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激吻连连,两具滚热的酮体翻滚在一处。。。。。。
    

第638章 谋局
    这次郑长生回京可谓是满载而归。
    一众弥勒教的罪囚,装在木笼囚车里,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看上去要多沮丧有多沮丧。
    此次押解京师,难免一个死字。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人之将死,就算是天天给他们吃山珍海味,也感觉不出来什么味道。
    可是唯独一个人例外,他一脸平静,似乎参透了生死,看破了红尘似的。
    他就是弥勒教主张黑虎。
    负责看押他的人正是临阵倒戈的壮汉午牛
    郑长生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临阵忽悠的午牛一众弥勒教徒反水,曾经答应过他,要收他做贴身亲卫。
    这虽然有点看似儿戏,可当时情况所逼迫,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不过呢,午牛自从做了郑长生的亲卫之后,还真是忠心耿耿,这也算是他的造化了吧。
    午牛为人实诚,憨厚有余,智慧不足。
    反应虽然总是慢半拍,但是忠心这一点是最为难可贵的。
    还有,午牛讲义气,重情义。
    他曾经单独找到郑长生,想要拉扯一把对他有过帮助的余大。
    那一日,午牛面红耳赤的来到郑长生的面前,吭吭哧哧的墨迹了好半天,才说出了请郑长生收留余大的事情。
    郑长生虽然答应了临阵倒戈可以免死,并且还可以收做亲卫,可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当他的亲卫的。
    经过挑选只留下了九个人,这九个人个个都是功夫高手,就像午牛似的,一把九耳大环刀轮开了,真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这九个人经过调查都是早些年间加入弥勒教的,都是袁为民当初收养的孤儿。
    随着袁为民的身死,张黑虎不敢用这些人,而且处处打压排挤这些人,甚至是找碴想干掉这些人。
    这些人在没遇到郑长生之前,就像是个没娘的还孩子似的,没人管没人问的。
    现在跟随着午牛投靠了郑长生的麾下,郑长生待他们如兄弟一般。
    谁不感恩戴德?就想是找到了组织似的,一个个干劲十足,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所有的人都羡慕他们九个人,大家都是一样的起点,可是同人不同命啊。
    人家被郑伯爷收归麾下,咱咋就没这福分呢?
    为此,午牛他们九个人,更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
    他们平时穿着清一色的短衣襟小打扮,腰里挂着大环刀,只要是郑长生出去,他们就跟在身后,神气极了。
    惹的跟他们一起投降的人们是干瞪眼没办法,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
    由于余大曾经帮助过午牛,所以,他才想把余大也拉进来,算是投桃报李吧。
    郑长生看午牛一脸窘迫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厮也太可爱了。
    他还不知道余大的真实身份是锦衣卫的密探啊。
    郑长生笑过,拍了拍午牛的肩膀:“好了,本伯知道你的心意了,不过貌似余大用不着跟在我身边,也有一份不错的前程。”
    午牛被郑长生的话给说蒙圈了,他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伯爷,您这是什么意思?余大不是将要随着众人被遣返原籍安置吗?
    回家种地,怎么能有好的前途,怎么着也没有跟在伯爷的身边前程远大啊!”
    郑长生不逗他了,回身对王大龙道:“叫余大来见我!”
    “是,伯爷。”
    时间不大,余大跟在王大龙身后走了进来。
    此时的余大,一身锦衣卫的服饰,腰里配着绣春刀,威武神气,俨然是换了一个人。
    这怎么看都不是当初那个瘦瘦弱弱的余大兄了。
    午牛傻眼了,他是真的傻眼了。
    锦衣卫?反应慢半拍的午牛此刻终于算是明白了。
    感情,余大是锦衣卫的人,怪不得他鼓动众人倒戈,怪不得他经常帮助像他这样的人,也怪不得他经常义愤填膺的痛斥张黑虎一干人等。
    “锦衣卫余大参见伯爷!”
    余大一个标准的拱手礼,这段时间经过培训还真是学的有模有样。
    “免了!”
    郑长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一个细微的动作,惹的余大一阵激动,胸中一阵的热血沸腾,都要控制不住翻滚的胸臆了。
    “来,见见你的好兄弟午牛!好久不见了,你们好好的聊聊吧!”
