夫妻二人去了李记粮油铺,买小麦。
李记粮油铺的李掌柜笑眯眯的问:“明天就能送精面粉来了吗?”
似锦点头:“能。”
李长柜又问:“大概哪个时辰能够送来?”
似锦想了想:“大概辰时左右。”
李掌柜这才放心,他生怕明天货送的太晚,影响销售。
第021章 一对父子
买了五十斗小麦,似锦又顺便买两斗黄豆。
既然有了石磨,她肯定是要磨豆腐、做豆制品的。
似锦要的是中号石磨,看上去不是特别大,可是却重达两百斤。
现在又买了五十斗小麦,和两斗黄豆。
如果把这两百斤的石磨也放上骡车,骡子拉不动这么多东西,即便勉强拉动了,也会累坏的。
良笙于是叫了一辆牛车专门拉石磨回家。
在去石匠那里之前,似锦买了几个羊肉包子答谢他帮他们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石磨。
骡车上放着小麦和黄豆,似锦就没坐在车上了,而是和良笙一起在地上走,主要是怕把骡子给压坏了。
半路上,有个十三四岁,衣衫褴褛、满脸菜色的半大小子跪在并不宽敞的道路上拦住他们的去处。
这个男孩一看就是一个流民。
虽然流民是受灾造成的,值得同情,但是良笙却很不喜欢流民。
并不是他没有同情心,而是不少流民走投无路,有的落草为寇,有的变成了偷摸抢劫的罪犯,从许州来荆州的路上他见的太多了。
为了他夫妻两个的安全,见了流民,他一般都是绕道走。
今天也不例外。
良笙一手牵着似锦,一手拉着骡车,正要从道路旁边的杂草中过去。
那个男孩连忙起身,冲上去一把抱住良笙的一条大腿跪了下来,哭着央求道:“大爷,好心的大爷,求求你救救我爹!”
良笙抬眼望去,看见不远的枯草地上躺着一个男人。
帮忙运送石磨的赶牛车的老爹摇头叹息道:“这年月,谁的日子都不好过,谁帮得了谁?”
说罢,摇着头继续往前行。
牛车比骡车慢多了,他即便先走一步,似锦他们也能很快追上来。
良笙默了默,问:“你爹怎么了?”
男孩哭得泣不成声:“我爹他染了风寒,又饿又病,快不行了。”
良笙松开骡子的缰绳,向那个男孩的父亲走去,男孩擦了一把眼泪,紧跟在他身后。
那个父亲和他儿子一样衣衫褴褛,满脸菜色,饿得皮包骨头,显得颧骨特别高。
见了良笙,眼里流露出求生的欲望。
良笙思忖了片刻,道:“让我救你父亲可以,你们得卖身为奴。”
那个男孩一直眼巴巴的盯着良笙,见他答应救他父亲,欣喜若狂。
立刻跪下来,咚咚咚给他磕了几个响头,因激动而哽咽:“我们父子二人愿卖身为奴!”
只要能救他父亲,只要他父子两个能活下去,他什么都愿意!
良笙点点头,从身上摸出一百来文钱来:“拿上这些钱,扶着你父亲去看病抓药买东西吃,看完病到荷花村来找我,我叫良笙。”
男孩接过钱来,含泪又磕了几个响头,就去扶他奄奄一息的父亲。
“爹,有好心人愿意收留我们为奴,我们以后有饭吃了!”
说罢,扶着他父亲,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架着他一步一步朝镇上走去。
似锦素来知道,良笙的理智胜过同情心。
他们在来荆州的路途上见过比这对父子还要可怜的逃荒人,也没见他伸出援手过,这次却伸出了援手。
她颇感意外的问:“你为什么会救他们?”
