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张大炮-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纵观英国从殖民地征召的仆从军,则个个贪生怕死,没有任何战斗力,除了là;ng费粮食就是là;ng费子弹,没有丝毫用处。

    直到现在,美国已经投入了两百万军队,而中国只投入十多万军队在澳大利亚。

    美国已经上了战车,要想下去已经不太容易。

    美国在西班牙境内还有150万人,虽然协约国的军队也有200多万,但是这些人大都由殖民地士兵组成,战斗力低下,莱里达之战失败的经验告诉美国人,这些人靠不住,到紧要关头,他们会扔下美**队自己逃之夭夭。

    从五月份开始,美国又开始向欧洲增兵,大量的动兵船只通过大西洋将士兵运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港口。

    不过,美国士兵前往欧洲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死亡旅程。

    德国潜艇潜伏在大西洋海底,看到密密麻麻的运兵船过来,如同鲨鱼见到了血腥一般围上去。

    美国人的运兵船虽然受到了美**舰的严密保护,但是在这个缺乏有效反潜手段的时代,潜艇仍然是海底的杀手。

    在大西洋海面上,德国的潜艇和美国的军舰斗智斗勇,不断有运兵船和军舰被潜艇击沉,同时也不停地有暴lù;的德国潜艇被护航的军舰击中。

    大西洋上的腥风血雨,太平洋就在此变得非常的宁静。

    澳大利亚集团军顺利在澳大利亚登陆,并向内陆地区进发,澳大利亚人将自家的年轻人送去欧洲为英国战斗,没有想到自家的土地上却受到了英国的敌人的攻击,而想象中的美**队并没有前来支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在澳大利亚,中朝联军摧枯拉朽,攻城掠地,到处是澳大利亚白人无尽的哀号,但是世界的目光全都选择了遗忘。

    英国政fu偶尔发出一些声音,指责中**队在澳大利亚的暴行,但是也只是指责而已,在这个凭实力说话的时代,口头上的指责只能暴lù;他们内心的无奈,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而且说起指责,中国人更加有资格指责他们。

    从鸦片战争至今,英国人在中国干了近百年的缺德事,欠了多少中国人的血债,英国人有什么资格指责?

    而在俄罗斯,苏俄红军正在和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在伏尔加河一带拼死作战战,俄罗斯帝国nv皇安娜斯塔西亚领导的俄罗斯皇家陆军第一军则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由东向西,向莫斯科方向进军。

    在俄罗斯境内,还有另外一些反对苏俄的力量,趁机向苏俄红军发起攻击,其中以邓尼金和尤登尼奇这两股力量最大。

    和美国人吵吵嚷嚷要与中国开战不同,中国人相对平静许多,中国不缺乏热血的青年,他们也愿意上前线为国争光,但是政fu需要他们把更加的精力放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比如去工厂,去生产更多的枪炮弹yà;o供应前线(其实是被军火商人卖给德国人,赚取大量的黄金,同时也为国家税收创收)。又比如去造船厂,建造更大更好的军舰为建设海军贡献力量,也可以去飞机制造厂,生产更多的飞机。

    还有就是去西伯利亚去开荒,生产更多粮食。

    粮食现在也是紧俏品,中国的粮食生产在多年以前就使用了化fé;i,产量大大提高,再加上耕地的扩大,中国的粮食早就有了盈余。

    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粮食的国际市场的价格不断攀升,虽然国内的粮食价格也受影响不断上升,不过对于中国这个粮食生产大国来说却是好事,因为种粮的农民有了钱,就舍得买工业品,从而搞活了流通扩大了内需,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欧洲的德奥等国在与中国的经贸易中也得到了好处,除了从中国得到军火、粮食等战略物资支持战争进行下去之外,也活跃了本国的经济,暂时平息了越来越激烈的国内矛盾。

