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顿不离肉,离开了肉饭都不吃。
郑长生拿起一串肉递了过去:“吃肉,想吃就吃个痛快,爹爹管够。”
顺便递给吕婉容一串烤蔬菜:“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没必要为了保持身材为难自己。”
吕婉容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卫生眼:“还不是为了你。。。。。。”
第961章 体验民风民俗
太子主标突然薨逝,又临近年下,大明王朝的帝都上空莫名的笼罩上了一层阴云,就连最后一次的大朝会都没有举行。
宗主国大皇帝陛下接见藩属国的事情也被无限期的推了下来。
礼部官员上书皇帝请求指示如何安置高丽使团。
老朱批复:异域之民,小邦之国,恐没见识过大明之繁华,留下体验天朝上国之民俗亦无不可。
这让礼部一众官员很是头大,“皇上这是要搞什么东东?这可是邦交,哪有强留的哟?”
可也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去执行。
在礼部官员的眼中,这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出去高丽使团还不炸锅了哦?
但是,让他们感到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高丽国竟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们所想象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趁机勒索点好处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高丽国孤儿寡母上书,请求天朝大皇帝陛下给她们娘儿俩安排一个朝臣之家,体验大明民风民俗。
礼部一众官员都傻眼了,“皇上真是神机妙算呀!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真乃千古奇闻。”
这差事也太好办了吧?
于是礼部挑选了十几个一品大员之家,供高丽使团选择。
本来以为这事情太简单不过了,孤儿寡母的好对付的很,皇帝一声令下谅她们也不敢说什么。
但是他们真的想错了,这十几个备选全部被高丽使团给否决了。
好吧,这十几个不行,那就在换一批,大明京师帝都的官员还不多的很。
于是,又一批名单报了上去。。。。。。
名单被高丽使团三番五次的否决,这让礼部一众官员犯了难。
感情,人家在这里等着拿捏呢。。。。。。
最后事情闹到了礼部尚书大人的面前:“废物,一帮废物点心,连这点屁事儿都办不好,你说说你们,还能干点啥?
皇上把差事交给我们礼部,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这差事要是办砸了,本官如何给皇上交差?”
“大人,不是我们办事不利,而是高丽使团似乎故意刁难我等,无论我们选择的是一品大员还是功勋权贵之家,他们看后都不同意。
最后一次下官亲自去的,把魏国公徐达老帅的家添了上去,可是她们依然不满意,还说是我们在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要上书给皇上鸣冤。”
礼部侍郎苦逼着脸,摊着双手,在礼部尚书面前诉苦:“本以为是个极为简单的任务,可是谁能想到会这么棘手啊?
还望大人救我,这孤儿寡母一旦真的上书给皇上,恐怕下官一个办事不利,不堪大用的印象就在皇上面前留下了。
下官前途堪忧哇!”
他都要哭了,差点没给礼部尚书跪下。
“嘶。。。。。。”
礼部尚书大人倒吸一口冷气,“你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恐怕这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还是报给皇上,让皇上给决断吧。”
礼部尚书、侍郎联袂求见皇上,老朱在皇极殿接见了他们。
听他们讲述完高丽使团是如何的刁难他们的之后,老朱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小小番邦异国,还敢挑三拣四的。
一品大员之家不满意,开国公爵之家也不满意,那还想要什么待遇?难不成要到咱的皇宫里不成?
太过分了,传旨:让永和伯府准备准备,就让她们孤儿寡母的去那吧。”
礼部尚书、侍郎感觉有了皇帝陛下的撑腰,感觉太爽了。
“你个小寡妇不是难缠吗?一品大员之家不想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国公家也不满意,这下子给你安排一个三品官员的家,看你还敢说不满意。
要知道,这一次可是皇上金口玉言安排的,胆敢呲牙,掰之。”
果然,皇上的旨意还是好使呀!要早知道的话,就早点请示皇上了,何至于这段时间受窝囊气?
