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寒士-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来,大周国势江河日下,北方的辽国屡屡犯边。

    打得大周军队,只能龟缩在各大城池里,严防死守。

    澶州的形式要比大同、雄州好。

    因为北方最大的河流,黄龙江绕城而过,比什么护城河都管用。

    所以,民间有句俗话。

    北国州十六,黄龙护澶州。

    当然,澶州本地还有一句谚语。

    黄龙护澶州,安定排前头。

    因为安定县大部分地域,都位于黄龙江改道形成的一个大河湾谷地,冲积平原富饶之极,还有水运之便。

    安定,县如其名,不但安全,还是北方最富裕的地方。

    人文荟萃,乃北国明珠。

    沈麟抱着娇小可人的柳楚儿,骑着一匹瘦马,踢踢踏踏的进了安定南门。

    守门的官兵懒懒散散,躲在阴影里乘凉。

    沈麟扔了五枚铜板进去,那人挥挥手就放行了。

    “安定县,就隔着十几里宽的黄龙江河湾,对面就是辽人!”

    “这防卫……唉!”

    这段时间了解一些这个朝代历史的沈麟叹道。

    柳楚儿抬头问道:“相公,你是担心辽人会打过来么?”

    沈麟苦笑道:“你也看到了,就城门口那些兵士,能打仗么?”

    “辽人骑兵一个冲锋,恐怕这些家伙,就得作鸟兽散。”

    柳楚儿笑了,小手还捏捏沈麟的手背,以示安抚。

    “相公,你也太那啥,杞人忧天了吧?”

    “听说辽人不善水战,黄龙江有我们的水军呢!”

    “他们怎么过来?飞过来么?”

    恐怕所有人都这么想吧?

    大周设在黄龙江上的水军,听说超三万人,战船几百艘。

    可日防夜防,总有疏漏的地方。

    黄龙江河防长达千里,最窄处不过三里。

    小舢板,皮划子都能偷渡。

    一艘不行,十艘,百艘呢?

    不要太多人,只要过来五百悍卒骑兵,安定必然告破!

    看来,安生日子,不一定长久啊。

    必须得抓紧时间赚钱了。

    有了钱,就可以养一直保护自己家人的队伍。

    这个年代养些私兵,不超过一定规模,其实并不会被官府追究。

    想得有些远了。

    沈麟暗暗发笑,真是个操心的劳碌命,两人都是头一次,进这般繁华的大城。

    沈麟还好些,不过是好奇多余惊讶。

    柳楚儿就不同了,眼珠子都快转不过来。

    “啊呀呀,相公,好多店铺摊贩啊。好多货物,比沈家集那边还要大好多呢!”

    “骑马不太好,咱们下马走走吧!”

    沈麟自无不可,抱着她下了马。

    小丫头霞飞俏脸,颇不好意思。

    “楚儿,你家相公现在有钱啦。想买什么,尽管敞开了花销!”

    柳楚儿心头感动,吐了吐小香舌道。

    “相公,咱们赚点钱不容易呢!”

    “可别乱花!”

    沈麟毫不在意的摆摆手:“别介,你家相公,赚钱的本事多着呢!自家女人,就是要宠着嘛!”

    “嗤?”旁边一位年岁不大的胖子,摇着折扇鄙视道。

    “哪里来的乡下蛮子?蛤蟆日天,胡吹什么大气?”

    沈麟也不生气,反而转头笑道。

    “兄台,看你这体型,经验很足嘛!”

    那胖子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你啥意思?”

    沈麟同样鄙视道:“没啥意思。沈某人,看到了好大一只蛤蟆!”

    “楚儿,咱们快走,免得被蛤蟆的口臭,给熏着喽!”

    “咯咯咯!”

    柳楚儿乐不可支地跟着沈麟小步就跑。

    两人一马,三转两转就消失在人海中。

    那胖子咂咂嘴,这才明白过来。

    自己被人骂了!

    “喂喂,别跑。有种跟吴七爷单挑啊!”

    “你才是蛤蟆,你全家都是蛤蟆!”

    街上的行人无不指指点点,捧腹大笑。

    你这样挺着大肚腩,提着裤腰带,蹦跳着破口大骂。

    跟一只日天的蛤蟆,有区别吗?