    中国人运来粮食和军火的同时,也从德国运回了从法国掠夺而来的优质的葡萄酒,工艺品,奢侈品以及重要的造船设备等。

    不过总的来说,得益最多的还是中国人。

    为了持续从中国得到军火和粮食以及雇佣军,德国人把法国这片土地上能够卖而中国人又有兴趣、能够搬走的东西,几乎都卖给了中国人了。

    卢浮宫里面的东西早就拍卖光了,漂亮的法国姑娘也抓光了,陈年的法国葡萄酒也差不多搜刮光了。

    正当德国人没东西可卖的时候,中国的天津有一个暴发户,提出一个让德国人很感兴趣的建议,这个叫做赵大富贵的暴发户说,他想买下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只要德国的工程师把埃菲尔铁塔拆下来运到天津重新搭建起来,他愿意付一亿华元。

    现在的华元价值一点五克黄金,一亿华元就等同于150吨黄金,而埃菲尔铁塔只不过1万1千5百多吨的钢铁,外加几百万个铆钉而已,德国人只是出一些人工和运输费用,这生意绝对值得做。

    德国人很快派出一个专家小组赶到中国来,找中国的那位赵大富贵商谈。

    这件事情经过报纸报道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英国的法国的流亡政fu首先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只不过他们的抗议丝毫无效,他们没有失去法国国土的时候都没有效果,如今流亡在英国,连英国人都对中国毫无办法,他们的声音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把埃菲尔铁塔拆到中国的举措,张山长是非常支持的,也正是他的支持,这项jiāo易才得以顺利进行。

    但是在中国,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有一些人纯粹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而反对的,认为埃菲尔铁塔离开了巴黎,就不是埃菲尔铁塔,只能是一堆废铁。

    有一些人反对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认为这样会激怒法国人。

    另外有一些人反对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认为就算重新在中国建一座全新的,一模一样的“埃菲尔铁塔”也不用一千万元,想到这个点子的赵大富贵简直是一败家子,有钱没有地方huā。

    也有一些人反对,纯粹是受了法国小老婆的蛊huò;,为了讨好小老婆而反对。

    不过,最终这些反对都无效,因为张大总统非常支持,而且张山长不懂艺术他只想占有,他不怕激怒法国人,他还特别有钱不怕huā冤枉钱而且也不用他huā钱,更加重要的是,他没有来自法国的小老婆,没有人在他枕边唠叨。

    张山长为此还接见了赵大富贵这个暴发户,和赵大富贵共进午餐,并且建议天津市的市长给赵大富贵颁发一个优秀市民奖章。

    然而中国政fu的新闻发言人说话则比较克制,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中国政fu对于拆建埃菲尔铁塔持什么态度的时候,发言人说,中国政fu一向支持民间的自由贸易活动,显然埃菲尔铁塔的拆和建都是民间贸易行为,是一mé;n生意,中国政fu应该给予保护。

    又有记者问,中国政fu对于法国人的抗议有什么反应的时候,发言人微笑着说,法国人应该去德国人那里去抗议,因为拆除埃菲尔铁塔是德国人。

    为此,为了方便德国人来中国商谈,中国政fu还宣布正式退出协约国组织,撤消以前有关对德国宣战的声明,并且愿意跟包括德国在内的同盟国的成员国建立正常的外jiāo关系。

    中国撤消了跟德国的敌对关系之后,中国的外jiāo部mé;n就可以给即将来华协商埃菲尔铁塔事宜的德国专家小组发放签证,同时也可以向前来中国做生意的欧洲人发放签证了,这对中欧的经贸往来是非常有利的。

    从德国的柏林坐火车出发,经过波兰、乌克兰再到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这些地方都在德国的控制之下,越过哈萨克斯坦就到了中国的新疆,然后再到中国的北京。

    这段铁路现在已经基本接通,中间有一万多公里,整整要走十天。

    德国人一共来了几十个人,其中跟赵大富贵谈埃菲尔铁塔的只有几个人。

    其余的德国人分为军事小组和经济小组,将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进行考察。学习中国成功的经验,希望对德国现在的困境有所帮助。

    军事小组首先到越南的新兵训练营考察,看看中国人是怎么训练越南这些野蛮人的。他们想把这些经验学过去,以帮助他们训练殖民地的军队。

    经济小组则在中国广大城镇进行考察,不过考察之后,他们觉得中国人并不比德国人强多少,除了物价比德国低之外,普通平民的生活并不比德国人好。

    当然,他们也没有考察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跟德国的差不多,都是私有制之下的自由市场经济。

