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的全部杀掉,女的全部发配到清风馆。。。。。。”
他一边喝酒,一边心里在暗暗的发狠。
当朴仁勇提出要下手报复,烧掉明商会馆的时候,说实话他是心动了的。
他能不想着报复吗?
明知道是郑长生在暗中搞鬼,他恨不得把郑长生一刀一刀的剐了。
但是他不是傻子,临行前他老爹谆谆嘱咐他。
“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跟大明正起了冲突。”
这话就是他的“紧箍咒”啊。
他明白老爹的意思。
就算是他们家掌控了京畿“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氏成了幕府将军或者直接取而代之。这首先是需要大明皇帝陛下的认可的。
要知道高丽可是大明朝的藩属国,万一得罪了大明,大明的皇帝陛下是不会给他们下认可的诏书的。
没有宗主国皇帝陛下的诏书,他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原本还指望着北元朝廷,给他们撑腰来着。
但是目前的局面是,北元小朝廷被大明打的蜷缩了起来,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功夫搭理他们?
该死的大明,该死的朱元璋。
你一介放牛出身的低贱之人,竟然都能面南背北登基称帝。
可是老子家可是贵族出身啊,还得仰望你的鼻息,这贼老天太不公平了。
朴仁勇看李芳远自顾自的喝酒,并未接他的话茬,有点着急。
“公子,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了,还等什么?请准许我带上一队人马,杀入明商会馆,那些该死的大明商人,我要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
李芳远听完朴仁勇的话,红着眼睛,突然暴起,把手中的酒杯扔在地上,摔的粉碎。
“放肆,用你在本公子面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啰嗦吗?废物,都是废物。只知道打打杀杀,你就不考虑后果的吗?”
朴仁勇见李芳远发怒,赶忙跪下:“公子息怒,末将无能,不能为公子解忧,忏愧的很。可是。。。。。。”
“不要再说了,你先退下,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额,好吧,公子保重,末将告退。”
李芳远看着朴仁勇退出房间的背影,心里凉的一批。
父亲把能够调动的钱财都给了自己了,可是自己把事情做成了夹生饭。
进不得,退不得。
这下子,自己在父亲面前肯定失分不少,其他几个弟兄这个时候要是给自己上点眼药的话,那后果是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最直接的就是他在父亲面前失宠,弄不好被剥夺继承权的话,那才是最惨的。
不,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就算是事情做不成,那也不能损失太严重了不是?
总不能把老爹一辈子的积蓄都给搭进去吧?
要是能够保护住老爹的毕生积蓄也是大功一件啊,虽然没有完成搞乱粮食价格的任务,但是好歹没有损失不是?
他思虑了再三,仰天长叹:“天道不公,如之奈何?”
良久,他的眼泪顺着脸颊,滚落下来。
滚烫的泪水所过之处,皆灼热的痛楚。。。。。。
~~
明商会馆之内,高雄听着手下人的禀报。
什么?李芳远那小子顶不住要卖粮食了?
哼,现在才想起来卖,晚了。
现在所有大明的商贾,全部关门盘点,没有人收粮食。
粮食的价格现在虽然稍有波动,可是还没有到伯爷预估的地步,你就是跪在老子面前叫爷爷,老子也不能收你的粮食啊。
你他娘的早干嘛去了,要不是你小子在京畿搞风搞雨的,粮食会至于到现在的天位价格吗?
现在想甩手,让老子当你的接盘侠,做你娘的春秋大梦吧。
想到这里:“传下话去,任何人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谁要是敢收一粒粮食,就别怪高某不客气。”
“是,小的这就去给其他人传话。”
禀告消息的小厮,麻溜的躬身退去。
高雄自从被郑长生任命统领后续事宜,他不知不觉的身上就爆发出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为朝廷效力,这是他的夙愿。
当年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而行商贾之道。
现在郑长生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统领这些大明商贾,为控制粮食做贡献。
这也算是对他的一考验吧?
