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过饭后的人们,帮忙收拾、洗刷,一派忙碌的景象。
    偶尔路过郑家大院的村民们,看到这么多人,就过来凑个热闹。
    等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后,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郑家娘子仁义至此,还有什么说的,真乃善心菩萨啊。”
    虽然他的本意是以为又可以白吃大肥肉片子,才过来问的。
    事情传开了,得知事情经过的老族长上门了。。。。。。
    

第35章 酱菜之法
    老族长黑着脸训了一通话,在郑家村他的话就是权威,没人敢不服从。
    中心思想就是,郑家娘子是个心肠软的女菩萨,见不得族人受苦。
    开始自己曾极力反对她这么做的,可是她依旧把大家伙儿接来家中安顿。
    为何?那是念惜大家都和铁山贤侄同宗同族,抱着救命活人的想法去的。
    如果尔等看人家孤儿寡母的想起什么歪心思,那他第一个就不答应。
    话不是很好听,也很严厉,先是极力的夸赞了一下母亲,然后他自己充当了一回黑脸。
    可是这让郑长生有点后怕不已,自己想的还是有点太简单了,人心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若真的有那么三两个眼红自家财富的,抢完往山里一钻投马匪,那可就惨了。
    不过看着一众老小和妇人们,他这个念头随即就打消了。
    有了这些牵挂,就算是有那么一两个青壮是有这想法的,他们也不会付诸行动。
    许是老族长的话说的有些难听,有些严厉,那些汉子们都低下了头。
    为何他要这么说?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当年村中首富郑大郎家就是因为收留了族人,可是这些人竟然见财起意。
    杀人夺财后,上山投了张黑虎,这就是前车之鉴。
    老族长的这份心思,李秀英岂能不理解?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这些乡亲们。
    一个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是不会这么做的。
    老族长的担心是有点过头了,当年元末暴乱,人心思变,况且日子真的是过不下去去了。
    她曾经听丈夫说过这些陈年往事,郑大郎也不是个好鸟。
    他是看上了人家老婆想要跟人家圈圈叉叉,惹怒了人家丈夫,这才有此一横祸。
    她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
    自己如此的虔诚信佛,又如此的善待乡亲们,谁又会那样对自家?
    后来的事实证明母亲是对的,老族长的担心有点过了,不过他的本意是好的。
    提醒一下这些人,要安分守己,不要动歪心思。
    训完话,老族长很是不客气的吃了半碗油渣拌饭,才抹抹嘴坐下喝茶。
    郑长生此刻就坐在老族长的腿上,被他搂在怀里。
    他用小手捋着老族长的胡子,把老族长逗的开怀不已。
    老族长感慨万千,这孩子要是自己的亲孙子多好,想起自己的孙子他就有点来气。
    七八岁的孩子了,名字都写不囫囵,他每每思及此,都想一脚奔过去。。。。。。
    郑长生知道,在村子里要是想成事,必须得把老族长给弄顺溜了。
    此刻正是一个溜须拍马的好机会,岂能放过?
    果然,他的这些天真无邪的举动,惹得老族长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突然他话锋一转:“族长爷爷,村里有没有会腌制咸菜的高手啊?”
    老族长用他那豁牙子嘴,在郑长生粉嫩嫩的小脸上啜了一口:“生哥儿为何有此一问,
    老夫不敢称高手,可是幼年时曾在县里的酱菜店做过学徒。”
    郑长生可乐美了,没想到啊,就说嘛,家里老族长送来的小咸菜那么可口。
    “族长爷爷,我在书中看到。。。。。。”
    可还没等他说完,老族长脸色一变,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书中的都是大学问,都是郑家的不传之密。
    昨天县太爷愣是空口白牙的要走了滑轮图样,这让他非常的不满意。
    在他的意识里,生哥儿脑子里装的都是郑家先人的宝贝。
    岂能让别人弄走偷学了去?
    县太爷他是惹不起,也拗不过,可是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听了去那就不可以了。
    郑家大院后面的耳房中,老族长、李秀英二人相对而坐,
    他们聚精会神的听郑长生小嘴叭叭的讲述制作酱菜方法。
    老族长的嘴都乐歪了,这简直是发家致富的不二良方啊,同时也是给村中青壮们找了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
    明初,盐铁茶马都属于官卖。如果有人胆敢走私贩卖,那放牛娃老朱可是六亲不认的。
    对于打击私卖者老朱向来都是认真的。
    驸马都尉欧阳伦都给砍了脑袋,老朱宁愿女儿守寡,也不容忍私卖,这就可见一斑了吧?
