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绮娘想起初见小满时的情景,又瘦又脏的小孩,却有一双明亮纯净的眼睛。
“那高家是哪里的?”
齐慰说道:“这已无从查起,高王氏是寡妇,与村里人几乎没有来往,她是行商平妻的事,而是当初在村里买宅子时,带她来的中间人告诉里正的,里正的妻子又告诉了村里人,传来传去的,怕是也不确切,村里人参与械斗,卫葆的人凶神恶煞找上门来,他上了年纪,一口气没上来,竟是给吓死了。”
也就是说,想知道高家更详细的事,已无处可查,就连高王氏和小满的事,也是村里仅余的几个老得牙都掉光了的老太太说的。
齐慰苦笑:“我看过吕河县衙送上来的人丁调查,分为现有、亡故和离乡,高王氏和高王氏之子高满均是亡故,想来就连县衙的人,也认定那个孩子早已不在人世了。”
见李绮娘神情戚然,齐慰安慰她:“从你收留小满的那一刻起,小满便是你的儿子,没人和你抢,这下能放心了吗?”
李绮娘眼里有泪,却也忍不住被他逗笑了:“我可没想过要和别人去抢儿子。”
齐慰微笑:“好,你没想过,是我想的,我担心有人来抢你的儿子,所以在平城里便让人去查了小满的出身,你说,我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李绮娘悄悄拭去泪水,抿嘴笑了:“没有,你怎么会是多此一举呢,小满还小,他自己可能都不清楚,每个人都有来处,这就是小满的来处,等他长大了,一定会感谢你帮他查明了自己的来处。”
“好,等他长大了,你来告诉他,就说这是我的功劳,好不好?”
齐慰的声音温柔下来,一室静寂,只有他的声音如春日溪流缓缓流淌。
在李绮娘一家离开平城之后,齐慰便着手安排小满的身世了。
他要让小满像这世间万千孩子一样,读书、长大、成家、立业、子女绕膝,安稳一生。
齐慰对仁宗柴昱忠心耿耿,柴昱驾崩后,齐慰又把他的忠心给了柴昱的两个儿子,先是柴奂,后是柴冉。
无论太皇太后如何无德,只要柴奂或者柴冉在位,齐慰便会一直坚持下去,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只是齐慰万万没有想到,想要中止这一切的人,会是柴冉自己。
小满的身世,是齐慰给予柴冉的另一种守护。
第三一四章 饺子
那晚,齐慰送了李绮娘回家,他对李绮娘说:“你每天都要很晚回去,以后我都来接你。”
李绮娘失笑:“你这不是抢大壮和大牛的差使吗?”
“我只接你,他们还可以来接温大娘和吕姑娘。”齐慰说道。
“行,但是你不要亲自赶车了,让人看到不好。”李绮娘提醒。
齐慰答应,他倒不是嫌没面子,而是不想给李绮娘惹麻烦,一旦被人看到,李绮娘便会成为京城权贵们的谈资。
“那我是不是也不能再到李食记吃饭了?”齐慰忽然有些委屈。
“别让人看到就行。”李绮娘说道。
话虽如此,从这以后,齐慰虽然偶尔还是会出入李食记,但是大多时候,他来接李绮娘时,都会获得一份李绮娘专门为他做的宵夜。
当然,这是后话。
今天快到青萍巷时,李绮娘便让把车停下,齐慰问道:“送到门口不好吗?”
李绮娘想起自己的一双儿女,万一再让他们撞上,她这个当娘的,该多不好意思啊。
“不用,前面也不远了,我多走几步就到了。”
齐慰忍俊不已,他喜欢看到这样的李绮娘,他知道,若是李绮娘还是将他当成恩人或者普通朋友,是不会像今天这样的。
“好,我会一直看着你,等你进了门,我再走。”
李绮娘答应着,等她走到大门口,叫开了门,又跟着唐隆进门时,转身回头,见那辆去掉标志的马车,依然停在不远处。
颜雪怀和董万千早就回来了,柴晏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让颜雪怀晚归。
董万千没有吃饱,按她的话,那就是那什么鬼地方啊,每道菜都只有一点点,摆了些花啊草啊能当饭吃吗?
