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我王:微臣亦是正言告知,秦国虎狼之心也,一直对河内虎视眈眈,若我军贸然离开必遭秦军反弑,故我军不可能离开河内。”言毕,赵禹抬头看了看赵王的脸色,已然稍作缓和。

    于是赵禹接着说道:“魏使有提出平分河内的建议,微臣也以不利防御的说法当场拒绝了。最后,魏使亮出了他们的底线:旧都安邑。”

    “安邑?”赵王问道。

    “然也,魏使言,安邑中仍有魏王宗庙之存也!此实乃魏难舍难弃之地也,愿聚魏兵于安邑,而得安邑之城。则燕赵之事,魏国将坚定站在赵国一方!”赵禹和盘托出道。

    “此事倒不是不能考虑!”赵王点点头说道:“一城之地,倒也无妨大局!”

    赵王稍稍思考,随后抬起头,正准备与平阳君一同商讨一番,却见赵禹仍站在眼前,于是问道:“卿还有何禀告吗?”

    那眼神,那语气,意思很明白了:都汇报完了,你咋还在这儿?哪凉快哪待着去啊!

    赵禹都无语了,我出的主意啊,我谋划的计策啊,我收集的情报啊?你不跟我商量?

    不跟我商量也就算了,毕竟你是王嘛,想要乾纲独断咱也不是不能理解,你跟平阳君这货商量是几个意思?就论颜值、论智商、论能力,我哪项不是碾压他?

    可是能咋办呢?摊上这么一个王!除了在心中默默哀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外,好像也别无他法了……

    赵禹再次深深地叹了口气,双手一揖,转身便离开了赵王的宫殿,一个令他伤心之地。

    丝毫没有感受到赵禹的哀伤的赵王在赵禹离开后,立即和他的心腹平阳君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嗯,赵禹此行还算有些作用!”赵王说道:“至少韩国基本上可以算是稳住中了。魏国也是有的商量,狠一狠心吧安邑给了也就给了;只是这齐国……如何才能安抚下来呢!”

    “禀我王:以微臣看来,齐国是最好解决,最好安抚的!”平阳君自信满满地说道。

    “哦?快快道来!”赵王急切地问道。

    “诺!”平阳君应诺着说道:“齐国所虑非是我王,亦非我军,而是赵括一人尔。只因赵括作战,动不动就围歼,一围便是十数万大军,故其恐惧赵括一战而灭燕,若是换将而行,则一可表明我王无灭燕之意,二来赵括一去,我军亦无灭燕之能也!则齐王之心安矣!”

    “此言有理!齐之所患尽在赵括一人而已!”赵王欣喜地点着头,可随机又苦起了脸,说道:“无端换将,此不可为也!”

    “怎是无端呢?”平阳君反问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我王,如今秦使的咄咄相逼,不就是最好的理由吗?”平阳君说道。

    “哦?”赵王眼前一亮,问道:“仔细言说一番!”

    “诺!”平阳君答道:“既然我王有意换将,齐国所担心的只是马服君在燕,而调马服君归朝更有可能可以压服魏使,不如就以秦王所开出的条件事涉马服君为由,调其归朝讨论便是!”

    “嗯……”赵王思考了半晌说道:“可若是马服君归来,执意与燕北之地,吾等悔之无及也!”

    “我王多虑了,且不论马服君最终会如何选择,我王只需派遣心腹之人为将替换马服君,并于马服君离开燕国后立即着手对燕南地区的进攻,等马服君归朝后再拖延几日,则我大军攻破蓟城,占领燕南大片领土皆已成事实,届时纵有秦国阻扰,亦不可能将我大军所占之地退回了!即便是退,退换蓟城便也足够!”

    “吾之策者,一可绝马服君燕北之念,二可安齐王之心,三可堵秦使之口,四可取燕南富庶之地,五可行我王分功之策,望我王察而纳之!”平阳君自我总结道。

    “平阳君此策乃一石五鸟哉!”赵王惊叹莫名,随即又问道:“然则何人可替换马服君焉?莫非从上党调廉颇归来?或是换田单?”

    “我王万万不可!替换之人首要条件便是我王之心腹,必能如实按照我王的指示行事。”平阳君摇着头说道:“廉颇此人,在上党之战中便有拒不履行我王主动出击的战法之前科,而田单、乐毅等人虽人归赵而心却未能全然归赵,不可予以重任也!”

