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礼承。”刘二郎提着一个壶进来,直接在碗里放了糖,用开水现冲了五碗糖水。
“娘,你们喝水,水壶就放这里,你们要喝直接倒。”
沈余直接就被这水壶吸引了注意力,“这水壶不错,哪里买的,有空我也去买一个。”
“我看别的商人带着,觉得很方便,胡去铁铺定做了一个。”
“多少钱一个,我也要去做一个。”
“一百八十文。”
如果不是里面还装了开水,沈余肯定是要上手摸摸的,不错,不错,这么便宜又食用的东西,现在可不多了。
回去,沈余就把水壶的事情跟慕景说了,慕景问,“家里不是有一个?”
“家里这个是陶瓷,我要铁的,烧水快,还不容易炸,用得还久。”
慕景没见过水壶,不知道它的好坏,不过沈余要,慕景也就随着他了。
章节目录 第 119 章
去了刘家村一趟; 地里的秧苗就该移植了; 水田早就整过了,能直接移植。
移植秧苗这种事儿,全村也就只有沈余一个人干过,其他人看见他秧苗之间的缝隙留那么大; 有些不能理解。
“余小子; 你苗之间这么稀,怎么会有好收成?”
“秧苗会长大; 栽太密了,也会挤成豆芽菜,也长不开; 这样子刚刚好。”
一听豆芽菜,众人纷纷笑了,“这豆芽菜也好啊,现在都靠它过日子呢?这么一把; 发一筲箕能吃两天。”
他们运气不错; 秧苗刚栽了一天; 就下了一场小雨; 就显得有些无事可干。
“慕景,我有件事需要与你商量一下。”
慕景见他神情严肃; 不由得多了几分认真; “什么事情?”
“我想将小树林后面的那座小山坡买下来,然后建个作坊。”
慕景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说笑,“什么作坊?”
“关于一些工具的改良之类的; 你可能不知道我在下面看到的那些工具机器真的很先进,就拿打稻谷来说,我们那八亩田,全家五个六个男人,还有几个嫂嫂,小侄子帮忙,也忙了五两天才打完,但是在他们那个地方,若是地势平坦,一天都能打几十亩。”
慕景之前也听他说过这么一嘴,但是那种远远没有这个出奇,如今听到他这般说,一时间,嘴巴都闭不上。
沈余也没有笑话他的无知,当初他才过来这边的时候,看见人工打稻谷也是有点呆的。
良久,慕景才问,“那些你都会做?”
沈余伤心的摇头,如果他会做,还会眼巴巴的望着抽奖面板上的脱粒机流口水吗?
“那你知道怎么做吗?”
沈余没好气的说,“这之间有什么差别吗?”
“那你的意思是建个作坊,我们慢慢研究?”
“哎,慕景你脑瓜子还挺会转的嘛!我就是这个意思,他们那个太先进,而且是用石油做动力的,我们暂时建不出来那么好的,可以弄一点手动或者脚动的,这不就能省很大的力气。”
“那银子够不够?”
“够了够了,就是其中要用到不少铁器,还得去县衙里报备一声。”就是这点不好,古代限制铁器在民间的流通,比如去打一把菜刀,还要在匠铺里留下存根,就相当于现在的交易记录。
也不知道谭木匠他家那么多铁是从哪里弄来的?
要不找时间问一问。
慕景眼睛一亮,“顺带把户籍迁出来吧!”
他早就想这么办了,只是县里有点远,他们去也不太方便,这才一直没有成行。
事情意外的顺利,现在只差回去建厂房了。
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忽悠谭木匠。这个作坊就是为了谭木匠和花婶子两口子准备的。准确的说来,沈余的主要目标是花婶子。
“谭大叔,你在家呀?”
谭木匠抬头瞟了他一眼,觉得他就是在明知故问,他这么大个人坐在这里打木板,这小子怎么可能没看见?