她回来就嚷着肚子饿,听说小满和董小白晚上吃的青蒜猪肉馅的饺子,便也吵着要吃。
小满和董小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听到董万千说没有吃饱,他们两个立刻也跟着一起饿了。
李绮娘回来时,便听到夏二姐剁肉馅的声音,她连忙过去,说道:“少做一点,晚上吃多了容易积食。”
夏二姐答应着,心里却在说,就那几个牛犊子,能积食才怪。
李绮娘想起和董小白差不多年纪的唐隆,问道:“你是不是也饿了?”
唐隆羞涩地摇头,却不收自主咽咽口水。
李绮娘给逗笑了,对夏二姐说道:“我换了衣裳就过来帮你。”
夏二姐是南方人,原本不会包饺子,还是李绮娘教给她的。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饺子,颜雪怀便对李绮娘说起陆二先生开书院的事。
“明年皇长孙要去书院读书,柴晏问咱们可否想让小满也去,除了小满还有董小白,他们两个都能去。”
李绮娘先是欣喜,随即便担忧起来:“他们跟着皇长孙一起读书,那岂非就和伴读差不多。是不是会有很多规矩,而且事事都要看皇长孙的脸色?”
李绮娘想起了陆锦行,那位神仙一样的陆公子,不就是柴晏的伴读吗?
据说也是从小就跟着柴晏,就连柴晏进军营,陆锦行也跟着一起去当兵。
李绮娘无法想像,文质彬彬的陆锦行在军营里是怎么过来的。
若是小满也做了皇长孙的伴读,是不是也要跟着入军营?
还有,陆锦行一看就是读书人,听叶老夫人说过,陆锦行的祖父陆之礼曾是会元,可是陆锦行却没有参加科举,就好像他读书全都是为了柴晏一样。
她的小满是读书种子,若是做了皇长孙的伴读,难道也不能科举吗?
李绮娘的话,却是把颜雪怀给问住了。
她一个穿越人士,她哪知道这些?
她还以为李绮娘听说小满能去名校,会喜极而泣。
好吧,她想多了。
颜雪怀不知道的是,若是任何一家勋贵或者官宦之家,听说自家子弟能与皇长孙入读同一所书院,这会子说不定已经摆上香案,告慰祖先了。
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这就是祖坟冒青烟。
因为这个原因,次日中午,趁着衙门午休的时候,颜雪怀主动打发珍珠去刑部问了柴晏。
珍珠回来说道:“七爷的原话,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怕是做梦都希望小殿下的小伙伴个个都能成为可造之材,七爷还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陛下尚在潜邸,七爷又是幼子,加上陆公子又是个心无大志之人,自是没有参加科举,可是小殿下的身份不一样,请老板娘和少东家不要多虑。”
颜雪怀想了一会,算是想明白了。
皇长孙,很可能就是下一任的太子,下下任的皇帝。
他登基之后,若是朝中的辅政大臣里,有那么几个,都是与他一起长大,生死与共的小伙伴,他的位子便算是坐稳了。
颜雪怀又去向李绮娘解释,李绮娘顺便把齐慰查到的小满身世告诉了她。
颜雪怀惊愕!
柴晏说小满的身世早在一两个月之前就已送进东宫,想来就是齐慰给小满安排的这个身世吧。
那个什么槐树沟早已死无对证,而所谓的高行商,鬼知道是什么人,大魏朝不知道有多少死在外面的行商,又时逢乱世,到哪里去查?
而且,像这种在外面娶个平妻,当年为了骗人家黄花闺女做这种妻不是妻,妾不是妾的所谓两头大,谁知道有没有编个假名字,这种八卦,颜雪怀和李绮娘全都听过不少。
所以说,小满唯一能被人垢病的,就是妾生子了,不过,他后来做了李绮娘的养子,连姓也改了,算是出族,这样一来,他就不再是妾生子,而是养子身份。
太子连董小白土匪出身都能接受,更不用说小满了,好歹人家还是遵纪守法的好百姓。
颜雪怀长长地松了口气,李绮娘却道:“能进那家书院的,想来都是非富则贵,我可不能让他们看低小满,要给小满多缝几身衣裳,才置办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才行。”
李绮娘想了想,又道:“陆二爷是男子,怕是想不到这些,要置办双份,给小白也置办一份。”
第三一五章 买菜
正如柴晏所说,小满和董小白的详细资料一早便送进东宫,东宫辅臣当中,当时便有人提出,这两个民间孩子不适合成为皇长孙的玩伴。
李满本是妾生子,且无宗族,即使后来出族被李绮娘收养,也仅是养子身份,李绮娘虽是漕帮周大当家的胞妹,可也只是草莽出身,又行商贾之事。
董昀就更不用说了,青云岭土匪!虽然董家在京城及平城皆有产业,貌似转做正行,可事实上,董昀的父亲至今仍在占山为王。
李满与董昀这种出身,若能成为皇长孙的玩伴,定当引来满城勋贵与官宦子弟的不满,御史也会弹劾,陛下登基不足两年,或因此事引起朝臣异议,不利于太子的声望。
太子当时就给气乐了,他指着那名大臣问道:“陈大人,请问你祖上是何出身?”
