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长生的表现,让老朱很满意。
    这跟他想的几乎是一样的,大内亲军的这些密探,是没有泄露出去的。
    郑长生之所以知道,这完全是靠猜测的。
    老朱心里,现在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把大内亲军的这摊子事儿交给郑长生,虽然他之前也想过,不过这一刻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老朱虽然说是多疑,可是自从他认定郑长生是他梦中助他的金莲童子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的对郑长生格外的上心。
    可以说连郑长生的祖宗八代都调查一个遍了。
    郑长生在他的眼里没有丝毫的秘密。
    还有自从郑长生七岁和他相识以来,这都十五岁了。
    八年的时间,一个人是个什么脾气秉性,是个什么样子的人,那他是摸的一清二楚。
    这么多年来,郑长生所做的事情,完全是对大明有利的。
    不管是“压水泵”还是“农家乐”、“啃得鸡”,还是“民不加赋国用足”亦或是“一只羊的利用价值”。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对大明有利的,他也因此而获利良多。
    朝廷的国库现在由以前的可以跑老鼠,到现在的国用富足,这完全是得利于郑长生这孩子。
    这些只是他亲自经手的,还有这孩子在太子詹事府中的那个培训算学的机构,这为大明的案牍工作培养了多少有用的人才?
    还有他推荐的人才周明通所负责的朝廷第七部——商务部,一年给朝廷带来多少的财富收入?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他顶着所有的压力,硬起手腕推行重农重商的策略,光是商税都顶的上过去一年的国库收入了。
    一切的一切,大明的变化跟建国之初可以说是两重天啊。
    他老朱是一介贫农出身,治国理政或许可以用手腕,用他的强权政治,但是在经历领域他就是一个小学生。
    在郑长生面前没少学东西。
    “小子,按说你今年十五岁了,也算是个大人了,咱给你说句不见外的话,我那义女琪儿跟在你身边,咱也没拿你当外人。
    现在,咱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第213章 锦衣卫
    第0213章锦衣卫
    “喀嚓”一声惊雷,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飘落下来。
    郑长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了,靠,这是要讹上自己的意思啊。
    听老朱的话意思,是要让他负责大内亲军的情报处的架势啊。
    草,难道老子就是传说中的大明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不成?
    根据史籍记载,大明朝的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是空缺的,是一个谜一样的人。
    关于锦衣卫的前身,有诸多的说法,不过根据《明史》记载:“明初,朱元璋设置拱卫司即为大内亲军都督府,官职为正七品。管领校尉,隶属都督府。
    后改为拱卫指挥使司,属于正三品,寻又改成都尉司。
    洪武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官职,设置大使一人,副使两人。
    洪武十五年,罢黜仪鸾司,改设置锦衣卫,属于正三品官衔。”
    现在才是洪武十三年哦,难道又不可避免的提前了么?
    郑长生心里真的是不知道改怎么办了?靠,这随着老子的穿越,一切虽然名义上还是原来的大明,可是处处都透着异样的诡异。
    都不可避免的跟史实有着冲突和不同。
    怎么搞?接受还是不接受?
    “小子,咱不拿你当外人,就不说琪儿的那层关系了,就单说你跟我那个不成器的四小子朱棣,你们关系那么好,都要穿一条裤子了。
    寻咱老家的老礼说,你喊咱一声伯父这是应有之意吧。
    给你说句实话,现在咱整日里忙着朝堂之事,天下黎民苍生都装在咱的心里,可以说是丝毫的不敢懈怠。
    咱是苦出身,以至于前些年没少受那些读书人的嘲笑,可是咱不生气。
    为了我大明江山的永续,为了我大明的国富民强,咱可以忍受那些酸腐文人的鸟气。
    原因是咱的江山社稷离不开他们。
    不过这些人,表面上对咱口服,可是心里却未必服。
    还有那些骄兵悍将,淮西勋贵们,他们心里咋想的,咱是一清二楚的。
    是以,咱成立了这么一个秘密的机构。
    不瞒你,只要是成点气候的,在超堂里有点名望的,身边都有咱的耳目。
    可是这千头万绪,处理起来,着实有点头疼。
    现在,咱打算把这一摊子事情交给你负责,你看咋样?”
