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是什么病没有具体说明,只有寥寥几笔,说是风寒,就把这个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据明代大臣王鏊的记载,有个叫詹徽的酷吏和朱标一起录重囚,朱标倾向从轻处置,遂与詹徽产生矛盾。
    朱标去找朱元璋,朱元璋说詹徽的做法是对的,朱标说应以仁厚治天下,朱元璋勃然大怒,对他说:“俟汝有天下为之!”
    于是朱标惊惧,竟自投金水河中,被左右救起,但因此一病不起。
    临死前对儿子朱允炆说:“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仇!”
    后来朱允炆当了皇太孙,果然杀了詹徽。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真实性待考。
    郑长生看了看朱允炆:“等会儿用餐完,带我去见见太子殿下吧!”
    他决定亲自去看看,朱标之死这个千古谜团说不定就在他手中解开了呢?
    朱允炆眼前一亮,他猛然间想起了老师可是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的。
    雨花书院的监院,雨花书院的医学院可是在老师一手操持下成立的。
    他们的医疗手段神奇之极,据说开膛破肚都不会死。
    皇祖母不正是被这种手段救活的吗?
    可是,突然间他的眼神暗淡了下去。
    父亲病倒之处,皇爷爷召集了雨花书院的医士,也来诊断过。
    但是并未查处什么病因,而且父亲似乎有一种非常执拗的固执,他不希望那些开人膛破人肚的医士给他治疗。
    他只相信御医院的汉方医。
    父亲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医士擅长开膛破肚,有违人伦,实为不可取也!”
    也不知道,老师亲自出面,父亲会不会接受他的治疗。
    朱允炆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起来,连吃饭都没有了味道。。。。。。
    

第893章 探病
    郑长生真心不希望太子朱标现在就gameover!
    他的到来,小翅膀的煽动,无形中改变了很多。
    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死了,该有的不该有的,都出现了。
    而且好多事件的发生时间也都大大的提前了。
    他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因为已经不能用正常的历史轨迹去判断了。
    这才是让他烦恼的。
    有时候他自己问自己,这还是大明王朝吗?
    或许从在郑家村开始,历史上的大明王朝就注定会大不同了吧。
    他真的是无心改变什么,可是历史却因为他硬生生的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着。
    一个不小心,他把历史这辆车给玩坏了。
    对于朱标,他准备补救一下,他还有些年头好活的,不应该就这么交代的。
    一路之上,郑长生一语不发。
    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飘起了零星的雪花。
    很薄,很轻,落在马车的顶棚上,融化成水,见见的凝成水珠滑落下来。
    风很凉,不时的透过车帘吹进车厢里。
    朱允炆缩了一下脖子,打个冷颤。
    “老师,车里放一盆炭火就好了。”
    郑长生看了一眼这个生在福窝里的孩子,轻声的道:“天下忍受寒冷、处于温饱线以下的大有人在。
    说不定这场雪过后,冻饿而死的人会堆满乱葬岗。
    你最起码还有狐裘加身,这些许寒冷算的了什么?”
    对于老师的训斥,朱允炆没想到会这么的强烈。
    他只不过是随口说了一句罢了,可是却引来老师如此的斥责。
    “不识民间疾苦”是高高在上的人的通病,郑长生之所以对朱允炆如此的严厉,是希望他能够懂得世上苦人多。
    他可不希望朱允炆会变成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昏聩之君。
    “老师教训的对,学生是过于娇贵了。不过,皇爷爷在大明广置救济院,并且严令各地官员不得发生百姓冻、饿而死的事情,否则严惩不贷。
    老师未免有点言过其词了罢?”
    郑长生摇摇头,这孩子就是个养在温室里的娇嫩的鲜花啊!