陈大人一怔,忙道:“回禀殿下,微臣出身耕读之家,微臣的父亲虽无功名,却饱读诗书。”
太子看向身边的内侍熊公公,熊公公立刻会意,补充道:“陈大人的父亲之所以饱读诗书却无功名,并非科举失力,而是。。。。。。而是老太爷乃是赘婿,依大魏律,入赘之丁不能科举入仕。”
陈大人脸色苍白,父亲是赘婿这件事,所知者甚少,却不知熊公公竟然知道,而且看这样子,太子怕是一早就知晓。
太子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陈大人呆怔一刻,旁边的武大人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陈大人,你说得很好,嘿,下次别说了。”
陈大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跟出去,太子早已不见踪影,熊公公正和一名小内侍说着什么。
小内侍走后,熊公公抬脚也要走,陈大人忙道:“熊公公,请留步。”
熊公公停下脚步,见来人是陈大人:“陈大人,可有吩咐?”
陈大人拱手行礼:“熊公公,下官不敢,不敢,还望您能指点几句。”
说着,隔着衣袖将随身戴着的一枚羊脂玉扣塞进熊公公手里。
熊公公也不推辞,顺手便玉扣放进衣袖,似笑非笑地说道:“陈大人,您在说那两位小公子之前,也先想想自身。您既非名臣名将之后,又未位列三甲,如今也能跻身东宫,已是天大的福份。
洒家是乡下人,乡下人进城卖菜被诸多挑剔,虽说卖的都是菜,可是卖菜的多了,也就要挑挑捡捡,这人啊也是一样,您说是吧?”
熊公公说完,翩然离去,只留陈大人站在那里怔怔发呆。
大家既然都是菜,你在说别人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也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就是毫无瑕疵,万中无一的那棵菜。
你能进东宫,是太子给你的恩德,太子若是不给这个恩德,你就是被挑挑拣拣后扔到一旁的一棵烂菜。
武大人是个好心人,见陈大人还站在那里,以为他没有想通,便好心劝道:“陈大人不必担心,小殿下身边的玩伴也好,伴读也罢,唯独最不缺的,便是名门之后,只要殿下说一声,整个大魏朝最优秀的勋贵之后、世家子孙,就能抢破脑袋过来,小殿下不缺这个。”
东宫里发生的这一幕,柴晏并不知晓,自从他被派去刑部观政之后,便很少再去东宫。
柴浩望眼欲穿,不见亲爱的小叔过来接他,无奈之下,柴浩只好去请皇后搭救。
“祖母,孙儿若是再不出宫,就要憋疯了。孙儿知道三婶怀了小弟弟,您的心思都在小弟弟身上,可小弟弟还没有出生啊,您不能为了一个尚未出生的小毛头,就忽略了我这个孙子。”
皇后被他说得哭笑不得,问道:“你是想你的小伙伴了,是吧,那什么大白,还有什么馒头?”
“嗯,祖母,除了小叔,您是最懂我的人。”柴浩使劲扭着身子,若是有尾巴,这会儿早就摇起来了。
“那祖母让人把他们接到宫里陪你玩儿,好不好?”皇后笑弯了眼睛,小儿子大孙子,这是她的心尖子。
“宫里有啥好玩的?如果宫里好玩,小叔为啥不愿进宫,我又为啥想要出宫,祖母,您就让我出宫,去体察民情吧,我不是出去玩,我是为祖父办差,真的。”
柴浩话音刚落,一个熟悉的声音便由远及近传了过来:“你为朕办差?朕为何不记得有这回事?”
殿内的内侍和宫女连忙跪倒,皇后也站起身来:“今日陛下怎么这般早就过来了?”
帝后感情深厚,皇帝平日过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