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着走着,他有突发奇想,“慕景,你说,这山上没有什么人来,有没有人参之类的?我们去找人参吧?”
“或许是有吧?”慕景说得也不确定,“但是这山,没有半月是找不过来的,你确定要去找?”
沈余一听要找半月,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不了,我们再继续望上走。”
“等找个时间,我找人来把这山上的大树砍一些,等晾干了正好能用来卖钱。”
系统奖励的那十棵橡胶树在靠近山腰的位置,长得还挺粗壮的,应该是能用了。而且,沈余还发现这橡胶树的旁边还生长着一些小的橡胶树苗。
这一刻惊喜来得太快,沈余都没有反应过来。
“余哥儿,你认识这树吗?”慕景看着沈余脸上的表情,又是惊喜的,又是惊讶的,还有一种别的。就像是他知道这树本来就长这里一样,难道是又做了什么奇怪的梦?
“啊,认识认识。”沈余跑上前,摸着橡胶树的树干,“这树可不得了,宝贝呀!”
“你是不是知道这树就长这里?”
沈余内心慌得一笔,但是脸上还是波澜不惊,“我在梦里见过。”
好吧,猜测成真。
“这树有什么用?”
“这是橡胶树,这树能产生一种树汁,能够用来做轮胎,具体的我也形容不出来了,你以后自己看。”
沈余这么说,慕景也就不问了。
他们下山,然后找了一些人,在山里弄了一条通道出来,顺便将那些小橡胶树给移植开来。
沈余找到谭木匠,让他帮忙打几个带着盖子的铁桶,橡胶树汁可是好东西,浪费一点儿都可惜。
然后又收拾出来了一间工作室,这里专门用来提炼橡胶的,目前也就沈余会,暂时就让他负责了。
不过橡胶的味道并不算好,沈余还专门缝制了两个口罩。
终于,第一批橡胶轮胎出来了。不光如此,顺带还做了橡胶鞋子出来。
不过原料有限,沈余并没有现在就将橡胶鞋推广的意思,也就是家里人人做了几双,有存了一些用来当做奖励。他的意思是等山上那些小橡胶树长大了能取树汁了再说。
然后,沈余的烦恼又来了,走了橡胶轮胎,但是还得有打气筒啊!
好在,打气筒的原理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这里面的一些零件。比如,打气针和气管子。
麻是麻烦了点儿,好在工坊里面的都是研究人员,沈余一直在给他们灌输多思多想的念头,还是给他们解决了。
这一忙,很快就到了腊月。
沈余手里的活计暂时招了一个人代替,他则是欢欢喜喜的去喝喜酒了。没听错,就是喝喜酒,喝的是沈二柱和美味斋大厨师女儿的喜酒。
两人早前就定了婚礼,日子就定在了腊月初九。
沈余见过新娘子,长得不算多美,但是长相大气,性子也爽朗,跟沈二柱童鞋还挺像的。
沈余结契的时候,沈二柱给他送了小人书。落到沈二柱成亲了,沈余就有点儿恶趣味了。
“慕景,我们去镇上吧!”
“去镇上做什么?”
沈余悄悄的附在慕景耳边,将他的打算给说了。
“你说怎么样?”
慕景听了半响无语,觉得沈余这注意不太靠谱,“你这样做,二柱后天会不会自从拼命?”
沈余嘴角勾起,“不会,他老婆会拦着他的。”
慕景虽然觉得沈余的主意不靠谱,但是沈余恶趣味来了,慕景也拦不住,只好由着他了。
沈余要买的东西其实也不算什么,就是那什么事儿来一杯的那种。
沈二柱收到礼物的时候,还有些莫名其妙的,还想着沈余送他酒做什么,就听沈余神神秘秘的说,“这种酒可是我特意给你寻摸的,晚上来一杯,养生。”
沈二柱虽然觉得有点儿奇怪,但是这酒罐子是密封的,只有一个倒酒出来的口,沈二柱看不出来,也就没放在心上,还因为听说是沈余特意给他寻摸来的,对沈余还充满了感激。
“好兄弟。”
倒是沈树林看着那酒,神情有些恍惚。
“树林,我这里招人,给谭木匠打杂的,你有没有兴趣?”
