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放改造-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傻小子,累的是人啊。”

    “可以换着来吗?你看他们的轮子走路上,都不带多少声音的,关键速度快啊?我看,这两轮飞车还不如这车。”

    “大哥,你说,我们回去,要不要也带这种车回去?”

    蒙自摸摸下巴,“可以,到时候我们车队全部都用上这种车,速度肯定要比牛车快。你看看,这速度要比牛快三四倍不止了。”

    “大哥,贵不贵的?我看便宜不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的确便宜不了。

    “管他的,如果能买就买了,买不了,以后再看,说不得还会弄出更方便的东西出来。”

    沈余对他们的好奇还不知道,只逗着车上的小孩子。没错,沈余真的把这小孩子给忽悠走了。

    说来也是这小孩子命不好,他爹早死,他娘改嫁了,幸亏那家的掌柜是他爹的旧时,才让他能有口饭吃。

    小伙计叫曾平,今年刚十五,他之所以跟着沈余他们走,就是因为他在这里没有什么牵挂。跟着沈余走,是因为他想出去外面看看,至于会不会被骗,他还没有想过。

章节目录 第 152 章

    因为要等着车队; 所以他们比原定计划要推迟半个月。沈余不在这段时间里,这边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情; 发展的很顺利。

    大少爷,毕竟是大少爷; 做事有魄力。洗衣粉肥皂的前景十分可观; 又有沈余留下来便宜行事的话,他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扩建厂房。

    只是工匠没有那么好请; 毕竟现在有名的工匠都被沈余请据修建百货商场去了; 他还是去隔壁县城请来的工匠。

    沈余他们回来的时候,地基都打好了; 一车一车的砖瓦正拖向沈村。

    沈余回来了; 葛元丰听到这个消息,放下手里的活就跑了前去。

    “侯爷,您回来了。”

    沈余点头,“近来工厂里也没有出什么事情吧?”

    “没有。”

    “那就好; 我又带回来了一笔订单; 洗衣粉不多,就一千斤,1500桶香水洗衣粉。还有肥皂1000块; 香水皂1500块,香皂1500块。”

    算起来,的确是一个大订单。

    葛元丰对厂子的出产十分了解。他算了一下,仓库还有一批存货,加上这两天做出来的成品; 刚好差不多。

    “这次是够了,就是制作香皂的香氛没有了,下的估计做不出多少来。”

    沈余听到他这么说就放心了,香氛不够,可以用贡献值购买一些,等现在种植的那些植物开花长到盛花期,就不必再买了。

    一笔订单不算小了,就是根据进价来算,妥妥的也是两百两起步了。

    沈余你没有给他们便宜太多,算是是他8。5折,算下来也还不错的了。

    就在他们装车的时候,蒙自带着他们几个兄弟到处逛了一圈,发现这边有许多他们那边没有的东西,比如香菇酱,五香粉,干菇,两轮飞车……

    如果是前面几样吃的的话,他们在路上能用到,但是后面一样就是他们真正想要买的东西了。

    两轮飞车的诱惑力太大,他们自己看了都想要,更别说拿回去的利润了。

    然后他们又去问了沈余用的那种三轮车,结果让他们很失望。这种车的价格太贵了,定价40两一辆,而且要一个月后才能拿货。

    最后蒙自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买了二十辆那种木头做的自行车。

    然后走去买了些香菇酱和五香粉,干菇也捎带了一些。他们也带不了多少东西了,之前在沈余这里下了订单就能把他们的驴车装到七成,剩下的他们还要装别的东西,给家里带的吃穿用的,都需要地方来放。

    送走蒙自他们,沈余就走去工坊那边。也不知道谭木匠他们有没有把钢筋做好?

