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放改造-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小四得意洋洋的炫耀,“你这就不懂了吧!我这叫自动洒水器,把药倒里面,然后冲满水摇均匀,后面就简单了,手动一动,药水就从这里冒出来,又快又好使,还均匀。”

    “那你借我用用呗!”

    “这可不能,我们村的人还排队等这自动喷水器用呢,借你我回去怎么交差。”

    李老二有点儿遗憾,又问,“那你这喷水器在哪里买的,多少钱?”

    “这是我们存的作坊做出来的,就是种蘑菇那家,还没卖,要不你去问问?”

    李老二放心了,“这个认识,我还在他们家买了两百多蘑菇种呢?就要到日子了,我去拿顺便就问问。”

    这种事情也不止李老二一人看见,有好多人都看见。

    沈余还不知道他的喷雾器快红出沈村了,他现在又折腾起了水泥,他知道自己身上的秘密瞒不住,慕景跟他朝夕相处的,怎么可能瞒得住,他打算找个时间给慕景坦白一下。至于有什么后果,沈余不想知道。

    水泥烧制是要讲究原料的,这里又不像现代,好在系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配方都写的都是这时候的名字,并且具体的烧制过程都没有放过。

    沈余只需要将原料买回来,然后再烧制成水泥就好了。试验两次后,沈余终于将水泥给成功烧制了出来。

    但是问题来了。

    当下摆在他的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还是跟胡掌柜合作。第二,在沈家选个靠谱的人,将方子扔出去。

    从头到尾,沈余都没有想过自己开什么作坊,还是那句话――麻烦。

    还是慕景看他烦恼,问他原因,沈余就说了,“那天我们烧制出来的东西叫水泥,作用就跟糯米汁加石灰差不多,都是充当粘合剂的功效,可以用来砌墙,也可以用来铺路……”

    慕景听明白了,点头,“你现在的想法是不想要?”

    “对,我觉得自己开作坊麻烦,我其实喜欢躺着数银子,并不喜欢挣钱。”

    “我看出来了。”不然也不能将脱粒机跟棉花机这样挣钱的东西去跟胡掌柜合伙。至于沈余说的本钱和人工的问题,慕景从开头就不信的。

    “你说,我是把他交给大哥好还是二哥、或者三哥?”没等慕景说,他自己就否定了,“都不行,他们几个也就老四会钻营,其他的我都没看出来。”

    “如果还是跟胡掌柜一起合作,你说,他头发会不会秃?”

    慕景差点儿没笑,“秃不知道,但是上次去看,他倒是老了不少,白头发都多了。”

    沈余捅捅慕景,“你说,你弟究竟给他开了多少工钱,让他这么给你弟卖命?”

    如果问别的,慕景可能不知道,但是问这个,慕景还是能答得上来的,“好像是平时候的月钱是二两银子,现在加了民生商行百分之五的纯利润。”

    沈余粗粗一算,“一年有一百多两了。”

    “这样吧!如果你放心我,我可以把这方子给个比较合适的人。”

    沈余对慕景哪里有不放心的,不过他也挺好奇,这方子要给谁?“你准备给谁?”

    “现在是秘密。”

    沈余就再问了,秘密就秘密吧!算了,山上的橡胶树又该喷营养液了。

    朝廷新发下来的药效果没多久就出来了,麦叶上的白虫子明显就少了了,地上则多了多少白虫子的尸体。

    “有用。”

    “要是再来一次,这虫子就该死光了。”

    也没有让大家失望,过了大概半月,上面又派了人来,说是让村长去县里领药水。

    这次沈大伯没有再带着一群牲口去拉药水了,上次不知道情况,将村里的全部牲口都带去县里,很是出了一回笑话。

    沈余倒是又发了一笔小财。喷雾器不错的,广告打得不错,卖得也不错,一两银子一个,一共卖了十多个出去。

章节目录 第 136 章

    水泥配方也不知道慕景给了谁; 反正沈余左等没有消息; 右等没有消息,倒是谭木匠给了他一个惊喜。

    谭木匠根据喷雾器出水的原理,制作出来了压水系统。

    这不可不算是一个大惊喜了。

    这个系统十分好用,不用提水吃了,而且这个压水系统十分好用,就跟古代的压水井差不多,就是水管是个大问题。

    在忙是麻烦了一点,但是压水系统是真正的好用。

    沈余第一想到的就是,有了压水井; 那旱稻的种植是不是就更方便了?