~~
~~
郑长生一家子正围绕着火炉其乐融融之际,礼部尚书亲自登门来了。
郑长生擦了擦油腻的手,女眷孩子们暂时回避,他就在火炉旁烤着火跟礼部尚书聊开了。
礼部尚书把以往的经过讲了一遍,听的郑长生一愣一愣的。
一开始他就料到了李宁儿的打算了,恐怕你就是把所有大明的官员都写一遍,只要不写老子,那绝对是通不过的。
最后,尚书大人叹了口气:“还是皇上威势无边,轻飘飘一句旨意,高丽使团再也不敢有异议。
不过就是有点劳烦永和伯了,皇上的意思是让贵府准备准备,迎接高丽使团入住,体验一下我大明民风民俗。”
郑长生面露为难之色:“这恐怕不好办啊,那么大的使团入住,一营开销可不是小数,虽然小子家略有薄财,但是也经不住这么多人花销。”
“永和伯多虑了,老夫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也跟高丽使团商量过了,只有高丽国的那孤儿寡母带着两个贴身的宫女入住。”
郑长生勉为其难的样子:“哦,这还差不多。人多了我可不接待,就算是闹到皇上那里我都不怕。
话说,接待规格怎么弄?”
“就按照贵府平常的水准来就行,毕竟是体验我大明民风民俗不是,搞的太刻意了也不好,就生活化一些是最好的。
另外老夫请调库银五万两,作为补偿贵府的损失。”
“五万两银子?”郑长生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嘴里喃喃道:“这合适吗?”
“咦!永和伯你可不能狮子大张口。
五万两已经是老夫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之后,做出的一个估测,你只会赚钱,不会赔钱的。”
“好吧,好吧,看在钱的面子上,本伯就答应了你的请求。”
“不对,不是答应老夫的请求,这是皇上的旨意,你来执行,要分清主次。”
“哦,话说银子在哪里?”
“就在外面的车上,等会老夫安排人给你卸下来。”
“干嘛还等会,现在不行?”
“呃,行,来人。。。。。。”
~~
~~
满满两大箱的雪花官银,在炉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李秀英意味深长的道:“儿子,好样的。”
郑长生:“嘿嘿。。。。。。”
小丫头若楠双手抱起一块银锭,累的吭哧吭哧的走到郑长生身边:“爹爹,给你,买糖人。”
逗的李秀英一阵开怀大笑:“傻丫头,你莫不是打算让你爹爹把京师的糖人都买光。。。。。。”
小丫头使劲的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不买光,要是买光了别的小朋友就没的吃了,给我买一大把就够了。。。。。。”
所有人哄堂大笑。。。。。。
第962章 大涨国威
高丽国的小皇帝要来永和伯府体验大明民风,这绝对是一个劲爆的消息。
有人就嗤之以鼻:“哼,这就是作啊,放着一等公爵之家,那么多一品大员之家不去,这下子舒服了吧?
皇上一道口谕,发送到一个三等伯爵之家,身份地位很明显不匹配嘛。”
也有人为永和伯郑长生鸣冤叫屈抱不平起来:“哎,恐怕这次永和伯一家有的苦头吃了。
那小孤孀挑剔的很,平时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这次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惹怒了皇上,直接‘发配’到永和伯府上的。
她心里肯定憋着气呢,要是能给永和伯府好脸色看,那就见了鬼了。”
有人就反驳了:“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朝廷还是给了补偿的嘛!毕竟是白花花的五万两官银入了人家的口袋了。
我等辛苦一年能有这等丰厚的薪俸吗?”
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也有人对此事发出了疑问:“恐怕,事情还真没那么简单,这高丽小孤孀眼皮子高着呢。
之所以这一次不闹腾了,恐怕是正中她的下怀吧?”
“啊呀呀,仁兄,可万万不可胡言乱语,这事情没有一点儿的证据,怎可妄下断言?搞不好传到监察御史的耳朵里,难免弹劾你一个流言蜚语中伤友邦的罪过。
还有,要知道,你这一瞎胡猜不要紧,顺带着连皇上的宠臣永和伯都给捎带进去了。
永和伯年轻气盛,万一入他的耳朵,打上门来,恐怕谁都给你接不下来。
慎言,慎言呐!”
