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在旧京时,颜景修在诗会上认识了叶盛,并与之成为好友。
去年颜景修之所以会到千里之外的新京读书,就是因为叶盛来了新京。
叶盛的祖父就是当年抚养过叶次辅的那位老仆。
叶盛一家不但放了籍,而且叶次辅还将叶盛收为义子,并让他师从自己的同门师兄,如今在树人书院任山长的纪怀礼。
颜家还没到新京时,叶盛便向叶次辅引荐了颜景修。
叶次辅问起颜家家世,颜景修便提起了自己的叔父,颜家唯一一位有功名的人。
听说颜昭石膝下只有一女,却从不曾纳妾,而发妻李氏仅仅是个商户女,颜昭石却与她伉俪情深,叶次辅便称赞了几句,并且告诉颜景修,待到颜家进京之后,他要见见这位重情重义的颜昭石颜举人。
被侄儿一提醒,颜昭石那尚存的一点点酒意也荡然无存。
昨天他已经见过叶次辅了,提起在路上失散的妻女,颜昭石哭得不能自己,叶次辅也为之动容。
那一刻颜昭石自己也相信了,他是心疼女儿,这才让爱妻留下照顾女儿的,谁能想到那一别便成永决!
叶次辅不但安慰了他,还让他一定不能因此而放弃学业。。。。。。
如叶次辅这样的人,是不会把话说在明处的。
因此从叶府回来之后,颜昭石和颜景修便一致认为,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培养新血,十有八、九会开恩科!
此次裕王谋反,牵连的官员不计其数,仅是首辅陶征一系就有上百人。
新皇新政新国都,朝廷需要大量官员,因此,恩科一事刻不容缓。
天下文气聚江南,而此番来京的江南才子不过一二。
比之以往,今次想要金榜题名并不难。
榜上有名,又有叶次辅的赏识,这放在眼前的青云路,岂能因为妇人而改变!
第六章 房子
客栈的伙计送来早饭,窝窝头、小米粥和一碟咸菜。
李绮娘心疼女儿,把昨天找掌柜换出来的铜钱拿出一串塞给伙计:“小哥,能借灶间给我用用吗?闺女大病初愈,我想给她做点吃食,食材和柴火该怎么算就怎算,我给钱。”
伙计看看他送上来的早饭:“这吃食怎么了?掌柜的也吃这个,就你闺女不能吃?”
李绮娘点头:“是啊,我闺女嗓子细,吃粗粮就剌嗓子。”
伙计转头去看颜雪怀。。。。。。的脖子,吃粗粮就剌嗓子?还有这事?
颜雪怀也是刚刚才知道她还有吃粗粮就会剌嗓子的本事。
有钱好办事,李绮娘借了灶间给女儿做吃食,颜雪怀要帮忙,李绮娘不让:“你闻不得油烟味,一闻就头晕,还是在屋里等着吧,阿娘煮给你吃,乖了。”
颜雪怀对自己的了解又加深几分,她不但吃粗粮会剌嗓子,她闻到油烟味还会头晕。
怪不好意思的。
颜雪怀揉揉鼻子。
颜雪怀的早饭是李绮娘蒸的鸡蛋羹,点了几滴酱油,轻轻糯糯,闻着就香。
“灶间里只有香油,你不吃香油,阿娘没有找到花椒,榨不了花椒油,你就将就吃着,一会儿出去时买点花椒,阿娘多榨点花椒油给您留着吃。”
李绮娘一边说,一边用羹匙舀了鸡蛋羹,吹了吹,喂给女儿吃。
颜雪怀连忙抢过羹匙,舀了一勺递到李绮娘嘴边:“阿娘,你吃。”
“你吃吧,阿娘不爱吃这个,有小米粥呢。”李绮娘连忙避开。
颜雪怀假装赌气,把羹匙放下:“你不吃我也不吃。”
李绮娘心里暖烘烘的,闺女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
“好,阿娘吃,阿娘吃。”
“张嘴,啊…………”颜雪怀笑嘻嘻地又把一勺蛋羹送到李绮娘嘴边,这一次李绮娘没有躲开,由着女儿把蛋羹喂进嘴里。
母女俩你一口我一口,说说笑笑。
鸡蛋羹真好吃,有人陪着一起吃,真好。
吃完早饭,颜雪怀抢着收拾碗筷,一边收拾一边说:“阿娘,我大病一场,口味好像有点变了。比如您说起香油的时候,我突然挺想吃的。”
“真的?还有这事?”李绮娘半信半疑,但终究也没有多想。