良笙拉着骡子车继续前行:“我们家又要磨面粉,又要磨豆腐,缺少劳力,那对父子看上去又蛮忠厚。
花点小钱收留他们当奴才,不仅能够解决我们家劳力不足的问题,还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似锦这时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抿嘴而笑道:“应该还要加上一条,收这父子为奴,就不怕他们把我们家的秘密往外说。”
古代的奴才和主人一条心,一般来说,奴才是不会出卖主人的,当然,那些背主的恶奴除外。
良笙无声的笑了一下:“被你看穿了。
以后我们家要种植和养殖这个朝代没有的农作物和家禽啥的,并且马上要磨面粉、做豆制品卖。
如果请外人帮忙耕种或养殖,难保人家看见我们种植的花生玉米不动心,勾结他人或者自己监守自盗。
可是自家的奴才就没有这么多后顾之忧了。”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时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今天老天爷就给他送来那对父子,问题立刻就解决了。
似锦道:“咱们可是有一个山头的地主,如果开荒,可以开出好几百亩田地来,两个奴才哪里够!”
“慢慢来,等过完年之后再买一批奴才。”
“那就得给他们盖房子住,我们不是又要买地基了?”
良笙思忖了一下,道:“先不忙着买地基,把给我们买的地基分一半出来给下人们盖几间泥砖的房子。
家畜和家禽也都养在他们房屋附近,就不会臭到你了。
等有钱了,我再把我们房子周边的土地买几分下来当地基,就能扩建了。”
似锦想了想,道:“家畜都养在下人那里吧,家禽就养着我们这里。”
适当的养养小动物还是蛮有意思的。
良笙应了一声好。
夫妻俩带着送石磨的牛车一进到村里,立刻有不少村民围了上来,十分好奇的打听他们买回来的这东西是啥。
良笙笑着告诉他们:“这是石磨。”
有人问:“干啥用的?”
良笙大大方方的告诉他:“磨面粉用的。”
石墨这么大,买回去之后摆在堂屋里。
白天磨面粉,只要有人来串门,别人就能看得到。
么面又不是含金量特别高的科技,有些人只要看一眼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与其让乡亲们偷学了去,还不如光明磊落的告诉他们,显得他夫妻二人厚道,人家还会念着他们一点好。
至于磨豆腐,是要避开村民的,就不提了,那才是似锦赚第一桶金的主要项目。
乡亲们越发好奇:“这咋磨呀。”
良笙道:“等把石磨运回家,我就让我媳妇演示给你们看。”
到了良笙家,乡亲们一起帮忙,很快就把石磨抬到堂屋里放好了。
良笙付了车钱,道了谢,让赶牛车的老爹走了。
似锦拿出几斤小麦,当着众乡亲的面磨面粉给他们看。
第022章 参观石磨
乡亲们的脖子全都伸得老长,看着又白又细腻的面粉磨了出来,个个震惊不已。
纷纷夸赞制造出石磨的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良笙笑着道:“这石磨是我娘子发明的。”
众人惊呆。
在不少乡亲们的眼里,似锦只是个弱不禁风、除了吃饭,几乎啥也不会的废人。
虽说长得美貌,但还不如一个村妇。
村妇至少会捡柴,会女红。
听说似锦连女红也不会,跟着村里的妇人去捡了一次柴,别人捡了一捆,她只捡了几根回来。
没想到他们眼中的废人,居然能够发明出能磨出比精面粉还要细腻的面粉的石磨。
众人再看似锦,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有人向良笙打听:“你们家请人做这个石磨花了多少钱?”
把小麦磨成精面粉,利润那么大,大家谁都想挣那个钱,这就需要买石磨。
虽然似锦夫妇打算靠磨面粉挣一笔钱,但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吃下镇上所有的精面粉生意。
更没想过把这个生意长久的做下去,毕竟这个生意很容易被人模仿。
因此也就不在乎告诉村民石磨的价格。
当不少村民听良笙说,这一盘石磨要三两银子,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有一部分人是舍不得拿出三两银子买一个石疙瘩,与其拿三两银子买一个石疙瘩,还不如买一匹骡子划算。
还有一部分人是穷得拿不出三两银子来。
不过还有少许村民想挣这个钱,笑着探口风:“阿笙哪,如果我家也买石磨磨面粉卖,你和你媳妇不会有意见吧?”
