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括?!”信陵君有点不想说出这个名字。

    “除了他还有谁?”廉颇淡定地说道:“另外我建议咱称呼他为上将军括,你看看周围!”

    信陵君闻言四周一扫,几道不善的赵军眼神扫来,那意思在明白不过了:“上将军的名讳也是你们能讲的!”

    “运筹于帷幄之中,绝胜于千里之外!千古之军神既是如此吧!”

    “天地作棋盘,众生为棋子,吾等何其有幸,能为此旷世大战之棋子,让这棋局多了几分色彩!”

    “老夫何其有幸,见证了一颗将星的冉冉升起!”廉颇开怀大笑了起来,说着还不忘往自己嘴里塞点黍米。

    说着说着手里的黍米袋子还多了一个。说的好,奖励你的!递过袋子的赵军校尉也是笑意连连!

    而一下子四周警告的眼神瞬间温柔了许多!老头子,会说话你就多说一点!

    而信陵君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一个廉颇就够难对付了,好像听说田单、乐毅都也都投奔了赵国,再加上一个千古军神赵括!赵国这是要疯啊!

    是不是得削弱下赵国呢?

    可是秦国也好强大啊!而且吞并了我国那么多的国土!

    眼见着信陵君的眉头都要皱断了,廉颇显然也看出了信陵君的担忧,就像是两个说好一起扑街的学渣,突然其中一个变成了学神,这还能做好朋友吗?

    廉颇拍了拍信陵君的肩膀,说道:“赵魏份属同源,多年来从未有过龃龉之事。如今秦国虽败于长平,然其南拥巴蜀,北控放马之场,西据崤函之固,拥四赛之地,此王霸之姿也。而我赵,空有匹夫之勇,却无战略之地,何其憾也!”说着苦笑地摇了摇头。

    信陵君想想也是,就赵国这点地儿,代地就不说了,地广人稀的,放牧不错、养人不行,赵地呢?就那么大点的地方还被燕国、秦国和自己给夹着,稍有动作就被按下,强将再多能咋地!就问能咋地!

    想到这儿,于是安慰道:“秦地之广非一日而扩,我魏赵联手未必不能重控崤函!”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了!

    “信陵君言之有理,待见到上将军括,定与其言说赵魏共分崤函之事!”廉颇赶紧接茬道。

    在突围魏军终于安定下来的同时,被围的魏军也彻底的被消灭了,而随着魏军的落幕,天色也渐渐的放晴。

    战场之上,看着逐渐放晴的天色,秦军又是狂欢了一场!

    其后,稍作休整,留下部分军力打扫战场后,十余万人浩浩荡荡杀奔丹水壁垒,虽然军容依然严整,更多了些许杀伐之气,却少了很多应有的严肃感。

    几个秦军将领聚在一起谈论着,去了邯郸后要去怎样潇洒一番,似乎眼前便是自己跃马邯郸的场景了。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白起没有想那么多,反而有点担心自己要是一战灭赵国,是不是自己也就快到头了啊。功高盖主都不足以形容他了,而现下的国相范睢好像对自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哎,愁呀!

    不管了,还是先帮王上拿下赵国吧!白起心里默默地想着。

    一路上,秦军或欣喜、或忧虑,却没有一个人将接下来的战事放在心上!

    然而,历史车轮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不管你是“人屠”白起,抑或者其他人,有心算无心,多虑败少虑,那是自然的法则。

    “报:前军孟琥都尉传信,前军已达丹水西岸壁垒!”一名传令兵向白起汇报道。

    “这小子,还汇报个啥,直接拿下啊!”白起笑道,笑声中充满着宠溺,惹得一旁的赢摎连连摇头。

    人心不古啊!赢摎在心中想道。

    没等他再想更多,却见传令兵有些尴尬地说道:“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第六十六章 图穷匕见月下约见

    

“禀上将军:西岸壁垒之上,红旗招展,密密麻麻全是赵军精锐士卒,皆赤衣铁甲!”

    “什么!”白起险些跌下马来!

