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且留步-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细作非常狡猾,为了隐藏身份,她把婵娟送到花船上,自己却易容改扮,带着买来的女儿,去乡绅家里做了老妈子。
  机警如琉璃,也她面对面,也没能识破她的身份,反而打草惊蛇,让她逃脱。
  这样的一个人,却稀里糊涂被人杀死了。
  柴晏进宫,向太子禀报了这件事。
  颜雪怀再三叮嘱过他,但凡是与公事有关的,一定不能越过太子直接禀告皇帝,以前他爹不是皇帝,他哥也不是太子,他闯祸自有他爹和他哥为他善后。
  可是颜雪怀告诉他,现在不一样了,他爹是君,他哥是储君,而他是臣。
  你见过哪个大臣一直让皇帝为他善后的吗?
  柴晏不傻,他只是任性而已。
  太子听完,眉头便拧了起来,他在屋里踱了两圈,问道:“你查过其他细作的案宗吗?除了平城的那桩案子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细作身上出现过梅花刺青?”
  柴晏摇头:“其他的细作案子里,皆没有关于梅花刺青的记载,不知道确实没有,还是当年疏忽了。”
  太子沉吟良久,道:“那名叫做婵娟的女伎,这一次被人救走,恐怕就如石沉大海,再难查到踪迹了,你不如先放一放,全力去查梅花刺青一事。我怀疑这是一个组织,以梅花为记,但是无论是平城花五娘案,还是眼下这个案子,人都死了,我们却至今无法确定,这些细作隶属于哪一方,你现在要查的便是这件事,至少我们要知道,她们是在为谁效力,是北方的鞑剌,还是西北的安夏,或者是高丽,交趾,更或者是我们不知道的某一方势力。”
  柴晏其实还想继续追查婵娟的,婵娟很可能就是颜雪娇,所以他必须要让这个人死得干干净净。
  但是太子让他把追查婵娟的事先放一放,柴晏便随口答应,他可以悄悄去查,这也不会耽误他查梅花刺青的事。
  柴晏还没走出东宫,便看到迎面跑过来的柴浩。
  “小叔,小叔,听说你要查案子了,带上我吧,好不好?”
  柴晏笑道:“开春你就要去书院了,哪有时间跟我查案?”
  “你也说了那是开春以后的事,又不是现在,现在我有时间,大白和馒头也放假了,我们三个人全都有时间。”
  见柴晏还是没松口,柴浩索性拽着柴晏的胳膊不松手:“小叔,你变了,以前的你不是这样的,小叔,莫非你已经忘记还有我这个可怜的侄儿了吗?”
  柴浩已经不是以前的柴浩了,他现在有皇命在身,他能自由出宫。


第三四四章 石亭(两章合一)
  柴晏也听说这件事了,他想不听到也难,柴浩恨不能敲锣打鼓,让全大魏的人都知道。
  现在柴浩要和他一起去查案,柴晏略一思忖便答应了。
  “但是有一点,你不能跟着我去刑部,否则我就不带你了。”
  “为什么?”柴浩很想去刑部看看,他是要写奏折的人,怎能不去刑部呢。
  柴晏板起脸来,一脸严肃:“你祖父给你的口谕里,可有说你能出入衙门?”
  柴浩想了想,这还真没有:“没说就不能去吗?京城这么大,皇祖父也不能哪里都说出来吧。”
  “衙门与其他地方不同,既然没说,那你就不能去,我若是带你去了,你爹一准儿会找我麻烦。”
  柴晏说完便要走,一副你不听话我就和你一刀两断的架式,柴浩一看就急了,紧追几步,扯着他的袖子哀求:“小叔,好小叔,你就带上我吧,不去刑部就不去吧,顶多就是你进去时我在外面等着,这还不行吗?小叔啊,求求你了。”
  柴晏冷哼:“别磨蹭,走吧。”
  柴浩大喜,对跟在身后的内侍说道:“去告诉太子妃,就说我跟着小叔出宫了,让她不要担心。”
  柴晏去刑部时,柴浩便乖乖地在外面等着。皇城不大,各个衙门距离都不算太远。六部之中,吏部、户部和礼部在门挨门的,刑部和兵部没和这三个衙门在一起,隔着一个十字路口,与五军都督府是邻居。
  前朝末年,五军都督府有职无权,成了勋贵们养老的地方,可是大魏不一样,五军都督府掌天下兵马大权,因此,这里也是柴浩向往的地方。
  可是柴晏说过,他不能进衙门,刑部不能去,其他衙门也不能。
  柴浩的眼珠子一刻不停,看着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出出进进的人。
  忽然,他看到了一个人,福生!