    经济小组的组长斯蒂芬是德国一名经济学家,他在北京、上海考察了一几天之后,来到了天津,考察了这里的工商业,几天过后依然一无所获。

    晚上,斯蒂芬无奈地回到下塌的酒店,心里正不知如何回国jiāo代的时候,在天津和中国人商谈埃菲尔铁塔拆建事宜的老朋友克劳得找上mé;n来。

    克劳得是一个中国通,在中国做生意十几年,赚了一副丰厚的身家,这一次将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拆到中国天津去,一定又能够赚不少。

    克劳得满脸风光,请经济小组的人员到酒店的餐厅里用餐,见到老朋友斯蒂芬愁眉不展,于是问起来缘由,斯蒂芬告诉了克劳得,说自己无法在中国考察到对德国有帮助的东西,愧对德国皇帝的信任。

    克劳得安慰斯蒂芬说道:“斯蒂芬,我的朋友,请不要为这些小事情担忧,这不能够怪你们,怪只能怪国内的掌权者们,以为中国人有什么神奇的法术,其实中国采用的是德国一样的经济制度,没有什么好考察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没有经年不休的战争,就是有战争,也是从战争中获取足够的好处,这是德国无法学到的。”

    斯蒂芬说道:“其实我也知道,但是我怎么回去跟国内jiāo代呢,难道跟皇帝说,中国人因为没有发动战争,所以经济繁荣,请皇帝下令停止战争吧?”

    克劳得说道:“这当然不行,皇帝会把你当作社会党处死的。”克劳得给斯蒂芬倒了一杯中国茅台白酒,见到斯蒂芬依然满脸愁容,于是安慰道:“斯蒂芬,我的朋友,请不用担心,中国的大总统是我的老朋友,我明天就要去北京跟他见面,顺便带上你,我相信看在我的份上,中国总统会给你一些秘决的,他可是一个神奇的人,中国的经济繁荣都是他一手造就的,你们考察中国的经济,还不如果直接问他。”

    事到如今,也只好这样了,接下来,斯蒂芬一杯一杯地喝酒,直到大醉。

    第二天,克劳得和德国的经济考察小组回到北京,当晚,中国大总统张山长在丰泽园宴请了克劳得和斯蒂芬两人。

    这只是一个私人宴会,席间只有张山长、克劳得和斯蒂芬三个人,没有秘书记录也没有翻译,克劳得和斯蒂芬都会中文。

    德国人喜欢中国的白酒,所以张山长就忍痛叫人拿出一瓶陈年的茅台酒招待这两个白má;o鬼。

    一开始,张山长主要还是跟克劳得讲埃菲尔铁塔的事情。克劳得还把他们拟好的施工方法,包括怎样拆除,怎样运输,又怎样恢复原样,详细讲给张山长听,就好像张山长才是迁移埃菲尔铁塔的幕后老板。

    克劳得说道:“请总统先生放心,我们德国的工程师是非常严谨的,他们拆除的时候,就像考古一样,会把每一根钢梁都编号,然后妥善包装,完整地运到中国来,然后按照编号复原,绝对连一个铆钉都不会有差错。”

    张山长点点头,说道:“德国人的严谨我是相信的。”

    克劳得不禁问道:“总统先生,为什么你对埃菲尔铁塔这么有兴趣?”

    张山长仗着酒意,哈哈笑道:“也没有什么,只是一想到以后法国人要游埃菲尔铁塔都不得不到中国来,就觉得痛快,值得”

    克劳得连连夸道:“总统先生果然高瞻远瞩,如果我是法国人,一定会被气死。”

    张山长又笑,“可惜我们都不是法国人,永远也领会不了这个中滋味了。”

    斯蒂芬和克劳得都连声说是,接着克劳得又试探地说道:“法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不知道总统先生有没有兴趣搞一两个来玩玩?”

    张山长笑笑,随口说道:“巴黎的凯旋mé;n,你能够搬到中国来吗?”

    克劳得张口就说:“没有问题绝对可以搬过来,我向专家打听过了,先把它切作十几大块,分别包装,运到目的地后再组装起来,保证和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