    “可曾派遣军力探查一番?”白起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希望壁垒之上只是空有其表的民壮充数。

    “孟琥将军到达壁垒之下后,随即派出千人进行试探,不待靠近壁垒,其间万箭齐发,随后壁垒中更是杀出几千骑军,我军避之不及,随即被杀败而归,无奈,孟琥将军只得退兵三里而自保。好在赵军并未追击!”

    “哦,另有被放归的我军曲长带来了赵军主将赵括的信件,要交于上将军!”说着传令兵呈上了一封竹简。

    “你说是谁给本将的信件?!”白起急切地问道。

    “赵军主将赵括!”传令兵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白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传令兵的六个字,如同六把重锤,一锤一锤地擂在白起的心头。白起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一个明明已经战死沙场的人,怎么还会在壁垒之中,又怎会给自己写信?

    那壁垒上的赵兵都是地底的幽灵之兵不成?

    白起稳了稳自己的心神,一把夺过书简,上面歪七扭八地刻着几行秦小篆:“君若有好酒,本将此处有很多故事,如愿一叙,携一至二人,带三四好酒,于壁垒之前,畅论天下英雄!今夜戌时,月明星稀,不见不散!——赵上将军括!”

    “现在是何时辰了?”白起问道。

    “已近酉时!”一旁亲兵答道。

    “传令:王龁统率全军,就地扎营!赢摎、孟琥,卸甲换常衣,与我一起去会会这位赵上将军括!”

    “诺!”一众秦将强自压下心中的不安与疑惑,应诺道。

    丹水西岸壁垒前,两骑兵并一辆马车缓缓驶出。

    为首两骑,一黑一白,上坐之人,发须一白一黑,黑发的不重要,修养好的李义,白首那人却正是廉颇廉老将军。

    在廉颇与信陵君一通忽悠时,赵括找了过来。一通见礼后,将信陵君打发了出去,随即两人抱在了一起,单纯的那种,互相拍肩膀那种抱,嗯,解释清楚了哈!

    两位赵国的上将军,为了赵国的前途,各自费尽心力,几度涉险,几番挣扎,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再次相见,而此时,秦国已成瓮中之鳖,魏国也被拖入泥潭,可以说韩王山军营中那一夜的彻谈,在如今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是时候分享胜利的喜悦了!

    不,还没有!还不够!

    这可是战国啊,有多少战场上没有做到的事情在谈判桌上做到了,又有多少在战场上的通赢却在谈判桌上输个精光!

    王上的使者已经是来了一个又一个了,军报上只是稍有进展,正在攻取地敷衍着,为的就是不要让战场上的胜利在谈判桌上流失。

    所以,廉老将军再次请缨,要再一次为赵国而战!

    壁垒之下百米开外,造工营的弟兄已经搭建了一个简易而坚固的棚子,百名亲卫左手持盾右手拿刀,站在棚子二十米外,一旦有意外发生,他们会第一时间冲上去,用自己的生命护卫他们的上将军。

    而在壁垒之中,几员骑军将领各率精锐骑军千人,在半掩着的门后摩拳擦掌,一旦门开,便是上将军遇到危险,他们将不顾一切地冲向上将去,冲毁一切敢于觊觎他们的上将军的人与物!

    赵括知道,这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秦军虎狼之称只是今年来的称谓,无耻之称却是由来已久。所以赵括自己也是穿得跟个胖宝宝似的,看似平常的衣服下却是一层皮甲、一层布甲,在心脏等重要部位更是有护心镜这种神器。

    太阳西下,天色总算暗了下来,棚子四周点上了火盆,火盆在微风下劈啪作响,微风吹过,送来一丝凉意的同时,也吹散了遮住月亮的乌云,更传来几声马嘶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嗯,好像不太应景,差不多吧!

    几声马嘶声的传来,一旁的护卫们瞬间高度紧张了起来。

    棚中,李义仍旧靠着柱子,他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上将军括安全地待回壁垒,其余各事均与他无关。

    而一旁坐着的白首老人廉颇,却站了起来,远来是客,总该有人迎客的。

    三人在木棚不远处勒马而住,见棚中仅有三人,便一个翻身落地,马缰一甩,自有亲兵接住。三人呈品字形,往木棚龙行虎步而来。

    “见过武安君!”廉颇率先抱拳说道。

    “见过信平君!”白起也是抱拳打起招呼,“没想到,天下人都被信平君给欺骗了,赵括、廉颇竟是一人耶!”