沈树林有点儿犹豫,“你这里都是不能随意外出的吧?我不太放心我媳妇。”
沈余摆摆手,“你可以把你媳妇也带来,我那里还缺个人做饭。”
以前都是沈大嫂和沈二嫂来帮忙做饭,但是沈二嫂又怀孕了,沈余就不敢让她来了,现在是沈大嫂和沈老娘在做饭,沈余一直想找一个。
“到时候你们两个都在那里,一个干活顺便给学一些手艺,你媳妇就在那里帮忙煮饭,我也给开工钱。”
沈树林眼前一亮,如果真能学到什么,那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会不会太麻烦?”
“不用,如果你不介意,我希望你们能快点儿上工。”
沈树林答应了下来,说明天就带着他媳妇过来。
沈余也把这里的规矩讲了一遍,月钱是400,他媳妇跟他一样。沈树林觉得不可思议,除了不能随意外出,其他一切都满意得不得了。有青砖大瓦房住,包吃,隔天有肉,特别是月钱,他的月钱不高,但是沈余说了,三个月后给转正,就是500,他媳妇400,算下来,他们一个月能存下900文,一年就能挣下来十两银子了。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跟着木匠,可以学一些木工。
章节目录 第 130 章
沈余将沈树林安顿好; 就拉着慕景去买猪肉; “我们今年多做点儿腊肉; 我还要吃香肠。”
“等做好了腊肉,我们吃腊肉篜红薯……”说道这里,沈余尴尬了,叫什么来着?
“算了,管他叫什么,反正是加了腊肉; 红薯,糯米粉一起蒸的。”
“余哥儿,你忘记我们家的红薯被收走了吗?”
“啥?”沈余反应慢半拍的问,“收哪里去了?”
“沉陷另收走的呀,他还让你给写了种植方法呢。”
“他不是说给我留一担子吗?”
慕景耸耸肩,“没有一担; 咱们全村人一共才留了两担。”
“陈县令,你个遭千刀的。”
远在几十里开外的陈县令猛地打了个喷嚏; “啊嚏。”
“老爷; 你这是不是着凉了呀?”
陈县令不在意的摇摇头; “估计就是吹了一点风; 等一下我喝点姜水发发汗就好了。”
慕景听见沈余颇有气势的一声后,猛地笑了起来,“余哥儿,你这是跟谁学的?”
“不知道,走路上听人说的。”
慕景稀罕的把人搂怀里; “不生气了,明年就多种了,到时候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今年的就让他们做种去吧!”
沈余还能怎么办?肯定是只能如此了呀!全村也就两担子,搞不好还不够。他要是拿来吃了,这成什么人了?
“走,我们去镇上,牵一头猪回来杀?”
“这么麻烦做什么?干脆去小雪他们那里买,想要什么样子的就挑那块儿,这不是更好。”
慕景揉揉他的脑袋,“工坊那边不要办一下的吗?”
“我忘了。”沈余是真的没有想起还有这么一回儿,忘记了过年也是要搞个团年饭的,也要将员工聚一下,顺便分个红包的。
沈余还算个大方的老板,直接买了两头肥猪,他自己留一头,然后捉了一头去了工坊这边,并且还一人包了一两银子的红包。
沈余自己的这头,除了当天吃的和送人的,其他的都腌制了起来,腊肉占了一部分,酱肉只腌制了一部分,还顺带做了他心心念念的香肠。
“可惜没有辣椒。”沈余遗憾完,就想起了他好像是有辣椒种子的。
但是他要怎么拿出来?
还是像橡胶树一样,随意撒山上,等结了辣椒,直接摘回来。
这个办法似乎不错的样子。
沈余觉得明年可以这么试一试。
今年,沈家的条件都要好一些。不光是他们家,就是村里的人都过得不错,沈余一句话,家家都有人在民生商行干活。因为怕被辞退的关系,干活干的都不错,除了少数的一两人被辞退,其他都留了下来。
这些人出去干活儿,回来每人都带了一笔钱回来,能够过上一个好年。
就有人提了一些谢礼来给沈余道谢,他们在那里可是知道民生商行的作坊有多难进,如果不是沈余,他们大多数人都进不去。
沈余让他们把东西都提回去,“我家什么都不缺,拿回去哄哄孩子。”
东西都提过来,哪里有再拿回去的道理,一个个放下篮子就走了,留下慕景和沈余苦笑不得。
最后东西一清,好在都是些寻常的东西,或是一刀肉或者两条鱼果然肘子、一只鸡、一只鸭、要不就是一篮子鸡蛋。
“我滴个乖乖,这可怎么吃得完?”沈余揉揉额头。
“要不送娘那边去?”