    老朱都在自己面前这么袒露心机了,如果不答应,那不是找死呢吗?
    这看似一个请求一样的说法,可是那就是实打实的任命。
    郑长生心里震撼的一批,他没有想到自己都这么的刻意显示自己无心朝堂的意思了,可是老朱还是不肯放过他。
    这是要他进入朝堂蹚浑水啊,洪武朝的朝堂还真是没有那么好混的。
    历数一下,现在朝堂的人物哪一个也不是好相与的啊。
    就那退休致士的李善长的影响力还没消除,就不说中书省的胡惟庸了,现在的胡惟庸那是风光无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朝堂遍布党羽,连老朱都得谨慎考虑他的意见,自己进去蹚浑水,这还真是不好弄啊。
    这还只是淮西勋贵的文人集团,就不说那些淮西人的武将了。
    可是老朱这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给他啊,直接就要他负责这一块的事情。
    好吧,既然你这么信任咱,如果一味的拒绝,那也显得太不给老朱面子。
    不过貌似现在的“锦衣卫”还真是不成什么气候,只不过是负责监视三品以上的官员。
    这怎么也不如后世描写的锦衣卫那么高大上啊。
    郑长生面色凝重,一下子就跪倒在朱元璋的面前:“皇上,您既然这么相信小子,那我也就不再推脱。
    不过小子接手之后,我要对这个机构做一下改动,这点皇上您可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老朱手捻须髯,满脸笑意的盯着郑长生,他心里却是有点激动。
    郑长生身负先人的智慧,这些年经过验证,郑家的智慧,对于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倒是担心郑长生不肯接受这个任命,如果郑长生真的不肯接受的话,还跟以前一样推脱搪塞的话,他心里反而会起异样的念头。
    一个身负大能者只是这样的敲边鼓,游离在朝堂之外不能真正的为他所用,这样的一个人,他肯定的要心有所顾忌的。
    但是郑长生现在接受他的任命了,这真的是让他心里感到一阵的轻松。
    别说是有所改革这个机构了,就是彻底的把这个机构给变一个样子,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他的潜意思中,郑家那个先人真的是一个身负大能者,郑长生只不过是继承了他的智慧而已。
    况且这些智慧经过之前的验证,无一不是对国计民生有用的大智慧。
    他相信,如果郑长生接手的话,这个机构只会是向好的一面发展,对他更有利,不会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的。
    “嗯,你这小子,之前那么多次,让你入朝为官,你都推脱。现在你总算是可以时刻的在咱的身边辅佐咱了。
    你说,只要不过分,你所有的要求,咱都允可。”
    额,老朱真的是很大方啊,这句“所有的要求,咱都允可。”听起来就透着那么的豪爽,就透着那么的干脆。
    “皇上,小子以为,这个机构可以扩充,并且要独立于所有的朝堂衙门之外,直接向您负责。
    这个机构要有侦察、逮捕、审问的权利,要不然不足以彰显皇上的权威,不足以震慑朝堂官员,不足以威慑所有不法者。”
    老朱一听心里有点犹豫,这本来就是一个秘密的机构,你这样做的话就相当于是把这个秘密公之于众,展露在大家的视野里了。
    这还有什么秘密而言?这之前那些密探的工作不是白费了么?
    不过,他没有言明,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道:“你这么做不是给大家竖起一个靶子么?那你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么?
    你将成为所有人的攻击目标,你将是朝堂衮衮诸公的众矢之的,你想好了要这样做么?”