    “武安君误会了!”廉颇哈哈一笑说道,随即身子一侧,露出木棚中已经站起身来的锦郎君——赵括。

    “某赵括,见过武安君!请坐!”赵括抱拳一揖说道。

    几人随即进入木棚,分两边坐下。

    看着眼前的年轻而陌生的面容,白起不由得上下打量说道:“某在来的路上,曾想过是否是田单、乐毅亦或是廉颇将军假借赵括之名,设此死局。可没想到设局之人竟真是马服子赵括!”

    “更没想到的是,你,居然这么年轻!马服君泉下有知,当无憾矣!”

    “武安君过奖了!”赵括谦虚地说道。

    随即白起向孟琥看了一眼,孟琥会意,递过一个酒囊,白起单手接过酒囊说道:“好酒我带来了。”

    随即白起打开酒囊猛地灌了一口,把酒囊递给了赵括,继续说道:“就不知道赵将军的故事精不精彩了!”

    赵括接过酒囊,也猛地灌了一口,还行,不辣,更不上头,老黄酒了!

    “武安君想知道啥,小子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定让武安君尽兴便是!”说着又好饮了一口。

    武安君也毫不示弱,又从孟琥那掏出一个酒囊,饮罢问道:“此间计策,当真出自你手?”

    “哪能呢?多亏了廉颇将军查漏补缺!”赵括笑着答道。

    “也是,若非如此,身为信平君的廉老将军怎会甘心坐在汝之侧后,护卫汝之安全。”白起又闷了一口,死死地盯着赵括,问道:“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第六十七章 战场始末将军无奈

    

赵括怔怔地看着盯着自己的白起,心中有些发毛,啥情况?白起,同志?

    “此生无悔入华夏?”赵括小声地说道。

    白起一脸问号?似乎再问,你在说啥?

    “吓死我了,还以为杀神是自己老乡呢!”赵括心里想着,“不是同志,那就对不起了!”

    清了清嗓子,赵括正色说道:“武安君何许人也!即便再没有机会,君上也能找到机会不是吗?”

    “哦?敢问我大秦的生路何在?”武安君问道。

    “武安君不试着自己找找吗?”赵括问道。

    白起没有说话,手指沾了点酒水,在桌子的南部一划,说道:“据此最近的界牌领如何?”

    “可以一试!那里只有一万大军!”赵括微笑道

    白起没有接话,沾着酒水的手指又在桌子的西边划了一道,问道:“光狼城如何?”

    “光狼城壁垒很长,我也只派了一万大军,突破壁垒,越过空仓领就可以回到河东了!可以一试!”赵括继续微笑着说道。

    白起还是没有接话,眉头皱得更深了,急切地问道:“那我军立即北上如何?”

    “嗯,也是个好选择,北部没有要塞壁垒,只要能够突破,在派水军接应,沿河而下,一日即可退回河东!”赵括仍旧不动声色地说道:“所以我在那里安排了两万人,当然以十万攻两万,也是可以一试的。”

    白起不再言语,拿起酒壶又灌了一口,突然又笑了起来,说道:“不知马服君将主力如此分散,壁垒之中还剩多少军力呢?”

    “十万!”赵括依旧淡定的问道。

    “不可能!”白起站了起来,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那武安君以为壁垒中应该还有多少兵力呢?”赵括笑着说道。

    “是呀,北方、西方、南方加起来已经四万了,那壁垒中还有多少呢?是把百里石长城防线的部队调来了吗?五万?八万?”白起心里想道。

    “突围而出的赵军总数应该是三万左右,百里石防线根据细作汇报,故关有赵括从邯郸带来的五万大军,但大多数都是民夫,原先防线本身的兵力总计大约是三万,也就是说即便突围的赵军全部复员,总兵力也不过十一万人。”白起心里默默地计算着。

    “七万人?”白起缓缓坐下,小心地问道。

    “哈哈哈!”赵括大笑了起来,又灌了一口酒,说道:“武安君刚刚可是在算我百里石长城防线的兵力?实话跟您说吧,百里石长城的兵除了支援了北方防线一万人,其余都没有动!”

    “怎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