    说完,郑长生带着王大龙走了出去,把房间留给了午牛和余大。
    事后,午牛心中牵挂已了,更对郑长生敬佩万分。
    这次押解弥勒教一干人等进京,他是首当其冲主动请缨。
    张黑虎在他的心中有多可恶,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如果不是张黑虎一伙人,弟弟怎么会落的那样悲惨的下场?
    想想他就怒从中来。
    这次他要亲眼看着张黑虎他们这些人伏法,才能消解心头之恨。
    。。。。。。
    。。。。。。
    剿灭弥勒教,就是大功一件了,再加上改土归流,这两桩天大的功劳,就这么轻易的到手。
    比之领兵数十万的将军攻城略地,一点儿也不遑多让。
    而且代价更小,几乎就没有什么伤亡。
    当然得除了郑小刀和郑小斧他们两个小队几百人。
    回程的马车上,装着他们的骨灰坛,这是漫长旅途中唯一的一个让人沮丧的事情了。
    谁不想毫发无伤的回去领功受奖?
    可是战争就是战争,免不了要有伤亡。
    他们这伤亡已经够小的了,比之其他将官麾下随便攻下一座城池死伤数千人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郑长生是最后一拨走的,临走之际,他留下了余大和金九两人,其中之意就不为人所知了。
    周明通临别之际拉着郑成生的手:“伯爷,回京之后,替我关照一下老母幼子。
    这里的条件艰苦还真是我未曾想到的,希望我能早日完成使命返京。
    万一,我要是在这里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我那一家人就有劳伯爷了。”
    郑长生微微一笑:“周大人何须如此悲观?
    侗区虽然条件艰苦,可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的,有事情多多的请教格家老祖宗。
    另外,不用担忧过甚,我给你留下了一只力量,供你驱使。”
    周明通脸上顿时现出惊喜之情,这是郑长生留的后手,他激动的几乎是脱口而出:“锦衣卫?”
    郑长生笑而不答,算是默认。
    “掌控侗区全局,打造成进攻云南的后方基地,这是皇上的意图。
    我还担心完不成呢,不过现在有了伯爷的鼎力相助,在下一定不辱使命。。。。。。”
    

第639章 喜讯
    走时青草依依,回时已经白雪纷纷。
    大半年的时光过去,郑长生终于不负使命回师帝都金陵。
    他们离京的时候并不为帝都百姓所知,只有老朱以及朝堂高层知道。
    当日老朱祝酒践行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全压到郑长生的肩头。
    现在不负众望,剿灭弥勒教而回,搂草打兔子顺便来了个改土归流,收服侗区数十万众,版图扩大了许多。
    这是开疆拓土的绝世大功啊!
    行至京师八十里处,就有官员迎接停歇。
    说是皇上的意思,让他们休整一下,等候上谕在入京师,老朱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凯旋仪式。
    弥勒教在老朱的心头就是一根刺,郑长生给他一下子连根拔掉,解除他的心头之患,老朱接到密报兴奋的觉都睡不着。
    还有,郑长生的这次改土归流,堪比数十万将士劳师远征所取之成果。
    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给朝廷收服这么大的一块疆土,论功劳的话怎么封赏都不过分。
    如果是资历高深的将帅取得这样的成果,就是封一个国公也不是不行的。
    可是郑长生太年轻了,二十岁还不到就有这样的功业,现在就封国公,那以后再立下功劳呢?还怎么封?
    老朱考虑的当然要比常人长远。
    年纪轻轻的就位列国公,还有救驾之功,开疆拓土之功,这要是郑长生骄傲自满起来,未必见得是好事。
    可是呢,郑长生偏偏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那就只能从旁的方面找补了。
    例如,礼遇,极高的礼遇,这就有了凯旋仪式的举行。
    好吧,郑长生虽然想归家之心煎熬的很,可是老朱要折腾,那也只能俯首听命了。
    不过,郑长生可没有下令让将士们进城休整。
    而是在城外一块空地上安营扎寨。
    出征得时候就保持着战斗警戒的队形,一路拉练直到侗区。
    回来的时候亦如是。
    他意在锻炼锦衣三千营的军事素养。
    军队就是为打仗而生的,可不是享乐的。
    要时刻保持着警觉,做好随时都能拉出去决战的本领。
    还要做到有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效果。
    不然,还怎么称之为军队?