    官员的奏疏大多是粉饰太平,要是全部按照他们的奏疏去治理国家,那这个国家也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允炆呐!你要跟你皇爷爷学习,要学会用慧眼识人,天下为官者,并不都如你想象的那般良善。
    你要学会分辨忠奸善恶,你要学。。。。。。你要跟你皇爷爷学的东西多着呢。”
    他差点说出‘杀伐果断’来。
    老朱的手段虽然强硬,可是也未见把贪员墨吏惩治干净,还弄的人心惶惶,纷纷自保,不求务工但求无过的。
    这就造成了大多官员不作为的毛病。
    这并不是好现象。
    朱允炆点点头:“嗯!皇爷爷处事英明果断,学生是该多学习的。”
    幸好朱允炆没有顺着他话的意思去联想,郑长生心里暗暗的长出一口气。
    午牛在太子府大门前,勒停了马车。
    郑长生下了马车,腋下夹着燕王妃徐妙云送的那盒千年老山参,迈步走上台阶。
    朱允炆在后面跟着,太子府门口值守的小太监慌忙跪下恭迎。
    朱允炆挥挥手:“起来吧,永和伯爵要见父亲,牵头带路。”
    小太监慌忙爬起,屁颠屁颠的在前头引路:“郑伯爷您这边请!”
    朱标在太子妃房间养病。
    一进入太子妃住处,郑长生提鼻子一闻,浓浓的草药气味,充斥其间。
    伺候的太监宫女们,一个个的都神情严肃,一点的笑模样都没有,这跟他以前来太子府所见所闻,简直是两重天啊!
    由此可以初步的推断,这次太子朱标病的不轻。
    太子妃常氏听闻永和伯爵郑长生过府探病,赶忙迎了出来。
    太子妃亲迎,这面子给的可有点大。
    郑长生赶紧躬身道:“永和伯郑长生见过太子妃。”
    “雨浓快免礼。”
    郑长生跟皇家的关系很特殊,别的不说,就单说小七的关系论起来,他也算是个皇亲贵戚。
    太子妃称呼他的表字,很显然没把他当外人看。
    郑长生递上锦盒道:“这是燕王妃托我送给太子殿下的,这里面是一颗极为罕见的千年老山参,说不定太子殿下可以用的到。”
    太子妃常氏接了过来,激动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她悄悄的擦了一下眼泪:“有劳你了,四弟和弟媳他们都还好吧?”
    “回太子妃,他们都好,就是有点牵挂太子殿下的病情。”
    “哎,他们远在北平府,还惦念着太子的身体,他们有心了。四弟跟太子他们关系最为亲近,想必他知道哥哥生病,一定心里难受死了。”
    说着,她眼圈都红了,眼泪滴滴答答的往下掉。
    朱允炆这个时候上前:“母亲,父亲的病无大碍了吧?”
    太子妃常氏看到儿子,摇摇头:“没有什么起色。”
    “是雨浓吧?爱妃,让他进来。”房间里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
    郑长生挑开门帘,走入太子朱标的病房。
    屋里的灯光有些昏暗,而且油灯上面还用上了灯罩。
    厚实的窗帘把整个房间都要包裹起来了,床上的帷幕此刻已经撩开,朱标半躺半卧在床上,头上缠着白色的绷带。
    床头一个大约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御医。
    郑长生认识这人,是御医院的墨世千。
    他手里拿着银针,正在给朱标的头部放血。
    旁边的痰盂里,十几块染血的纱布,看着那么的刺眼。
    考,放血疗法?朱标这货到底得的什么病啊!
    另外这老家伙靠谱不靠谱啊,眼前的这一幕让郑长生想起了西方的黑医术,不管什么病都是放血,少则以婉,多了那就没谱了。
    郑长生站在旁边,没敢出声,生怕打扰了墨世千。
    这要是手一哆嗦,扎错了穴位,后果不堪设想啊!
    墨世千忙活了半天,才收针,擦干净了血道:“太子殿下有没有感觉好一些?”
    朱标睁开了眼睛:“嗯,舒服一些了。耳鸣、头晕的感觉没有了。有劳墨御医了。”
    他冲着旁边伺候的太监道:“带墨御医到客厅奉茶,别忘了打赏。”
    小太监躬身:“是,太子殿下。”他帮墨世千提起药箱:“墨神医请吧!”
    墨世千路过郑长生身边的时候微微一躬身拱手道:“郑伯爷,太子身体虚弱,不要谈太久的时间。”
    郑长生点点头:“知道了,多谢墨神医提醒!”
    

第894章 用心良苦的老朱
    郑长生在太子朱标的床头坐了下来。
    “四弟还好吧?”