    出乎沈余意料,钢筋早好几天就做好了。沈余算算时间,不对呀这距离三个月还有好几天呢,这不是怕提前了十天不止哦。

    沈余是不太管他们用了什么方法提前这么多天的?但是员工办事给力,沈余不能不表示的,但凡参与的这事儿的不管是大师傅还是小学徒,一人都给了五两或者二两银子的奖励。

    等银子一发,沈余发现,之前那笔生意好像白做了。

    白做就白做吧!总比到时候需要钢筋的时候拿不出来要好。

    积极总比消极好。

    随后,沈余就想到,既然钢筋做好了,那是不是工坊里面的师傅又有空了呢?那玻璃、保温瓶或者保温壶或者保温饭盒这样的,是不是就该提上日程了?

    不知道是不是沈余红包塞得够,他提出,这一系列要求以后,谭木匠他们表示很快就可以见到成果。

    沈余是知道他们的能力的,很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就等研究出具体的数据,然后开始大量生产。

    制作玻璃,沈余不打算另外修见厂房,可以暂时把工坊分一半过去,当做玻璃厂。要修厂房,得手里宽松了再说。

    沈余叫人把钢筋拖回县里,地基都弄好了,就等上钢筋倒模了。徐师傅对这行并不了解,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什么都要沈余把关。但是沈余自己都是一个菜鸡,只知道一些大概,最后还是徐师傅摸索着来的。

    钢筋水泥架子搭建好,沈余几乎就处于没有事情做了。毕竟新招收了这么管事,他也就隔三差五的跟着去晃荡晃荡就成。

    就这么晃荡着晃荡着,时间很快就奔向了秋收。沈余他们家还是那四亩地,如果往年还能雇人收的话,今年雇人都没人了。现在工厂的出产少了许多,原因就是秋收啊!他们工厂招收的员工都是他们村子或者隔壁村子的村民,所以,这会儿都忙着回去秋收了。

    葛元丰看着堆积在那里的订单,又看看旁边的出产少了三分之二的产品,眉心深深的凝成了一个川字。

    唉,这每天白白浪费的都是钱啊!

    幸好,洗衣粉和肥皂的方法还没有泄露出去,只有他们工厂才有。不然这会儿订单都跑人家家里去了。

    虽然都是这么想,但是葛元丰还是不甘心,找到了他们家的侯爷。

    “侯爷,您看怎么办?订单堆积在那里,如果约定时间拿出不了那么多货物,这对咱们的名声可不太好。”

    沈余抬头,也觉得苦恼,这段时间耽搁的工程,都是钱。

    经过近半年的发酵,洗衣粉和肥皂的名声早就打了出去,正是订单高峰期,工厂停一天工都是钱钱。

    “我想想办法。”沈余沉吟了一会儿,“要不加班吧?”

    “加班?”

    “就是除了正常上班之外的时间,另外做的活计。”

    “天太黑了,看不见吧?”葛元丰有些犹豫。

    “点灯,多点点蜡烛就好了,卖那种龙凤烛,那个火光大,尽量多点,每天加班一个小时,多拿八文钱。”

    “会不会太高了?”

    “不高。”沈余敢开这么高的价钱也是有考虑的,留在厂里里面的人家里其实也是有种地的,他们不回家秋收,无非就是家里还有人,地又不多的,这些人在厂里加班,回家肯定就不能帮忙做别的事情了,多给一些算是幸苦钱。

    “好。”

    听说加班一个时辰,就多八文钱,员工们个个都跟高兴,也有人犹豫的问,“葛管事,那我可不可以加两个时辰?”

    葛元丰还以为没人会同意加班,没想到居然都不怕累的,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沈余,沈余犹豫一下就点头了,“可以,但是最多只能加两个时辰,不能再多了。”

    葛元丰点头,虽然他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

    但是沈余明白,如果加班太多,他们回去还会忙一会儿,那就只能很晚才能睡了,第二天难免的没有精神。但是他们现在每天下班是五点的样子,加四个小时回家,那就是九点半。休息一下,就是10点睡了,早上六点起来,他们是七点上班,虽然会有些累,但是也不会跟累。

    “对了,跟他们说,加班,给提供晚餐。”

    “知道了。”

    加班,也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还得想点儿办法才行。幸好,大家都放心不下工厂那固定的工资,人人也只请了半月的假,也就只耽搁半个的时间。那这半个月,那些人肯定会加把劲儿的忙活,肯定会劳累过度。沈余觉得,就是他们来上班,也不能给他们加班,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唉,当老板难呐!