    沈麟当然看不着了。

    他正热情地劝说着柳楚儿。

    “丫头,这糖葫芦多好,来几根?”

    “不要,太酸!”

    “丫头,那家糕点铺子都排队了,香气弥漫,咱们得买点回去!”

    “相公,不要了好吧?太甜!”

    “哎哎,丫头,相公我肚子饿了,那家酒楼不错耶!”

    “相公,人家牌楼好高哦!一会儿咱们就回家,回家给你做油泼辣子面!”

    ……

    一路上,小丫头看什么都有稀奇,却硬是忍着。

    啥也不愿买!

    其实,沈麟的心里,已经感动得稀里哗啦了,自家媳妇儿年纪这么小,就懂得勤俭持家,绝不乱花一分钱,想想另一个世界的前女友,成天嚷嚷着买买买。

    化妆品、包包、吃的喝的……

    自己作为高级技工,一个月过万的红票子,都让那妞给糟蹋得七七八八了。

    人家还嫌弃沈麟没出息,整天就和螺丝刀,机械打交道。

    又没钱,还没情趣!

    看看现在的柳楚儿,经过一个多月的进补。

    整个人容光焕发,美貌不可方物。

    前世的女友,给柳楚儿提鞋都不配!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这个必须买!明月斋的胭脂水粉,咱家楚儿怎么能少?”

    柳楚儿拗不过,足足心疼了半天。

    “相公,你……你太浪费了!”

    “一盒就够了好吧?你竟然买了四盒全套?”

    “足足二两银子啊,够我们顿顿白面吃好久啦!”

    沈麟嘿嘿低笑道:“月季、桂花、兰草、豆蔻。四种香型,相公我都喜欢闻闻!”

    “难道,作为妻子,你不想为悦己者容么?”

    柳楚儿低垂着臻首,把水粉盒子攥得紧紧的!

    她含羞带怯地低语道。

    “楚儿……楚儿自然是愿意的!”

    两人在街边吃了碗南方的米粉,味儿很地道。

    柳楚儿指着街对面的铺子提议道:“相公,卖织布机的!”

    “我……我想买一台,听说在家里织布,也能赚钱补贴家用的!”

    沈麟心头一动,脑中瞬间转动了好多个念头。

    大周朝的江南之地,才是纺纱织布的源头。

    北方种棉的不少,却沦为了原料产地。

    家庭织布,反而是主流!

    “走,看看去!”



    第九章 新的发财之道

    

摸出六文钱,往桌子上一丢,两人牵着马过街。

    殷勤的店小二迎了出来,接过缰绳道。

    “客官,要买织布机吗?欢迎进店挑选!”

    夫妻二人走进店里。

    沈麟笑了,别看面前摆着造型各异的十几台织布机,可都是单锭的!全木结构也就罢了,实在太原始了。

    “这个多少钱?”

    柳楚儿很是欢喜,挑了一台小型号,不占地方的。

    那掌柜乐呵呵地赞道:“姑娘好眼力!”

    “这是我们店里最畅销的一款,最适合家庭使用!”

    “作价一两银子!”

    柳楚儿轻掩小嘴,惊呼道:“太贵了吧?”

    掌柜地见多识广,柳楚儿这样的顾客也不少。

    “姑娘,这台织布机的关键构件,由精铁打造的,我们的利润,已经很微薄了!”

    “您是利索人。买了这台机子回去,两个月就能回本了!”

    沈麟仔细瞅了瞅,心里也有底了。

    “买了!”

    “掌柜地,我看你这些织布机,都是在你家后院打造的?”

    “别的不要,再给我配一套木工的家伙事儿!”

    “成本价提供哦!”

    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

    “应该的,应该的!”

    “一套木工工具,作价五百文,老朽没多要一文吧?”

    “客官,你家住哪里?我们可以送货上门的!”

    “只收五十文的运费!”

    沈麟四下看了看,指着几个大棉花包子笑道。

    “成,再给我来一百斤棉花,价格嘛,你懂的!”

    “好好好!”掌柜更开心了。

    这样干脆爽快的顾客,可是少见。

    柳楚儿拉拉沈麟的衣袖,悄声道。

    “相公,听说主家那边,一半儿的田亩都种了棉花!”