    沈余当即就找到了陈县令,压水井虽然制作麻烦了一点儿; 但是使用年头很长,一般都坏不了。陈县令在亲眼看见压水井的妙处之后; 就将谭木匠给征走了。

    前面谭木匠还在尽力淡化自己的存在感; 哪怕有个儿子也远远送出去读书了,现在突然出现在人前; 他居然没有想像中的忐忑。

    陈县令这么一遭,压水井很快在东林县风靡起来,沈余的工坊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以前虽然知道沈余盖了个工坊,也知道了脱粒机和两轮飞车都是是从这里面出来的,也热闹了一阵。但是这次的压水井不一样,这事都惊动了县太爷,也能是一样的吗?

    一时间; 不管镇里还是乡下,都在讨论这压水井,这劲头甚至超过曾经风靡一时的两轮飞车和脱粒机。

    压水井是从沈村出来的,沈村不可能没有,出来没多久,沈余就让人打造了好几个,给自己村里安了几个压水井。

    说实话,沈家挣了这么多钱,又住了村里数一的三进大青砖房子,还经营着蘑菇种的生意,村里不是没有人眼红的。但是沈老头平时也算仗义,村长又是他哥,沈老头吃肉,堂兄弟们也跟着喝汤,倒也没有闹出什么来。再一个,沈余在民生商行里说得上话,村里还指望着沈余给找活儿干呢?哪里会给他找不自在?

    村里人安分,沈余也乐的清闲。

    谭木匠回来都是七月多了,人跟着陈县令跑一圈,眼见的瘦了一圈。

    “我就是跟着指导的,压根就不用动手,动手都是别人的事儿,简单得跟。”

    听见他这么说,让工坊里面担心他跑这么两个月受了罪的人都有种他们多余了的感觉。

    “大师兄,回来会好啦。”

    没过两天,就有政令下来,全国以上京为中心,开始修建驰道。

    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沈余哪里还不知道慕景把水泥配方送给谁了,沈余就是傻了。

    像这种全国驰道,只有中央下了命令,才能全国修建。

    “你说这驰道修到我们这里,得多长时间啊?”沈余暗搓搓的算日子,现在自行车有了,公路也在修了,距离他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还远吗?

    慕景估算了一下,“没有个5、6年应该到不了我们这里。”

    还想着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的沈某人一下子就褪去了激情,“还要这么久啊?”

    慕景安慰他,“驰道从上京开始修建,我们这里光马车就要跑两个月,你说修建起来不得要五六年?”

    原来还是偏僻惹的祸。

    但是没过两天就打脸了,县里贴了告示,说是开了新工厂,准备招人烧水泥和修路。

    沈余听说后,也顾不得快中午了,连忙骑了自行车去了县里。

    到了县里,他才发现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又一时间想不起来,沈余也就不再多想,拦住一个人问,“大哥,问一下,县里是不是开厂烧水泥啊?”

    那大哥直勾勾的看着沈余身下的两轮飞车,点点头,“对,前天下的告示,说是要修一条三丈宽的驰道,用水泥修得,可平整了,下雨都不怕了。”

    这大哥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简直说得像真的似的?

    “小哥,你这骑得是两轮飞车?这气派的,哪里人啊?”

    “平溪镇的,听说县里修路来看看。”

    若是以前,县里人听说平溪镇,大多一定是摇头,“平溪镇啊,不知道,没听说过。”

    但是现在,那大哥反应过来,连说,“哦,平溪镇啊,那可是个好地方,听说开了个民生商行对不对,里面的东西可有名,特别是你这两轮飞车。”

    沈余算是明白了,这大哥也是爱这自行车的,就跟以前六七十年代的凤凰山自行车一样,一个大队都不见得有一辆。

    他这里的橡胶轮胎不够,所以橡胶轮胎制造版本的自行车的稀有程度比六七十年代的凤凰牌自行车还要更稀有。

    最后那大哥还是说了,“小兄弟,你这两轮飞车卖不卖?”