    朱标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关心朱小四,这让郑长生有点意外。
    都说他们兄弟情深,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情深意切。
    “回太子殿下,燕王很好,他让我带他向您问好呢。”
    “北平府地处北地边陲,随时都处于蒙古人的铁骑范围内,他压力一定不小。
    我看过他的奏疏,这些年他勤于国事,军备始终不敢松懈,我能明白他的辛苦。”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顿了一下,旋即又叹了口气:“雨浓,这个时候你不应该来看我的。。。。。。”
    郑长生知道他所言指的是什么。
    老朱免了他的陛见,这无疑是给外界释放了一个不好的信号啊。
    皇帝连见都不见他,这意味着什么?
    失宠了呗,还能是因为什么?
    可是他没有想到,太子朱标竟然也信了这种传言。
    看来朱标还是对他老爹不够了解啊。
    老朱的这手断,他现在是看的很透彻了。
    不就是想给自己一点打击吗?让自己明白,自己所有的荣辱都在他手心里攥着吗?
    要说老朱想收拾他,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要是老朱收拾他的话,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就办他了。现在这种情况,根本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所以,郑长生断言,老朱绝没有动他的心思。
    就如同一只很能干的小毛驴,使起来很顺手,可是美中不足的有点驴脾气,有点任性。
    那么主人想要它俯首帖耳的任其摆布,不使点手段怎么行?
    现在,老朱的这种手段,就是对他调教的第一步。
    之前自己太顺利了,一直处在老朱的福荫恩泽之下。
    他也是的,有点得意忘形,有点翘尾巴了。
    把高丽国的皇后李宁儿的肚子都给搞大了,并且协助她阴死了高丽王,直接扶持他的种当了高丽的皇帝。
    这事情可是捅破天的大事件啊!老朱气的都暴跳如雷了。
    估计要是换个人的话,老朱第一时间直接就赐死了,哪还有后来?
    现在他平安的回到京师,屁事都没有。
    虽然老朱不见他,但是也没有要处置他的后续旨意。
    外界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倒霉,不过,他早已经看明白其中的关节了。
    他和李宁儿的事情老朱是不会宣扬给外界人知道的,外界的人只知道老朱很生气,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生气。
    估计就连太子也未见得知道其中的关节。
    郑长生这个时候是看透不说透啊,老朱都没有向外界说明原因,他更不可能说了,除非是他疯了。
    郑长生叹了口气:“太子殿下,臣惶恐,不知您为何如此说?”
    太子朱标看了一眼郑长生:“你呀你,干嘛要惹父皇生气?干嘛不听他老人家的指示?你说说你,在高丽干的好事把父皇可气的不轻。
    此刻,父皇正在气头上,我又身染沉疴卧病在床,想当面向父皇为你开脱都不成。
    你呢?不好好的呆在家里思过,这个时候跑到我的府上来,这是要授人以柄的,你懂不懂?”
    郑长生的脑子嗡了一声,我考,太子朱标知道自己和李宁儿的事情?
    真是日了狗了,老朱这货的嘴也太不把风了吧?
    他冷汗都下来了,尴尬的不要不要的。
    “呃,太子殿下,我。。。。。。在高丽的事情您知道了?”
    “昂,不然嘞!你以为,你在高丽擅自大行商贾之道,把我大明宝钞引入做的很正确吗?
    这等国之大事,你不经请示擅自就做了,虽然为国库增加了收入,但是这是王者之道,只有国之帝王才有的权利。
    你凭什么这么做?你请示过父皇了吗?
    你又凭什么提升了在高丽经商的商贾地位?这会造成国内大量商贾外流,国之产出输出,国内要是难以为继的话,你就是千古罪人。
    要知道,你的情况传回国内,朝堂大议,无数人上奏疏弹劾你居心叵测,要父皇直接把你拿下。
    可是父皇硬是顶住了所有的压力。
    你以为父皇为什么让大将军沐英给你下旨,让你即刻归京?好好想想吧。”
    啊?郑长生是哭笑不得啊!
    感情老朱这么找急忙慌的把自己叫回来是为了平息朝堂的怒火啊!
    考,看来自己还是误会老朱同志了的,老朱的嘴还是很严的,连亲生的儿子都没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