    “咱们路过沈家集的时候,再买不好吗?”

    “没准儿会便宜很多呢!”

    沈麟摇摇头,小丫头哪里明白他的心思。

    刚才一路过来。

    两人已经买了三尺白布,半匹花布,半匹青布了。

    虽说一开始,是打算给自己小两口做几身衣服的,至少布价已经弄明白了!

    他现在需要知道,县城棉花的价格。

    哪怕是零售价,他也能推测出大批量进货的价钱。

    掌柜给了棉花的进货价,甚至拿账本给沈麟看了。

    表示他不赚这个钱。

    一斤棉花十文钱,比麦子的价格低一些。

    按理说,棉花的产量比小麦还低,价格也赶不上。

    为啥沈家本族还要种那么多棉花?

    北方其他地方也种了不少?

    因为这玩意对土地要求不高。

    山地、坡地,新开垦的旱地都能种。

    这个时代,粮食关系到国计民生。

    也关系到大家的肚皮。

    好地,水浇地当然要种粮食了!

    可北方的灌溉条件太差,棉花就是一个赚钱的好选择。

    其实,家庭织布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一匹布要三十多斤棉花,光材料成本就三百五十文左右。

    一个熟练地家庭妇女,每个月能织三五匹布就顶天了。

    而一匹上好的白棉布,出货价顶多500文。

    当然,花式多,染色好的布匹,另当别论。

    不过,南方松江那些织布工坊的熟练女工,效率要高好几倍。

    不让雇工白天黑夜的干,工坊凭什么赚钱?

    如果用这种单锭织布机开工坊,沈麟自然没兴趣。

    他想到了后世的珍妮纺纱机。

    那玩意最初级的都是八锭。

    沈麟是谁,高级技工啊!

    他有信心改出八十锭,甚至超过一百锭的夸张效果来!

    一百比一的悬殊效率。

    哪怕一匹布,只有三五十文的利润呢?

    光他和柳楚儿一人照看一台新式织布机,一个月都能净赚几十两银子!

    这玩意可以扩大生产的。

    织机当然是越多越好。

    几十台,几百台产生的效果,绝对吓死人。

    棉收季节也快到了。

    大批量收购,价格还可以往下压!

    两人乘坐着送货的牛车,那匹瘦马被拴在车后走。

    这家伙对新主人弃马乘车,好像挺不满意。

    一路上马眼怒目,不停地喷着响鼻。

    “看来,还得买辆马车啊,这牛车也太慢了!”

    沈麟叹道。

    可惜这时代还没有轴承,马车都是两轮的。

    前头的送货车夫回头笑道。

    “公子,此言差矣!”

    “牛车虽然慢,可载重千斤都不是问题!连牛带车也不过二十辆银子。”

    “拉货载人的马车,再简陋,还不得三十两往上!”

    “您一次啊,能拉六百斤就顶天了!”

    沈麟微微一笑:“老丈,你忘了一句老话。”

    “时间就是金钱!”

    驾车的老头顿时懵逼了。

    这话,谁他娘说的?

    老汉我想抽他一鞭子。

    咱恨不得牛车跑慢点。

    最好去你家打个来回,这一天就混过去了。

    老汉这五十文工钱,也能揣进腰包里。

    落袋为安!

    柳楚儿暗暗的,有些发愁。

    自家的相公确实变了些。

    会赚钱了,也会心疼人了。

    可刚刚在赚了百十两银子,过上好日子没几天。

    买了一匹驽马不说。

    还要买马车?

    咱家是那般的奢侈大户么?

    咱泸水河村的里长、村长,出门也不过骑着匹驴子吧……

    沈麟捏捏她的小手,可不知道她在胡思乱想什么。

    到了家,织布机被抬进偏房。

    柳楚儿当即就开始上手,纺纱织布。

    总得试一试,机器好不好使。

    左邻右舍被沈麟家的大动静给惊动了。

    叔叔、婶子,一帮大小娃娃都跑来看稀奇。

    村里倒是有在家里织布的。

    不过所用的机器,都是沈忠贵这个老木匠打造。

    同样是单锭织布机。

    无论款式、精度和效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