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你这么跟老子来硬的,老子要是服软认输收下你的话,老子以后还怎么带兵?
“放下你手里的刀,我只给你三息的时间,否则我就下令放箭。”郑长生举起了右手。
同时嘴里喊出:“三,”
额,胡七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百十人,愤愤的道:“不要听他的,老子敢打赌,他不敢放箭。
今天要是不能讨回一个公道的话,老子就去找皇上找皇后娘娘,让他们给评评理。哪里有这样考核的,这不是欺负老子是个跛脚的吗?
老子是跛脚的,可是那时为了皇上落下的残疾。”
郑长生继续喊道:“二,”
额,胡七这货还真是头脑简单,他似乎笃信郑长生不敢放箭,在加上他确实是被愤怒给冲昏了头脑了。
“老子等着你的箭,小娃娃,你要是不敢放箭,就是婊子养的。”
郑长生脸色阴沉的都要滴出水了。
随着胡七的话音一落,郑长生嘴里喊出了最后的一个数字,然后高举的手挥了下去。
毛骧一闭眼,完了,完了,你个该死的胡七啊,你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就在他眼睛闭上的那一刻,耳轮中就听见手弩的机括声响起,以及弩箭的破空声,还有入肉的那一瞬间的噗噗声。
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血流成河,那百来号人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发出,就被射成了刺猬。
啊!。。。。。。毛骧一声大呼,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站在皇城城楼上观望的老朱,面皮微微的颤动了两下。
够狠,够辣,处事果敢,手段强硬。
不知怎么的,他心里隐隐觉得,这才是自己内心里期盼的结果。
第228章 老朱在等待
第0228章老朱在等待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从古到今掌权者无不希望的。
谁也不会希望自己掌管一群连自己都号令不动的士兵,真那样的话离大祸之日不远矣!
郑长生是以军伍规格来要求锦衣卫的,必须要做到令行禁止,绝对的服从。
一件事情不做就罢了,可是要做,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很显然,他想要的,达到了。
两千来号人手中的弩全部发射了过去,伏尸遍地,血流成河就是明证。
郑长生就站在所有人的面前,表情阴沉冷漠,冷漠到让人望而生畏。
这种跟年龄极不相称的冷漠,使得他此刻在所有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魔兽,一个等待着吃人的怪物。
在别人的眼中,此刻他是一个嗜血的狂魔,一个丝毫不讲情面的冷血动物。
胡七可是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跟皇上和皇后娘娘都是能够说上话的,可是他却毫不留情的给灭了。
虽然胡七做的是有点过分,但是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人情、面子、后台这三者无疑是很好的护身符。
执法者是要考量这三点的,一个人有着天大的后台,怎么能够轻易的处理之?
可是这个有着莫大优势的胡七,显然是很倒霉的,他偏偏遇到了郑长生这个铁面无情的家伙。
也不能怪郑长生心狠手辣,这才上任的第一天。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都还刚点燃,你就出来奓刺,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要不怎么有句话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哪怕你事后过来恳求郑长生呢,不就是一份差事么?不就是想要多一些养家糊口的薪俸么?这都好说。
郑长生也不是神,他也是人。
既然是人,那就得有七情六欲,谁也不是说一点情面都不讲的。
就是看在胡七跟老朱和皇后娘娘的交情上,也不能一点都不照顾的。
可是煽动闹事,冲击锦衣卫官衙,辱骂上官这条条款款可都是要命的啊。