“你又来做什么?”谭木匠没好气得问。
“来给你送个青史留名的机会。”沈余点名字都想好了,将来的教科书上定有这么一堂课:我们伟大的改革家――谭……
弄了半天,沈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不知道谭木匠真正的名字,“对了,谭大叔,你本名叫什么?”
“你问这个做什么?”
“就是好奇,我长这么大呢,还没听村里人叫过你的名字。”
“谭木林。”
“啥?”
“谭木林,怎么有意见?”
“没有没有。”
谭木匠也不想跟他多费口舌,“老实说吧,你今天又是来做什么的?”
“之前不都说了吗?来给谭大叔送一场清史留名的造化。”
谭木匠摸摸沈余额头,然后自言自语,“怀了,明明没有发烧啊!怎么说起胡话来了呢?”
沈余满脸黑线的把他的手拍开,“大家都是正经人,能不能来点正经事?”
“行,你把你的正经事说一说?”
沈余刚想跟谭木匠来个高谈阔论,突然想起之前差点给人听到墙角的事,赶紧四处看看有没有人?
谭木匠见他副鬼鬼祟祟的样子,喊住了他,“别看了,隔壁有喜,那个爱听墙角的老婆子去伺候她闺女去了。”
沈余后知后觉,“哦,差不多也是该生了,是个闺女,还是个儿子?”
谭木匠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他,“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如果是个儿子还沦落到李老婆子去伺候。”
“哦。”
沈余不感兴趣,“来,我给你说说我们的计划。”
“大家合作一把。”
谭木匠好奇的问,“怎么个合作法?”
“我打算建个作坊,专门研究像之前榨油机和棉花机一类的东西,到时候每出来一样成品,赚到的钱给你分三成纯利。”
谭木匠第一反应是个坑,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你是不是在哄我?”
“我哄你做什么?只是觉得你们两个有这么好的手艺,就埋我在你们家这一亩三分地有点太埋没了,不如好好利用起来,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谭木匠被他说的有点心动,沈余心花心动,将他老哥哄那些研究员而开出的优厚的福利一样一样的抛了出来。
只要你肯干,你要的材料或者其他我都通通给你弄来。
怎么除了分红?每月还给月钱。
还带家属,还包吃包住。
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室?可以提前沟通,照着他想要的样子了。
……
有一样算一样,样样戳中了谭木匠的心脏,想想这些年下来,他们因为材料不足或者生活琐事,浪费了多少时间啊。
地下的那个作坊又暗还闷,老婆子在下面真是受不不少罪。
“你说的都算?什么材料都能弄来?包括铁矿和银矿铜矿?”
沈余觉得前面一样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后面的银矿和铜矿,他觉得这个有点不现实。
“不是,谭大叔你一个木匠,请问,银矿和铜矿您要来做什么?”
谭木匠只是随口一说,太顺溜了,并没有真的要这两样。但是这两样也是有需求的。
“银子可以吗?”
谭木匠第一次露出爽朗的笑,“哈哈,不逗你了,像这种东西,只要银子够,我有渠道能弄到的。”
看见沈余露出惊讶的模样,谭木匠得意的笑,“你再好奇我现在也不能给你知道,现在我们去看看你建作坊的地方。”
“就建在小丘山上,我把那里都买了下来,明日就请人将那里的树给清理出来,尽快把作坊建立起来。”
谭木匠听见沈余的大手笔,也是啧啧出声,自从前面的靠山到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就断了,想弄个什么出来,没钱没人,干啥都不成。
两个很有兴致的将他们未来的领地巡视一遍,两人都还算满意。
途中碰见了村里的人,大家看见沈余跟着谭木匠在一起,还以为谭木匠是想收沈余当学徒,还酸了两句。
两句不痛不痒的酸话,沈余才不会理,等他的工厂一条龙起来,看那些柠檬精还不自己把自己酸死。
“余小子,这你什么时候动工啊?”