    “此言有理也!然则心腹之人……心腹之人!”赵王喃喃自语着,突然好似想到了什么,抬头盯着平阳君说道:“吾真眼盲也,吾之心腹之人不就在眼前吗!”

    “平阳君,此策出于爱卿之手,可愿为寡人去燕国走上一遭?”赵王眼神炯炯地盯着平阳君问道。

    平阳君双手抱拳一揖而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随即,两人相视一笑!

    午后,赵王宫传出了赵王最新的王命:因事涉上将军,赵王不肯独专,特召回上将军以备咨询,而遣平阳君赵豹往赴军中宣读王命,并代替上将军接掌燕地赵军。

    秦使收到这个消息,当场就乐疯了。赵王是真以为赵军已经无敌了吗?不仅敢临阵把上将军赵括给换了,还换上一个没打过战的平阳君,这是要送啊……

    由于进展太快,原以为要不知多少次的觐见,不知多少次的拉扯,才能让赵王暂时息兵。这下好了,彻底不用息了。可是秦使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只得一边打发侍从回报咸阳请求进一步的指示,一边督促燕使那边把最新的情报发回到蓟城!

    相对于秦国使者的欣喜若狂,赵国的大臣们这是如遭雷击!又来?!

    长平之战,廉颇苦战无功,你要换将也就忍了。换个赵括上去,好歹他跟着他老爹马服君赵奢也打过几仗,展露出了不少天赋,也算是家传兵法,至少是嘴强王者,你让他去换廉颇,大家也就捏鼻子忍了。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上将军两败燕军,致使燕军虽有兵力优势却困于蓟城不敢轻出。上将军更是率领着赵军在燕北秋风扫落叶般的清理各个城池,正是收获的时候,这时节需要换什么将?

    摆明了是让自己人去摘果子嘛,但你摘果子也选个靠谱点的人啊!选个平阳君是几个意思?他是会砍人还是会兵法?送人头去呗?

    赵禹和几位老臣实在看不下去,一起进宫面见赵王,请求他收回成命!

    “禀我王:即便秦使所述,燕王所请事涉上将军,我王可命人转呈上将军,询问一番或是让上将军书面答复即可也,何需上将军回转邯郸耶?”赵禹率先开炮道。

    “如此大事,当亲问上将军之意也!”赵王轻描淡写地答复道。

    屁,你要真为上将军着想,你会不知道上将军的意图?上将军舍近求远,入燕后直奔燕北,还不足以说明他的想法?还用得着问?!

    赵禹深呼吸两口,稍稍压住自己的火气,继续说道:“退一万步讲,我王非要上将军回转邯郸,可选之将多矣,何故遣一不知兵之平阳君前去替换?须知我大军孤悬于外,万一有所不测,则我邯郸再无可战之兵,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局势将毁于一旦,而我大赵全局必陷入危殆矣!我王不可不慎也!”

    “若是我王实在无可替换之将,或调兵至邯郸,或可命上将军统军而归,至少确保我邯郸之安全也”赵禹又补充建议道。

    “卿多虑矣!”赵王笑着说道:“燕军十万大军,已十去七八,余者皆畏我军如虎也。况平阳君此去只为暂时统领耳,料想应该无碍也!”

    赵禹闻言人都要疯了,什么“畏我军如虎”,谁告诉你的啊!燕军可是常年在风沙中跟胡人作战啊,其坚韧之心可见一般,怎会因一两次的失败就心生畏惧呢?而生死攸关之事,怎能将希望寄托在什么“应该”、“可能”的身上?