“那也吃不完,你让我想想。”沈余看着摆了一院子的东西,“要不,我们开集体大锅饭吧!”
“什么集体大锅饭?是想一起吃饭吗?”
“差不多。”沈余想到这里,突然想起来,他之前好像有想让谭木匠打的那种大圆桌,结果就给忘记了。
明年再说,沈余觉得,他还是要趁早就说了的,凳子椅子算下来,一个村子也要四五十张,说不定还不够,还是要一些时间的。
沈余当即就去找了谭木匠,谭木匠在发明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天赋,但是他的寻常木工做得不错,爽快的点头。
“只是这都二十七八了,明天再动工好了。”
“本来就是明年动工的,我就是怕忘记了才找你的,早点儿跟你说嘛。”
谭木匠点点头,“好,明年过年前肯定能做完,还有你让做的小木块做好了,你拿去,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沈余眼睛一亮,麻将啊,他们国的国粹,才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沈余很宝贝的将麻将抱了回去,“慕景,快帮我把颜料拿来。”
“你这是做什么?”慕景好奇的将一个个小木块拿了起来。
“好东西。”沈余一一给麻将上色,慕景看他一时半会儿的完不成,也拿起一只毛笔帮忙给麻将上色。
“这个也是你以前在梦里看见的?”
“是啊,他们可爱玩了,有些地方的人,简直就是男女老少都爱玩,过年的时候一个月,除了吃饭,基本都在麻将桌上面了。”沈余说的就是他们家的那个保姆,他家保姆是麻将的忠实粉丝如果不干活的时候,能跟他爸妈凑一桌。
“那他们不要干活的吗?”
“都过年了,有什么活干呀?要吃菜就去买呗!要是不想做了,干脆就出去吃。”沈余回答的轻描淡写,在他的以前,这种事儿很正常,甚至于一个月不出门,在家都是吃外卖的也比比皆是。
但是这些天听在慕景的耳里,就觉得不可思议。
“那个地方的人是不是生活的很好?”
“差不多吧,基本上的温饱都能保持,饿死的人几乎很少,而且那里早就不用交粮食税了,人丁税也是没有的,户税也没有,兵役劳役也没有。”沈余在这里生活了两年,突然觉得那里是真的美好,没有兵役和劳役,就是进工厂打工每月也有三四千,如果是一家三口,怎么都够生活了。而不像这里,种一年粮食,天好还行还能有个温饱,如果这年头不好,税一交,那就只有饿肚子的份儿。
慕景看着陷入沉思的人,怎么有种沈余以前就生活在那个地方一样。
沈余犹自不觉,“你有去找大伯吗?他怎么说?”
沈大伯还能怎么说,自然是十分赞同的。
“大伯自然是高兴,就是有些不好意思。”
“反正都是别人送的,收着也怕他们家里人斤斤计较的,这样子弄,他们自己吃进嘴里了,将来也不怕有闲话说。”
慕景心想:余哥儿这事想多了!
当天傍晚,沈大伯就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不过是每家都要带桌子,碗筷来。
有免费吃的,谁不乐意来呀?不就是带个碗?桌椅吗?多简单的事情呀!
村里人给的东西,自然是凑不齐一场席面的,不说一场,就是一半都不够。沈余又去镇上买了一些,这才够了。自然是自家出的东西,沈余还带着工坊里面的人去凑热闹了。
村里人是看着沈余他们拉了一车东西回来,自然也没有说什么。说实话,其实村里人打工坊里面人的主意的村民还不少。
这里面好些单身汉子,又有稳定的收入,还有青砖房子住,如果愿意在这边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