就算是自己不杀他,他也难逃律法的制裁。
现在这事儿闹的太大了,满朝皆知。
你想啊,锦衣卫衙门挨着中书省,靠着六部衙门,毗邻五军都督府,又处在皇城跟下。
这里任何的风吹草动,外界估计早就知道了。
但是没有一个过来的,这就说明问题了,这是在酝酿着一场风暴啊。
就看自己如何处理了,一个处理不好,那恐怕皇上都不能护佑自己,那将是万劫不复啊。
所以与其胡七被事后,以国法论处,甚至依律剥夺他的一切,还不如在内部就消化掉。
干掉胡七他们,既可以立威,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胡七的家人。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说了算,一个训练中出意外死亡的通知很好下的。
只需书吏出具一份文件,这样胡七他们的家人不用背负罪名,也不用被连累,还可以领取到一份抚恤。
这是郑长生左右盘桓之后做出的最后决定。
其实最后的那一刻,他真的不想喊出最后的那个一,也不想放下举起的手。
可是他又不得不这么做,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心中泛着恶心,差点都要吐出来了。
胡七说的很对,郑长生是连个鸡都不敢杀,别看他喜欢吃鸡肉,但是杀鸡那血淋淋的场面,他还是不忍心看的。
可是今天,他不仅看了比杀鸡更血腥惨烈的场面,而且这个场面还是他所制造的。
剩下的这两千来个锦衣卫,都是当年上过战场的,都是见过血的,他们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心里反应。
可是郑狗蛋和郑老三他们没有见过啊,赖好歹郑长生在剿灭张黑虎的七丈崖之战中,还算是见过一些场面,强自忍着之下,还能忍的住。
郑狗蛋和郑老三看少爷面色难看的很,心里一阵的惊慌。
他们知道,自己是少爷安插进去的人,虽然考核通过,可是眼下这个场面,可不能给少爷丢人。
所以他们一忍在忍,有好几次都到嗓子眼了,可是他们私下里互相用弩箭,给了对方屁股蛋子一记亲密的问候。
少爷说过,遇到难以忍受的事情的时候,尤其是感情压抑到一定的时候,就要转移注意力,否则人就会崩溃的。
他们这么做是想用疼痛来缓解心中的不适,否则真的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吐出来,那少爷的面子可丢大了。
人们肯定会吐槽说少爷带进来两个窝囊废,所以,就是用弩箭把屁股戳的都是窟窿,也不能给少爷丢人。
他们两个以屁股流血的代价,才换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出丑。
可是等郑长生解散了众人,安排后事的时候,他们两个一转身直奔恭房,也不顾屁股蛋子疼的厉害,也不管还在流血,跑的比家里的大黄都快。。。。。。
他们两个吐的是翻江倒海,吐的是昏天黑地,差点没把苦胆给吐出来。
等他们吐干净了,稳定了情绪,面色苍白,两腿打颤的走出来的时候。
发现,院里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整个院子里都湿漉漉的,看样子是用水车冲了不知道几遍了。
不过,虽然血迹没有了,但是血留下的腥味,还是招来觅食的苍蝇在上方飞舞。。。。。。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的书吏叫阳昆,郑长生对他的印象很深刻,源于他的这个姓氏。
阳姓之人还真是不常见,让他想起了金庸大大笔下的明教教主阳顶天。
他是一个白净面皮,有着三缕长须的中年书生样子的人。
不过可不要被外表迷惑,蒋瓛介绍他还是一个刑讯高手,人只要是到了他的手中,那没有不把知道的吐干净的。
阳昆很忙,上任的第一天就如此的忙碌,还是真的很有点不习惯。
有多久没有这么忙碌过了?他都不记得了。
他在一张张盖着锦衣卫指挥使大印的文书上奋笔疾书着,百十张训练死亡的家属告知书,在他伏案疾书了半个时辰后,大功告成。
在他的对面书案上,郑长生也在奋笔疾书,他在写折子。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说不定老朱早就知道了,在等自己一个话呢。
他猜的没错,皇极殿中,老朱稳坐龙书案后面,正在闭目养神,他在等郑长生给他一个说法。
第一天就出这么大的乱子,可真不是一个好兆头呀!