    沈余摇头,“不卖的,卖了我还怎么回去?”

    “也对,还是平溪镇来的吧?过来用了多久?”

    “大半个时辰。”

    “有两轮飞车就是方便。”

    沈余不止碰见这一个想要买他这辆自行车的,不光是稀有,还因为民生商行出来的自行车都是黑色的,几乎没有其他颜色的,这辆自行车的独一无二,这是辆蓝色的自行车。

    沈余还真的去烧水泥的地方了,那个地方并不算十分隐蔽,沈余也就向人打听就找到了地方。才靠近,沈余就闻到一股十分难闻的味道。随之入目的就是一个个带着口罩的忙碌人群和一大堆的煤山。

    确定了是正在烧制水泥,沈余也就不打算多留,骑着自行车又回去了。

    刚要出县城,就听见后面有人在喊。

    “在前面,拦住他。”

    “前面的小兄弟,等一等。”

    “等一下。”

    ……

    沈余并没有觉得是在叫他,但是声势不小,沈余就停下来准备看看是不是有热闹看?结果就发现那群人是冲着他来的。

    “你们叫我。”

    “小兄弟,你这两轮飞车卖不卖?”来人看衣着像个仆人,此时跑得满头大汗,看见沈余停下来,根本就来不及喘气。

    “不卖。”卖了他怎么回去?

    那小厮也知道,能买得起这种黑轮子的两轮飞车的人其实都是不差钱的,不过他想起少爷的交代,还是打算再商量一下,“小哥考虑一下,我家少爷是真的喜欢两轮飞车,愿意出两倍的价钱买下来。”

    “不卖。”沈余又不缺那个钱,说着就准备回去了。

    那小厮看见沈余就要走,赶紧绕到了前面去,“小哥,你看这样,三倍价钱,你看行不行?”

    沈余路被拦住了,也过不去,“你干什么?麻烦能不能让让,你看都拦住路了。”

    “在哪儿呢?你说的蓝色两轮飞车,一定要给本少爷买下来,买不下来看少爷怎么收拾你。”

    “就前面了,之前报信的人说就要出城门了。”

    挡在沈余前面的小厮看见那个少爷来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小哥,你有什么要求就给我们少爷提,银子不是问题。”

    沈余这时候都有点同情那个少爷了,这小厮这话摆明了就是让他坑他们少爷的嘛。

    “你这两轮飞车我要了,你给出个价。”

    沈余这时候就不同情少爷了,这话摆明了也是个不差钱的主。

    “不卖。”沈余第四次拒绝,“能不能让你的人让一下位置?我要回去了。”

    “那你说多少钱才肯卖?50两?”

    沈余摇头。

    “六十两。”

    沈余继续摇头。

    “八十两。”

    沈余还是摇头,但是心里也有些动摇,这车没花钱的,哪里来的冤大头?十五银子就能买得到的东西现在居然要80两。看眼前这少爷一点都不像是买不起两轮飞车的人呢?怎么就这么执着这辆自行车呢?

    “两百两不能再多了。”

    “成交。”沈余利落的从自行车上面下来,这价格已经超了十倍有余,干嘛不交换呀?

    那少爷话一出口其实是有一点后悔的,但是他还算讲诚信,让后面的小厮掏了银子给沈余。

    沈余揣着银票有些哭笑不得,这让他怎么回去?

    没有办法,沈余只能把银票藏好,又去成衣店换了一身衣服,倒不能怪他太过小心,毕竟两百两银子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值得人冒一次险了。

    等到他与来时的形象不一样,沈余才雇了一辆牛车回平溪镇,他表现得也很吝啬的样子,甚至还给赶车的老伯讨价还价。

    “六十文,不能再少了,只是今天晚上到你家估计要黑了吧?你得提供我食宿。”方老头有些无奈的看着这个小年轻,明明看起来还不到20岁的样子,怎么这么抠门呢?

    “行。”

    说是牛车,只是比他们家的牛板车要好一点,是不如真正的有车厢的牛车的。

    “小少年,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去?”

    “我是一大早就来了的,不是说要开始修驰道了吗?听说三丈宽了,将来你们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