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郑长生不打算瞒着小七。
    之所以瞒着婉儿,是因为她有身子,情绪不宜过度紧张,要是让她知道这次的艰难危险程度的话,肯定会影响胎儿的。
    查处李善长不法事,闹不好是会酿成大祸的。
    说难听一点,有可能小命不保。
    这可不是开玩笑,李善长之影响力,那是渗透大明洪武朝骨髓里的。
    现在朝堂上有多少他的门生故旧,地方上又有多少是他一手提拔安插的大员,军中又有多少袍泽兄弟,这都是未知。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老朱都感觉到为难,感觉到棘手。
    他一个毛头小子,何德何能敢跟李善长掰腕子?
    “小七,你听着,少爷我这次是奉旨查一桩案子,其中牵扯到致士的宰相李善长。”
    “啥?李善长?少爷,咱能不去了不?要不我去求皇上!”
    “不要慌张,也不要声张,家里人就你知道就够了。母亲身体不是很好,还要照顾外婆,婉儿又有着身子,不宜让她们的情绪波动太大。
    记住,要跟没事儿人似的,不要什么都挂在脸上。
    少爷我走之后,家里就闭门谢客,家里就交给你了,多操点心。”
    郑长生不说还好一点,一说小七更紧张了。
    李善长她是知道的,官宦人家的人,哪里有不知道他的啊。
    位居中枢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想要查处他?
    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还真是难如登天。
    小七心中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不过听着少爷给她的叮嘱话语,她把银牙一咬,心一横,脸上现出一丝坚毅。
    。。。。。。
    郑长生知道府门外封长空肯定在等着他。
    早走一步,早一点见到方进宝。
    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郑长生留下一封书信在书房的桌子上,毅然而然的走出府门。
    永和伯府门不远处,一辆马车安静的等待在那里。
    马儿的口鼻中在这寒冷的冬夜里,不断的喷吐着热息,在皇城城墙上的灯光映照下,看的真切。
    看到郑长生出的府门,马车缓缓的动了。
    车轮碾压着冰雪,咯咯作响。
    马蹄翻动,车很快稳稳停在郑长生的面前。
    封长空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双目。
    他翻身一跃,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伯爷,上车吧!兄弟们都在城外十里堡等着呢。”
    郑长生回头看了一眼府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一扭头转身上了马车。
    皇极殿里的老朱,在榻上和衣而卧,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
    王德用悄悄走了进来:“皇上,永和伯出府了!”
    老朱把手里的书轻轻放在了榻上,翻身做了起来:“通知皇城禁卫,永和伯府门前要格外留意。
    把弩车抬上城墙吧!”
    “是,皇上。”
    王德用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老朱眉头紧锁心里暗暗的道:“雨浓啊,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吧,家里的后顾之忧咱替你解决。”
    好半天,老朱从榻上起身。
    在皇极殿里来回的踱步,李善长啊李善长,希望你这次是被蒙蔽的。
    希望这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是你下面的人背着你干的。
    否则的话,咱们君臣的情谊也就尽了,这是咱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希望你不要让咱心寒!
    ”
    

第434章 拦路喊冤
    李善长致士后,老朱把张士诚的吴王府赏赐之,并赐下上好良田三千亩,金银珠宝无数。
    他和老朱乃姻亲,老朱的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这关系不可谓不亲密。
    当年的亲密战友,现而今的亲密亲家。
    古人们之间的通婚,尤其是高层人物之间的联姻。
    这都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的。
    老朱嫁女给李祺,这是拉拢李善长。
    给了他一个皇亲国戚的身份,把李善长彻底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老朱为了笼络大臣,没少跟手下的文臣武将行联姻之姻亲之好。
    常遇春、徐达、李善长等等。
    作为开国公爵的韩国公李善长,如今白发苍苍,历数跟随老朱的这几十年。
    他的丰功伟绩是足以彪炳千秋,青史留名的了。
    他对于现状是满足的,都说人过六十而知天命,他现而今已经年近七十。
    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这话不假。
    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古代,平均年龄都不到四十岁,李善长能够活到六十多岁,而且身体康健,精神矍铄,绝对是稀少又稀少的人。
    前不久还纳了一房小妾,据说小妾才十六岁。
    一时间在朝堂上引为佳话,都说其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啊。
    古之文人雅士,皆以风流为佳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连李善长自己都自嘲曰:“老骥伏枥,老而弥坚也!”