    官盐的价格不算低,所以老百姓们大多都是吃酱咸菜,一块酱菜一家子人省一点,能吃上个三两天。
    有那节省之极的人家,舔一舔,嘴里有了咸味儿就能吃一碗饭,虽然有点夸张,可是这就是事实。
    另外酱菜的价格跟官盐的售价比起来还是算便宜的了,是以,酱菜在此时很是盛行。
    不光是民间,就是官宦之家,甚至是皇家,用餐也有酱菜佐食。
    不过郑长生口中的酱菜制作之法,老族长可是闻所未闻,这是开天辟地头一次听说啊。
    怎么还得用上甜面酱啊?话说甜面酱是个什么东东?
    不过光听名字里有一个甜字,就知道一定是高深至极的东西。
    郑长生看着母亲和老族长的反应,就知道自己又超越了。
    后世网上一搜随处可见的酱菜之法,在这个时候貌似高大上的一塌糊涂。
    好吧,不管了,最牛逼的六必居酱菜是明朝中叶出现的,随着自己的到来给他提前一点也未尝不可吧?
    甜面酱是用面粉二次发酵而成,这在他眼里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可是到了老族长和母亲这儿,可是如获至宝一样的。
    老族长一脸的严肃之色,
    “生哥儿,你还跟谁说过这事儿?”
    郑长生摇摇头:“族长爷爷,今天是第一次说起这事,除了您和母亲,其他人并未告诉。”
    “那就好,千万不要外传,此乃我郑氏先人所著之书里记载之法,万万不可被外人掌握之。”老族长语重心长的言道。
    忽然老族长面色一凛,吸了一口凉气道:“孩子,甜面酱有老夫和你母亲二人知晓即可。可是你口中所说细盐,你自己亲自来弄。
    就连小七和大个子都不要告知,要知道如果被别人告去官府,你私下里造盐,这可是杀头之罪。”
    酱菜要想好吃,必须用无杂质的精细之盐,这个时候的粗盐杂质太多,一般售卖的酱菜都有一种苦头。
    所以郑长生想到了提纯细盐,可是没想到却把老族长吓成这副模样。
    

第36章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对于吃那是相当的讲究,五千年来风味各异的食物在各地被发明创造出来。
    就拿面粉来说,各种面食在中国北方大地广为流传。
    可是谁能想到面粉除了能做食物之外,还能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后,发酵成含有麦芽糖的甜面酱啊。
    可是这一切都在老族长和李秀英的面前,真实的上演了。
    老族长是完全按照郑长生的描述,一步一步的按照流程走的。
    当第一盆甜面酱做好之后,他眼泪都掉下来了,太好吃了,就算是不用来制作甜酱萝卜,单独拿这面酱下菜佐饭,那也是极好的。
    当郑长生拿着用过滤蒸馏后解析出的精盐和甜面酱搅拌后,腌制酱萝卜开始了。
    老族长的心都疼了,这么好的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啊,用来腌制酱菜太他娘的可惜了。
    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来郑家大院忙碌起来了。
    在新搭建的草棚下,两头健壮的毛驴,轮换着被套在了碾子架上,开始了它门蒙着眼周游世界的旅程。
    一袋袋雪花白面被磨了出来,由大个子扛着送往后院,老族长和李秀英亲自酿制甜面酱。
    小七的眼睛瞪的像个大铃铛,她紧盯着那些磨面的妇人婆子们,真是没出息的,生面粉楞是往嘴里面塞,也不怕不消化。
    有了她的监督,这些人方老老实实的磨面。
    当小七把这些告诉少爷的时候,他好像一点都不生气,只是让自己告诉妇人们,不要生食面粉,还为这些人辩解说都是饥饿惹的祸。
    少爷跟夫人就是心太软了,这都是自家的粮食,平白的管着她们吃住,还答应一个月给他们五十个铜钱,这好事上哪里找去。
    管吃管住还给五十个铜钱,五十个铜钱呐!想想小七就觉得心疼的慌。
    大个子郑根硕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他正在卸着老族长从县城里刚采购回来的大酱缸。
    要轻拿轻放,不能磕着碰着,要是不小心把酱缸给摔碎了就不好了。
    这可是拿来做酱菜的,听夫人说这一酱缸的菜能卖三十两银子呢。
    亲娘哎,他所见过的最多的钱也就十几个铜钱,这可是雪花白银啊,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可不能碰碎了酱缸,不然的话就是把自己卖了也不能弥补这么大的损失啊。
