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皮笑肉不笑地目送两人出了李食记,朝着他们的背影做个鬼脸,转身去找李绮娘去了。
“娘,您和柴晏怎么说的?”颜雪怀问道。
李绮娘正在后厨里翻翻找找,看到颜雪怀进来,便问道:“我的菜刀呢?”
颜雪怀四下看了看:“咦,您的菜刀找不到了?您给放哪儿了,那刀是新磨的,可千万别掉到哪里,不小心割了人。”
李绮娘看着她,似笑非笑:“菜刀没有手,自己割不到人,菜刀也没有腿,好端端地不会自己藏起来,说吧,你把菜刀藏哪儿了?”
四周忽然静了下来,其实原本也只有吕英儿切菜的声音,现在,吕英儿的动作停下来,扭着脖子冲着颜雪怀挤眉弄眼。
颜雪怀摸摸鼻子,然后打个喷嚏,哑着嗓子说道:“我感冒了,会传染,不能进厨房,也不能留在铺子了,娘啊,您忙着,我回柿子胡同。”
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她已经跑出了后厨。
李绮娘无奈地摇摇头,身后传来噗哧一声轻笑,李绮娘转过身去,吕英儿缩着肩膀,笑得一抽一抽的。
“英儿,我的菜刀呢?”李绮娘问道。
吕英儿强忍着笑,道:“老板娘,我真的不知道。”
李绮娘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吕英儿明明是个老实本分的姑娘,现在怎么也被自家闺女给带坏,不,给带得鬼机灵起来了?
李食记里当然不只一把菜刀,只是那一把是李绮娘用得最顺手的。
李绮娘叹了口气,转身出了后厨。
刚刚走出后厨,李绮娘就看到柜台上放着一把刀,可不就是她遍寻不到的那把菜刀吗?
这把菜刀是第二次失而复得了,上次也丢了一回,也是莫名其妙自己就出来了。
上次,对,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着?
李绮娘仔细一想便想起来了,就是她第一次把柴晏叫过来谈话的那次。
她把柴晏轰走,然后就找不到菜刀了。
这一次,她又把柴晏叫来说话,然后她的菜刀便再一次不翼而飞。
李绮娘再是不想承认,她也不得不告诉自己,这两次藏起菜刀的,就是她那宝贝闺女!
这是担心她拿着菜刀砍了柴晏?
李绮娘怔住,她闺女对她是有误解吧?
她虽然不想让女儿和柴晏之间有些什么,可是她也不会用菜刀去砍柴晏啊。
谁家孩子不是爹娘的心肝宝贝,她凭什么要去砍别人家的孩子?
何况这个柴晏除了出身以外,也没有什么值得让她喊打喊杀。
即使是柴晏的出身,也不能成为她要砍人的理由吧。
李绮娘想不通,更想不明白,但是她心里却有些难过,她这个当娘的,是不是很失败,竟然让女儿认定她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要砍人。
李绮娘看着面前的菜刀,站了好一会儿,才施施然走回后厨。
“英儿,你说我是不是很凶?”闺女不在面前,李绮娘只好去问吕英儿。
吕英儿连忙说道:“老板娘一点也不凶,无论是会昌街,还是工地上,谁不说老板娘是个厚道人啊。”
李绮娘叹了口气,别人说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她闺女是怎么想的。
她喃喃说道:“我这个当娘的,没有尽到责任,我没有做好,从来就没有做好过。”
吕英儿一怔,没想到老板娘竟会这样说。
吕英儿自幼失怙,早就不记得被母亲疼爱的感觉了,在她看来,李绮娘就是这世上最好的母亲,她从没见过哪家的娘像李绮娘这样惯着宠着自家闺女的。
李绮娘若是还要认为自己没有做好,那就没人能做好了。刚刚走出后厨,李绮娘就看到柜台上放着一把刀,可不就是她遍寻不到的那把菜刀吗?
