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南拳拳系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响。
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北民南迁出现过三次。
这三次大规模移民,分别出现在两晋、唐末及两宋,人数也是一次比一次多,在最后一次南迁的军民,据说超过了一百万。
三次移民,大都是从河南出发,而这些来自北方的移民,也就是后来的“客家人”,他们定居在东南沿海的同时,也把北地及中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拳械技击之术,带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同样是明代中期,戚家军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时,为了提高民间抗倭自保的能力,戚家军曾广泛推广戚家拳、刀、枪等实战技击术。
与俞大猷相仿,戚家军所有的拳械套路,都是由主将戚继光编写谱书,而戚继光是山东人,武功属于典型的北少林拳系,只是在实战中,又剔除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动作。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南拳也好,北腿也罢,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往往都是在互相交融、吸收并不断同化。
闽粤一带,人种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与体能都相对弱些,因此在拳法中往往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
而南拳的上肢动作,则因为手速快疾,多提倡绵密迅疾,动若惊雷,有时下肢不动,拳掌便可在刹那之间,连续击出数次,以快取胜,而这一点,在后来广传至东南亚的咏春拳的某些拳路上,便可以得到最佳的明证。
等到杨猛赶到的时候,李书文也将将给自己的学员们讲解完南拳的历史,随即又开始分析起张策与黎千斤两人的拳路与发劲技巧。
杨猛心里叫苦,但却不敢下场拦下两人,因为在拳斗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便打出了真火,出手发力本都易发难收,如果双方心中都有退意,或许还能在高喝一声后,下场将双方拆开,如果没有退意,敢下场的,基本大多会没了下场。
所以杨猛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听着,紧张焦虑着……
黎千斤的体型相对张策来说,也属于较为瘦小的那种,且他的拳法也极富南拳的特点,几乎在发力呼喝的同时,上肢已经随着吐气催力的惯性,瞬间打出一波波的拳浪,以增大爆发力和破坏力。
拳是七伤拳,可杨猛发现,其与后世金老所说的七伤拳只是名字相同,绝非是同脉相承的拳系。
按照金老所说的七伤拳,首重是内劲,如果内劲不够,则先伤己再伤人,一拳既出,五内俱伤。
当然,凭着黎千斤几近化劲的手段,一拳七伤估计也能勉强做到,但这里的七伤,则还是形容其出拳快如闪电,一拳既出,必有七星好似北斗的特点。
七伤拳,属于典型的南拳小架拳类,所以也有子母拳之称。
最奇特的是,任凭黎千斤上身打得如何狂风暴雨,可他的脚下却几乎不曾离地,任凭张策自何方向发劲吐力,他都只是扭动上身,一拳七出,将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黎千斤的快、急、猛、重相比,张策的拳术显得要沉稳和缓慢了许多,双臂轮舞如轮似钟,但却偏偏将那暴雨梨花般的拳幕,一一抵挡在外,且挡得滴水不漏。
如果说黎千斤手上挥拳如雨,但张策便是一路硬化柔出的通臂长棍,忽而又如双鞭轮番摔打抽击,以拳指横扫将那繁星般的拳击拍出击落。