    小妾,这一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地位是极为悲惨的。
    如果是遇到一个怜惜的人,还好说。
    如果遇到一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惨绝人寰。
    玩腻了,是可以当成礼物在友人之间互换的。
    而且地位极为的低下,只不过是比佣人高了一点罢了。
    郑长生是郁闷的,一路上封长空的八卦消息也不知道咋这么多。
    耳朵几乎都被灌满了。
    不过倒也给漫漫的旅途增添了一丝的乐趣。
    郑长生甚至都怀疑李善长这厮,一个六十多岁的糟老头子,会不会使得如花似玉的小妾守活寡。
    老而弥坚?吹牛逼呢,你能有多坚?
    封长空这个八卦小广播,一路上是各种小道消息不断。
    郑长生不禁对封长空刮目相看起来。
    这厮绝对的有当花边新闻编辑的潜质,各种奇闻轶事,各个大臣的小癖好,那是信手拈来,张嘴就说。
    不过也幸亏这是当着自己人的面说,无所谓。
    周遭都是锦衣卫,空荡荡的官道上几乎没什么人的踪影。
    这要是被人家听了去,估计被他编排的人,都能恼羞成怒的打到他的家里去。
    就比如他说礼部尚书周宗伯的趣闻。
    某日,高丽使节李芳雨,为感谢其牵线搭桥结识太子殿下,遂遣人送上两名来自高丽的美姬,周大喜过望欣然收之。
    是夜,操老枪夜御二女,自以为老而弥坚,可是只十几个回合就缴械投降。
    高丽姬不上不下,心中不满,遂使出浑身解数,几度轮番上阵。
    结果,堂堂的礼部尚书周老爷子,差点死到床上。
    后,郎中抢救。
    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把高丽姬送还,再也不能留了。”
    随侍几十年的老仆问之曰:“为何?如此佳丽送还岂不可惜?”
    周宗伯长叹一声:“有辱斯文啊,行闺房敦伦事,怎可女子骑伏于男人之上?
    况且还呈口舌之利,实在是有辱斯文。”
    鹅考,郑长生差点没把肚皮笑破咯。
    有辱斯文?你咋不说你老而弥坚了?这都是尼玛什么狗屁悖逆的逻辑。
    真是没有想到一向以道德高士自居的礼部尚书周老爷子,还有这么光辉伟大的一面。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封长空笑的捂着肚子倒在宽大温暖的车厢里,久久没有起来。
    “封大人,你是如何得知,周老爷子此等妙事的?难道你在他府中安插了密探不成?”
    郑长生随口问道。
    封长空翻了个身:“那是自然,满朝文武皆逃不脱锦衣卫的监控。”
    “那我府上呢,是不是也在你的掌控之中?”
    封长空的脸色一滞,翻身坐起:“郑伯爷莫要跟属下开玩笑,属下怎敢在您府中安插密探。整个锦衣卫都是您一手缔造的,试问现在锦衣卫,谁敢对伯爷不敬。
    别看您明面上不在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了,但是属下知道皇上一直是把这个位置给您留着的。
    要不然新一任的指挥使也不会一直没有着落。
    这么紧要的位置,一直空缺着,这谁还看不出来其中的猫腻呢?”
