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锦蹲下来抓了一把地上的泥土,沙沙的,黑黑的,心中大喜,这可是优质土地!
她扔掉手里的泥土,站起身来对良笙道:“不知道荒地多少钱一亩,我想把这一片土地全都买下来,顺便把房子也建在这里。”
良笙问:“这片土地不错吗?”
“嗯。”似锦点头,“这里的土质沙沙的,说明是沙质土壤,黑黑的,说明非常肥沃。
这种肥沃的沙质土壤,种棉花,花生,大豆,玉米、西瓜之类的农作物再合适不过了。”
她一脸纳闷道:“这么好的土地怎么没人买下来呢?”
良笙道:“可能这个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道这种土壤是好土壤吧?”
“有可能。”
似锦指着那口大水塘道:“买地的时候,看能不能把那个大水塘一并卖给我们。”
良笙应了声“好”
“我这就去里正大叔家,跟他说我们选好了地基,而且还想买荒地。”
“那我回去做午饭。”
似锦从良笙手里接过缰绳,牵着骡子回家了。
第017章 想考秀才
里正听了良笙的话,沉默了片刻道:“我不太赞成你们把家建在离村子那么远的地方。
如果有个啥事,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
也不想要你们买那片荒地,那片荒地既无法开垦成水田,也没办法种高粱,买来无用,纯粹是浪费银钱。”
良笙笑着道:“多谢大叔好意,可我娘子非要把房子建在那里,我也只能依了她。
那片荒地虽然不能改成水田,也种不了高粱,可是能种别的庄稼。
我娘子的陪嫁银子就由着她折腾吧,我也没指着她的陪嫁银子过上好日子。”
里正无可奈何用手指着他:“你呀,太由着你媳妇的性子了!”
不过人家做丈夫的都不阻拦,他一个外人也就不好多管闲事。
里正道:“荒地一般来说,卖一两银子一亩,不过你要的那片荒地实在是太差了,你出一百两银子,我做主,把那一片荒地全卖给你,那口水塘也能免费送给你。”
良笙默了默:“这么做会给大叔带来麻烦吗?如果会带来麻烦,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一两银子一亩地。”
里正挥了挥手:“有啥麻烦,这村里不是我说了算吗?
再说那片荒地也没人会要,即便我低价卖给你,也不会有人有意见的。”
良笙这才放心,道了多谢。
他还没习惯自己身处的是封建王朝,老百姓是没有话语权的,里正买卖土地给他,不需要任何村民同意。
里正顺着胡子道:“听说你买了骡子?那你还拿得出一百两银子买田地吗?”
良笙道:“把媳妇的首饰卖了,应该凑得出来。”
里正又是一阵沉默,然后数落道:“到底是年轻人,心里没点算计,也不知留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良笙笑了笑:“我们夫妻两个身体健康,只要肯干,花出去的钱总能挣回来的。”
里正正色道:“你夫妻两个已经买了骡车,还要盖房子买田地,这前前后后至少要花两百两银子。
这两百两银子你们只怕一辈子都挣不回来,可后年就要拉壮丁、服徭役。
你若交不出五十两文银,就必须得去服徭役,家里就只剩下你媳妇,她咋过活?”
良笙怔了怔:“这徭役是年年有吗?”
“隔三年征一次。”
虽然五十两纹银他夫妻二人拿得出来,可这隔几年就得拿一次,叫人心里不舒服。
良笙问:“就没有办法既不用出银子,又不用服徭役?”
“有啊,如果你是秀才就不用服徭役,甚至看见县令大人都不用下跪,并且还不用交任何赋税。
可问题是你不可能是秀才,所以我才想要你手头留些钱以备不时之需,这田地暂时先别买。”
良笙明白里正的良苦用心,总觉得他花那一百两银子买那块荒地不划算。
绕了这么大个圈,想要他打消这个念头。
可是那么好一大片土地,价格那么便宜,他怎么可能不买?
良笙装作沉思了几秒,道:“没有田产和房产,我夫妻二人就如无根浮萍。
这房子不能不盖,田产不能不买。
我……我想读书考秀才……”
里正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你都二十多岁了,还读得进书吗?”