    额,这是老朱在为自己考虑呢。
    不过郑长生并不担忧,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孤臣,做出一个样子来。
    只有成为朝堂那么多人的攻讦目标,他才可以独获老朱的信任。
    要是他跟朝堂里的人打成一片,甚至结成一党的话,那才是给自己招祸呢。
    在洪武朝的三十年里,只要老朱不死,那自己就是岿然不动,就是老朱的头一号心腹之人,这才是长久之道。
    “皇上,小子不做就不做了,要是做,那就做皇上您的眼睛和耳朵,做皇上您的爪牙,替大明替皇上您谋一个长远的未来。
    是以,为了彰显这个机构的权威,小子认为应当给这个机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哦?老朱来了兴趣了,郑长生的这一番话,还真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你打算给这个机构起一个什么名字?”
    郑长生微微一笑:“锦衣卫!”
    

第214章 神机营
    第0214章神机营
    “锦衣卫?好名字,具体是何章程,细细的跟咱说来。”
    老朱一把就拉住了郑长生的手,走进了旁边一个房间。
    房间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床,不难看出,这里应该是这些处理情报的人员临时休息之所在。
    老朱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笑呵呵的看着郑长生,他心里是震撼的很。
    光是这个名字听着就比较牛逼,他相信这一定是郑家的那位先人的智慧所影响下的结晶。
    “皇上,小子。。。。。。”
    他刚开了个头,老朱就打断了他的话:“你这小子,咱称呼你为小子,是拿你当自己人,当自己的后学晚辈。
    你现在既然负责“锦衣卫”这个机构了,那就得称臣知道么?
    要知道咱给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心里定下的职位为正三品,足以位列朝堂了。”
    鹅考,正三品,那都相当于六部侍郎的职位了,这在后世的话,都相当于一个部委的副部长了。
    靠,看来老朱这次是真的下血本了。
    可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毛头小子,突然就晋升到堪比朝廷六部侍郎的官职,这不会引起争议吧?
    毕竟现在朝堂各部衙门可都在中书省掌控中,作为辅佐皇上处理天下政务的中书省左相国胡惟庸来说,他会认同这个官位吗?
    “启奏皇上,这会不会有点太冒失了?”郑长生犹豫了一下嘿嘿一笑道。
    “哈哈,你也说了这个衙门可是独独的向咱负责的。这跟朝堂无关,无须经过他中书省的认可。”
    老朱说“他”这个字眼的时候,咬的很重,郑长生知道老朱所指的是胡惟庸。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坚持了,那咱就投桃报李吧。
    “皇上,臣以为,锦衣卫这个衙门可以作为皇上的鹰犬之名公之于众。
    这样就可以震慑宵小之辈,别有用心之徒。
    国内在明处的锦衣卫,他们就是皇上之雷霆雨露君威的执行者。
    他们可以用如同春天般的温暖去对待守法之百姓官员,也可以以秋风扫落叶般无情的对付不法之徒和贪员墨吏。
    国内隐藏在暗处的锦衣卫,就如同现在您安插的那些密探。
    他们所执行的任务很是特殊,所以就不适合对外公布。
    不过要明确他们的职责,那就是暗中监视任何皇上您想监视的人,而且要做到不露声色,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不能暴露身份。
    这些人隐蔽于大明各地,只要是皇上您想要了解的地方,那就要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尽量做到,国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皇上您的眼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鹰犬。
    国外执行任务的锦衣卫,他们就要不择手段的去收集皇上您感兴趣的情报。
    而且必要时,还要有能力刺杀、策反敌人的重要人物,甚至是颠覆一个敌对的组织或者国家。
    这些都是要授权给他们的,只要是威胁到我大明的安危,那么他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老朱听的都傻眼了,这就是郑家先人智慧中的“精华”所在啊。
    要是早知道这个机构还能够有如此的作用,他早都想方设法的把郑长生给拉过来用了。
    不过他心里也快速的核算了一下,如果要做到这样的话,那需要的可不是一两个人那么简单的了。
    这个机构如果完全按照郑长生设想的完成,那可以说是大明立国以来,乃至有君王社会以来的第一大机构啊。
    如此的一个国之利器,那么多君王都没有做到的监视天下,偶有风吹草动即可一叶知秋的境界,竟然在他的手中将要完成。
    他都有一种赶超唐宗宋祖的狂妄自大感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