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沉迷梦二千载,迭迭疑峰一百重。
旧衲何因藏虮虱,中原无地走蛇龙。
东山寥落人间世,南海慈悲夜半钟。
小别何须赋惆怅,行看铁轨踏长空。
这是黄兴前年写的一首诗,在杨猛与他暂时离开长沙,并于上海分别的时候送于杨猛的,虽然那晚杨猛并没有真正接下李书文的贴山靠,但李书文终究不愧至真至纯之武人,最后宁愿从此辞去总教习的官职,也要当着几个官家的差役,让杨猛回去带着黄兴先出去躲躲风头。
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在清末时期的武人,仍是以做官光大门楣为正统,即便是号称不留像、不留钱、不留后的疯子李,也不能完全免俗。
实际上李书文这个人在后世的名声,绝对没有霍元甲或黄飞鸿甚至后期热捧的叶问响亮,可以说是默默无闻。
但这并不代表李书文的武艺不如那三位,之所以会这样,杨猛觉得跟后世影视作品的热传度,及其门派后人的追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杨猛自认为如今的眼光也算不错,而在他看来,如果只按照真实的实战技击水平来评价,李书文恐怕才是清末民初实战打法上的第一巨匠。
无论拳脚功夫,还是他成名的八极大枪,王五曾经说过,李书文此人技艺、火候无不冠绝群伦,只是由于性情纯粹,不在意所谓的‘武德’,每每与人比武搭手,必然伤人甚至致残,所以在武林中被人称为李疯子,且仇家比朋友多了不知多少,久而久之在武林中人有意的压制甚至恶意诋毁下,其名声非但不显,甚至还有越来越差的趋势。
之所以要说李书文这个人,因为杨猛至今仍有些后怕,若非王五和他是磕头盟兄弟的关系,再加上师傅李存义的一点情面,恐怕自己昨晚,就很难逃过被生生打死的命运。
因为这个看似单纯的矮小汉子,绝逼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超级大黑手。
说他是黑手,因为李书文真正在武林中一战成名的时候,便夺走了四条人命……
据师傅李存义说,那时候还是在1895年,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南郊小站练兵的时候。
袁世凯此人不必多说,自幼雄心勃勃,虽然仕途起初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后,其官运自此一路亨通,并最后得以在天津训练新军机会,并借此一点点创立了北洋政治经济集团的军阀联合体。
有了这么难得的机会,袁世凯自然对新军的训练极为重视,除了利用各种手段和人脉笼络国内的武林实战高手以外,他还重金聘用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国的军事教官,来训练六镇后世闻名的北洋新军。
李书文的师傅黄士海(1829~1914年),乃是八极门名宿李大忠、张克明的亲传弟子,曾以卓越武功受了清廷六品顶戴的封赐,只是在收到袁世凯的聘书时,自觉年事已高气血衰竭,这才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李书文去北洋军任武术总教官。
李书文到了兵营后,自有差人领他到演武大厅。
只是袁世凯及众教官看到李书文后,见他一副小胡子貌似未老先衰,身材又长得瘦小枯干,即便是肩上扛着一杆极为夸张的大枪,也都误认为是大枪黄士海的仆人或家童,所以并没有对他有任何的礼遇。
李书文没有在意众人的表情,斜抗大枪,平静地走上前去对袁世凯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而当得知李书文自荐接替他师傅大枪黄士海,出任六万北洋新军的武术总教官时,下面众多日本教官无不蔑视的哈哈大笑。
袁世凯的卫队武道教官,是日本人伊藤太郎,日本真心阴流一刀派的剑道狂人,为人极是霸道傲慢,见李书文长得虽然干瘪矮小,但却丝毫没有对自己等人又任何表示,等到众人听到他的来意后,竟然又拿出颇有一副风骨的模样,与袁世凯侃侃而谈,顿时觉得自己在袁世凯的面前丢了份,所以,即便李书文都不曾正眼看过他,他也主动挑衅地骂了起来:“你地,大大地东亚病夫,武术地,你的不行,这个地噶活……”
随着话音,伊藤太郎还伸出了小手指,不断地向地倒竖着指点李书文。
李书文看了看伊藤,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狞笑。
“找死!”
李书文是谁?