“试试吧,不行我还可以靠着打猎挣钱。”
里正见怎么也不能说服良笙,只得放弃:“你若非要考秀才,我倒可以介绍一家学堂给你,这个学堂是我儿时的好友开的。
不过学堂马上要放假了,等过了年,你拿着我的推荐信去找我那个儿时的好友。”
说罢,当场写了推荐信,交给良笙。
良笙道了谢,两人又聊了几句,良笙告辞,回到了自己家。
似锦已经做好了午饭,就等着他回来吃。
在吃饭时,良笙告诉她,里正承诺,他可以把那口水塘,以及那口水塘附近一两百亩的荒地一百两银子全卖给他。
似锦听了十分高兴。
“买田地的钱因为买骡子和车用了些,再加上要过年了,得留两个钱,只能拿出五十两来。
我再添上些银首饰,你明天跟着里正大叔去县衙办理地契时,典当成银子,凑足一百两买荒地。”
虽然她空间里还有不少银子,可是不能拿出来用。
不然就成了自己打脸,说只两百两银子的陪嫁,却前前后后拿出了不止两百两银子。
会让乡亲们觉得她的话不可信,从而对他夫妻两个的人品感到怀疑。
良笙明白似锦的意思。
故意让他带着她的银首饰去了县城,当着里正的面典当成银子,让里正觉得,他们家为了盖房子买田买地,已经弹尽粮绝了。
良笙还提到自己想考秀才的事。
似锦举双手双脚表示赞成:“我其实也想让你考个秀才。
有个功名在身,就好比有个护身符。
而且秀才不仅能免徭役,还能够免赋税,以后咱们家田地再多,都不用交税,能省不少银子!”
在古代,赋税是相当重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里没有秀才的地主,要把田地挂靠在举人的名下,就是为了合理避税。
良笙笑着问:“既然有这个想法,怎么没跟我提过?”
“家都没安顿好,提这个是不是有点早?
再说现在跟你提了也没用,明年开年就要考县试。
这还剩几天时间,你虽智商逆天,也来不及准备。
所以我打算等过了年再说这事,没想到你也想到了这头上。”
吃完午饭,良笙就背着弓箭出门打猎。
荆州属于丘陵地带,没有像东北一样的大山,所以猛兽比较少,唯一吃人的猛兽只有狼,不过并不常见。
可似锦还是再三叮嘱良笙要注意安全。
良笙走后,似锦也没闲着,牵着骡子去村后山坡吃草。
虽然是冬天,可是有不少枯草。
骡子吃草时,她就拿着才买的镰刀割起草来。
都说马无夜草不肥,骡子肯定也是一样的,所以得割些草带回去,留着骡子夜里吃。
虽然前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连家务活都很少做,更别说农活了。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她已经穿越到这个古代,并且成为了一个村姑,那就要有村姑的亚子,农活干起来!
第018章 分猪肉
似锦割了草回到家里歇了歇,良笙就肩上扛着一只一百多斤的野猪,手上提满了野鸡野兔和一只野羊回来了,震惊得不得了。
良笙的武力值这么厉害吗,不仅力气大,而且打猎本领还这么高,打了这么多野味回来。
野猪死掉的样子非常狰狞,可似锦顾不得害怕,帮着良笙把野猪从肩上掀下来,扔地上。
看着他负重,虽然知道这点重量对有武力值的他而言不值一提,可她就是心疼。
良笙拿了两只大野鸡和两只大野兔,分成两份,给族长和里正送去。
让似锦在家烧热水,等他回来就杀野猪。
良笙提着两只大野鸡和两只大野兔先去了里正家。
见到里正就道:“我今天下午去山上打了不少猎,特意给您和族长各送一只野兔和一只野鸡尝尝。
我还打了一只野羊,那只野羊我想要送给明天办地契的衙门书吏。
这次就不孝敬里正大叔了,以后打到野羊再孝敬里正大叔。”
这些话必须说清,以免明天和里正一起去县衙办地契时,看见自己带着一只大野羊送书吏,心里不舒服。
良笙送的那只野兔和野鸡拿到镇上卖,大概能卖一两银子,已经够多了,哪好意思还让人家送野羊!
里正摆摆手道:“再打到野羊,拿到镇上去卖掉吧,你家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哩!”