第一九一章 人情
“他对我详细讲了他母亲与周大当家之间的渊源。”李绮娘说道。
卧房里只有母女两个人,但是颜雪怀知道,珍珠一定守在外面,不让任何人靠近这间屋子。
颜雪怀恍然,柴晏既然能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告诉李绮娘,想来连珍珠也一起交待了。
李绮娘的声音清淡如水,在寂静的夜晚缓缓流淌。
柴晏是家中幼子,很多事情之前确实不知道,此番因为李绮娘的事,他写信去问母亲裕王妃江氏,江氏给他的回信中,除了那一份女官所写的周氏生平以外,还有一份亲笔书信。
高宗先后育有七子,活下来的只有淑妃所出皇长子柴冀、惠妃所出皇五子柴允,后来高宗册王氏为继后,王皇后生下皇六子。
高宗对皇六子非常喜欢,皇六子三岁时,便封为太子,同时又封柴冀为清平王,柴允为广平王,让二人出京就藩,日后新帝登基,再按祖制,将两位兄长再由郡王晋为亲王。
没想到太子也没有活过五岁,太子是被一只鸟给吓死的。
据说那只鸟啄了太子的脸,太子受了惊吓,当场气绝身亡。
高宗自是不相信太子真的是被吓死的,他让人调查,查出那只鸟是王皇后的弟媳从宫外带来的,而一年前,有人曾经见过安远侯府的小少爷周弘也有一只这样的鸟。
彼时,安远侯世子周舜领了大同总兵一职,已经带着妻儿离开京城了。
一只鸟不能成为谋反的证据,但是却在高宗心里种下了一根刺,后来有人密报说周舜谋反,他便立刻派飞鱼卫采取行动。
王皇后此时已怀孕四个月,得知太子的死讯,王皇后便小产了。
小产之后的王皇后一病不起,不久香消玉殒。
高宗也很伤心,频繁召见道士,不久,振远大将军周文璧谋反的消息传来,皇帝派老定国公齐常海带兵平乱,又派飞鱼卫捉拿周舜。
周舜夫妇惨死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后宫同时传来杜嫔怀孕的消息。
因为这消息来得凑巧,道士也隐隐有此子乃太子投胎之意,高宗又惊又喜,对杜嫔宠爱有加。
可惜杜嫔的这个孩子没有保住,七个月时竟然小产,落下一个成形的男婴。
高宗心疼之余,封杜嫔为贵妃,暂掌后宫。
杜贵妃比王皇后年轻,身体也比王皇后要好,没过多久便把身体调养好了,过了不到两年,便再次有了身孕
这一胎有“太子保佑”,皇七子足月诞下,高宗欣喜,给此子取名“昱”,世人皆道此名有新帝登位之意,事情也的确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柴昱刚刚满月,高宗便册杜贵妃为继后,从此杜氏成了杜皇后。
高宗驾崩,六岁的柴昱登基继位,封柴冀为裕王,柴奂为庆王,只是两人的封地也由以前的近京之地,改为远离京城。
一年之后,漕帮帮主李长熹,连同三个儿子皆被人陷害而死。
而那时,距离周舜夫妇亡故已过十年。
害死李长熹父子的,是李氏族中的兄弟。
世人只知道李家父子死后,周大当家带领妯娌和小姑子们,凭着一股狠劲报仇雪恨,收拢了漕帮兄弟,却无人知道周大当家在此之前,单枪匹马进了裕王府,求见了裕王妃江氏。
“周大当家见过裕王妃?”颜雪怀大吃一惊。
“是啊,有件事你可能没听说过,裕王的生母孟淑妃和裕王妃江氏的娘家,皆出自中原名门,而朝廷的米粮中转转运司便设在中原开封,漕运四河,目的地皆是开封。那时的江南漕帮虽然尚未与朝廷达成总承运的协议,但是也一直在给朝廷运送漕米,李家的内鬼能害死大当家父子四人,若是没有官府的人帮助是不可能的。
周大当家求见裕王妃,便是请裕王妃出手相助,借助孟家和江家的力量,帮她掐断李家内鬼与官府之间的联系,将内鬼变成弃子。”
颜雪怀恍然大悟,问道:“所以这便是柴晏所说的,周大当家欠他母亲的人情?”