    况且,这支军队可不是寻常的冷兵器,而是全火器,清一色的燧发枪,这跟冷兵器的军队的战斗方式都不一样。
    要知道这是御敌于百米之外,擅长远距离不接触杀敌的一只军队。
    可不是刀对刀枪对枪的近距离搏杀的军队。
    如果不随时做好战斗准备,一旦被敌人近身搏杀,虽然有训练的刺刀阵法,可那毕竟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不是?
    所以,能做到百米外毙敌,那是最好的。
    锦衣三千营,经过郑长生作战理念的引导下,而且又经过实战的考验,现在依然形成了完备的战法。
    警戒线都能撒出去三公里,一旦有事,迅速预警,大部队迅速集结,扑上前去。
    一路上锦衣三千营的将士们是如临大敌,因为统帅郑长生下令辅兵三千人和火器营的三千人,夜间袭扰,实兵对抗。
    经过血于火磨练的军队,未来大明帝国最精锐的一支王师,依然是悄然成形。。。。。。
    自郑产生下令安营扎寨始,一个时辰之内,一座座行军帐篷已经搭建完毕。
    中军大帐旁的郑字大旗迎风招展,在漫天雪花中随风飘舞。
    格云朵实在是冻坏了,躲在温暖的装有火炉的马车中不愿意下来。
    贴身侍女啊碧看小姐慵懒的躺在锦被下,有点着急。
    她扭头对啊瑶说:“啊瑶姐姐,姑爷该等着急了。刚才还让人来催促呢,说是大帐内升起炭火,就等小姐呢。
    现在小姐似乎有点生病了,不愿意动弹,你说可如何是好?”
    啊瑶探手在格云朵的额头试了一下:“呀!小姐脑袋好烫,别是着了风寒了吧?不行,得赶紧通知姑爷。”
    说完,她下了马车,一溜烟的跑进了中军大帐。
    郑长生每日里习惯性的扎营之后就处理军务,联络后勤给养,大军出动繁琐的事情多着呢,也着实让人头疼。
    所以,他就没有过多的关照格云朵。
    啊瑶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禀报他的时候,他刚签署了军营今日口令“威武!凯旋。”
    听到啊瑶的讲说,他就是一皱眉。
    这丫头病了也不跟自己说一下,强自硬撑着,他知道格云朵是不想影响他的公务。
    心中不由的升起一阵暖流。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笔:“来人,传军医!”
    。。。。。。
    。。。。。。
    军医官杜翔搭脉良久,眉头慢慢的舒展开来。
    忽然他眉开眼笑起来:“尊夫人虽然偶感风寒,可是却无大碍。不过学生要恭贺伯爷,夫人有喜了。”
    啊?郑产生感觉脑子有点懵懵的。
    随即,大喜起来。
    老子又要当爹了,啊哈!~。。。。。。
    这下子可好了,不用再担心母亲不高兴了。。。。。。
    阿碧和阿瑶两人面露喜色,欣喜不已。
    小姐是个有福气的,听说姑爷只有一个宝贝闺女,还没有儿子,要是小姐给永和伯府诞下麟儿,那她们小姐妹也跟着沾光不是?
    小姐不是正室夫人,这点她们是知道的。
    作为偏房夫人,在家里的地位应该是受限制的,那么她们这些下人更是地位底下。
    不过随着小姐的有孕在身,她们就不用再担心被看瘪,被欺负了。
    当然,这是她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她们跟本不知道郑家是如何善待下人的罢了。
    中军大帐内,烧的通红的火炉,摆了俩。
    如果不是担心过于热,郑长生是准备在大帐的四角,都放上的。
    格云朵服了药,这会儿已经好多了。
    通红的火炉,暖暖的空气萦绕着她,还有更暖人的,夫君坐在床头轻抚着她。
    而她的头就枕在夫君的腿上,格云朵心头滚烫起来。
    有夫如此,此生无憾矣!
    郑长生看格云朵清醒了,柔声的道:“你醒了?”
    说完,轻轻的在她额头吻了一下。
    格云朵“嘤咛”一声,小手搂住了郑长生的脖子,香唇凑了上去。。。。。。
    大帐外,寒风肆虐,呼啸如狼嚎,大帐则内温暖如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