在他的心里,是这么认为的。
这位年轻的永和伯爵,可是不容小觑的。
年纪轻轻的行事作风就如此的老练,听说他用人是不拘一格,直接就把一个医官提拔成了锦衣卫的幕僚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要是做的好的话,未免没有晋身的机会啊。。。。。。
第800章 高雄和余光辉(求票票)
高雄一个人静静的躺在躺椅上,脑子里浮想联翩,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而与此同时的是余光辉则是在进行着紧张的培训之中。
自从他来到成均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十几个人对他进行各种的训练。
比如学一种符号:“1。2。3。4。5。6。7。8。9。0”
这是跟汉文里的一二三十五六七八九十零相对应的,着实是让他感到非常的新奇。
原来这就是秘谍用的隐语啊!
还有各种东西对应的符号,比如鸡鸭鹅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组合表达,这可是太神奇了。
另外他还要接受各种化妆术的培训,粘贴胡须、头套什么的,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平生所未见到过的。
锦衣卫秘谍,果然是人间最牛逼的存在。
一想到自己完成考核之后,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锦衣卫秘谍,他就心中忍不住的激动。
他家里世代经商,众所周知的是,在大明的惠商政策没有出来之前,商人是有多么的憋屈。
几年前来都是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不过现在大明皇朝,在永和伯爵大人的作用下,竟然放宽了对商贾的盘剥,反而是大力的发展商贾经济。
不但放松了对商贾的限制,而且还规定了商贾的子弟可以出仕。
就连他现在也可以为皇家效力了,这绝对是开天辟地的举措。
都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可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没有真正的对商贾放松过压迫啊。
现在的大明,做到了这一点。
余光辉打心眼里感到开心,感到痛快。
这才是人应该过得日子嘛。
对于郑长生给他的这次机会,他是倍加珍惜。
学习起来也是倍加用功。
一个人,如果铁了心的要做一件事情,全身心的去投入的话,那要是不成功,还真是老天爷没长眼。
是以,余光辉大掌柜,经过三个月的紧急培训,他很是顺利的通过了锦衣卫的结业考核。
考核的时候是永和伯爵郑长生亲自主持的。
所有参加对余光辉培训的人,心里暗暗的惊讶。
这个余光辉余大掌柜的,只不过是一介粮商而已,至于劳动永和伯爵大人亲自出面考核吗?
谁不知道,凡是经过永和伯爵大人亲自考核的人,都是锦衣卫中的锦衣卫啊。
秘谍司,这是锦衣卫中,人人向往的岗位。
但是,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现在余光辉竟然得到了这个机会,这是多么让人艳羡的哦。
当然这是锦衣卫内部人的看法,咱们的余大掌柜的,他虽然感觉到是永和伯爵郑长生亲自对他考核,但是他没有意思到这里面的意义。
考核的内容,都是余光辉学过的东西,比如对照着密码本,可以快速的书写密文;
再比如把密文快速的翻译出来。
还有各种套取情报的话术,以及一种叫做莫尔斯密码的用手敲击桌面就可以传送情报的方法。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要经过最低半年的培训的。
可是余光辉这家伙竟然在三个月内掌握了,这也足以见到他的用心和超凡的记忆能力了。
有些人天生的就适合做情报工作,就比如余光辉。
这是郑长生给他的评语。
这些东西别看是郑长生按照后世的方法鼓捣出来的,就算是让他彻底的掌握,全部背诵下来,使用的时候还不能出一点的差错,估计也不一定在三个月内完成。
可是余光辉硬生生的做到了这一点,郑长生都为之感到惊讶。
等余光辉全部通过考核之后,郑长生当着杜翔的面,亲自给他授予锦衣卫秘谍的身份标牌。
这个小木牌,看似虽小,可是这是余光辉的身份凭证,凭借着这块木牌他有权利调动一地的军队。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老朱对郑长生的信任,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亘古未有得地步。
锦衣卫可是有着侦缉、抓人、刑讯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调动当地驻军的权利的。
这也是余光辉知道锦衣卫的权利这么大之后,感到一场惊讶的地方。
他一介普通的商贾,往上数几辈人都是低贱的不能在低贱了。
可是他突然之间成为了大明锦衣卫的秘谍之一员。
又拥有如此大的权利,这怎么能不让他感慨啊!
