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你能够助力本指挥使剿灭弥勒教,那你就是大功一件,在朝为官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本指挥使就送你一个锦绣前程。“
    郑长生跟老朱一样,跟弥勒教这次算是不死不休了,是硬刚上了。
    妈的,差点要了他的小命,这个仇不报,心里面的那口气始终是咽不下去。
    每每想到母亲和小七那日在床前悲痛欲绝哭的肝肠寸断的样子,他心里的怒火就抑制不住的要喷发。
    像弥勒教这等隐藏在民间的秘密组织,要想用朝廷的大军,堂而皇之的剿灭是不可能的。
    他们放下手里的刀剑那就是普通老百姓,拿起家伙就可以成为反抗朝廷的暴民。
    查无可查,剿无可剿,你总不能把所有的老百姓都杀了吧?
    对付秘密组织,也只有用秘密组织对待之。
    锦衣密谍就是一个很好的利器,在他来见余大之前,他苦思冥想的拟定了这个计划。
    上报给老朱后,老朱当场就拍板决定,按照郑长生的计划实行之。
    而郑长生的这个计划命名为”涅槃“,核心的人物就是围绕着余大展开。
    这就跟攻城拔寨一样,从外部攻击或许没那么容易奏效。
    但是,要是从内部攻破,那就是奇效啊。
    作为奇兵的余大,是核心中的核心。
    他要是能够利用之前的身份,成功的再次打入弥勒教中,这对于掌握弥勒教的一举一动,以及高层人物的动向,可是大功一件啊。
    余大对于彻底的剿灭弥勒教,是一个绝佳的人选。
    试想一下,作为死士,车载着十几枚的震天雷行刺老朱。
    这样的人物,绝对的是弥勒教忠诚的信徒,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佛祖了,这样的一个人物,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回到教中之后,那也是英雄一样的存在的。
    现在最最关键的是怎么安排余大逃出去,不过这难不倒他。
    另一个关键的人物,他已经想好。
    就是那个假妇人的小和尚。。。。。。
    

第339章 加一把火
    老朱的脸色阴沉的要死,心里凉的也要死。
    跟随了他那么多年的毛骧,竟然为了私情而被胡惟庸所用。
    妈的,老子身边还有自己人吗?
    这不是说在郑长生之前,自己的所有的秘密在人家胡惟庸和李善长的监控中?
    以他的脾气秉性,他都想要一刀宰了毛骧。
    吃里扒外的玩意,亏的这么多年咱这么的信任你。
    还让你担当大内亲军的指挥使。
    可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杀毛骧的时候,他现在是彻底的相信了刘伯温的弹劾奏折了。
    胡惟庸结党营私,满朝文武无不看他脸色说话,这多可怕啊。
    现在竟然连咱的身边的老人都给牵扯进去了。
    他要是动了歪心思的话,那不是说随时都能要了咱的命?