“不是说好了明天吗?慕景都去请人去了。”
谭木匠有点耐不住,连连点头,一会儿笑,又会儿又焦急的模样,给沈余当场演绎了一场戏精是怎么样的。
“不行,余小子我的回去告诉你花婶子去。”
是哦,他们两个就这样边说边谈的出来了,却忘记还有个大佬。
“你花婶子知道后肯定很高兴。”谭木匠已经预感到以后的场面了。
他们时间选的不巧,这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有些地里种得早的还有些时间,晚种的还正在地里忙。
“那你究竟请了多少人?”
“我是一家家的去请的,答应来的只有40来个人,跟你的目标有些差距。”
“四十人,完全不够,要不要考虑去隔壁村?或者是其他村子去请一些人,然后要用的砖瓦也该去定下来。”
“作坊也用砖瓦?”
“必须的,不保密严实一点,要是随便哪个给看了去,我岂不是很亏?”
“那我明天去镇子上请人,再把砖瓦什么的定下来,基石也要请人开,还要请泥瓦匠师傅。”
听着慕景一样样算下来,沈余有些内疚,这本来就是他的想法,这下子就要让慕景受累了。
“接下来,你就要多幸苦了了。”
“没什么,就是跑跑腿之类的事情,又不用我来动手。”
“这里去镇上终究时间太长了,如果能快点,那就好了。”明天只有十公里不到,在现代骑小毛驴也要不二十分钟的距离。
沈余想着,是不是最先应该先进一点的行路工具做出来?
章节目录 第 120 章
[支线任务:建立一个现代化厂房。]
[任务时间:180天。]
[任务奖励:80万劳动值; 300积分; 橡胶树×10。]
[任务失败:扣除劳动值80万,扣除300积分,来自熊瞎子的热情。]
[任务详情:请照着系统给予的图纸,建造出一个完整的现代厂房。]
沈余还没来得及感叹; 这次任务奖励之丰富; 不光有80万的劳动值,还有300的积分; 居然还有橡胶树?但是他们这个地方适合橡胶树生长吗?
沈余没太多想,反正系统它神奇得不得了?不就是气候土壤之类的问题吗?沈余相信这些对于系统来说就是小case了。
然后就看见后面的任务失败后的惩罚了,扣80万劳动值和300积分; 但是那个熊瞎子的热情是什么鬼?
拿起图纸,沈余看见上面的内容,她有点想哭,这这、这任务真的不好完成了。
沈余还没琢磨完; 沈老头就跑过来了; 之前慕景也跟他提过一下; 他还以为就是一个小作坊的样子; 谁知道后面听说还要开山,将山推平。哪怕那山只是一座小山; 沈老头察觉到了不对。
“你这是又想干什么?”
“大事儿。”
沈老头眼睛一瞪; “你都要开山了,我还能不知道是大事吗?我问你建这么大作坊,是拿来做什么的?”
沈余抬了根凳子给他; “爹,你坐,我慢慢给你讲。”
沈老头随手将凳子坐下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沈余,“说吧!”
“我不是说他们那边有很多先进的东西,什么大车子,一个时辰能跑三四百里吗?还有收稻子都不用人打吗?我想着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沈老头半响没开腔,因为他完全没有想过这些,他以为他弄出点儿蘑菇种植里算了不起了,结果他儿子都在考虑做大车了。
“你会做吗?”
“不会,但是我有谭木匠。”
“谭木匠他会啥啊?他要是会,还用窝这山沟沟里头,不早跑出去干大生意了。”
沈余没想着瞒着他爹,悄悄的说,“其实,谭木匠挺有本事儿的,你将来就知道了。”
“你这么弄,慕景他就没想法?”
沈余摇头,“没有的吧!钱还是慕景给的,要是照我原来的打算,还得好好存个几年的钱才能弄得起来。”
“那你钱够了?要用多少银子?”
“两千两银子差不多。”这是沈余的初步估计,后面的还要再看。
“乖乖,这么多?”
“投资吗?这是必要的,怎么都能收回成本。”
开工起来就很快了,除植被,把山推平。这个时候还没有机械,大多只能人工来弄,庆幸的是这小丘山不大,加起来的面积统共就十多亩,连半顷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