“对,不仅是这一件,后来周大当家能够与朝廷达成协议,承运淮汴两河全部漕运,也有江孟两家的功劳,而江孟两家支持的人,便是柴晏的父亲裕王柴冀。”
李绮娘耐心地解释,在她看来,女儿还小,这种事情可能理解上有些吃力,却没想到,颜雪怀比她想像得更加通透。
颜雪怀点点头,说道:“现在的漕帮比之昔日更加壮大,裕王想要起兵,有漕帮支持便能如虎添翼,无论粮草还是其他军备,都要交给漕帮。
昔日周大当家请裕王妃出手相助时,漕帮内忧外患,如一盘散沙,而她也只是外人眼里的一个小小孤女。
裕王妃却真的帮忙了,除了裕王妃心善以外,更多的则是裕王和裕王妃有远见。
现在看来,裕王想要起兵不是一天两天,他一直都在准备,准备了二十年。”
说到这里,颜雪怀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周大当家和她的漕帮,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这二十年里,得过裕王恩惠发展壮大起来的势力,肯定不止漕帮一个,还有许许多多的周大当家。
皇宫里一茬茬的小皇帝们在成长,周大当家们也在成长,而同时,裕王的势力也在成长,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局势。
娘您说得没错,裕王敢把最小的儿子送到最危险的地方保护起来,那他就一定做了万全的准备,他儿子不会出事,我们母女自是不会受到连累。”
李绮娘没有想到,宝贝闺女比她想得要深远多了,她惊讶地看着女儿,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裕王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在准备了?我以为就是这一两年之间的事儿。”
颜雪怀失笑:“行了,娘啊,这些事和咱们没有关系,您多赚点钱,然后兑成金子,咱们找个地方埋起来,无论谁当皇帝,咱们手里有金子,以后也能吃喝不愁。”
第一九二章 登基
柴晏当天就写了一封密信,派人专程送交裕王妃。
李绮娘和颜雪怀全都以为至少还要再等两三个月才能有回信,万万没想到,事情和她们想像得完全不同。
十日之后,消息传来,裕王带领长子柴益、三子柴肃入皇陵祭拜先祖。
太皇太后大怒,却无能为力。内操军的提议原本已经因为齐慰的反对而搁置了,现在太皇太后气极,没有考虑前线大军如何作战,反而决定立刻组建内操军。
太皇太后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保卫新京,保卫皇帝,只要皇帝安全,大魏江山便安全,组建了内操军,便一劳永固。
这一次,无论以齐慰为首的文武大臣如何反对,太皇太后下定决心,责令飞鱼卫指挥使吴铎和飞鱼卫抚监许怀义协助卫明,组建内操军。
内操军的银子由谁来出?
太皇太后从来也没有想过要从自己的私库里拿银子出来,就连内务府的银子,她也舍不得。
于是,这笔银子便摊派给了兵部和户部!
继而,太皇太后又责令工部和内监在修建城墙的同时,抓紧时间修建皇城,她要建一座比旧京更加坚固的皇城,让裕王无法攻克。
朝廷原本就在征兵,但那都是在穷乡僻壤的乡下,经过吕河营的那次暴动,更没有军队愿意在临近新京的这些地方募兵了,风险太大,稍微没有运作好,就会传到新京,卫葆的靠山那么大,照样受了重刑又被送到了前线。
因此,现在募兵都是在远离新京的地方。
可是内操军却不一样,时间太急,任务太重,更何况内操军高人一等,他们不是上前线送死的,而是驻守皇城,保卫皇帝和太皇太后的。
总而言之,那就是想在哪里征兵,就在哪里征兵,被征上的是福气!
大魏朝招募兵士给出的银子高低不等,高的能给到每丁十两,低的则是每丁五两,大多数也能在七两或者八两。
可是内操军不一样。
虽然这笔银子是由兵部和户部来出,可是现在前方在打仗,银子如水一般花出去,无论是兵部还是户部,全都挤不出银子来了。
因此,内操军用来募兵的银子着实有限,一个兵丁只能给三两银子!
即使只招八千人,也要二万四千两银子,但是说好是一万人,那就要按一万人来拨款。
兵部和户部叫苦连天,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好不容易才凑够三万两银子拨过来。
因此,内操军用来募兵的钱只有三万两,扣去募兵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中间办事的再从中贪一点,到了下面给到兵丁手里的,有的是二两,有的只有一两半!
刚开始,有些穷疯了的人家,为了二两银子,咬咬牙就送自家男丁过来当兵,可是里正把人领过来才知道,这不仅是要当兵,还要挨一刀,割掉子孙根。
能为了二两银子就送男丁当兵的,十之有八都是穷困偏僻的村子,那里的里正都是老实巴脚的泥腿子出身,哪里见过这个,当下吓得带人便跑。
刚开始跑了也就跑了,后来跑的人多起来,派来募兵的人不乐意了,总不能募不到人空手回去吧,你们敢跑,我们就敢追,追得多了,也就不追了,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