    郑长生也就是随口那么一问,并未较真。
    看封长空一脸紧张的样子,郑长生微微一笑:“封大人过于紧张了,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伯爷,这玩笑可一点都不好笑,莫的吓的属下尿裤子。”
    “哈哈!”郑长生拍了拍封长空的肩膀:“起来吧,快到杭州府了,我们该办正事了。”
    。。。。。。
    李善长是欣喜若狂的,
    虽然他都离开朝堂都这么多年了,皇上竟然还惦记着他,眷顾着他。
    京中快马来信,皇上派出宣抚使,代表皇上看望于他。
    这可是天大的隆恩啊。
    一时间整个府上都轰动了。
    “谁说我家老爷失了圣宠?以后谁在敢瞎咧咧就撕烂他的嘴。”
    “就是,我们家老爷可是跟随皇上打天下的大功臣。咱们少爷可是娶了公主的。就是谁失圣上的宠信,咱们家也不可能。”
    府里的奴才们都趾高气扬起来,走起路都虎虎生风的。
    打扫厅堂、庭院,一时间忙的是不可开交。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等到宣抚使郑长生的车队了。
    李善长是率领着整个杭州府的官员前来在接官亭迎接的。
    不可谓不重视啊。
    郑长生他是知道的,皇上面前的新宠儿,少年得志,以后前途无量。
    不过李善长心中总感觉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心中不安。
    他回想了一下,京中也没有什么大事的发生啊。
    或许是自己多疑了?
    郑长生老远的就下了马车,李善长迎上前拉着他的手:“雨浓,一别数载,别来无恙啊!”
    靠,老子跟你熟悉吗?郑长生郁闷的一批。
    貌似古人见面的问候语都是这熊样子的,不管熟悉与否。。
    郑长生满面笑容:“小子这次前来代替皇上巡视,乃例行公事。没想到竟然劳动老相国大人亲自前来迎接,实在是不敢当啊。”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没有撕破脸皮之前,该客气的还是要客气的。
    郑长生的笑容给了李善长吃一颗定心丸。
    看来自己还真是多疑了,他自信自己看人的本事还是很过硬的。
    虚情假意还是发自肺腑,只需一眼即可分辨。
    于是李善长亲切的拉着郑长生的手,并肩而行,一众杭州官员紧跟其后。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影如箭一般的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
    只三两步就跑到官道中央跪倒在地叩头,大呼道:“冤枉啊,请宣抚使大人为草民方进宝做主啊!”
    方进宝?郑长生听到这三个字,心中没来由的痛了一下。
    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和他相认的时候。
    咬了咬牙,把心一横,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啊,拉下去。”
    

第435章 方家被套路
    方进宝曾经有过一个远大的梦想,他要做大明的陶朱公。
    为此他老娘陆氏还曾疯狂的暴揍他一顿,也为此他老娘亲自登门娘家特意请教。
    初时大字不识得几个的陆氏发誓要找到这个姓陶的,不惜赌咒发誓的要打断他的腿。
    可是当她得知陶朱公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的时候,才尴尬不已的作罢。
    不过方进宝的美梦却也被生生的扼杀了。
    读书才是王道,读书才有出息,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读书才能光宗耀祖,这是陆氏脑子里最朴素的想法。
    科举入士,是这个时代所有当父母的对子女的期望。
    当然这是家里有条件读书的,那些没条件读书的尽管也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这么一天,但是条件不济那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很显然方进宝家里就属于有条件的一族。
    家里良田千顷,楼瓦雪片,奴婢成群的,还有生意做着,家中银钱是不缺的。
    但是奈何方进宝就是对读书不感兴趣。
    一念书就头疼,但是他独独的对做生意情有独钟。
    算起账来,只需瞄一眼,靠心算就能搞定。
    这是郑长生交给他的算学,为此还专门的给他写了许多的后世数学的内容,供他学习。
    每个月他都和郑长生通信,其实大多的内容都是在讨论算学的内容。
    他对于数学的天赋,让郑长生都感到惊叹不已。
    这么多年来只是靠着书信往来,他都已经达到后世的高中才有的水平了。
    郑长生都怀疑,在跟他交流下去,自己都没得教了,因为大学里的数学郑长生学的也不精通,他当年只是混个及格就行。
    书到用时方恨少,郑长生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古人的这句话。
    雨花书院建立后,郑长生给他写信,让他入书院任教,可是却没有了回音。
    他还以为方进宝不愿意,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他的邀请,才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