收拾完了,李绮娘要按照昨晚的计划,跟着女儿一起出去找房子,颜雪怀却改了主意,她道:“阿娘,昨天咱们之所以能顺顺利利离开颜家,是因为颜家只有老弱妇孺,除了颜景光,其他人全都不顶用。她们拦不住咱们,咱们才能逃出来。可若是其他人也在呢,比如大伯三叔,还有。。。。。。颜二老爷。”
颜雪怀真心不想向颜昭石叫爹。
她现在是活着的,可是另一个颜雪怀却是真的死了,就死在那座破庙里,死在那群流民恶汉手中。
那是一条人命,那个爽利任性又有点娇气的小姑娘,就那么死了。
李绮娘一怔,想要开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颜雪怀继续说道:“颜二老爷是读书人,读书人看重名声,咱们就这么跑出来,他的面子上肯定不好看,我猜啊,今天颜家就该出来找咱们了,肉要烂在自家锅里,不听话的媳妇女儿,也要带回家再收拾。”
李绮娘脸色大变,她果然是太笨了,她还比不上女儿想得透彻。
“不行,我们不能回去,阿娘和他们拼了!”李绮娘四下去看,这才想起来了,她那把祖传的菜刀早就被定国公的手下收缴了。
她现在连菜刀也没有,怎么拼命?
“阿娘,您先别急着去拼命,他们那一家子烂人,不值得咱们拼命。我想好了,接下来的这几天,您就留在客栈里,这里离锣鼓巷很远,他们一时半刻找不过来。找房子的事包在我身上,我去找。”
颜雪怀说着,从枕头下面拿出一身衣裳。
李绮娘看那衣裳眼熟,仔细一看,就是这客栈里伙计们穿的粗布短打。
“这衣裳哪来的?”李绮娘问道。
“您去灶间做饭的时候,我找掌柜的要来的,旧衣裳,是伙计们不要的,掌柜的白送我了。”颜雪怀得意洋洋,其实这衣裳虽然旧了,可是却还没有穿破,并非是伙计们不穿的,她嘴甜,一顿马屁拍下来,掌柜的就把这衣裳白送给她了。
颜雪怀只有十四岁,身量尚未长成,加上又是大病初愈,瘦得像块搓衣板。
她换上这身粗布短打,把头发梳成小抓髻,配上面黄肌瘦的小脸蛋,乍看上去,就是个豆芽菜似的小小子。
“你这样出去,那些人会当你是小孩子,欺负你怎么办?”李绮娘还是不放心。
“您就放一百个心在肚子里,大不了咱就不买,他们还能逼我买?再说了,我今天也就是去看看,了解一下行情,真要把房子买下来,也要请您过了眼才行,这是买房,又不是买菜。”
李绮娘虽然还是不放心,可是拗不过女儿,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晃着弱不禁风的小身板,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出去。
颜雪怀起初觉得,她们娘俩儿手里的这一百两银子,即使买不起独门独院,大杂院里的两间小屋也还是能买下来的。
可是她猜错了。
京城地,不易居。
这六个字道尽京城人民的苦楚,可是用在此时的新京却还是太过肤浅。
新京是新京,新的京城。
这里到处都是外来人口,这些人或当官,或经商,或者就是寻常百姓,更或者是身无分文的流民。
这形形色色的人来到新京,却有着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在新京安家落户。
安家落户不但要有新京的户籍,更要有新房的房产。
没有片瓦遮头何谈安家落户?
新京不是蛮荒之地,没有无主之地,也没有无主之房。
买房的人多,卖房的却少,可想而知,房价便自然而然地炒上去了。
去年,颜昭石从李绮娘这里拿了五百两银子,便买下南城锣鼓巷一座三进的宅子。
现在颜雪怀手里的这一百两房子,在新京却连个灶间也买不下来!
第七章 老妇
颜雪怀叹了口气,买不起那就租吧。
买房子可以将就,租房却不能。
她们只有母女二人,安全第一,独门独院最好,若是只能租大杂院,同住的邻居也不能有不三不四的二流子。
可是颜雪怀并不知道,她这租房的条件已经很高了。
新京寸土寸金,能够整院出租的房子少之又少,即使有,也被来京的官员们提前订下来了,岂有租不出去的?