    老族长眉飞色舞的,他带去金宁县城的一小坛甜酱萝卜,成功的被悬济药铺的齐掌柜给收购了。
    三百个铜钱,听着褡裢里铜钱随着他的走动,发出的金属声音,他就心里美的慌。
    齐掌柜的说了,这种酱菜有多少他要多少。
    人家是有自己的商道的,他可不是单纯的只卖中药,山货、土产的什么都要,只要是能赚钱的营生,就没他不做的。
    这下可是要发达了,生哥儿,我的好孩子,爷爷回来了。他心里美的呀,走路都发飘了。
    可是当他看到郑长生的时候,着实的吓了一大跳。
    此刻的郑长生,双眼通红,没精打采的。
    肿么了嘛?自己走的时候,孩子还好好的,这怎么现在这副模样?
    你也不想想,一个小孩子去做过滤结晶食盐,他还要求郑长生不得把方法泄露了,这就难为人了。
    除了李秀英心疼儿子,帮着打下手,按儿子吩咐用木炭砂石过滤粗盐,继而在熬盐,别人是不能进入后院的。
    这就苦了郑长生母子了,小家伙现在坐都坐不住了,恨不得坐着就睡着了。
    就这还供应不上,食盐的使用量太大了。
    老族长一看,这哪行啊,要是把郑长生给累趴下了,这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泡影了。
    生哥儿现在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啊,可不能在这么使了。
    最后一咬牙,挑了几个嫡亲近支的青壮,过来学习制作精盐之法。
    老族长不惜开了一次怀远堂。
    这些青壮可是当着列祖列宗的面,上香、磕头,而且歃血为盟喝了血酒的,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度问题。
    就是他们死也不会露半点口风,这可关系到郑氏一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事,马虎不得。
    另外这些青壮的老婆也都被组织过来,学习制作甜面酱。
    盐的事情事关杀头大罪,是要严格的封锁口风的,所以才开怀远堂。
    而甜面酱就没那么严格了,虽然也重要,但是没有精盐的作用,就是学会了也制作不出来同样口味的酱菜。
    不过就这样,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对外讲出去。
    好了,有了大量人手的加入,郑长生和母亲李秀英总算是解放出来了。
    连日来,可把他们娘俩给累坏了,现在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觉郑长生直睡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如果不是肚子咕咕的叫,他还能再接着睡。
    小七心疼的看着张着小嘴不停的打哈欠的少爷,夫人也真是的,干嘛啥都听老族长的,把少爷给累成这个样子。
    她含着眼泪微笑着,帮郑长生洗漱干净。
    一大碗鸡蛋羹,撒了点葱花,滴了几滴胡麻油,郑长生唏哩呼噜的吃的欢畅。
    “慢些吃,小心烫着。。。。。。”小七在旁边不住的唠叨着。
    这次郑长生没让小七喂他,等最后一口吃进肚子里,他打了个饱嗝,摸着小肚皮,吃饱了。
    人活一世,终究是为了一口吃食,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粗粮杂饭,能饱腹就是好的。
    刚才初醒来的时候,那种饿的心发慌的感觉,实在是太不美妙了。
    都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这话真的不假。只有仓里有了粮食,不饿肚子才有这些规范准则。
    当一个人饿的将死的时候,哪里还会顾忌律法准则为何物?
    自己呼噜呼噜吃蛋羹的时候,哪里还有平日里的悠闲情调?这就是他最大的感悟。
    万事都以填饱肚子为要,其他什么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在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前提下,全他娘的扯淡。肚子都吃不饱,谁还跟你讲什么之乎者也。
    所以啊,要想保证他们家不遭受老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