    还是郑雨浓这孩子信的过啊,这一次要不是他舍命的挡下那射来的一箭,咱的命就交代了。
    说不定胡惟庸这狗娘养的正躲在被窝里偷着乐呢。
    疑心生暗鬼,就是这么来的。
    老朱的多疑的毛病犯了,他越想越感觉心惊肉跳,越想越感觉如芒在背。
    不行,身边的侍卫多年都不曾轮换了,这可不是小事啊。
    万一有胡惟庸一党的人,那自己可就惨了。
    也不知道武云照选拔人手的情况怎么样了,他心急如焚,如坐针毡。
    连喝茶都没有兴趣了。
    这次他派武云照在军中选拔人手,是有私心的,选拔的人比较多,一部分用作锦衣卫,一部分他打算充实宫卫。
    大太监王德用站在门口,小心的观看着皇上的一举一动,心里暗暗的害怕。
    皇上的脸色难看的一批,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来回的踱步。
    皇上这个时候,就是心中有难以决断的情况,要么就是已经起了杀意。
    也不知道这次哪个家伙要倒霉了。
    作为跟随在老朱身边多年的贴身太监,王德用对老朱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娴熟于心。
    太监这个职业是卑贱的,也是可怜的。
    身为男儿身,受了一刀后,做伺候人的差事,这无疑是极为悲哀的。
    这也是太监这一个群体,一旦得势后就疯狂的报复的根本原因。
    史书上太监祸乱朝纲的事件可是太多了。
    不过作为洪武朝的太监,又是极为悲催的。
    因为他们伺候的主子可不是一个昏聩无能的君主,那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
    王德用被皇上当成下贱的奴才对待,这无可厚非。
    可是被朝堂大佬也鄙视,这让他心里很是酸楚难当。
    可是他又无可奈何,这些朝堂大佬可都是当年跟随皇上出生入死的大人物,都是封侯拜将,位列三公的勋贵。
    要不然说,不当盛世奴才呢?君主贤明手腕强硬,他们这些太监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只能老老实实的窝着,这也是明朝中后期太监掌权后权势熏天的原因,君主弱,需要太监这个群体牵制朝臣。
    做了这么久的奴才,王德用心里是有数的,终他一生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只能憋屈的活着。
    老前辈们曾经给他讲述过史书上的风光的太监们,他也曾经梦想过有那么一天,可是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
    无他,现在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太牛逼了,气势逼人,手腕高超,别说从他手中分权了,你想都不要想。动了这个念头的人都得死。
    在朝堂众臣面前他是点头哈腰的一副哈巴狗样,活的可实在是憋屈。
    唯有一个人面前,他是备受尊重,那就是郑长生。
    或许郑长生这个穿越客,清宫剧看的有点多,对于伺候在君王身边的太监,很是尊重。
    远远的看见郑长生走了过来,王德用小跑着上前,微微的笑着:”哎哟,王的小郑大人,你可来了,皇上都等了半天了,就等着您回话呢。“
    郑长生悄悄的把一锭银子塞到王德用的手里:”有老王公公了,改天我请你喝酒。“
    王德用喜滋滋的看着郑长生进入皇极殿,还是小郑大人够意思,比那些牛气熏天的大佬对人可和蔼多了。
    ”雨浓,怎么样?那余大可愿意为朝廷效力?“老朱急切的问。
    ”皇上,一切按照计划行事,臣这次要把弥勒教一网打尽。“
    老朱轻轻的拍了拍郑长生的肩头:”恩,做的好,不过也不要急于一时,咱也知道,要想一网打尽,非三两年之功,这要有个过日子的心态。
    只要余大能够顺利进入弥勒教高层之中,到时候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剿灭那该死的弥勒教。“
    聪明人好说,糊涂人难缠。
    老朱很明显不是糊涂人,不会要求快速的剿灭弥勒教。
    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隐蔽多年的组织,你想一下子就搞定,这想都不用想。
    老朱给了三两年之功夫,这是正常的。
    余大要想获得信任,走进高层,这是需要时间的。
    突然老朱的画风一变:”雨浓,关于胡惟庸的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额,这老朱的思维跳跃的还真是够快的。
    刚才还在弥勒教上面打转,一瞬间就跑到胡惟庸事情上面了。
    ”皇上,臣虽然安插了密谍,可是至今仍无建树,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
    郑长生是如实回答,在老朱面前,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穿越者的光环似乎不那么灵光。
    老朱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威严,压迫过来,使得他有点心惊胆战的。
    或许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或许是对老朱的敬仰之情在作怪。
    ”要抓紧了,咱是相信你的,也只相信你。“
    老朱给的这个信念太让人感动了,好吧,那咱就再加加劲儿。
    反正胡惟庸是在历史上有过定论的,这货是有反心的,而且这货还联络外部势力,和北元和倭寇都有勾结。
    现在老朱要的是证据,是切切实实的证据。
    毕竟要动胡惟庸这样的人,可不是一个莫须有就能定罪的。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啊,作为淮西勋贵的领头羊,领袖级的人物,能是广凭空口白牙就能定罪的吗?