良笙笑得十分纯良:“能有啥意见,大家各挣各的钱。”
马上就有人向他打听,他们是找哪个石匠订制的石磨。
良笙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们。
有个村民腆着脸问:“阿笙,要是我们上你家磨面粉,你收不收钱?”
良笙知道他是在试探他。
如果自己收钱,这家伙表面不会说什么,暗地里肯定会指责他小气。
他笑着道:“乡里乡亲的,只要不是大几十斤,偶尔来磨点面粉,收啥钱哪!
只是我买了石磨就是为了磨面粉卖,怕腾不出空来让你们磨。”
他这一番拒绝得十分委婉,谁都不好拿他的短。
在庄户人家眼里,挣钱吃饭比啥都重要,人家靠着这个石磨维持生计,不给你磨面,这很正常嘛。
那个村民讪笑了一下,没再说啥。
他也只是试探一下,看能不能占良笙家一点便宜,占不到就算了。
众人围观了一会儿石磨就走了。
良笙去了里正家,告诉他今天买了两个下人,想把刚买的地基分成两块,一块给他们自己盖房子,另一块给家里的下人盖房子。
里正愣了好一会儿,问:“你夫妻两个的日子还没过起来,咋就买奴才了?”
良笙道:“等过完年我就要上学了,家里需要劳力。”
里正道:“你想把那块地基分为两块,分就是了,不用跟我说的,只要两块地基合起来面积没有超出就行了。”
良笙想,早知道这个问题这么容易就能解决,自己就不上门了。
都怪自己在现代社会里长大,实在是太奉公守法了!
回家之前,良笙又在村里租了一套破破烂烂的屋子,准备当那对父子的临时住所。
虽然他们家现在租的房子房间再多加两个人也住得下,但他绝不会让外人住进来,奴才也不行,何况还是两个男**才。
考虑到家里多了两口人,似锦做午饭时特意多做了不少。
虽然良笙把那对可怜的父子买下为奴,但是似锦毕竟来自于现代,不会真的把他父子两个当奴才看,至少饭会让他们吃饱。
午饭做好了,不见那对父子回来。
良笙道:“我们先吃吧,把他父子两个的饭热在锅里就行了。”
似锦给那对父子留了一碗蛋羹,一碗青菜,她夫妻二人则吃卤猪耳朵和卤猪口条以及一碗青菜。
虽然似锦没把那对父子当奴才看,而是当长约员工看。
但是饭菜只要对得起员工就行了,不可能和老板吃的一样好。
良笙前世就是肉食动物,今天中午肉菜多,他也就不用让着似锦了,吃得不亦乐乎。
边吃边道:“下次你把卤料配齐吧,这卤料不齐,卤出来的东西总觉得吃在嘴里差点什么。”
他在前世吃过似锦用完整的卤料配方卤制的食物,好吃到爆。
似锦点头:“回头我就把卤料的完整配方写了给你,你抽空去买。”
良笙应了一声好。
似锦想了想,又道:“别在一家铺子把卤料全都配齐。”
她的卤料配方在前世就是深受吃货们喜爱的秘方,因此不想轻易泄露出去,打算以后靠着这个卤料配方挣钱。
良笙会意的点了点头。
似锦又道:“再去药铺买点熟石膏回来。”
做豆制品必须要用到熟石膏,熟石膏是一味中药,所以要在药铺里去买。
良笙也应下了。
“还要买十个长方形的大托盘,边沿尽量高一点的那种,当做豆腐的模板。”
良笙点了点头。
似锦特意叮嘱他,买熟石膏时尽量别碰到熟人,以免让人发现蛛丝马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