那是武林人称李疯子的武痴,典型的武斗狂人,经常与人一言不合,即会动手见红的超级狠人。
看见伊藤太郎如此狂傲,李书文心里顿时起了杀人立威的想法,脸上虽只淡淡的骂了一句,但手上却已不由自主地的动了起来。
唰……
不等众人看清,李书文已闪电般的恢复了原来的姿态,只是在众人仔细回想之前的场景时,这才反应过来,其竟然在眨眼的工夫,就抡着肩头那柄夸张的纯钢大枪,施展出最为灵巧精细的刺壁蝇绝技,并以枪尖刺破伊藤伸出的小指,以做简单的惩罚与挑衅。
只是众人不知李书文心理,还以为他一枪破指却不伤人,武技与气度无不远超常人,遂为其神枪绝技觉得惊愕赞叹起来。
“八嘎!”
可身为当事人的武者伊藤,却被李书文如此姿态搞得脸上极不光彩,狂怒之下,索性拔出阴流太刀,在空中微微一滞一展,随后便踏着细碎的弓箭步如火车奔腾而出,就在众人的惊叫之中,双手高举锋锐的长刀,以泰山压顶之势朝李书文头顶猛力地劈下。
砰!
面对这等迅疾狂野的一刀,李书文寸步未退,只是将双臂一错,便将大枪抖出斗大的枪花,巨大的崩劲与抽劲发出,瞬间便将伊藤手上的百炼长刀崩得四分五裂……
呃……
伊藤见机不好,急忙向后狂退。
可李书文的脸上却是冷冷一笑,不等袁世凯‘手下留情’四字出口,已经顺势一枪“青龙闹海”追了上去,粗壮夸张的长枪在空中化作一片虚幻的枪尖海,如闪电般地在伊藤的头顶连连刺出几十枪……
唰唰唰唰……
等到须发都被刺断刮光的伊藤终于从死亡的恐惧中回过神时,张嘴就想求饶,可惜还没等他的声音发出,只见又一片枪尖海幕然出现,化作近百道的枪尖残影打算了他的喊声……
噗……
忽地,一道红色的光影飞溅,停止了抖动的大枪瞬间变刺穿了伊藤的咽喉。
众人有些傻眼,同时也为李书文一言不合即动手杀人的狠劲深感畏惧。
“这是一个绝逼的狠人,只是太不给本官面子……”袁世凯心里惊愕不已,但事已至此,却又不能说出什么,毕竟自己等人有错在先,这武人一怒拔剑的事情,自古以来即便再君侯身前也常有之。
当然,如果事情就此结束,即便日本人心里仍有怒气,但他们惧怕强者的民族劣根性,也会迫使他们再不敢主动与李书文挑起冲突。
可李书文却不是这样。
对于一个真正的武痴、实战狂人来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武德,纯粹是傻x之谈,既然结了仇,那就干脆斩草除根。
所以,当他看到几个日本人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更是瞧不起这些矮骡子一样的家伙,眼见几人不动,索性将手上的大枪一挑,将伊藤的死尸就这么甩出了演武大厅外面,重重地落在校场之上,当着袁世凯的面,再次生生地打了日本人的左脸。
“八嘎轧路!”