  有一次,柴浩和小满、董小白一起逛街,不对,体察民情,恰好遇到福生,福生还给他们三个每人买了一串炸鹌鹑。
  担心福生看不到他,柴浩索性站在脚凳上,冲着福生用力挥手。
  福生远远就看到一个小孩冲他挥手,他觉得这小孩有点眼熟,再看小孩身后的马车,这马车的规格挺高,这小孩。。。。。。他想起来了,他见过这个小孩,这是小满的小伙伴。
  当然,以福生的聪明伶俐,那次在街上遇到三个小孩之后,他回去便弄清其中一个的身份了。
  这位是皇长孙柴浩!
  福生立刻换上了一副邻家哥哥的和蔼面孔,小跑着来到柴浩面前,惊喜地说道:“是你啊,我认识你,你是小满的同学,对吧?”
  柴浩很满意,他就是喜欢这种别人不知道他是谁的感觉。
  “是啊,你的记性真好。”
  福生很关心地问道:“你怎么自己一个人,没和小满董昀一起?”
  “嗯,我在这儿等人,回头再去找他们,对了,你怎么在这儿?你是在五军都督府当差吗?”柴浩问道。
  福生解释:“我也不算是在这里当差,我就是给国公爷跑跑腿。”
  柴浩一脸的崇拜:“大哥哥能给国公爷当差啊,你好厉害啊。”
  福生总觉得这小孩一定是有事,可又猜不到他有什么事,只好谦逊地说道:“你过奖了,我就是打杂而已。”
  柴浩眼珠子一转,可怜兮兮地说道:“大哥哥,你能带我到五军都督府里看看吗?我知道我见不到国公爷,我能在国公爷办公的地方走一走也行啊。”
  福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意思?皇长孙要让他带着去五军都督府里玩儿?
  这事怎么听上去像是陷井呢?
  福生摇头:“不行吧,进衙门要用牌子,我只有自己的牌子,不能带你进去。”
  正在这时,一个明显只是寻常百姓的人,和门口的役兵说了几句,那役兵便指指一道小门,让这人进去了。
  柴浩指着那人的背影:“我就不信他会有五军都督府的牌子,你看,他怎么也能进去?”
  福生也朝那边看了一眼,说道:“你看到那扇小门了吗?那是专门给衙门送东西的人进出的,比如送水的,送饭的,还有送笔墨纸砚的,以及衙门里干活的杂役,也是走这个门。”
  担心皇长孙又有其他心思,福生又补充一句:“这些都是提前打了招呼,或者是长期合作的,守门的役兵认识他们,否则也不会让他们进去。”
  五军都督府没有后门,所以这些人就只能走这道小门。
  柴浩表示听懂了,正想再问,忽然他看到了柴晏。
  柴晏远远看到柴浩正和人说话,走近了发现原来是福生。
  他冲福生点点头,对柴浩说道:“我们走吧。”
  柴浩忙与福生道别,热情洋溢:“福生哥哥,改天我来找你玩啊,你一定要记得啊!”
  柴晏有些纳闷,他侄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福生这么熟悉的?
  其实就连福生也不明白,这位皇长孙为何对他这般热情?
  亲民?
  没必要吧。
  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柴晏很忙,这倒是大大满足了柴浩,他其实还想拐个弯叫上小满和董小白的,可是柴晏没答应,他是去查案,带上一个小孩也就罢了,带上三个,那算哪一出?
  柴晏带着柴浩去了内城的一座茶楼,茶楼里的生意有些冷清,没有说书的,也没有唱曲的,柴晏告诉柴浩,这个时候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所以来茶楼的人比平时要少了许多。
  叔侄二人刚刚坐定,便有一个人走进他们的包间。
  柴浩见过这个人,这是韩峰啊,飞鱼卫指挥使!
  韩峰身着便装,身边也没带随从。柴晏问他,可有消息了?