良笙笑着道:“过日子省点不就行了,不在乎一只羊的。”
聊了两句,就告辞离开了。
梅香躲在自己的闺房里目送他离开的背影,心想,这后生果然如娘亲所说,生的好人物!
若是他未婚,娘如果……把自己说与他……
想到这里,梅香羞红了脸,心中有些懊恼自己。
亏自己把一本《烈女传》都读烂了,怎就不知羞耻,想到这头上来了呢!
良笙去了族长家,送了野味,顺便提了一下明天似锦入族谱的事。
说他明天还要去县衙办理地契,希望一大早就举行入族谱一事。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收了良笙的野鸡野兔,族长自然答应良笙的要求。
良笙不会杀猪,在回家的路上喊大柱帮忙。
杀羊大柱就会,杀猪他不行,毕竟这个朝代还没家猪,于是又喊了两个村民一起来杀猪。
似锦在家里已经烧好了两大锅滚水。
几个人一进门就动手杀猪。
野猪虽然已经死了,可是死的时间还不长,猪血还放得出来。
似锦闻到浓重的血腥味就想吐,连忙躲进房间里。
良笙歉意的对大柱几个道:“我媳妇有点害怕这种血腥的场面,不能给各位大哥斟茶倒水了。”
大柱几个并不在意:“女人嘛,胆子都小。”
何况良笙娘子生得细皮嫩肉,弱不禁风,胆小就更理所当然了。
不一会儿,野猪就杀好了,血豆腐也现做好了。
良笙先把似锦爱吃的猪排骨,猪耳朵,猪肚子,猪脚,猪舌头和猪里脊留了下来。
然后割了三条大概三斤重的五花肉送给大柱几个帮忙的乡亲。
大柱见猪肺被扔在一边,指着猪肺问良笙:“猪肺你还要么?”
良笙问似锦。
似锦从没用猪肺烧过任何菜,不会烹饪,摇头道:“不要。”
大柱扭捏的问:“能给我吗?”
似锦说话十分客气:“你若不嫌弃就拿去。”
大柱大喜,这么大个猪肺可以煮好几锅猪肺汤解解馋了。
大柱手里提着猪肉和猪肺,喜滋滋的和几个帮忙杀猪的村民正要回家。
良笙拱了拱手:“还要麻烦几位大哥帮小弟通知一下那天我们夫妻被逐出夏家时,替我夫妻说话的乡亲,我想送他们每人一斤野猪肉。”
似锦在房里听到,并未出来阻拦。
凡是良笙的决定她都是拥护的,再说感谢一下帮助过他们的乡亲也是应该的。
村里有百来户人家,那天帮良笙夫妻说话的就有八成以上的人家。
这些人家领到一斤猪肉,全都眉开眼笑。
猪血良笙也没留着,分给没有帮他夫妻说话的村民。
这些没帮过他夫妻的村民,不是胆小懦弱,就是不爱管闲事,但基本都不是坏人。
不分他们点容易遭人记恨,分他们一点他们会记着他的好。
这些没怎么帮过他夫妻二人的乡亲,一家一块血豆腐。
虽然没有那些帮过良笙两口子的乡亲分的多,可他们这属于白得,那些村民都觉得他夫妻二人仁义。
这样一来,一整头猪的猪肉很快就分的差不多了。
多的猪肉和猪内脏,良笙分成了三份。
里正和族长两家一家一块猪肝加一块猪肉。
剩余的猪肝猪心和猪腰再加上去了猪舌头、猪耳朵的猪头以及猪大肠良笙打算送给夏家。
他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等到过完年他就要去学堂读书,将来要考秀才。
虽然他夫妻二人已经和夏家没有瓜葛,可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封建王朝,夏老汉老两口非要无理闹三分,对他考秀才多少会有影响。
要是哪个考官认为他对他父母太绝情,会因为这一点而不录取他,那他就损失惨重了。
他夫妻二人若不时送姓夏的那对老货一点东西,但是又拒绝他们的索取,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们仁义,夏老汉他们心眼坏且贪婪。
损失一点,却能让夏家名声更臭,而他夫妻两个的名声更好,何乐而不为!
毕竟这是个百善孝为先的朝代。
似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