    不过现在老朱催的紧,那老子在给你胡大相国加一把火吧。
    

第340章 你个老神棍
    晴天响干雷,这让郑长生心里猛然间的一阵剧烈跳动。
    靠,老子就是被旱天干雷给炸到这个时代来的,不会是在来一个雷把老子给劈回去吧?
    要说这夏季打雷闪电的很正常,一般这个时候是雨季。
    积雨云浓厚的,可是大秋天的,眼看就要入冬了,怎么就突然间响起雷声了呢。
    刚才好好端端的天气,突然间外面天空的阴云密布,似乎要有一场大雨降临啊。
    都说是六月的天孩儿的脸,可是这深秋季节的十月份也是说变就变。
    老天爷要是生起气来,那是丝毫情面都不讲的。
    咔嚓一声巨雷,哗哗的雨点就掉了下来。
    雨点砸在皇极殿的琉璃瓦上,噼啪作响。
    额,这死老天,你到底要干嘛。
    透过皇极殿的大窗,外面一阵的强光闪过,一道虬蛇一般的闪电劈在皇极殿的上面,轰隆一声大殿被闪电给劈开了一条裂缝。
    琉璃瓦哗啦啦的从大殿上面滚落在地。
    整个的皇极殿笑话了,大殿的一角被雷给炸飞了。
    哗哗的雨水,顺着踏窟窿破天的空洞直接流到大殿里面。
    老朱的脸色都变了,脸上阴晴不定的闪烁许久。
    憋来好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传钦天监监正来见!“
    钦天监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官署名,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这个机构自秦、汉到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
    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
    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
    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
    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
    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
    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
    元有太史院,明时沿用司天监,后期改为钦天监,至清朝时官职沿明制,仍属钦天监。
    古人迷信,饶是老朱这等铁血之开国帝王,也是不能免俗。
    钦天监监正袁为正据说乃唐代国师袁天罡的嫡系子孙,精通阴阳五行。
    而且据说他继承了袁天罡的本事,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
    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这类人才在封建时代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老朱就相信这类玄而又玄的理论。
    袁为正真的这么有本事吗?他真的能窥破天机知晓阴阳吗?
    扯**蛋,在后世人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封建迷信罢了。
    反正郑长生是不相信的,你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了,说颇大天去,这也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雷电现象而已。
    也就是皇极殿在所有宫殿中是最高的,皇城周围又没有什么比这座殿更高的地方了而已。
    熟悉雷电发生原理的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空气中的正负离子相撞产生的自然现象。
    可是在袁为正的口中,那可不一样了。
    皇权,在封建社会那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皇城又是皇上的居所,而皇极殿又是整个皇权理论中至高无上的存在。
    皇上处理国事都在这里,这是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中心。
    它被雷给炸塌了,这里面的寓意可就深远了。
    这是天有异象之征兆也,所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此乃国之正塑,不可逆转也。
    现在无端的一个炸雷劈塌了皇极殿,这是帝王不顺之征兆啊。
    可是具体帝王怎么个不顺法,袁为正这老小子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虚晃一枪遮掩过去。
    这含糊不清的言辞,搞的郑长生都郁闷了,神棍啊,你他娘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神棍。
    我考,郑长生都想一脚踹死这老家伙。
    你他娘的真能白活,嘴角都他娘的冒白沫了,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没有一句是说正题的。
    老朱的脸色变了,变的煞白煞白的。
    很显然袁为正的话,刺激到老朱的某一根神经了。
    袁为正吓的差点没尿咯,皇极殿被天雷炸塌了一个角。
    老朱让他说个所以然来,他能说出个鸟毛啊。
    在自然科学还没有普及的时刻,他能知道个毛毛?
    不过嘴是两张皮,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中,这是难不倒他的。
    能够混到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上,他也不是白给的。
    最起码历法的延续有他的功劳,最起码民间十二节气的延续也有他的功劳,民生谚语的总结也有他的功劳。
    古时民间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