    沈余也就这么叹息一声,然后打起劲儿来,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了。毕竟人手这事儿,缺也就缺这么半个月,半个月过去以后,工人又回来了。

    这也给了他一个警示,人工的重要性。

    谭木匠他们的玻璃研究得十分成功,温度或者火候,皆面面俱到,都整理出来了清晰的数据。

    沈余十分高兴,十分知道。看见沈余高兴了,谭木匠和工坊里面的人也特别高兴。毕竟,老板高兴了,第一件事儿就是发奖金。

    沈余的确发了奖金,大师傅一人二十两,下面的帮忙的一人只有五两。

    没办法,正是发展的紧要关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制作玻璃,沈余没有去肥皂洗衣粉那样雇人来,而是让慕景买了四十人回来,都是女人。

    主要不是别的,而是玻璃这个有些神奇。如果,你最初把它往高端大气上档次上面引,它就是个宝物。如果你把它往平民身上引,那它就只是个寻常物件儿。

    沈余不打算把它当奢侈上面带,玻璃的成本他们也算过了,一个装两斤的玻璃瓶子的成本一般也就在二十文到三十文之间,怎么也算不上奢侈品。

    算起来,也就比陶罐贵一点。

章节目录 第 153 章

    秋收毕竟只是一阵子; 过了最忙的那些天,工人又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沈余始终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儿; 心里在想着解决的办法。每年的春耕、夏种、秋收,都需要人; 他的工厂不可能停工给他们忙着做完农活再开。

    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 干脆不种庄稼了,直接全部种果树。种果树多好呀; 只有前几年没有收成; 但是也不用多管理,只需要偶尔除除草施肥; 打理一下枝桠。

    就没有更两全其美的办法了。

    奈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沈余这个想法刚刚出来的时候,慕景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个办法不行; 起码这一两年不行。”

    “为什么呀?”

    “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慕景是这个时代的人; 又在沈村住了这么久,对村里人的那些想法了解得多,“如果让他们在种地和打工之间选择一个; 我能保证他们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种地。”

    沈余看着慕景,对他的话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这怎么可能?我开的工钱不少了,如果一家人有两个人都在我这里干活儿的话,完全能后养活他们一家人,还有结余。”

    慕景慢慢分析给沈余听; “你太不了解他们了,你是直接发的银钱,不是粮食,这之间有风险,你忘记前些年的荒年了?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粮食。我买过最贵的粮食,50文一斤。”

    沈余听慕景这么一解释,懂了,这就是国家给不给力的问题了。这里是古代,救灾能力没有这么强,运送物资能力不给力,不像现代,这边闹了水灾旱灾什么的,哪怕那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还有其他地区的粮食能源源不断的送到买边去,而且价格的幅度也不会涨幅太大。

    明白是明白了,沈余却也不太死心,还拉了好些村里人问情况。事实在他的预料之外,十个人,有十个都选择的土地。

    沈余有点儿灰心,之前他觉得再怎么都还能有一个意外的,结果一个选择打工的人都没有。

    “这就奇了怪了?”这个结果把她郁闷的不行,“你说他们怎么就死守着那点地呢?”

    慕景作为原生原长的大启人,对村里人的想法,倒是能够想得明白。

    “别想那么多了,这是他们多年生存香来的经验,如果想要他们不种粮食,改种果树,那要让他们看见利益。”

    沈余眼前就是一亮,他可以先弄一些实验田,等看见成果了,到时候路也修好了,各类物资也方便运输过来了,看村里人还会不会动心?

    就是这个过程,有些久了。

    沈余心动,那就要行动,种果树也不用十分肥沃的土壤,就是山地上也是可以的,选来选去的,沈余就选中了小荒山那一带。这里都是新开荒的地,连中田都十分少,大多数都是下等地。

    沈老头他们家在那里也有十亩下等地,不过这些地对他来说远远不够,按照他的说法,既然都要干了,那就干一票大的,没有过100来亩,那就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