郑长生静静的看着余光辉,面无表情的道:“余光辉,你现在是我大明锦衣卫秘谍的正式一员了。
恭喜你!
不过,你也要牢牢记住,我锦衣卫的家法。
不要以为,你是我大明天子的亲军,而且拥有无上的权利,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锦衣卫的家法你要牢记于心。
否则的话,真到了家法惩治的时候,那你的下场会非常惨。
惨到你无法想象,惨到想死都是一种奢侈。
莫把家法当儿戏,这是本伯爵对你的最后忠告!”
郑长生给余光辉上了最为严重的一课。
锦衣卫就是他搞出来的,为了让锦衣卫成为老朱的眼睛和耳朵,为了锦衣卫成为老朱的一把锋利的钢刀,他极大的提升了锦衣卫的地位和权利。
可是,一个没有权利监督的机构,如果无法无天起来,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是以,锦衣卫内部的家法,也是在锦衣卫成立之后,应运而生。
没有外部的监督,可是有内部的惩处。
而且锦衣卫的监察司,是独立于锦衣卫内部的。
有着后世经验的他,深知权利这个东西,如果不加以限制,那就是虎兕出于柙,这是会造成大问题的。
只有互相监督,这才是良性循环的好的开始。
只有把权利放进笼子里,加以限制,才是真正的权利生态循环。
做到这一步,可是着实不易的。
这也幸亏了老朱的信任,否则,他就算是两世为人,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没有最高权力拥有者的支持,想要做到这一步,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在,他尊尊教导余光辉,也是希望他能够真正的做到为国效力,培养他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大局观。
毕竟,余光辉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这跟锦衣卫培训机构批量生产出来的秘谍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801章 苦逼的粮商
三个月的时间,聚集在京师开京城的商人们几乎都要疯狂了。
初始,他们以为阔气的大明商人,真的只是在盘点,等他们盘点过后,就会在次打开粮仓收购粮食。
可是他们错了,错的很离谱。
他们不但不收粮食,反而在以极低的价格售卖给平民百姓。
这些大明的商人都他娘的不是人,他们都是疯子,彻头彻尾的疯子。
砸重金收购上来的粮食,就这么流水一般的卖出去?
这哪里是人干的事情哦。。。。。。
老天爷也是不作美,民谚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这该死的老天一连阴雨绵绵了半个多月。
堆积在仓库里的粮食眼见着受潮,在不想办法,要是发霉变质了,那可是全完了啊。
粮商们,一个个哭丧着脸,已经跟来的时候神采飞扬的样子大相径庭了。
当初都抱着一倒手,狠狠的赚一笔钱走人的想法,可是现在呢。
能够把粮食出手,不砸在手里就不错了。
可是,该死的大明商人,竟然一点都不收。
本来他们打听的好好的,除了大明的商人之外,还有一个高丽本地的商人。
但是现在这个本地的商人,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似的,店铺紧闭,就没有开过门。
更不用提收购粮食的事情了。
这不是要了命了吗?
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都是轻的,自从有一个从南方来的粮商架不住心里的落差,悬梁自尽以后更是增添了一丝悲观的气氛。
要说为什么要自杀?
那个商人可是借了高利贷收购的一批粮食来投机的。
本来算着那么高的粮食价格,一倒手就能轻易的赚下大笔的钱财,很容易就能还轻借贷。
可是谁料想,一耽搁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这利滚利的,已经把他最后的一点念想给榨干了。
回去也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