偶尔见到黎千斤的拳速,随着气息出现波动时,他便会以穿身急进,轮臂劈斩等凶悍的动作进行短途奔袭,等到黎千斤拳速如潮水般再次暴涨,张策又好似游鱼一般,极为惊险地从拳幕中一晃两晃地钻将出来。
“这摔、拍、穿、劈、钻五字,足以演化出五行通臂拳的精髓,且这张策拳架通肩达臂,但其发劲却是以太极发劲的技巧,将肩背臂膀的力量贯入指稍,难得的是,当这行拳走架的时候,双臂间又会一改太极拳柔化刚出的特性,将通臂拳沾衣发力的神韵,以崭新的风格演绎出来,往往一记看似绵柔的鞭手,便能连续不停地将黎千斤的快拳一一卸去……”
看着李书文连连称赞,那位佛山的黄飞鸿,不觉开始焦虑起来,因为在他看来,黎千斤虽然爆拳如雨,但其吐出的气息以及高喝之声,已经渐渐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如果此时不停下这种过于刚猛的拳路,恐怕便要被张策败于拳下。
这倒并非是两人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而是黎千斤起初过于轻视张策新创的太极通臂拳,气血心力消耗得极大。
偏偏张策为人稳健,加之创拳之后,在北方经历了太极与通臂两门弟子的轮番挑战,对于阴柔缠绵以及阳刚迅疾的打法都已熟透于心,对黎千斤这种有些莽撞的打法,可谓掌控全场,且进退转换自如。
与此同时,杨猛的心里不觉也隐隐一动,这黎千斤双拳雷动,好似打桩机一般的打法,分明与自己提出的实战国术极为类似,全凭这外家刚猛无匹的拳路与速度,纯粹以爆发力和速度制胜。
可一旦遇见张策这般内外兼修、又及其擅长实战打法的高手,一旦久攻不下,气血消耗过盛之后,恐怕随时都会一败涂地……
正在众人心绪不宁,渐渐都开始担心的时候,黎千斤与张策手上的动作忽然齐齐一变,将彼此的拳路与风格来了个翻天覆地的转变。
先动的,仍是黎千斤。
只是这一次,他动的不再是双臂,他动得是脚。
刚刚那番猛攻,黎千斤的两脚分前后一条线的‘小缩身’,其上肢动作大开大合,气势狂野凶悍,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如今的黎千斤,一改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整个人便好似狸猫一般,开始利用翻滚跳跃等动作,施展起多变而又省力的腿法,身法自然巧妙,避免再与张策硬碰硬的交手。
而张策则是将功架一改,以通臂拳劲发力,以太极五行锤的拳架攻击,双臂腿脚之间虽然仍没有黎千斤那般夸张的速度,可是每个动作都变得大开大合,仿佛真有一对巨锤握在拳中,打得空气都开始砰砰作响,打得黎千斤更是节节败退。
“动作舒展大方,手、眼、身法、步里融入了太极与通臂的精、气、神,整个拳风可谓浑然一体,犹如楚霸王临阵发威,其势雄猛。
正说话间,张策已经连连踏步疾行,拳掌行袭上下,脚法却如直线奔腾,等到黎千斤以十字路翻应对,他忽地又如猛将纵横,上中下地搬拦捶,躺脚扫打撇身追……
这一追,便追得黎千斤退无可退。
两人脸上露出了一丝了然,便如初见搭手时一般,在空中猛然爆发出最强的一击。
砰……
黎千斤双拳快打连出七星,冷、弹、脆、快、硬、缩、崩之后,又将七星北斗幻化为五瓣金莲,直指张策耳、鼻、眼、喉、胸……
张策柔心存刚,双臂带肩连锤带鞭,发动绵、软、粘、连、随、灵、急、巧,第一次与黎千斤正面交击在一起……
不,从发劲与出拳的速度来看,气血仍然旺盛的张策,此刻竟然比黎千斤还多发出了一力巧劲。
这一力巧劲看似简单,却整卡在黎千斤拳势出尽,气血精神都衰落到谷底,无力再次催动那暴雨般的拳幕反击时,张策猛地兵行险招,双臂左右一拉一开,好似铁索拦江般地破开黎千斤的双拳横挡,贴身硬靠地将肩头顶在了他的肩头上……
砰!
这一击,力气并不大,看起来只是一记简简单单的硬碰硬,但距离开场时的效果,显然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黎千斤身子晃了一晃,向后连退了两步,双肘微微抽动之后,却又颓然地放了下去。
张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却是将汹涌过盛的气血一点点平静了下来,“黎师兄不愧是一拳七伤,张策今日算是见识了南拳的风采,好拳法!”