至于大杂院,那就更不能让颜雪怀满意了。租住在大杂院里的,三教九流都有,别说是二流子,就是江洋大盗,也不是没有。
颜雪怀走得脚板生疼,越走心越凉,她甚至想过要带着李绮娘到乡下买块地自己盖房子了。
可是世道这么乱,新京以外的地方更乱,她们盖好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住进去。
颜雪怀停下脚步,看向鳞次栉比的店铺,心里一动,租不到合适的房子,但是能租到铺面也行啊。
铺面能做生意,也能住人!
颜雪怀信心大增,抬步便向那一排邻街店面走去。
刚走几步,她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熟悉是因为她在原主的记忆里见过这个人。
颜景修,颜家的长房长孙,郭老太太的心头肉,颜二老爷最疼的大侄子。
“老伯,您有没有看到过一对母女,母亲二十八、九岁,女儿十三四岁,只有这么高。”
颜景修伸手向那老伯比划着颜雪怀的高度。
颜雪怀翻个白眼,她比颜景修比划得高了半头,颜景修应该至少有一两年没有见过她了。
难怪她与颜景修只隔了四五丈,颜景修却没有认出她来。
她猜对了,颜景怀在找她们,颜家在找她们!
她抻抻身上的粗布衫子,快步向旁边的会昌街上走去。
会昌街上人来人往,两侧各是一拉溜的大铺面,比起方才那条街要热闹多了。
颜雪怀想看看有没有挂着红纸的铺面,走没多远,她便听到了吵闹声。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尖声叫喊:“谁说这铺子是你的?这是欧阳家的铺子,我当家的是欧阳家正儿八经的爷们儿,你又不姓欧阳,凭什么说这是你的铺子?”
那妇人高颧骨三角眼,看上去就是个泼辣刻薄的。站在妇人身边的男人,和她差不多年纪,身材消瘦,此时正在抹眼泪,像是和那妇人提前排演过一样,带着哭腔说道:“伯娘,您老无儿无女,我们夫妻愿意给您养老送终,如今就是用用这间铺子,您就不依不饶的,做人岂能这样啊,我们孝顺您难道还错了吗?”
这会昌街原本就很热闹,这对夫妻唱作俱佳,配合默契,自是招来很多围观百姓,大家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全都看向站在这对夫妻对面的两个老妇。
站在前面的老妇穿着宝蓝寿字纹的褙子,赭色绸面夹棉斗篷,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腰板挺得笔直,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站在她身边的妇人比她年轻几岁,面容娟秀,穿着棕色夹棉比甲,她虚扶着老妇人,看向那对夫妻的目光里透着愤怒。
“我有儿子,有孙子,什么时候答应让你们养老送终了?你们和我们家只是同宗而已,我用不着你们的孝顺,我的确不姓欧阳,但我却是欧阳家明媒正娶的正室嫡妻,这铺子是先夫留下来的,是我的,你们租了好几年,除了最初的两年以外,一文钱房租也没有给过,现在我让你们搬出去,难道错了吗?”
老妇人一口响亮的京片子,说起话来斩钉截铁,不怒自威,把那对夫妻噎得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围观的人群里传来嗤笑声:“人家有儿有孙,轮得着他们这种远房亲戚养老送终吗?”
“什么养老送终,其实就是想要沾便宜不给房租而已。”
“啧啧,如今新京的铺子多贵啊,就这一间大铺子,一个月少说也要二十两的租金。他们几年前租的,那时候的租金顶多三两银子,现在涨了七倍,即使自己不做生意,转手再租给别人,也能赚不少。”
“没错,我看他们就是存了这个心思,这才死赖着不走的。”
人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那对夫妻有点慌了,妻子指着老妇人大骂:“欧阳家娶了你才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你个丧门星,克死夫君克死儿子,又克死自己个的小孙子,你还有脸说自己是欧阳家的人?我呸!”
人们静了静,接着便听到有人发出惊呼:“这老太太家里是死绝了啊!”
老妇人的脸情愈发严肃,她朗声说道:“我夫君去世了不假,但我儿子我孙儿都还活着,他们活得好好的。”
“胡说八道,你们可别听她胡说,她儿子跟随金环公主去和亲,送亲的都回来了,只有他下落不明,说他死了这是抬举他,谁知道他是不是投了鞑子做了奸细呢,依我说啊,这事就该让朝廷好好查一查,说不定就能审出通敌大案来呢。”
那当妻子的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