    想及此处赵禹不由得语气急促地说道:“我王容禀,军国大事不可不慎,不可托付于‘料想、应该’之辞!平阳君者,毫无战场经验,既无攻杀之力,又无料敌之能,如何能统御大军?况……”

    却不待其说完,赵王便打断了赵禹的话语,冷冷地对赵禹说道:“赵括未上战场之前,众臣皆言其必不可也……其结果如何,卿等皆知之矣。如今寡人以平阳君为将,诸卿又言不可?可与不可,尔等拭目以待便是!”言罢,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粒尘埃。

    赵禹等人还欲辩驳,可话还未出口,赵王已然转身往后宫而去。

    众人见状亦纷纷转身四散而去,唯留赵禹一人,在空荡荡的殿宇之中,失魂落魄。

    “天亡我赵哉……”赵禹在心中怒号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转眼间已是冬日,万物肃杀,任武已经被派往扫荡辽东,而燕北之地几乎都在赵括的控制之下,当然,能在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里拿下整个燕北,也跟燕北地区就没几座像样的城池有关。

    赵括悠哉悠哉地与平原君在沮阳城里,品着邯郸带来的茶叶,大快朵颐着北地的羊肉,好不快活……只不过,赵括所带的茶叶不多了……算算日子,赵王的王命应该快到了吧!

    “报!”一声急促的汇报打乱了堂内融洽的气氛。

    “说曹操曹操到!”赵括心中暗想道,随即让信使上前回话。

    “报:平阳君携王命而来,已至城南!”信使双手抱拳、单膝跪地汇报道。

    “果然是他!”赵括笑着对平原君说道,随即挥了挥手示意信使下去。

    平原君双眉紧皱,却不知是在为自家弟弟的鲁莽而生气,还是为其即将到来的不太光明的未来而担忧,亦或是对自家侄子的些许失望?又或是兼而有之,但万般愁绪皆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们出城迎接下吧?毕竟他乃是身负王命而来!”赵括继续笑着对平原君说道。

    尽管很不情愿,平原君还是跟随着赵括来到了城南的城门口。平阳君还真就等在那里,似乎在等着他们的迎接!

    平原君的脸色更差了……好大的面子,居然要我与上将军亲自迎接!

    一通还算友好的表面问候之后,平阳君缓缓掏出了最新的王命。

    赵括静静地听完王命,又一脸平静地接过了王命竹简。

    转过头,对着平原君笑着说道:“君上这弟弟比君上可是好了太多了,王命的措辞也温柔多了,只说是请本将回去商讨,既未夺职,也未准备囚衣囚服。看来是怕本将吐血而亡啊”

    一通调侃直说得平原君满脸通红,却又无力反驳,只能恨恨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平阳君。又丢下一句“好自为之”,便随着赵括回返邯郸而去。

    没错,赵括带着营中诸将接到王命后,将新鲜出炉的主将——平阳君向各位将领引荐一番,便直接骑上战马开溜了。留下一地的伤感与无奈!

    至于为啥没有交接?一则赵括需要用这样的行动发泄心中的不瞒,二来其实也没啥好交接的,兵马、粮草、文书都早已经备齐,平阳君回府一看便知,三则军中的“自己人”或是被自己派去了辽东,或是被自己留在了鄗城和代地,其余人。。。。。。赵括表示:一将功成万骨枯,祝他们好运吧!

    正所谓脱得牢笼天地开!赵括与平原君一行数百人,在燕北广阔的大地上尽情地驰骋着!山川、河流、草木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又飞似的躲到众人后头。

    “上将军!慢些!慢些!”坐在马车上的平原君已经快被颠散架了,撩开马车的门帘,向着赵括的方向大喊道。

    可惜,风声已经将赵括的耳朵灌满,哪里还能听得见平原君的苦寒,即便是听见了,正在兴头上的赵括,又怎会勒马停驻而待他人?于是平原君满腔的悲愤只能随风飘散。

    赵括已经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只见他双手扶住马脖,双腿紧紧夹住马腹,迎着冬日里第一缕寒风,一席白衣被风吹得鼓荡,青色的头巾早已不知了踪影,半黑半白的长发飘逸地散在肩上,又迎着阵阵东风,随风飞舞!

    赵括终于得以逃脱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不必担心燕军突然杀来怎么办,一切都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只需一步,最后的一步,便能敢教日月换新天!

    金色的太阳洒下暖洋洋的光芒,放下顾虑的赵括只想尽情地奔跑,身下的坐骑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愉悦的心情,迎着太阳撒开四蹄便奔了起来,马速是越来越快!

    阳光、寒风裹挟而来,正是: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就在赵括接令离开之时,蓟城王宫中,早先一步得到赵国换将消息的燕王正焦急地等待着沮阳细作的汇报,而这样的等待,燕王已然经历了两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