“好一个太极通臂拳,张策师弟自立一脉拳种,拳术火候都已通神入化,为兄虽然痴长几岁,到底还是因这心胸无缘化劲,最难得的是,你在最后关头手下留情,这番气度和心怀,可谓当之无愧的太极通臂拳开宗立派的宗师之名……”
今天真是拼了老命了兄弟们啊,从下班开始到12点多,几乎是一分钟都没停,明天白天还有两更,希望兄弟们能体谅丹经睡得比鸡晚,干得比驴多的份上,把什么推荐票、三江票和评论等任何支持鼓励都给我刷起……
累死我了……睡觉去了……明天白天更新10点开始……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七十八章。诛心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中国的有句老话说的好,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所以已经具备了宗师气度的张策,虽然占了上风,但在最后得胜的关头,仍然是收了手,敛了火气,在南北武林高人的见证下,确立了太极通臂拳宗师的名声,并将新来的两名学员领了回去。
但中国还有句老话亦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不丈夫。
这么说,绝非是说黎千斤,人家好歹也是成名多年的南拳大师,输了便是输了,人家已经当场留人留面,若是再纠缠下去,岂不是让南北武林都要笑话自己不懂世故。
但这也仅限于他自己,至于下面的两名弟子,自然不会这么想。
当面挑战,或是去找张策新收的弟子的话,恐怕不用人家张策出手,单是自己师傅那关就过不去。
于是,这两南拳子弟便将主意打在了招收学员的地方。
这习武之人,向来都是输人不输阵,尤其下面的弟子办事,大多喜欢给师傅撑撑场面摆个面子,这一点,即便是成了宗师的张策,大多也都要睁一眼闭一眼。
反正都是年轻气盛的孩子,计较或不计较,都不会落下什么坏名声,总之都是为门派和师傅撑脸,师傅辈的怎么可能过度计较。
这个,说好听了就是徒弟们的孝心,行事的手段或许略有点粗糙,但这孝心一定是好的。
如果往不好听里头说呢,这就是我们华夏流传已久的,所谓的“诛心”之术。
这诛心之事,听着有些不太好,但在清末武林中,恰恰是干得最多的。
好比京城和广州这两地,武馆林立,做为武林中已经成名,且开馆授徒的师傅,肯定不能掰开脸去做找人拉生源的事,这事儿,一般都是交给门下最得意也最灵活的徒弟去办。
而这样的徒弟,往往都像师傅的亲儿子一样,做起事来,难免就会扯着虎皮唱大戏,有时候为了多招揽徒弟,甚至会在某些细节上,略微过格,但却又不至于招惹到那些老辈的高手出来搅局,这种事,便大多有些诛心。
黎千斤的两名弟子,大号叫做黎华城与黎华峰,既是黎千斤的族侄,也是自幼便跟在身边学艺的入室弟子,与那些只是经过了几天速成实战国术的学员们相比,基本已经算是高手里的高手。
所以当黎华城站在招生处,摆上了木人桩,当着新来的十几名学员吐口气开着声,拉开了架子后,旁边那些没见过武馆拉人开场的招生学员们也有些发蒙,不知道这两位要干什么。
黎华城嘿嘿一笑,也不说话,只是脚下不住变幻着步伐,用什么一字马接拐子马这般的南拳花活,变着法地晃着那帮傻孩子的眼,不过手上倒是下了些真功夫,一拳七星,拳拳入木地噼里啪啦打起了七伤拳。
“这是什么拳法,真够厉害的,你看这出拳如电,落拳如雨,若是打在人身上,怕不是几下就成了血葫芦?”
压根没多少武术基础的新来学员们一看,都有点傻眼,就连原本在其他招生处询问的新学员,也连忙围了过来。
这时候,一个身形矮小的学员便适时地钻了出来,“傻了吧,告诉你们,这叫七伤拳,一拳既出,七星难追,拳如北斗,身影相随,练到高深之处,一拳打在身上,五内六腑皆伤,楚霸王再世也不过如此,看看我这个头,练了七伤拳后,打你们这样的傻鸟,一次七八个是不成问题的……”
…………
旁边那些招生的学员听着心里很是不爽,可仍是闷着头没有出声。
他们倒是知道黎千斤昨天输给了臂圣张策,可这又不是输给了自家的师傅,总不能上去当场打人家黎千斤的脸,然后替张策师傅做宣传吧。
先不说人家张策的学员会不会领情,如果那黎华城当然翻脸,再加上挤在人群里做托的黎华峰,自己几个这才练了几天的小身板,恐怕还真经不住人家那暴雨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