剩下的三位日本教官秋野、井上、野田齐声怒喝,直觉一股血气涌上脖颈,面对这种极为恶劣的蔑视和挑战,他们再也顾不得心里对李书文的畏惧,眼神交流之间,已经齐齐挥刀错步,分三个方向恶狠狠地朝李书文斩来。
当当当当……
李书文随师父师祖苦练大枪十几年,武艺早已臻至化境,眼见三位日本剑道高手同时围攻,脸上却丝毫没有惧色,脚下神行步伐连动,又在众人面前演示了一番什么叫进如出云闪电,退如劲弩矢箭。
大枪一抖如恶龙出涧,左刺右挑好似鸳鸯点水,不等袁世凯高喝住手,整个场面瞬间已经变得血肉横飞。
顷刻间,樯橹飞灰湮灭。
三位日本剑客的尸体再次有如弃履,被李书文以大枪扎在上面,硬生生地接连甩出十几米的演武大厅外面。
众人惊愕无语,任凭李书文在场中大摇大摆地走到场边,等到看见袁世凯一脸兴奋的看向自己时,李书文又把大枪一摆,刺向空无一人的厅柱之上。
寸羽不能加其枪身,飞蝇刺落而厅柱无痕。
啪啪啪啪……
在场国人沉默了半响,忽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袁世凯一边高呼:“神枪!神枪!真乃神枪也!”一边几步上前拜‘神枪李书文’为北洋新军武术总教头,此后也在诸多清廷官员面前,多次盛赞李书文神枪绝冠天下,为其扬名立万,使得‘钢拳不二打,神枪李书文’这个名字,成了当时武林中最新最亮的一块金字招牌……
有了这层知遇之恩,再加上慈溪太后的密令,即便李书文打心眼里不愿行鹰爪走犬之事,也不能不卖袁世凯的面子,所以他有些不太情愿的来了湖南,而杨猛则只有灰头土脸的带着黄兴跑路,转水道去了上海……
感谢所有兄弟在这20天的努力,才有今天上‘历史频道’强推的成绩,希望所有喜欢本书的朋友继续支持鼓励我,争取下周在申请三江,丹经感激不尽!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四十四章 。黄金荣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当然,对于自己把兄弟最喜爱的弟子,李书文还是很讲究情面的,虽然那一记贴山靠撞得杨猛口吐鲜血,但由于本身就留了余力,所以并没有对杨猛造成什么厉害的内伤。
而恰恰因为这一撞,感觉有些对不起兄弟的李书文,也不得在杨猛的奉承下,留下了两手功夫,算是给这个便宜师侄当做‘封口费’。
不要小看那一记简单的贴山靠,那可是李书文最为擅长的杀招之一。
事实上,李书文除了成名的神枪之外,更是将八极拳从一门名声不显的拳法,将其完善并发扬光大的大宗师。
虽说后世有人说他练的八趟动势易筋经与洗髓经这些事情,都已经有些难以考证,但他与杨猛搭手的时候,那一身混元雄厚的刚猛气劲,却是硬压制得杨猛无法动弹,甚至连大蟾气都来不及发出。
按照李书文指点杨猛时所说,他这一生,练得最好的,不是八极大枪也不是八极拳,实际上他能以瘦小之躯,发出非人般的劲力,靠的都是这门混元劲的功夫。
当然,这可能只是李书文谦虚之言,杨猛自然不会傻到真的相信,何况即便是真的,自己也不能改内家为外家,再去练那门好似金钟罩般的吞气法。
学不了混元劲,那就得换点东西留下。
“八极拳里杀伤力最强的,要属崩肘和撩阴腕两招打法,只是你主练的内家拳还没有大成,所以暂时不要学这两招硬碰硬的打法,倒是这打了你的贴山靠功夫,与你们形意里的熊形几大杀招都有些相仿,索性就传给你来个内外兼修……”
李书文一生未娶,不留钱、不留像、不留后,但其传艺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却是清末民初乃至后世都难以统计完全的。
他虽脾气不好,规矩极重,但却又十分爱才,但有武林新进后辈与他性情相投的,他都会借兴传上几招八极散手,而从他那里学了整套八极拳的记名弟子,就单说在东北,也是多得无法统计。
贴山靠,又叫排靠,乃是八极拳中最为重要的身法、打法功夫。
所谓“进了把式房,不是打桩就是靠墙。”
打桩练得是八极拳的发拳、弹脚、崩肘、铁膝,靠墙练得就是肩背发劲,挤、靠、撞、压等技巧以及下盘了。
按照杨猛后来几句挤兑话说,既然‘欺负’了师侄,怎么也得留下点念想,所以李书文便大方地当着他的面,也当着那些动弹不得的官差,大方地演示了一番如何练习靠山背几招技巧,又如何以贴山靠撞人并同时发出暗劲。
三寸厚的砖墙,通通的两下便被李书文靠得晃晃欲倒,碗口粗的小树,一个崩肘下去便应声而断,看着李书文就这么在大路上随心所欲的演练着功夫,杨猛在敬佩之余,不觉也打心眼里怕了这位练功如魔的“李疯子”。
遇见李书文之前,杨猛的潜意识中总有一种优越感,即便对上那些清末民初的武术大师,无论他如何尊敬和景仰,可却没有真正的敬畏之心,即便是被全佑以太极柔劲连续发出好几次,他也不觉得自己现在这身功夫,还会被人生生打死。
但在见识了李书文的八极拳及排靠功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