~~
~~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乘软娇出现在永和伯府门前。
十几名高丽护卫,外加一队大明锦衣卫呼啦一下就把周围给封锁了。
永和伯府门前此刻张灯结彩,连红毡都用上了。
这红毡可是当年永和伯大婚的时候,皇上赏赐的。
据说是出自专门给元朝皇帝编织毡毯的匠人之手,当年明朝大军攻破元大都,这些人被俘虏,后来编入匠籍为大明服务。
他们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另外,永和伯府里的所有下人们,也都提前换上了过年才穿的新装迎接,以示隆重。
李宁儿怀里抱着郑继祖下了软娇,她抬头看了一眼这欢迎阵仗,有些激动的样子。
礼部随员偷眼观察,“嗯,这下差事可以交掉了。貌似她很满意的样子,哎,不对啊,永和伯呢?
怎么让一堆下人恭迎,他倒做起大来了呢?这要是引起了‘高丽小孤孀’的不满,闹僵了的话,真不好收场。”
礼部随员慌神了,赶紧上前问道:“李管家,怎不见永和伯出来迎接?”
李小牛哼了一声:“我家伯爷身体不适,正在养病之中,这么大冷的天气,要是着了风寒,是你担的起,还是我担的起?”
果然,永和伯是对这个烫手的山芋秉持不欢迎的态度的。
不过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事情换了谁,心里也不痛快。
好端端的一家子在一起过年,凭空的降临一个‘大爷’下来,还得伺候周到,不能让人家有不满意的地方。
谁心里不窝火呀?
礼部随员陪着笑脸小声的道:“李管家所言极是,永和伯身体为大,不迎接就不迎接吧,谅她们小国之臣也不敢呲牙。”
李宁儿沿着台阶,踩着毡毯一步步迈步向前。
这红毡铺地是他为自己准备的,她心里暖暖的。
“咦?高丽小孤孀竟然奇迹一般的没有挑理。”礼部随员心中大安。
跟在李宁儿身边的是宫廷女官白贤玉和她的贴身小宫女,她们二人自然是晓得其中内情的。
她们二人小心的随侍在李宁儿的身侧,走上台阶。
白贤玉好奇的打量着永和伯府的一切,“这就是他的家,好气派哟!而且毗邻大明皇帝陛下的皇宫,能有这样府邸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禁军统领李信手按着长刀想要跟上,却被管家李小牛给拦住了:“慢,你们不能进去,我家伯爷吩咐了,护卫人等不能进我府门。”
“你,无理,本将军身负要职,岂能不随扈在侧?”
李小牛讲真,心里是有点犯怵的,禁军统领李信那是白石城一战的主将,在高丽那也算是出了名的猛将了。
身上自带杀气,威风凛凛的,尤其是刚才那一声爆喝,吓的李小牛心里直翻腾。
不过,李小牛随即想起了郑长生的话,“不用惧怕他们,下等小国之臣,来我天朝,理当入乡随俗,如果胆敢奓刺,呼喝左右,着锦衣卫擒拿之。”
想到这里,他状起胆子,指点大将军李信怒道:“瞎咋呼个啥?在我天朝的地面上,尤其是在我永和伯爵府上,还用的着担心安全的问题吗?
你难道还担心我家伯爵大人行刺你主不成?实在是太荒谬了。”
“李小牛痛斥高丽随扈将军李信,这一幕可真是给大明长脸。不亏是永和伯呀,连府上的一个管家都有如此的威势,佩服,佩服。”礼部随员心中暗暗的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他可不敢看笑话,赶紧上前打圆场:“李将军息怒,这是永和伯府的规矩。毕竟贵主是来体验民风民俗的不是,我大明有句话叫“入乡随俗”,想必你应该听过的。
再说了,李管家所言也在理,在永和伯府邸,安全问题自是不用担心。”
李信还想据理力争一番,白贤玉此刻一溜小跑的过来道:“李信将军听令,娘娘命你带着你的人撤回馆驿。”
啊?李信干砸吧嘴,说不出一句话。
娘娘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
“白女官,那本将军就带人撤了,你跟在娘娘身边小心伺候着,有了情况第一时间通报与我。”
“嗯,李将军请回吧。”白贤玉躬了躬身,转身一路疾走跟上李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