第229章 君臣知遇的典范
第0229章君臣知遇的典范
中书省的大堂内,胡惟庸来回的踱步。
今天给他的震撼简直是太大了,都有点要超出他的认知了。
都说古有甘罗十二岁官拜上卿,可是现有郑长生十五岁领三品侍郎衔统带锦衣卫衙门。
这给他的冲击力可不是简单的视觉上的,而是心灵上的。
郑长生他早就认识,不过后来就没什么消息了,他也没有重视过。
可是乍然出道,就如此的龙精虎猛,以铁腕手段镇乱止暴。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郑长生是以什么手段搞定的那些他感觉都有点棘手的胡七他们。
但是胡七他们身死这是必然的,毋庸置疑的。
十几辆水车开进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的大门,冲洗了那么长时间,可以想见到场面定是血流成河。
还有十几辆带棚子的马车进进出出,肯定是在拉尸体。
他心里之所以震撼,是因为郑长生到现在竟然没事儿。
皇上似乎没有打算下旨处罚他的意思,就在刚才,下面人来报郑长生手里拿着奏折走进了皇极殿。
这还不是很让他讶异的,最让他讶异的是,郑长生居然是佩戴着那把镶满了宝石,金丝缠绕牛逼哄哄的绣春刀进入皇极殿的。
见皇上谁敢带兵刃进去?
这不是不要命了吗?况且,一般人要是带着兵刃,恐怕早就被大内亲军的人给拦下,解除兵刃在进去,这是规矩。
可是那些侍卫们居然没有阻拦,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皇上默许的。
这就不能不让人遐想连篇了。
宠爱一个臣子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这样的人能动吗?
想要动这样的一个人,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了。
他焦急起来,“来人,通知下去,告诉各部大人,不要轻易的上折子弹劾,闹不好要出事的。”
胡惟庸说完,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如同瘫痪了一样,心里凉的一批。
要是李相还在朝堂就好了,可以给他老人家商量一下,这局面可如何是好啊。。。。。。
郑长生杀的这些人都是淮西人,都是淮西勋贵中的一员,可是皇上并没有责怪。
现在郑长生进入皇极殿都这么久了,依然不见有任何的皇上震怒的消息传出。
要说老朱的脾气秉性,胡惟庸可以算是摸的比较透彻的了。
老朱一旦发怒,那是要怒吼咆哮的,甚至拍桌子砸板凳的,但是皇极殿安静的让人害怕。
这么多淮西人被杀,皇上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信号释放的够明显的了吧?
或许这个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衙门的成立,就是用来对付他们这些淮西勋贵的吧?
胡惟庸心里真的乱了,乱如一团麻呀!
不行,得赶紧想个对策才好啊。
这么多年来,以他为首的淮西勋贵是一个什么状态,他是最了解的。
居功自傲,屡屡坏法,可是大多数都被他给压下来了。
这也是淮西人视他为自己人,视他为淮西勋贵领袖的主要原因。
皇极殿内,老朱手捻须髯,面上水波不惊,看不出丝毫的波动。
他不用看郑长生的折子也知道具体是个什么过程。
很显然他是认同郑长生的处理手段的。
以下犯上,手持利刃攻击官衙,这就是死罪。
放到哪儿也逃不过一个死字,无非是时间问题。
不过郑长生说的话,让他很是感到欣慰。
郑长生以训练失事来做定论,最起码不让他们的家人遭到连累。
这让老朱感到比较满意的,这些人说白了都是跟在他身边的老人啊。
多少年下来,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给他们家人一份抚恤,让他们的家人好好的活下去,这也是他的本心。
一个人能不能担当大任,那不是说自己行就一定行的。
要看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能不能顺利的解决。
郑长生一刚一柔的策略,很能说明问题。
对待那些自持有功在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于乱法的淮西勋贵们,强势镇压是为刚,这没有丝毫的问题,老朱是赞许的。
对他们的家人又如此的优抚,这是为柔,也很合老朱的意思。
而且事后,第一时间向自己请罪,这是为忠心耿耿啊。
看来郑长生这把刀,真的是一把好刀啊。
都说老朱多疑,那是缺少沟通。
一个人的疑心病来自于内心深处对某人或者某事寄予的期望过重,而又得不到对方的反馈。
久而久之,疑心生暗鬼,这就难免会有隔阂和误会。
如果能够敞开心扉的,心平气和的交流一番,大家彼此说出心声,那是不会有疑心病的。
可是老朱的这个皇上的身份在这里,而下面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