  韩峰嗯了一声,说道:“长相思的老鸨姓狄,名叫狄惠,她是从平城来的,当时三十出头的年纪,平日里她只说自己是北边过来的,有一次玉春楼的鸨母成亲,请了狄惠过来吃酒,她多喝了几杯,恰好席上有一个从平城来的,狄惠便说自己也是平城过来的,还说她在平城待了好几年。
  兄弟们寻访到当时酒桌上的另外几个人,这几个人在当年,都是京城花船上出名的,与狄惠不相上下,她们相互之间也有往来,据她们所说,纤云是狄惠带到京城的,也就是说狄惠是先有了纤云,后来才有的长相思。她们还说,别看狄惠说自己是平城来的,可也不一定就是平城人,狄惠就是南方人,可能是早年被卖去平城的,后来存够了银子,带着纤云来到京城单干了。”
  关于纤云的这个案子,当年查得并不详细,随着狄惠自尽,这案子也就没有再往下查,一晃几年,皇帝都换了三茬,更别说原先经办这案子的人了,柴晏想翻查旧案,只能从头查起,好在皇帝让韩峰全力配合他,否则只靠他自己,这案子还不知要查到什么时候。
  此时的柴晏和韩峰全都不知道,就在他们在茶楼里谈案子的时候,一个名叫石亭的读书人,正在离此不远的一家名叫悠然居的笔墨铺子里,将最后一笔尾款付给了这里的东家。
  东家叹了口气,把一串钥匙连同这铺子的房契地契全部交给了他。
  从这一刻起,这家铺子,便是石亭的了。
  石亭笑容和煦,仪态从容,是一位令人耳目一新的年轻人。
  东家走出悠然居时还在想,为何这么一位文雅的读书人,竟然会对他做出那样的事。
  这家铺子,东家原是不想卖的,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铺子,已经有百余年了,是京城里的老字号,很多出名的文人墨客都曾来过他的铺子,且,他也不缺钱。
  因此,有牙人来找他,说是有人看上他的铺子了,想要买下来,他便一口回绝了,他回绝得非常干脆,他甚至还觉得有些可笑,百年老号,是想买就能买下来的?
  后来,那个牙人又来找他,这一次开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价格,东家还是回绝了,他不缺钱。
  第三次,那个牙人再来找他时,便换了一副面孔,告诉他说这铺子是非卖不可了,否则自己这个牙人没有好日子过,他也别想好过。
  东家觉得牙人是危言耸听,直接把牙人轰了出去。
  两天之后,东家的妻子和女儿出城上香的路上被人劫走了,东家想去报官,可又担心若是报官传扬出去,女儿的名声就毁了。
  他正在犹豫的时候,先前的牙人又来了,东家这时才明白过来,他知道是他连累了妻子和女儿。
  东家转身,最后一次看向身后这家祖传的铺子。
  一百多年了,他还是没能保住祖业。
  东家魂不守舍地回到家里,妻女已经回来了,她们看上去很好,妻子说她们的确是遇上贼人,但是被人救下来了,救下他们的那位公子儒雅歉逊,对她们礼数周全。
  东家苦笑,不顾妻女的反对,收拾了金银细软,一家三口连夜离开了京城,去了外地投亲。
  石亭站在悠然居里,环顾四周,他还是很满意的,老字号就是老字号,处处透着底蕴。
  他在京城里看了几天,最终选定了这家铺子,这里闹中取静,楼上楼下,后面还有一个小花园,难怪原先的东家死活不肯卖了,这么好的地方,又是祖产,换上是他,他也不会卖给别人。
  可是无论如何,现在这家铺子已经是他的了。
  当然,他买下这家铺子,并不是真的为了做生意。
  石亭知道,自己不是生意人,他也不屑做个生意人。
  但是他却可以做另一种生意,不同于其他生意人的生意。
  有人走到他的身边,石亭收起嘴边的笑容,这还真是个让人讨厌的人,只要他在近前,石亭便会周身不适。
  来人是刘渺,长得浓眉大眼,一脸憨厚,可是石亭自从亲眼看到这个人伸出舌头舔金子之后,只要听到这人的名字,他就会感到恶心。
  石亭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把贪婪无耻溢于言表。
  更重要的是,自从来到京城,石亭便感觉到刘渺对他的不善。
  刘渺是在妒忌他。
  刘渺故是怀安郡王的幕僚,后来得到福王的器重,让刘渺跟着柴荟来到京城,成为柴荟身边最受重视的人。


第三四五章 挑明(两章合一)
  颜雪怀才不会后悔。
  别说她还没有嫁给柴晏,即使嫁了,那又如何?
  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